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同时干预组采用品管圈活动配合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后对两组的生命质量测评(QOL-AD)与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QOL-AD与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康复治疗,干预组MMSE量表评分(23.65±3.97),QOL-AD量表评分(35.44±5.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13±3.94)与(31.38±5.85)(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配合康复训练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干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居家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老年痴呆的患者78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9人,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对照组39人,采取正常护理方法,3个月后对比品管圈干预对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居家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对老年痴呆居家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干预下老年痴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改善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收治的90例AD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收治的96例AD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施加任何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存质量评估简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减少康复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干预对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状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具体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对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状况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后,抢救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干预指导下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况以及自身的态度变化。方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品管圈活动干预指导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在某区选取20位护理人员构成品管圈,对该区100例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随访,利用头脑风暴以及甘特图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品管圈活动干预下的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心理满意度逐渐提升,是一种有效的提升满意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干预对痴呆患者视空间辨认、分析判断、思维、记忆等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非同启队列对照设计,2012年8月~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痴呆患者纳入对照组,2013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痴呆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配合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总得分为(16.52±1.24),经过半年护理后总得分为(18.24±1.18),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总得分为(17.13±2.21),经过半年护理后总得分为(17.34±1.32),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干预可以显著改善AD患者的视空间辨别、分析判断、思维、记忆、注意力、定向力,提高AD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 D ),是一种起病隐匿,病因不明的大脑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的多个智能功能域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患 AD病人数逐年增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在发达国家为4%~8%,我国为3%~4%。本文探讨我院应用品管圈(QCC )提升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早期康复训练的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为临床上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68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ADL和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ADL和MMSE评分分别为(47.43±8.45)分和(25.32±3.1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12±8.23)分和(21.26±2.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康复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干预前,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16.51±3.11)分,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16.12±3.82)分;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3.76±4.51)分,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4.17±3.84)分;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0、0.44,P=0.62、0.66>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5.81±1.19)分,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18.23±4.32)分;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为(68.34±3.16)分,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5.48±4.27)分;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0、15.31,P=0.00、0.00<0.05)。结论康复干预方式是一种对老年痴呆患者极有裨益的护理方法,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明显的得到提升,也能因此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至2015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1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科于2015年1月科室成立了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4年收治的14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收治的16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训练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住院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满意度98.78%,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既提高了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住院满意度,也改进了护士的工作模式,并加强了医护与科室之间沟通合作.  相似文献   

12.
周玲 《淮海医药》2015,(2):197-19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表(ADL),以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的评分结果。结果 2组患者的MMSE、ADL、SF-36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各项评价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能有效改善病人的智力、记忆、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63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3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和家庭生活意外发生率,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AD为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以认知功能缺损、精神情感障碍等主要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AD发病率逐渐上升,截止到2018年,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痴呆人数已经达到3600万,就我国而言,目前痴呆人数已超过900万,成为了全世界痴呆人数最多的国家。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报道尚无有效治疗AD的方法,相应的药物治疗花费大、副作用多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普及,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者关注心理应激导致的疾病,有研究报道发现适度的心理干预对改善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慢性情绪应激刺激会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并产生大量的糖皮质激素作用于海马受体,影响海马对HPA轴的调控机制,减弱记忆、言语等相关认知能力。近年来陆续也有研究证实了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在AD发病中的重要地位。心理应激不仅在AD的前期十分重要,而对于已经确诊为AD的患者来说,心理应激仍不可小觑,因其海马对HPA轴的调控作用已然受到抑制,若再受负性情绪的影响,必然加速HPA轴的运转,造成恶性循环。此外,心理应激引发的一系列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也会造成认知功能的衰退,长此以往加重AD的病情。因此,注重患者精神问题,给与适度心理慰藉,是临床治疗AD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由于患者与家属缺少必要的医疗知识再加上主观的偏见,很容易产生多疑、固执、淡漠、忧郁等负面的心理情绪反应,相应加重大脑相关具有记忆力脑区的神经病变。故而,给予正确的心理干预和精神鼓励对患者本人和其家庭成员而言十分必要。当前随着认知心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沟通、陪伴、教育引导、认知引导、支持鼓励等心理干预手段的价值已经通过相应的临床研究得到了医患双方的认可。患者在这些心理干预的治疗下,自信心、自尊心得到重建和尊重,焦虑、抑郁情绪负性情绪减少,家庭幸福感指数逐渐上升,生活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些成效不仅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对维持患者家庭的和谐、缓解精神压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老年性痴呆尚无有效治疗办法,药物治疗也只能起到延缓患者病情发展的作用。心理干预往往会选用个体化治疗的方式,针对性的舒缓患者的精神压力,减轻心理应激带来的危险负荷,对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有着明显的疗效,与此同时,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增进也利于缓解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患纠纷,维持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老年痴呆(AD)是由于神经退行性变、脑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慢性综合征。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老年期痴呆也因此成为一个严重的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本研究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ADL评分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得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实施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58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出院指导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服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半年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MMS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和MMSE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老年痴呆患者优质的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专业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一组为观察组,给与专业护理干预;另一组为常规组,给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专业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常规组有明显提高、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理论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创立,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QCC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医院中开展广泛。品管圈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地发现并改进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作为品管圈活动前,以2013年7月~2014年7月作为品管圈活动后。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人体学测量和生活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活动后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活动前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的TSF、AMC、Alb、TF、Hb水平显著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