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采血小板是高浓度血液制品 ,其血小板计数可达到 2 .5× 10 11/单位以上。本血液中心机采室使用CS 30 0 0Plus和MCS +两种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 ,献血者全血体外循环量在 2 0 0 0~ 5 0 0 0ml左右 ,采集时间需 1~ 2h。这样长时间的采集过程 ,可对献血者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献血反应时有发生。笔者通过 2 0 0 1年度机采过程中献血者心理行为观察 ,发现其性格及心理变化与献血反应有着一定的关系 ,如果护理人员能够重视献血者性格差异和心理活动 ,及时排解精神压力 ,可以帮助其顺利完成采集 ,有效地减少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对象…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献血者 ,男性 ,42岁 ,农民 ,身高 1 70 cm,体重65 kg。一年前有献血史 ,2 0 0 1年 1 1月 30日来本中心进行机采血小板。采前血常规检测 :WBC5 .7×1 0 9/L;RBC4.75× 1 0 12 /L;Hb1 68g/L;PLT1 87× 1 0 9/L;HCT 44.7%。方法与结果1 应用百特 ( CS- 3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 1人份 ,采集参数 :全血流速 5 0 ml/min;抗凝剂 /全血比例为 1∶ 1 1 ;ACD- A用量 30 0 ml;处理血量 330 0 ml;血浆量 1 30 0 ml。采集过程正常 ,献血者无不适反应。停机后取下产品 ,其外观混悬良好 ,片刻后产生血小板聚集 ,肉眼观察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和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过程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398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47人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PLT〈170×10^9/L,体重50~55kg的献血者和初次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易发生献血反应。结论:选择体重高,血小板计数高,多次献血者,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都市2010-2015年机采血小板捐献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机采血小板采集计划、献血者招募方案和指导临床用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0-2015年,于成都市血液中心捐献机采血小板的73 106人次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本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查询、收集及整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献血人次等资料,计算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并且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构成比差异.结果 ①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由6 798人次增加至17 684人次,累计绝对增加量为10 866人次,年平均增长量为2 173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1%.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2.4%、28.4%、31.1%、11.6%和13.2%,其中2012年和2013年环比增长速度较高.②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男性献血者为52 650人次(72.02%),女性为20 456人次(27.98%),各年男性献血者均多于女性,并且所占比例均>60%,其中2014年男性献血者所占比例最高,为76.88%(12 010/15 622).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1.483,P<0.001).③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各年均以18~25岁人群为主要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其中2010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18~25岁献血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为62.80%(4 269/6 798).2010-2015年,18~25岁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25~30岁和>30~35岁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均呈增加趋势.自2012年起,有年龄为>55~60岁献血者参与机采血小板献血,2012-2015年该年龄段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各年所占比例分别为0.46%(49/4 561)、1.09%(153/14 002)、1.42%(222/15 622)及1.19%(210/17 684).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同年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542.556,P<0.001).结论 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呈逐年增加趋势,各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均以男性多于女性,且以18~25岁人群为主要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应根据成都市机采血小板捐献特点,制定科学的机采血小板采集计划和献血者招募方案,确保为临床提供充足、安全的机采血小板制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捐献全血出现献血反应高风险人群的特征和献血者保留相关因素分析,为制定献血反应的预防措施以及最大限度地保留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2—2017年全血献血者以及发生不良反应人群的捐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采用卡方检验识别献血反应的高风险人群,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献血反应者保留相关因素。结果 2012—2017年本站所有全血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率为0. 28%(220/77 385):其中男性发生率为0. 18%(70/77 385),女性发生率为0. 41%(150/77 385);初次献血者发生率为0. 56%(170/30 411),重复献血者发生率为0. 11%(50/44 974);年龄范围18—24岁的献血者发生率较高0. 45%(80/17 071);体重范围45—55 kg的献血者发生率较高0. 