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体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丽新  闻会英 《河北医药》2006,28(7):660-661
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生医嘱指导的服从或遵守[1].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服药依从性是影响患者疗效、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不依从的比例为46%[2].造成不依从的原因很多,如何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寻求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是临床工作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探索影响精神分裂症状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寻求有效改善服药依从性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服药依从率为93.9%,对照组依从率为67.3%,研究组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质量。方法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中,依从率为92.68%,对照组41例患者中,依从率为75.61%。结论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对357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关因素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调查。结果:完全依从的有264例(73.9%),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的有93例(26.1%)。〉30岁组的依从性较≤30岁组的要好,家庭人际关系好的病人优于家庭人际关系差的病人,目前精神症状严重、每日服药数量〉10片者依从性差(P〈0.01)。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BPRS总分、服药数量、随访次数、年龄。结论:改善家庭人际关系、加强社区医疗服务质量、选用服用简便的药物、减少副反应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自然非干预状态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1年服药依从性和复发情况,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复发的关联性。方法选择广州市精神病医院于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历调查和电话采访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1年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主要观察指标为依从率和出院后1年复发率。结果共有144例完成调查,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率为77.0%,复发率为24.3%。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是否为首次住院与依从率关联;性别、前次住院天数及依从性与复发率关联。结论接受调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1年后的服药依从性较高,病程、非首次住院是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因素,女性、前次住院时间长、服药依从性好是复发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话回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电话回访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未采用任何随访方式,随访6个月后,比较2组服药依从性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7.5%(3/40)低于对照组的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可提高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张敏桥 《海峡药学》2010,22(10):187-18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完全依从者作为观察组,以部分依从为及不依从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患者因素、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情况、治疗过程等变量上的差异。结果完全依从41.7%;部分依从50.0%、不依从8.3%,相关变量的单因素检验15个变量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按OR值的大小,依次为家属支持差、药物副反应、经济收入少、文化程度低。结论精神分裂症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外延伸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2例)和观察组(n=82例),对照组采取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精神科护理基础上采取院外延伸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出院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5.12%(78/82),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为82.93%(68/82),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复发率为6.10%(5/82),对照组复发率为15.85%(13/82),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施以院外延伸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临床治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1年末,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复发率及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1年末,干预组服药完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61,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服药依从性,从而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4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453例患者中,服药完全依从的325例,占71.7%,部分依从78例,占17.2%,不依从的50例,占11.1%。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以及单一和联合用药在部分依从、不依从与完全依从三组中比较有明显差异,且拒服药物原因较多。结论: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健康教育、选用单一、副反应少、服用简便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都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喻爱吾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77-178
目的:分析哮喘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制定哮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评定表,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20例哮喘患者在住院期间,在护理人员监督和建议下都能服药依从,但出院后,服药依从仅12例,占60%,服药不依从患者8例,占40%.结论:对于任何需要长时间规律用药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可以从治疗依从性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进行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回归性分析,根据其依从性情况将完全依从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部分依从或不依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家庭经济收入较高、家庭支持度较高、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多、药物副作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使用药物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时的依从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需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护理,以提高其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4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研究对象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研究对象施以常规护理,采用自制专科知识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度为93.33%(56/60);对照组服药依从度为81.67%(49/60);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服药依从度明显提升,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58/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33%(50/60);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P <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80例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和临床疗效总评定量表,对其服药依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服药依从性与重大生活事件、家庭支持情况、医护人员的随访情况以及精神病知识掌握情况、所服用药物的数量、副反应的有无等有密切关系.结论 针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护理措施,做好出院指导,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完善复诊及随访制度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对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和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样本为我院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和一般性访谈,观察组50例患者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纠正错误观念等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护理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到巩固,复发率下降,这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病情复发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年1-10月将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由专门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及跟踪督导。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不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统一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服药依从性和就诊依从性,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服药依从率、就诊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糠控制达标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临床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及部分依从患者52例,对照组完全依从及部分依从患者26例,观察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探讨临床药师开展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1-6月入院的1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药学服务干预组(简称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5例,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年进行服药依从性评定,同时进行疾病复发率调查。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疾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学服务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PP-LAI)治疗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及其对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随访的方法,调查2013至2017年在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并使用PP-LAI的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用药依从性问卷和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测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注射PP-LAI的治疗依从性以及53周随访期内的脱落情况。按照持续遵医嘱治疗或是自行断药将患者分为依从组和非依从组,其中依从组44例,非依从组60例。结果依从组和非依从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功能和病程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庭人均月收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4例患者中,有26例出现复发,78例未出现复发。依从组复发2例,占4.5%,非依从组复发24例,占4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059,95%CI(1.011,1.110),P=0.016]、学历[OR=1.629,95%CI(1.017,2.609),P=0.042]及家庭人均月收入[OR=0.454,95%CI(0.265,0.779),P=0.04]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影响。结论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PP-LAI治疗依从性不佳,年龄、学历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关键因素,依从性好的患者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