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树立崇高的敬业精神,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损伤及感染。方法组织培训学习相关防治知识,掌握了解可引起职业损伤的因素,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加强一次性锐器管理,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或粗心大意造成感染。结果认识传染病的各种传播途径,加强防范和做好个人防护,规范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镜等,清洁洗手按六步法进行。结论树立职业安全意识,统一认识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高危因素,规范护理操作,采取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控制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2.
马素芳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6):266-26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自我防护对策。方法:选取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手术室8例护士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自我防护意识进行探讨。结果:本次研究,所有护士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潜在危险,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问题近几年成为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焦点,护士因为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护士每天接触大量血液、体液,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在各项护理操作中随时有被利器损伤的可能,工作中有被辐射的危险。本文针对肝病科临床护理特点,找出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护理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医疗卫生事业“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知识的传授,新技术的推广,新手段的运用,新机制的实施,新服务领域的拓展等等,这些都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乃致造成机体平衡失调,易发心身疾病,影响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是帮助病人维护生命、促进健康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护士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损伤情况及其对伤害的认知度,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2008年5月,对新汶矿区11家医院的577名护士进行有关职业暴露损伤及防护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577人,从事护理工作后96.36%受到过不同类型的职业损伤,其中被针头刺伤的占93.55%,安瓿或玻璃注射器割伤的占93.76%,化学消毒剂损伤占50.95%,紫外线灼伤的占38.65%,接触血液、体液的占32.93%,化学药物损伤的占26.52%。工作强度超负荷的占58.93%.工作有心理压力的占60.31%,医患关系紧张的占48.87%。认为需要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的占97.75%,要求单位培训者占78.51%。认为理想的自我防护行为是技术操作规范熟练、操作前后规范洗手、用后的针头锐器及时处理、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戴手套口罩、使用配置化疗药物的专门设施、自我心理调适的,分别占84.23%、81.98%、90.30%、79.03%、56.67%、61.87%。[结论]新汶矿区医院护士职业损伤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士在护理作业中受到生物、化学物理和心理因素的职业危害。经常倒班、夜班和心理压力较大所产生的职业应激危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护理人员肺结核累积患病率10.94%、HBsAg阳性率10.42%、鼻炎27.60%、背痛57.17%、月经异常48.3%,以及月经先兆症状发生率和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针刺损伤人数占64.06%,为护士的常见职业损伤。对药物过敏以青霉素为主,手术室护士胃及12指肠疾病、妇产科护士肩周炎、外科护士哮喘等均应引起高度重视。护理作业对护士健康有一定影啊,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暴露于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中,如果不注意防护,很容易造成对护理人员的损伤。为了战少损伤的发生,应树立防护意识,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维护临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暴露于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中,如果不注意防护,很容易造成对护理人员的损伤。为了减少损伤的发生,应树立防护意识,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维护临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诊技术的推广和各种新发传染病的不断涌现,护理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险因素之中,如在诊疗、护理操作中经常与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和暴力等危险因素接触等,这些危险因素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157例职业中毒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职业中毒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 ,并针对心理健康状况寻求最佳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15 7例职业中毒住院病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进行问卷调查。将其因子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职业中毒住院病人的SCL 90总分为 161 19± 49 70 ,9项因子分最小为 1 44± 0 47,最大为 1 97± 0 75。总分和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 6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职业中毒住院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需要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锐器伤预防管理方法,减少护理人员锐器伤.方法 分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在我院锐器伤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2005-2008年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从82.10%下降至40.89%;2008年护士锐器伤防护行为依从性较2005年有明显改善.结论 将OHSMS应用于临床锐器伤管理,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可有效提高锐器伤管理水平,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展电焊工人的职业健康状况和职业健康行为调查,探讨职业健康干预。方法对株洲市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电焊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事业单位干部及管理人员作对照;对电焊工人进行职业健康行为调查。结果电焊工人患角膜与晶状体异常、慢性结膜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心电图异常、胸片异常、听力损失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职业健康行为调查显示该企业的电焊工人对职业危害和职业防护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结论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实行职业健康教育等多措施的综合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职业暴露人群为研究中心,针对职业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人群易感性生物标志物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填补了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诸多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方面的空缺,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目前中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大批新兴的、创新的技术正应用于各个领域,推动着中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发生巨大变革,新兴领域的高速发展对职业卫生提出了新的挑战,表现为传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带来的职业卫生问题逐渐减少,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也迫切需要将医学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应用于本学科,建立新型健康风险评价体系,进而满足职业人群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治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鹤山市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发病情况作出分析,为制定防治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对鹤山市2007--2012年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发病情况作出分析。结果该市职业健康检查人次日益增长,从2011年开始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例,2012年疑似职业病病例检出率高于2011年(χ2=4.45,P〈0.05);疑似职业病病例在五金机械制造业和电子业发现,五金机械制造业的检出率高于电子业(χ2=10.12,P〈0.01)。疑似职业性噪声聋为本市新发疑似职业病种。确诊的职业病病例均为散发,仅有1例为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结论职业健康检查的预防作用未能显现,今后用人单位、职防机构和监管部门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制造业工人对工作场所安全氛围的认知、安全生产态度、安全生产行为与职业性非故意伤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自陈式问卷对广东地区46家制造业企业的10585名一线生产工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对工作场所安全氛围的认知、安全生产态度、安全生产行为和过去一年间职业性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价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结构方程模型假设的24条路径中,除“对安全政策的态度”与“卫生习惯”、“对管理者支持的态度”与“作业姿势”和“个人防护”以及“卫生习惯”与“职业性非故意伤害”之间的路径系数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20条路径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各个影响因素对职业性非故意伤害作用路径的分解分析,工人对安全氛围的认知通过生产安全态度和生产安全行为对职业性非故意伤害产生影响.结论 工人对安全氛围的认知是通过生产安全态度和生产安全行为对工作相关意外伤害的发生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职业卫生年度评价工作对企业职业危害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法和风险评价法,收集84家企业职业卫生年度评价工作前后5年职业卫生相关资料,建立可行性评价模型,分析其职业危害风险等级变化和原因。结果 1)干预前84家企业危害等级从低至高依次为:极低~极高共5级,构成比分别为2.4%、7.1%、20.2%、31.0%、39.3%;2)职业病发生风险等级评定为3级及以下的企业干预后(最少一年77家)比干预前(25家)增多、4级及以上的企业干预后(最多一年为7家)比干预前(59家)减少;3)职业卫生管理考评指标干预后获得完善(或基本完善)的企业数比干预前增加;4)干预后企业职业病发生的风险评定等级比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5),消除了高风险因素,但经过一段时间累积,个别企业风险评定重新回归到高风险等级。结论职业卫生年度评价工作对促进职业卫生管理效果明显,但须防止高风险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职业卫生从国情出发,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防控工作模式,职业卫生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守护着亿万职业人群的健康。本文简单回顾了职业卫生的组建、发展历程和已经取得的成就,提出了职业卫生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职业卫生的优先发展将为健康中国的实现和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