58%(81/14 071)。献血者献血频次、年龄以及体重对献血反应的影响P<0. 05。此外,220名献血反应人群中返回者为36人(占16. 4%),其中年龄范围18—24岁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返回率较低10. 0%(8/80),≥45岁返回率较高40. 9%(9/22),初次献血者返回率11. 8%(20/170),再次献血者返回率32%(16/50)。献血者献血频次和年龄对献血返回的影响P<0. 05。结论女性、年龄阶段为18—24岁、初次献血者以及体重45—55 kg是捐献全血出现献血反应高风险人群的主要特征。此外,年轻、初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与献血者返回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初次参加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全过程的精心护理,与献血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献血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确保机采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 献血反应率由2007~2008年 3.147%降至2009~2010年 1.075%;再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率由47.902%上升至72.043%.结论 加强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机采过程的整体护理,可保证血小板产品的质量及机采的顺利进行,促进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成为固定的、自愿的无偿献血者,有利于组织发动更多的群众参加无偿机采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个人自选的影视节目干预对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焦虑、疼痛、献血反应和对终产品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将532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80名和对照组252名。观察组通过VOD点播系统观看自选的节目。对照组不观看影视节目。在献血过程中,以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的状态焦虑分量表对两组分别进行测试,同时用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简称VAS)评估疼痛程度,测量疼痛值,记录献血者的反应情况,利用血细胞计数仪计算产品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评分分别为(33.75±7.59)分和(42.72±9.50)分;疼痛值(1.97±1.54)分和(2.30±0.67)分;献血反应:观察组轻度反应8名、中度或以上反应为0名;对照组轻度反应35名、中度反应3名、重度反应为0名;终产品血小板计数合格:观察组268袋,对照组209袋。两组4项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VOD点播系统观看自选的节目可以明显减轻机采血小板捐献者捐血过程中的焦虑及疼痛反应,且降低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提高机采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健康宣讲在北京大学生捐献机采血小板中的作用。方法对2016~2017年度和2018~2019年度分别采用传统方式和健康宣讲方式招募北京大学生捐献机采血小板。收集2组大学生捐献血小板的采血人次、采血量、重复献血人次和初筛合格率以及因献血反应导致的报废率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大学生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采血人次、采血量、重复献血人次均有所增长。2018~2019年与2016~2017年相比,北京大学生捐献机采血小板初筛不合格率由10.97%降低至8.51%(P0.05),因献血反应导致的报废率由0.45%降低至0.17%(P0.05)。血常规不合格为大学生机采血小板初筛不合格主要原因。结论健康宣讲招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北京大学生了解了机采血小板的过程,壮大了采集队伍,在首都成分献血的招募和保留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的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加以预防与控制,加强献血者的信心,使更多的无偿鲜血者加入到机采血小板的队伍中来,缓解临床对机采血小板输注的需求。方法对2004~2006年3 185名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中356名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找出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结果 356名发生献血反应者,抗凝剂反应243名,占68.2%;心理因素65名,占18.3%;自身身体因素48名,占13.5%。结论加强宣传,缓解献血者心理压力,选择体质量重、血小板计数高、多次献血者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机采血小板所需时间较长,循环血量大,所以,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总结了本中心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细心观察,及时给予献血者必要的预防和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枸橼酸盐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按照标准操作规程采集血小板。分析2009年4~10月血小板献血者枸橼酸盐反应。结果共采集373人次,男性献血者303人,献血反应4人,女性献血者70人,反应3人。女性献血者献血反应率高于男性,采集2个治疗量的反应率高于1个治疗量。结论在采集过程中应给予献血者,特别是女性献血者口服葡萄糖酸钙是预防枸橼酸盐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机采血小板2U的质量保证和供者安全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机器采集血小板的 2U质量及其对供者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用MCS○R+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 2U后 ,收集供者采后抗凝全血 1ml检测血常规 ,收集机采血小板成品 1ml(原液 )作血小板计数。结果 ①机采血小板终成品计数检测≥ 2 5× 1 0 1 1 /U达 87 3%。②所有被检测的供者采后血小板平均计数 1 6 0× 1 0 9/L。结论 对身体健康、采前Plt≥ 2 5 0× 1 0 9/L、体重 >5 5kg的供者机采血小板 2U是安全的。有选择性机采血小板 2U既能保证血小板质量满足临床应用 ,也能达到缓解供者不足以及降低机采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健康。方法对2008-2012年本站736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736名单采血小板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108例。