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名医叶天士认为胃痛成因分虚实,实证由气机失调、痰浊阻滞、瘀血阻络等所致,虚证由脾胃阳虚、胃阴亏虚等所致;临证辨析主要辨气血、虚实、寒热;临床治疗有疏肝和胃、理气降逆、化痰泄浊、祛瘀通络、温阳健脾、滋养胃阴等法;用药方面,叶天士善于化裁古方,以轻灵柔和为主,提出久病入络、通补则宜、守补则谬的观点,并倡导胃阴胃阳分治,创立胃阴学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全国名中医张之文教授辨治消化系统常见病胃痛的经验。张老以虚实为纲来辨治胃痛,认为实证病机在于“不通则痛”,常见有脾胃湿热证、痰湿阻胃证、食滞胃脘证,治疗以苦泄、开泄、导滞为主,分别以半夏泻心汤、枳桔二陈汤、越鞠丸为主方;虚证病机在于“不荣则痛”,常见有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治疗以滋阴柔肝、温中缓急为主,分别以益胃汤、黄芪建中汤为主方;胃痛多有兼症往往虚实夹杂,张老临床善于结合温病学理论来分析胃痛的病机和治疗方法,并分清虚实主次,补泄结合,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3.
黄骏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黄师治疗萎缩性胃炎用药灵活,疗效显著。现简介如下。1 从虚与瘀探查病机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每因情志不调、进生冷不洁饮食、嗜烟酒浓茶等,导致胃粘膜损伤,使胃腑通降失和而发病。若胃炎反复发作,久病不愈,则久病必虚,久痛入络,出现胃阴不足,胃络瘀塞,或脾胃虚寒,瘀血阻络,故虚和瘀是其基本病机。临床上多表现为虚中夹实、寒热错杂之证。2 以育和通降为法 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  相似文献   

4.
文章列举了5个"胃痛"病案,认为"胃痛"病因多由饮食不节,外感寒、湿,情志失调,劳倦等导致中焦脾胃受损,水谷运化失司,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久病则夹湿、夹瘀,病性多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以痰湿、气滞、瘀血多见。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日久及肾。故临床上辨证多从疏肝健脾,理气和胃,温肾暖肝等治疗。病案1用四逆汤加味治验气虚累及阳虚,脾肾阳虚证;病案2与四逆散加味疏肝健脾,调和脾胃治疗肝郁脾虚,肝脾不调证;病案3用桂枝人参汤加味治验脾胃虚寒,瘀血阻络证;病案4与吴萸四逆汤加花椒合二陈汤为主方暖肝理气,温化寒湿治验肝寒气滞,寒湿内阻证;病案5用大回阳饮合枳术丸加减治验脾肾阳虚,气滞血瘀证。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肠病,相当于中医上"慢性泄泻"、"便秘",常表现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脾胃升降为机体升降的枢纽。升降不及或者太过均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单兆伟教授重视脾胃升降,脾胃同调,升降相宜,治疗腹泻型肠易激,健脾化湿、疏肝行气,佐以升清;治疗便秘型肠易激,以润降为主,佐以升清;宣降肺气以助降浊;若兼有气虚,则健脾益气,脾升则胃降。  相似文献   

6.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门"所载医案,反映了叶天士治疗胃痛强调辨别虚实、分型论治.实证者有气机失调(包括肝气犯胃、气逆不降、气郁化火等证)、痰浊内阻(包括痰浊阻滞、阳虚浊阻等证)、瘀血阻滞(包括气滞血瘀、血络痹阻等证);虚证者有脾胃阳虚、胃阴亏虚和气营两虚.对现代临床治疗胃痛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治胃下垂未必尽用升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下垂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胃缓”范围,许多医者治疗多宗《内经》“下者举之”,取升陷扶正、益气升阳之治则。笔者根据中医脾胃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胃下垂的病性是虚实挟杂证,虚则为脾阳不升,中气下陷,胃体失托,实则为痰饮食积,阻遏气机。故治胃下垂未心尽用升提之法。 在胃下垂的病机中,脾胃的升降失常是其主要矛盾,虽然清气不升常是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但胃下垂是一种慢性疾病,清气不升日久必致浊气难以下降,因此,治疗胃下垂,调气和胃,降浊通下是一必不可少之法。根据胃下垂的病理机制,笔者临床上把胃下垂分为清气不升为主和浊气不降为主两型进行辨证施治。基本治则为调理气机,包含使下陷者复升,上逆者复衡二方面。  相似文献   

8.
调理气机法治疗脾胃病在临床上经常运用,而巨疗效较没有脾胃的气机升降功能,则清阳之气无法敷布,后天之自精微元以摄纳,浊邪无以排泄。脏腑气机升降受脾胃气机升降之影响,脾胃升降的功能亦依赖于其他脏腑升降协调。故脾胃气机升降是其他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因此,调理脾胃气机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如脾虚生化乏源的气虚血虚工宜用益气养血,健脾益气,举气升陷之品;气机升降紊乱,见清气不升,油气不降者,宜用升清降油之法;如脾胃受其他脏腑病变影响者,宜先调治其他脏腑,后调理脾胃气机。现将劫床调理气机法举例介绍如下:例l:刘…  相似文献   

9.
胃阴亏虚证是临床常见证候,临床以养胃汤、益胃汤等方剂治之,如为单纯胃阴亏虚证临床疗效甚佳,但如患者兼夹其他证候,临床疗效往往得不到有效保证。笔者将胃阴亏虚证兼证论治经验总结如下:1胃阴亏虚证兼气滞,平淡温燥何相宜;2胃阴亏虚脾不足,健脾补气兼升提;3胃阴亏虚兼湿热,芳香淡渗慎清热。  相似文献   

10.
气机升降平衡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应用升降理论,调理脾胃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总结出调理脾胃升降的四种治疗大法。针对寒热错杂、中气阻滞成痞之脾胃升降不及,则宜辛开苦降,使脾升胃降。脾胃虚寒、升降无权之脾胃升降失调,则宜升清降浊,以调脾胃升降。中气虚下陷之脾升不及、升之反作,则益气升阳举陷。中气虚、胃气上逆之降之反作,则降逆和胃,以降胃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