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回医烙灸联合玻璃酸钠与单纯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寒湿证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治疗组同时给予烙灸治疗,每周2次,取穴膝眼、梁丘、阳陵泉、血海、阿是穴、大杼、腰阳关。两组均5周为1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VAS)、Lysholm’s膝关节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Lysholm’s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31/40),两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回医烙灸联合玻璃酸钠较单纯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寒湿证膝骨性关节炎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黄小敬  杨胜武 《中医药学刊》2013,(10):2330-2332
目的:评估玻璃酸钠联合中药外治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9月—2011年6月,门诊共收集膝关节骨性炎患者54例共70膝,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例33膝行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27例37系行玻璃酸钠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根据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VAS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临床治愈率对比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6.2%,对照组92.5%,两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薰药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和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注射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可取的一定疗效,但中药熏药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更好改善早期症状及巩固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铍针松解术联合手法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铍针松解(每周治疗1次)联合手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每周治疗1次),治疗及观察周期共为5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3、5周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周后VAS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治疗5周后观察组局部压痛值、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铍针联合手法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在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但增加关节活动度方面不及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筋活络散热敷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组采用舒筋活络散热敷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连续治疗5周后,对两组患者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Lysholm评分、总有效率等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骨四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而治疗组给予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患者所接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臭氧联合水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采取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给予浓度30μg/m L的医用臭氧20 m L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共治疗4次;注射臭氧后隔日给予复方当归注射液水针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12次。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2 m L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4周。分别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8,12周时患者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4,8,12周时VAS疼痛评分下降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上升均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均<0.05);在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臭氧联合水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明显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刀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干预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60例,随机分为2组,即针刀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干预膝骨性关节炎30例(治疗组),单纯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对照组)。1次/周,5次为1个疗程。每个患者治疗1个疗程,2个月后观察疗效。对2组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进行分析比较,并探析针刀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干预膝骨性关节炎相关机制。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比较,P<0.01,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针刀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结论针刀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膝关节内注射联合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Lysholm评分。结果:痊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43.3%、93.3%,对照组分别为13.3%、6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Lysholm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可平衡关节腔内外压力,保护关节腔内软组织,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较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湿热敷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湿热敷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Lysholm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92%较对照组患者的86.15%显著提高,尤其是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0.0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仅为30.7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复发率为4.62%较对照组患者的1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并且复发率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氨基葡萄糖、仙灵骨葆胶囊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接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皆采取氨基葡萄糖、仙灵骨葆胶囊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Yang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情况。结果:58例患者治疗后皆进行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6.55%;治疗后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Yang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氨基葡萄糖、仙灵骨葆胶囊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疗效确切,明显改善膝关节与疼痛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舒卉 《世界中医药》2014,9(11):1528-1530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温针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itis,OA)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63例O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及联合治疗组。玻璃酸钠组选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联合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法和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方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康复量表评分(LKS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以及LKS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2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LKSS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玻璃酸钠组,而LKSS评分高于玻璃酸钠组。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每次20mg,每周1次,5次为1疗程,治疗组给予中药湿热敷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好转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结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湿热敷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激光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激光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对照组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两组膝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Lysholm评分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激光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蒙医银针加热配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将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蒙医银针加热疗法并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疗法,对照组仅行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在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2周、5周、3月后各使用1次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状况),来评价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5周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疼痛VAS评分的改善均明显(P<0.05),并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蒙医银针加热配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蒙药塔里必古鲁其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来医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2,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蒙药塔里必古鲁其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72%。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药塔里必古鲁其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与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玻璃酸钠(U治疗组VS对照组=1.9677,P□0.05).结论:提示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麦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参麦针关节腔内注射组(治疗组45例),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组(对照组41例)。治疗组予每周2次参麦针+利多卡因膝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每周1次膝关节腔内注射。在治疗前后两组进行中医症状评分、ISOA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90.7%,对照组为6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31,P0.05)。治疗后治疗组ISOA积分(7.76±1.64),对照组ISOA积分(8.52±1.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5,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SOA积分有统计学差异(t=11.918,P0.0001)。结论:参麦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确切疗效,且较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起效更快,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膝周射频热凝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膝周射频热凝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症状积分、LKS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周射频热凝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治疗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关节康复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H20067379;2.5 m L:25 mg)25 mg,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关元、气海、中脘、内膝眼、犊鼻、阳陵泉、阴陵泉、阿是穴、血海、足三里)之后进行艾条悬灸,每隔1 d治疗1次,3次/周。两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效,治疗5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9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控制14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Lysholm及VAS评分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束悗治疗后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KOA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束悗治疗后注射液玻璃酸钠,对照组单纯注射玻璃酸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疗效及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结论:观察组患者疗效(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65.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束悗治疗后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