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立体定向大鼠C6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立体定向在SD大鼠右尾状核区接种C6细胞,建立类似于人脑胶质瘤的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在立体定向条件下,左右尾状核区接种1×106个C6胶质瘤细胞,接种后观察实验大鼠的生成状态,分别于接种后1,2,3周时进行MRI检查.在实验三周时解剖标本,做组织病理学和GFAP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该方法建立的胶质瘤动物模型在组织病理学上接近人脑胶质瘤,而且具有颅内生长稳定,成瘤率高,没有颅外种植生长,实验周期短,重复性好.结论该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能够满足胶质瘤实验治疗研究的需要,而且在细胞接种后1~2周,为实验治疗较好的时机.  相似文献   

2.
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建立与生长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SD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比较其生长评估方法。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体外培养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浓缩悬置,调制为浓度5×1011/L的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将20μl悬液接种于SD大鼠右侧尾状核区。接种后分时段观察与评估实验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肿瘤的生长特性、MRI检查结果,并做组织病理学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S-100蛋白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立体定向技术接种的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具有颅内生长稳定,成瘤率高,未见颅外转移,实验周期短,可重复性好,组织学上接近人脑胶质瘤等特征。神经功能评分与荷瘤鼠的脑胶质瘤大小及生长进程具有相关性。结论建立的SD大鼠的C6脑尾状核胶质瘤模型,其肿瘤影像及病理特征与人脑胶质瘤相似,神经功能评分可作为其生长的间接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脑内C6胶质瘤模型。方法取20只健康成年SD大鼠,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含1×106个C6胶质瘤细胞的悬液15μl缓慢接种于大鼠左侧尾状核区;接种后3周时随机挑选其中10只大鼠麻醉后行MRI检查,观察肿瘤影像学表现,随后处死大鼠取出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及HE染色检测肿瘤生长情况;另外9只(麻醉死亡1只)大鼠继续饲养直至死亡,观察其生存时间。结果1只接种肿瘤细胞后出现短暂体重下降,但未出现明显神经系统体征,饲养60 d后尸检未见肿瘤生长;其余18只大鼠颅内均有肿瘤生长且无颅外转移现象,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脑内肿瘤呈浸润生长,可见新生血管,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阳性。荷瘤鼠生存时间为25~47 d,平均(32.78±2.34)d。结论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向大鼠尾状核区种植C6细胞可获得较为稳定、可靠的胶质瘤动物模型,能够满足胶质瘤动物实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激光间质热疗(laser interstitial thermotherapy,LITT)是一种使用激光的热效应破坏靶组织的治疗方式~([1])。近年来,LITT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愈加广泛,使用立体定向技术,可以将纤细的激光光纤直接植入颅内病灶的核心,并使用激光破坏病灶,达到类似于手术切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病理特征与MRI的观察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建立SD大鼠C6胶质瘤模型并对其病理特征及MRI进行观察。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c6胶质瘤细胞悬液立体定向接种于大鼠的右侧尾状核,接种后观察大鼠的生活状态、生存期;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段进行MRI观察肿瘤生长特性及肿瘤体积的测量;取不同时段组大鼠脑标本行脑组织HE染色、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脑组织含水量测量(与10只正常大鼠对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立体定向颅内接种成功率97.5%,未见远处及颅外转移,肿瘤在一定时期内牛长较快,脑水肿随肿瘤的生长明显加重,生存期观察组中7只荷瘤鼠死亡,3只肿瘤自发部分消退。结论立体定向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成功率高,接种后颅内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人脑胶质瘤具有相似性,由于生存期观察组中有部分荷瘤鼠出现肿瘤自发部分消退,故应用该模型评价治疗效果时应慎重;TIWI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肿瘤影像,且能更早发现肿瘤;MRI联合病理可较好反映肿瘤生长方式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9L/F344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建立稳定的9L/F344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方法15只近交系雄性F344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在大鼠右侧额叶尾状核接种1×105个9L细胞,观察大鼠生存状态;接种后第10、20天行MRI检查,观测颅内肿瘤生长情况.大鼠死亡后,取脑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后观察肿瘤组织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蛋白.结果大鼠接种肿瘤细胞后30 d内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4.4±3.3)d.接种后10 d,MRI增强扫描即可见肿瘤生成;接种后20 d,MRI检查可见接种侧脑组织大片水肿,增强扫描肿瘤显像清晰.脑内均见肿瘤形成,未见肿瘤颅外生长;肿瘤周边界线较明显,但未见包膜;瘤内新生血管丰富,可见出出血、坏死;肿瘤免疫组织化学GFAP和S-100蛋白染色阴性.结论该方法建立的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稳定可靠,符合恶性胶质肉瘤生物学特性.该模型是理想的脑胶质瘤实验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7.
