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抑郁症和神经症患者人格和家庭功能缺陷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立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160-8161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神经症患者在人格和家庭功能方面的特征。方法:按CCMD-3诊断标准收集广州市番禺区岐山医院抑郁症患者40例和神经症患者46例。对所有病例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调查评定。结果:抑郁症和神经症患者EPQ的神经质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99,7.848;P&;lt;0.05-0.01);两组患者均显示在矛盾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在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50~9.070.P&;lt;0.05~0.01);抑郁症组患者还在亲密度和独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144,2,846,P&;lt;0.05-0.01);抑郁症组仅在独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神经症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157,P&;lt;0.05)。结论:抑郁症和神经症患者均存在神经质特征和家庭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神经症患者和正常人群卡特尔人格因素特征的差异。方法:神经症组病例来源于2003-07/2004-06在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及恩施州优抚医院住院的神经症患者43例,以同期在本院保健科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50名自愿参加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Cattell-16 PF修订卡氏16项人格因素量表手册对两组测试对象进行问卷评分。通过评分进行3个方面指标分析:①心理健康因素:与情绪稳定(+C)、轻松兴奋(+F)、有自信心(-O)、心平气和(Q4)有关,推算公式为:C+F+(110-O)+(11+Q4)。21分以下者为心理不够健康,低于12分者为情绪不稳定的程度显著。②焦虑因素:与高怀疑性(+L)、高忧虑性(+O)、高紧张性(+Q4)及低稳定性(-C)有关。推算公式为[(38+2L+3O+4Q4)-(2C+2H+2Q3)]&;#247;10。③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剖面析分析:〈4或〉7者可认为有轻度差异。因子分为2,3及8,9居中度差异,在1及10则居极度差异。结果:神经症组43例患者和对照组50名健康人的测试结果均纳人分析。①心理健康因素:神经症组心理健康因素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症组有37%(16/43)患者得分〈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2/50)。②焦虑因素:神经症组有77%(33/43)患者得分〉7分,对照组仅有8%(4/50)的患者。③问卷剖析图分析:神经症患者程式为低稳定性(-C)、低敢为性(-H)及高忧虑性(+O)、高紧张性(+Q4)。结论:神经症患者的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剖析图表现为低稳定性、低敢为性及高忧虑性、高紧张性,与卡特尔的程式基本相一致,说明神经症患者卡特尔人格因素特征与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神经症患者和正常人群卡特尔人格因素特征的差异。方法:神经症组病例来源于2003-07/2004-06在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及恩施州优抚医院住院的神经症患者43例,以同期在本院保健科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50名自愿参加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Cattell-16PF修订卡氏16项人格因素量表手册对两组测试对象进行问卷评分。通过评分进行3个方面指标分析:①心理健康因素:与情绪稳定(+C)、轻松兴奋(+F)、有自信心(-O)、心平气和(Q4)有关,推算公式为:C+F+(11-O)+(11-Q4)。21分以下者为心理不够健康,低于12分者为情绪不稳定的程度显著。②焦虑因素:与高怀疑性(+L)、高忧虑性(+O)、高紧张性(+Q4)及低稳定性(-C)有关。推算公式为[(38+2L+3O+4Q4)-(2C+2H+2Q3)]÷10。③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剖面析分析:<4或>7者可认为有轻度差异,因子分为2,3及8,9居中度差异,在1及10则居极度差异。结果:神经症组43例患者和对照组50名健康人的测试结果均纳入分析。①心理健康因素:神经症组心理健康因素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症组有37%(16/43)患者得分<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2/50)。②焦虑因素:神经症组有77%(33/43)患者得分>7分,对照组仅有8%(4/50)的患者。③问卷剖析图分析:神经症患者程式为低稳定性(-C)、低敢为性(-H)及高忧虑性(+O)、高紧张性(+Q4)。结论:神经症患者的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剖析图表现为低稳定性、低敢为性及高忧虑性、高紧张性,与卡特尔的程式基本相一致,说明神经症患者卡特尔人格因素特征与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缓解期神经症患者在人格维度、人格特质水平、人格模型方面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采用NEO-PI-R个性问卷对137例患者及132例正常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缓解期神经症患者在NEO-PI-R五维度的神经质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外向性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组;缓解期神经症在30种特质层面的焦虑、愤怒、抑郁、脆弱性、幻想特质层面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活动性、正性情绪、行动、价值、信任感、自律性特质层面得分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缓解期神经症患者和正常人的人格特征在两个维度、多个特质层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神经症患者持续性注意功能的特征。 方法:对34例神经症患者和37例志愿者进行持续性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检查。要求受检者对视觉性靶刺激数字“7”作出反应。 结果:神经症组反应时间分测验的漏答率(md=10.00,2.50,P=0.000)、平均反应时间(md=474,304,P=0.000)和变异系数(md=43.08,32.63,P=0.000)都显著高于对照组;X和AX分测验结果与之相仿。各型神经症患者间CPT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总分与X(Z=2.02,P=0.044)和AX(Z=2.47,P=0.014)分测验平均反应时间正相关。CPT指标与某些精神药物等效剂量之间无显著相关。 结论:神经症患者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持续性注意障碍。