总反应率14.7%,其中轻度37例(34.3%),中度8例(7.4%),重度1例(0.93%),枸橼酸盐中毒占62例(57.4%)。结论献血者性别、体重、处理抗凝全血量、献血次数、空腹献血等因素是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且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一个综合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要从源头开始,要注重每一个环节,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或预防单采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淮安市机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人群分布特征,探索无偿固定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措施,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5月1日~2017年4月30日进行志愿捐献机采小板的固定献血者进行分析,将收集的献血次数、献血量(单位)、献血人份,以及献血者的年龄、学历、职业等信息导入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机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约占总献血者人数的36.7%,男性和女性的捐献比例约为4:1;血型分布与临床需求一致,约为3∶3∶3∶1;机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主要分布在40~49岁;不同年龄组机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男女捐献人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初中学历人群较高,职员及工人捐献比例较高,脑力及体力混合型劳动者是志愿捐献血小板的主导人群。结论机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因素均影响其献血行为;机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保留及招募应注意招募常态化、信息系统化及服务便利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保障献血者献血安全,提高1次献血400 mL比例。方法电话回访本站2011年2~5月间本站献血者,统计男性体重50~55 kg、女性体重45~50 kg中出现献血反应的人数。结果在350例调查对象中,出现献血反应的共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结论低限体重献血者中出现献血反应与体重和身高(体表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次机采1、2 U血小板对献血者生理指标的影响及所得血小板的质量。方法抽选1次机采1、2 U血小板献血者各30名分为2组;采用美国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观察2组献血者机采后献血者Plt、凝血酶原消耗时间、血块收缩时间、束臂试验和所得血小板的含量的黏附、聚集功能及其生化指标。结果 2组献血者机采后献血者Plt、凝血酶原消耗时间、血块收缩时间以及血小板产品的含量、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及其生化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 U组6.6%,2 U组10%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重度不良反应。结论符合条件的献血者一次机采2 U血小板是有安全性和可行的,采集的血小板产品质量符合《机采成分血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输血医学突飞猛进的今天,成分血的应用比例逐年上升,其中机采血小板以其高纯度、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以及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概率和输血反应率在临床应用上呈大幅度增长趋势[1].随着血细胞分离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可从献血者血循环中一次采集1~2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采集血小板所需时间较全血采集时间长,特别采集2个治疗量血小板循环血量多,所需时间更长,故献血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为更好开展机采血小板工作,减低和预防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将广州血液中心2008年11月到2009年5月,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献血者所发生的献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轩英 《护理研究》2012,26(15):1417-1418
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纯度高、红细胞及白细胞少、疗效肯定等优点,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病人的欢迎.但机采血小板同样也存在献血反应的问题,由于采集方法不同,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与献全血者的献血者反应不完全相同.本研究通过观察和比较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及献全血者的不同的临床症状,探讨机采献血者与全血献血者献血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献血法》实施 3a年 ,我站组织无偿献血 370 81例 ,献血4 1398例次 ,出现 114 3例献血反应。因献血反应使 2 0 0 ml血袋采集血量分别为 5 0 ml、10 0 ml、15 0 ml,血袋内血液与保养液配比不衡 ,血液理化及 RBC生理发生变化 ,常导致临床发生输血反应 ,一般不应用于临床 ,而作报废血处理 [1 ]。为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 ,笔者调查了 1998- 10~2 0 0 1- 0 94 1398例次无偿献血及 114 3例献血反应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4 3例献血反应者均为无偿献血 ,因献血反应而使采集血量分别为 5 0 ml、10 0 ml、15 0 ml…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0~11月,我们对2例机采血小板献血出现不良反应者,给予积极处理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例献血者均为承德市中心血站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且体检、血液检测、血细胞计数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病例1:献血者女,年龄21岁,A型血,WBC6.6×109/L,RBC 4.36×1012/L,Hb 126 g/L,HCT 40%,PLT207×109/L,循环血量1 820 ml。病例2:献血者女,年龄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