颅内胶质瘤模型建立及肿瘤生长特征观察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建立Wistar、SD大鼠及BALB/c小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比较其颅内肿瘤生长特点.方法借助动物立体定向仪,将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细胞数为3×105个,悬浮于无血清DMEM培养液60 μl中)分别接种于Wistar、SD大鼠左侧尾状核区, BALB/c小鼠左顶枕区(接种细胞数为1×103).接种后观察不同种实验鼠的生存状态及肿瘤的生长特性,分别于接种后5、15 d进行MRl检查.在实验3 d、6 d、9 d、12 d、15 d时解剖标本,做组织病理学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两种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在组织病理学上接近人脑胶质瘤.而且具有颅内生长稳定,成瘤率高,未见颅外转移病灶,实验周期短,重复性好.而BALB/c小鼠成瘤率76.67%.结论接种的Wistar、SD两种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其肿瘤生长特性及病理特征与人脑胶质瘤相似.均可作为临床胶质瘤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而BALB/c小鼠则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胶质瘤激光间质热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激光间质热疗(LITT)治疗胶质瘤的最适热功率、照射时间、热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将Walker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大鼠后肢皮下,接种10d后瘤体直径达1.4-2.0cm。分别用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在2W、5W、10W三种低功率下进行间质热疗,激光作用时间分别为800s,800s和600s,并设立对照组。观察肿瘤直径、肿瘤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LITT后3d及6d各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直径无显差异(P>0.05);LITT后9d及12d各治疗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肿瘤中心炭化,外围变性、坏死。治疗组肿瘤细胞超微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结论:低功率Nd-YAG激光LITT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的生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大鼠脑干胶质瘤模型,并研究成瘤鼠运动功能及胶质瘤MRI成像特点.方法 采用大鼠脑立体定向仪,将C6胶质瘤细胞接种至SD大鼠脑干内.MRI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观察接种C6胶质瘤细胞后大鼠的运动能力、生存周期等.结果 C6胶质瘤细胞接种成功率为100%.生存分析表明:大鼠于接种后第16~22天死亡.接种后第7天,MRI即可检出肿瘤生长,荷瘤鼠的运动能力随着成瘤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结论 大鼠脑干胶质瘤模型成瘤率高,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MRI观察该模型具有脑干胶质瘤成像的特点,细胞接种后10~18 d是最佳观测期.  相似文献   

10.
脑胶质瘤的间质内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利用CT、MRI立体定向间质内放射治疗脑恶性胶质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就该项技术的理论基础、一般方法、适应症及其疗效作一概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脑恶性胶质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肿瘤干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肿瘤干细胞(BTSCs)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s)疫苗对颅内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将C6胶质瘤细胞诱导成胶质瘤干细胞,以此致敏大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制备疫苗;立体定向建立大鼠颅内C6胶质瘤模型,分为A、B、C、D四组.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107BTSCs致敏的DCs(DCs-BTSCs)、1×107 C6胶质瘤细胞致敏的DCs(DCs-C6)、1×107DCs及PBS,Kaplan-Meier法对大鼠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大鼠脑组织标本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胶质瘤干细胞CD133+及nestin染色阳性;DCs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结构,特异性标志OX62+表达阳性;生存时间A组较其他组明显延长,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E染色炎性细胞浸润最多,免疫组化可见较多的CD8+T淋巴细胞.结论 肿瘤干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能明显提高机体对胶质瘤的免疫力,其作用优于胶质瘤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为树突状细胞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ndritic cells pulsed with brain tumor stem cells which are used to treat on intracranial glioma.MethodWe obtained murine brain tumor stem cells by growing C6 cells i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without serum.Dendritic cells isolated from rat bone marrow were pulsed with BTSCs.Rat brain glioma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y stereotactic technique.107 DCs pulsed with BTSCs and C6 were injected through tail vein in group A and group B respectively.The same number of DCs and the same volume PBS were applied to group C and group D.The survival time of rats was analyzed by Log- rank survival analysis.Tumor samples were examinedwith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Methods BTSCs expressedCD133 + and nestin.DCs appeared typical long dentrite in morphology and expressed OX62+ markers.The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group 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constrast to the other goups (P<0.05).The tumors in group A have the most inflammation and CD8 + T lymphocytes.Concluion DCs loading with BTSCs lysates can provide a higher level of immunity protect against gliomas than those loading with C6 cells,which provide a new method in the immuntherapy of brain gliom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MRI结合立体定向技术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的优越性。