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的程度及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3-12/2005-04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理门诊被确诊的抑郁症患者86例,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评定.共90条是非题,患者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回答“是”或“否”.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2分.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评价的家庭特征包括:[1]亲密度.[2]情感表达.[3]矛盾性.[4]独立性.[5]成功性.[6]知识性.[7]娱乐性.[8]道德宗教观.[9]组织性.[10]控制性.各分量表得分计算方法不同.对86例患者的家属进行生活质量评定,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并以76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量表共有74个分条目组成,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共分20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受试者生活治疗的某一方面,20个因子分别为:[1]住房.[2]社区服务.[3]生活环境.[4]经济状况.[5]睡眠与精力.[6]躯体不适.[7]进食功能.[8]性功能.[9]运动与感觉功能.[10]精神紧张.[11]负性情绪.[12]正性情绪.[13]认知功能.[14]自尊.[15]社会支持.[16]人际交往能力.[17]工作与学习.[18]业余娱乐生活.[19]婚姻家庭.[20]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同时对患者家属还进行自编影响生活质量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86例,抑郁症患者家属86例,正常对照76例,所有问卷均有效.①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明显的丧失或下降,与常模组比较,亲密度和情感表达低(P<0.01),矛盾性较常模组高(P<0.01),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较常模组低(P<0.01),知识性和道德宗教与常模比较无差异(P>0.05).②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总体生活质量较正常对照组差,并涉及到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其中以心理健康及躯体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在单因子中,患者家属在饮食与性功能、自尊、精神紧张度、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正负性情绪、认知能力、婚姻与家庭方面尤为突出(P<0.01).③对患者家属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对疾病治疗前景的担心78名(90.7%);担心被人歧视73名(84.9%);由于患者的情绪波动对家庭生活的影响71名(82.6%);对经济收入的影响和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68名(79.1%);对病情加重及复发的担心66名(76.7%);时常担心患者的安全58名(67.4%);担心疾病遗传55名(64%);担心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疏远54名(62.8%);担心名誉受损32名(37.2%).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和家庭功能缺陷,因此直接影响了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必须从改善患者社会和家庭功能入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的程度及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3-12/2005-04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理门诊被确诊的抑郁症患者86例,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评定。共90条是非题,患者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回答“是”或“否”。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2分。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评价的家庭特征包括:①亲密度。②情感表达。③矛盾性。④独立性。⑤成功性。⑥知识性。⑦娱乐性。⑧道德宗教观。⑨组织性。⑩控制性。各分量表得分计算方法不同。对86例患者的家属进行生活质量评定,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并以76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量表共有74个分条目组成,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共分20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受试者生活治疗的某一方面,20个因子分别为:①住房。②社区服务。③生活环境。④经济状况。⑤睡眠与精力。⑥躯体不适。⑦进食功能。⑧性功能。⑨运动与感觉功能。⑩精神紧张。輥负性情绪。輥正性情绪。輥认知功能。輥自尊。輥社会支持。輥人际交往能力。輥工作与学习。輥业余娱乐生活。輥婚姻家庭。輦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同时对患者家属还进行自编影响生活质量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86例,抑郁症患者家属86例,正常对照76例,所有问卷均有效。①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明显的丧失或下降,与常模组比较,亲密度和情感表达低(P<0.01),矛盾性较常模组高(P<0.01),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较常模组低(P<0.01),知识性和道德宗教与常模比较无差异(P>0.05)。②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总体生活质量较正常对照组差,并涉及到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其中以心理健康及躯体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在单因子中,患者家属在饮食与性功能、自尊、精神紧张度、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正负性情绪、认知能力、婚姻与家庭方面尤为突出(P<0.01)。③对患者家属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对疾病治疗前景的担心78名(90.7%);担心被人歧视73名(84.9%);由于患者的情绪波动对家庭生活的影响71名(82.6%);对经济收入的影响和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68名(79.1%);对病情加重及复发的担心66名(76.7%);时常担心患者的安全58名(67.4%);担心疾病遗传55名(64%);担心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疏远54名(62.8%);担心名誉受损32名(37.2%)。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和家庭功能缺陷,因此直接影响了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必须从改善患者社会和家庭功能入手。  相似文献   

8.
综合医院抑郁症误诊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抑郁症属情感类精神疾病,病因复杂,近年呈多发趋势。患对本病因缺乏了解及回避精神心理问题,约60%-70%,患流向综合医院,首诊于内科系统,而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临床知生则侧重于躯体主诉,反复查治,误诊情况尤为突出。本选自我院心理门诊1999-01-1999-12收治的38例被院内外误诊的抑郁症,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人格与心理症状相关性的性别差异 . 方法对男、女性神经症患者各 49例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与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测评 . 结果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 男性神经症患者 EPQ中 N量表与 SCL- 90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 , P量表与敌对、偏执呈正相关 , 女性神经症患者 EPQ中 N量表与 SCL- 90各因子分呈正相关 , P量表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 . 结论女性神经症患者人格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比男性大 .  相似文献   

10.
神经症患者家庭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神经症患者家庭支持和生活质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MPSS-Fa)和生活自评量表(QQLQ),以随机抽查法,对65例神经症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神经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家庭支持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提示护理人员可通过增加家庭支持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个性和行为特点与其家庭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的行为和个性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于2004/05按照DSM-Ⅳ的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诊断标准调查长沙市某学校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共1 320名学生,筛查出由儿童精神病学主治医师组确诊的51名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作为注,对照组为其同班级、同性别、同年龄段(相差<1岁)的正常儿童51名.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调查儿童的行为与个性特点,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调查儿童家庭环境特征.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分为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两部分.社会能力由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3个分量表组成;行为问题分为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8个分量表,并分别计算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总分.其中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注意问题4个分量表构成了内化性行为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两个分量表构成外化性行为问题.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有内外倾向、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和掩饰倾向4个分量表.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10个维度.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由同学带回家由父母填写,1周后收回,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由儿童仔细填写.结果:102名儿童完成全部测评,进入结果分析.①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组儿童社交情况、学校情况、焦虑抑郁、社交、思维及注意问题评分和社会能力总分和行为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966~8.253,P<0.001).②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个性在内外倾向得分较对照组低(34.61&;#177;5.66,42.31&;#177;6.42,t=-6.429,P<0.001),而情绪稳定性及精神质得分较对照组高(34.31&;#177;6.29,30.90&;#177;5.11,t=3.008,P<0.05);(27.27&;#177;3.19,22.88&;#177;4.02,t=6.111,P<0.001).③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的家庭环境中其亲密度程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组织性得分低于正常组(t=-7.801~-2.139,P<0.05或0.001),而矛盾性、控制性得分高于正常组(t=3.099,3.246,P<0.05).④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的行为和个性特征与家庭环境无明显相关,取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的思维问题、社交问题、注意问题、内外向性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各因子分做典型相关分析,并得到第一典型相关系数(λ1=0.679,P>0.05);取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内外倾向、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3个维度与家庭环境各因子分做典型相关分析,求得典型相关系数(λ1=0.610,P>0.05).结论: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具有突出的行为问题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损害.家庭环境对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与正常儿童相比,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呈现了注意缺陷、攻击和违纪行为的独特个性特征和异常的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的行为和个性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于2004/05按照DSM-Ⅳ的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诊断标准调查长沙市某学校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共1320名学生,筛查出由儿童精神病学主治医师组确诊的51名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作为注,对照组为其同班级、同性别、同年龄段(相差<1岁)的正常儿童51名。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调查儿童的行为与个性特点,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调查儿童家庭环境特征。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分为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两部分。社会能力由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3个分量表组成;行为问题分为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8个分量表,并分别计算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总分。其中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注意问题4个分量表构成了内化性行为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两个分量表构成外化性行为问题。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有内外倾向、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和掩饰倾向4个分量表。