方法应用LEKSELL-G型头架,CT/MRI定位,对11例颅内小病灶显微手术切除,病变性质脑转移瘤1例,脑膜瘤3例,脑胶质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囊虫病1例,炎性肉芽肿4例。结果所有病灶均获得全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CT/MRI结合立体定向技术辅助的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具有定位精确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在体外和体内对胶质瘤细胞的趋向性。方法 将原代培养6d的小鼠NSCs悬液离心、收集备用。制备C6胶质瘤细胞、3T3成纤维细胞爬片,随后与NSCs共同培养3d。用荧光染料Hoeehst33342标记NSCs,借助立体定向技术于胶质瘤动物模型内接种NSCs,观察NSCs在胶质瘤动物模型脑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小鼠NSCs对C6细胞有明显的趋向性。体内实验见肿瘤组织内满布标记的NSCs。结论 小鼠NSCs无论在体外或体内对胶质瘤细胞均有一定的趋向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GL261胶质瘤细胞C57BL/6小鼠、C6胶质瘤细胞SD大鼠及BALB/c小鼠皮下动物模型,比较其肿瘤生长特点。方法借助动物立体定向仪,将体外培养小鼠GL261、大鼠C6胶质瘤细胞分别接种于C57BL/6小鼠及SD大鼠右侧尾状核区,C6胶质瘤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左前肢皮下。接种后观察不同种实验鼠的生存状态及肿瘤的生长特性,颅内模型于接种后7d、14d、21d、28d进行MRI检查,皮下模型测量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解剖标本,做组织病理学和胶质纤维酸性蛋(GFAP)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GL261胶质瘤细胞C57BL/6小鼠模型较之后两种模型在组织病理学上接近人脑胶质瘤,而且颅内生长稳定,成瘤率高,未见颅外转移病灶,实验周期短,重复性好。结论 GL261胶质瘤细胞C57BL/6小鼠模型,其肿瘤生长特性及病理特征与人脑胶质瘤相似,可作为临床胶质瘤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联合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胶质瘤的体内疗效。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58只,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6d后进行MRI检查,确定成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伽玛刀治疗组14只,p53基因治疗组16只(随机选择2只行WesternBlot检测)、p53加伽玛刀联合治疗组14只。在动物模型建立后的第6、8天进行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治疗,第10天行伽玛刀照射(15Gv)。伽玛刀治疗后48h,每组处死6只大鼠,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凋亡情况,其余8只在伽玛刀治疗后1、2、4及8周进行MRI检查。结果MRI显示p53加伽玛刀联合治疗组较单一治疗组动物肿瘤生长缓慢,且肿瘤细胞PCNA阳性率下降.凋亡率增加。结论p53联合伽玛刀可以明显控制C6胶质瘤大鼠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凋亡肿瘤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瘤苗对颅内胶质瘤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接种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动物模型;从大鼠骨髓分离DC前体细胞,经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rGM-CSF) 白细胞介素4(rrIL-4)诱导培养、扩增获得功能性DCs;DCs经采用热诱导凋亡的C6胶质瘤细胞体外致敏后皮下回输荷瘤大鼠体内,1次/周,共5次。观察荷瘤大鼠的存活期,MRI观察颅内肿瘤生长情况,循环血中CD8 T淋巴细胞水平及体外细胞毒反应、增殖反应均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经过治疗的荷瘤大鼠生存期明显延长,MRI显示实验组大鼠肿瘤被明显抑制,外周血中CD8 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体外细胞毒试验提示经凋亡肿瘤细胞抗原致敏的DC瘤苗可以诱导针对C6胶质瘤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并且未观察到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结论经凋亡肿瘤细胞抗原致敏的DC瘤苗对于颅内胶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体内对恶性胶质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外源性p16基因导入C6 细胞内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种植于SD大鼠尾状核头部 ,用核磁共振 (MR)扫描技术 ,动态观察颅内肿瘤生长情况。并通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细胞凋亡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 :转染组和治疗组大鼠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治疗组肿瘤随时间的延长逐渐缩小。免疫组化显示转染组和治疗组P16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原位杂交和细胞凋亡检测表明 ,转染组和治疗组大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结论 :p16基因在体内有抑制恶性胶质瘤生长的作用 ;瘤体内注入p16cDNA质粒 脂质体复合物 ,可使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并使多数肿瘤消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s)在大鼠胶质瘤模型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分化方向。方法将大鼠c6胶质瘤细胞系微量注射入12只SD大鼠(4~6周龄)右侧纹状体内,建立大鼠胶质瘤模型;C6细胞移植后2d,Hoechst33342标记EMSCs移植到SD大鼠双侧纹状体内。EMSCs移植后7d行全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表面标记OX-42(CD11b/CD11a)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效果。结果SD大鼠全脑组织切片观察证实12只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建立成功;Hoechst33342标记EMSCs阳性率达95%以上;荧光显微镜镜下观察显示注射人大鼠体内的EMSCs经过7d后大部分细胞都保持存活状态。同时有V6细胞和EMSCs存在的时候,C6细胞周围存在大量OX-42阳性细胞;而只有c6细胞或只有EMSCs时,OX-42阳性的细胞数量非常少。另外,远离c6细胞的EMSCs具有向c6细胞迁移的特性。结论在SD大鼠胶质瘤模型纹状体内中,EMSCs大多数被C6细胞诱导成为具有吞噬和抗原提呈功能的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