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10个维度。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由同学带回家由父母填写,1周后收回,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由儿童仔细填写。结果:102名儿童完成全部测评,进入结果分析。①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组儿童社交情况、学校情况、焦虑抑郁、社交、思维及注意问题评分和社会能力总分和行为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966~8.253,P<0.001)。②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个性在内外倾向得分较对照组低(34.61±5.66,42.31±6.42,t=-6.429,P<0.001),而情绪稳定性及精神质得分较对照组高(34.31±6.29,30.90±5.11,t=3.008,P<0.05);(27.27±3.19,22.88±4.02,t=6.111,P<0.001)。③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的家庭环境中其亲密度程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组织性得分低于正常组(t=-7.801~-2.139,P<0.05或0.001),而矛盾性、控制性得分高于正常组(t=3.099,3.246,P<0.05)。④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的行为和个性特征与家庭环境无明显相关,取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的思维问题、社交问题、注意问题、内外向性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各因子分做典型相关分析,并得到第一典型相关系数(λ1=0.679,P>0.05);取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内外倾向、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3个维度与家庭环境各因子分做典型相关分析,求得典型相关系数(λ1=0.610,P>0.05)。结论: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具有突出的行为问题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损害。家庭环境对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与正常儿童相比,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儿童呈现了注意缺陷、攻击和违纪行为的独特个性特征和异常的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利培酮治疗抑郁症与神经症患者躯体化症状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抑郁症与神经症患者躯体化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有明显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和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抗抑郁及抗焦虑治疗的同时,研究组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疗程6w。治疗前及治疗2w、4w、6w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临床疗效评定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4w、6w末躯体化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同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利培酮联合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治疗躯体化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郁症自杀行为与自卑、幸福感及个性特征之间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002-02/2004-02期间于山东省安康医院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为实验对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性别不限,年龄15~65岁,排除器质性和其他精神障碍,仅有自杀意念而无自杀行为者不于入组。据病史中1年内或本次住院期间有无自杀行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5例,男48例,女57例;对照组105例,男45例,女60例。两组受试者均能配合测试,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人口学资料方面经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缺陷感量表为测试工具。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而缺陷感量表得分越低缺陷感越强,也就是自尊程度越差。检测单独进行,统一指导语,固定两名精神科主治医师现场具体指导,受检者据实情填写。结果:210例抑郁患者的测试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缺陷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体重因子、日夜变化因子和睡眠障碍因子得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焦虑/躯体化因子、认知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得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抑郁症自杀行为与自卑、幸福感及个性特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郁症自杀行为与自卑、幸福感及个性特征之间相互关系。 方法:选择2002-02/2004-02期间于山东省安康医院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为实验对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性别不限,年龄15-65岁,排除器质性和其他精神障碍,仅有自杀意念而无自杀行为者不于入组。据病史中1年内或本次住院期间有无自杀行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5例,男48例,女57例;对照组105例.男45例,女60例。两组受试者均能配合测试,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人口学资料方面经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缺陷感量表为测试工具。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而缺陷感量表得分越低缺陷感越强,也就是自尊程度越差。检测单独进行,统一指导语,固定两名精神科主治医师现场具体指导,受检者据实情填写。 结果:210例抑郁患者的测试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缺陷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体重因子、日夜变化因子和睡眠障碍因子得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焦虑/躯体化因子、认知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得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抑郁症自杀行为与自卑、幸福感及个性特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国内外研究尚少,调查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及CCMD-3抑郁诊断标准对113例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患者进行评定及诊断,统计分析其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并与功能性抑郁症患者对照比较其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结果:在113例患者中有52例(46.0%)出现抑郁症状,其中18例(16.0%)存在中重度抑郁,34例(30.0%)存在轻度抑郁,符合抑郁诊断标准的有25例(22.1%);其临床的绝望感(自卑、自杀念头)、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因子分与功能性抑郁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体质量及昼夜变化等生物学症状不明显(P<0.05)。结论:抑郁是帕金森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7.
背景:反应性抑郁症和抑郁性神经症为心因性情绪障碍,临床上均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维迟钝等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诉,患者这种主观体验是否属实,对这类疾病认知功能损害客观的实验室的依据较少。目的:了解反应性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对象:选择1997-09/1998-03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职工为正常对照组40人,男21人,女19人;年龄20~50岁。同期从本院心理咨询门诊选择与正常对照组年龄相匹配的患者80例,其中反应性抑郁症(简称反应症组)40例,男29例,女11例;抑郁性神经症(简称神经症组)40例,男24例,女16例。随机追踪10例P300异常改变患者为随访组,其中反应性抑郁症4例,抑郁性神经症6例。方法:所有入组的首诊患者及正常被试者在本院脑电生理研究室均采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经典方式进行测试,同时由经过心理测评培训过的专业人员对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用Zung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主要观察指标:①80例患者首诊和治疗4周、8周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结果及Zung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正常对照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结果。②10例P300异常改变者治疗前、治疗后P300结果及Zung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参加实验的反应性抑郁症患者4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40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各波潜伏期均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两组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各波波幅较正常对照组低,N1,P2,N2三波波幅呈总体下降趋势,接近显著水平:而反应症组P3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39&;#177;4.40),(15.11&;#177;4.16)μV,P〈0.001]。神经症组各波波幅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③10例患者治疗前后随着情绪的改善P3潜伏期及波幅相比,P3潜伏期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14.10&;#177;44、08),(295.4&;#177;20.74)ms,t=1.21,P〉0.05],而P3波幅治疗后明显增大并恢复至正常范围[治疗前:(6.38&;#177;2.50)μV,治疗后:(14.22&;#177;2.51)μV,t=-7.012,P〈0.001]。结论:反应性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以作为反应性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认知功能评定、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背景反应性抑郁症和抑郁性神经症为心因性情绪障碍,临床上均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维迟钝等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诉,患者这种主观体验是否属实,对这类疾病认知功能损害客观的实验室的依据较少.目的了解反应性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对象选择1997-09/1998-03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职工为正常对照组40人,男21人,女19人;年龄20~50岁.同期从本院心理咨询门诊选择与正常对照组年龄相匹配的患者80例,其中反应性抑郁症(简称反应症组)40例,男29例,女11例;抑郁性神经症(简称神经症组)40例,男24例,女16例.随机追踪10例P300异常改变患者为随访组,其中反应性抑郁症4例,抑郁性神经症6例. 方法所有入组的首诊患者及正常被试者在本院脑电生理研究室均采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经典方式进行测试,同时由经过心理测评培训过的专业人员对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用Zung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主要观察指标①80例患者首诊和治疗4周、8周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结果及Zung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正常对照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结果.②10例P300异常改变者治疗前、治疗后P300结果及Zung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参加实验的反应性抑郁症患者4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40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各波潜伏期均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两组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各波波幅较正常对照组低,N1,P2,N2三波波幅呈总体下降趋势,接近显著水平;而反应症组P3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39±4.40),(15.11±4.16)μV,P<0.001].神经症组各波波幅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③10例患者治疗前后随着情绪的改善P3潜伏期及波幅相比,P3潜伏期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14.10±44.08),(295.4±20.74)ms,t=1.21,P>0.05],而P3波幅治疗后明显增大并恢复至正常范围[治疗前(6.38±2.50)μV,治疗后(14.22±2.51)μV,t=-7.012,P<0.001].结论反应性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以作为反应性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认知功能评定、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