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本科收治的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5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总结预防该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结果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2.67%),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症状均得以好转,下肢肿胀明显消退,无1例肺栓塞或出血并发症发生。其余患者行B超筛查未发现阳性病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积极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较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老年患者更为常见。急性期可威胁患者的生命,而其后遗症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我院对DVT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行局部溶栓,配合抗凝等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87年7月~1998年12月共收治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发病年龄最大65岁,最小30岁,平均年龄48岁。8例中,4例来自外院。11年中我院共做妇科手术1978例。发生下肢深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方法结合我院近5a收治该病患者共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结论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关键,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本病是安全、疗效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软组织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ower extremity,DVT)的误诊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2002年6月~2012年6月这段时间我院收治9例下肢软组织损伤并发DVT患者的误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愈7例,好转2例,误诊9例,平均误诊时间约7.6天.结论:对下肢软组织损伤并发DVT予以及时有效准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减少误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其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并探讨DVT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16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分析原因。结果经过抗凝、溶栓治疗,16例急性DVT形成的肢体肿胀均有不同程度消退,未出现新的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除2例周围型的肿胀基本消退外,其他肢体仍在活动或站立后出现肿胀。结论针对DVT的常见性、危险性以及与手术的关系性、护理难度大等特点,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治疗概况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陶鸿潮(31750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和压痛,表浅静脉曲张等症状。本病属中医的“脉痹”、“腿肿”、“瘀血流注”等范畴。80年代以来,国内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问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血管外科收住予保守治疗的36例患者,急性期患者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及华法林:慢性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钠、丹参注射液及华法林,全部患者抬高患肢30°左右,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并从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8例治愈,28例好转。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期间要加强观察,并做好并发症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中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中晚期DVT患者49例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配合B-七叶皂苷钠辅助纤溶酶组(观察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29例,治疗组20例。两组均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配合B-七叶皂苷钠及辅助纤溶酶治疗,对两组在改善下肢周径等临床疗效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下肢周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药物治疗过程中,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B-七叶皂苷钠辅助纤溶酶类药物能有效提高中晚期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证属祖国医学脉痹、肿胀等范畴。发病的原因主要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为湿热流注于血脉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 ,气滞则血凝结 ,瘀阻血脉而成。目前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病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4月 ,我科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5 6例 ,除 1例自动出院 ,1例并发肺梗塞外 ,其余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6例中 ,男 2 6例 ,女 30例 ;年龄 16~ 85岁 ;其中急性期 34例 ,慢性期 16例 ,后遗症期 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8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和D二聚体检查确诊。以低分子肝素、华法令加疏血通或丹参治疗。结果:由肿瘤引起15例占31.3%,由手术后引起12例占25%,由糖尿病等内科及其他疾病引起21例占43.8%,经治疗痊愈31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肿瘤、手术后和严重内科疾病是DVT的常见病因。抗凝治疗是DVT安全、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法。具有高危因素或术后的患者应予以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骨科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和高危因素,重点综述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病人的静脉栓塞的临床观察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病人深静脉栓塞的病因及对策。结果:本组病人经过及时治疗,肢体肿胀减轻或消褪,经采色多普勒复查,2例深静脉部分再通,7例全部再通,所有病例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加强护理能降低静脉栓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血管内接触溶栓+球囊成型术+患肢远端浅静脉溶栓的介入治疗后,结合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导管护理及疗效的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护理措施。结果54例痊愈,3例好转,1例并发脑出血。结论在介入溶栓过程中,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肿破瘀胶囊治疗非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8例非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6例服用消肿破瘀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92例服用华法林钠片,每次2.5~5mg,每日1次口服。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0.55%,总有效率为95.21%,对照组分别为42.39%、68.4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消肿破瘀胶囊治疗非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采取正确预防措施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收到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应用于犬隐静脉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行大隐静脉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观察组使用中药进行血栓预防,对两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和术后引流、血栓发生时间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疼痛、下肢肿胀和创口瘀血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PT、APTT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中医中药进行大隐静脉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显著,能改善大隐静脉术后的高凝血状态,能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丹参注射液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4年8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其中未用药组56例,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用药组60例,围手术期给予丹参注射液预防性治疗。术后第7、14天,两组患者均行患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了解DVT形成情况及两组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未用药组中有23例DVT阳性,DVT的发生率41.1%,用药组中有11例DVT阳性,DVT的发生率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用药组近端DVT的发生率为14.3%,用药组近端DVT的发生率为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未发现术中术后出血增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可显著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减少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80例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8%,干预组80例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减少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三妙散加减治疗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医院骨科2007年1月-2012年7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174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患者卧床,患肢抬高30°,避免挤压患肢及下蹲等,同时口服迈之灵,sc低分子肝素,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酐,给予纤溶酶300U溶于25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d。治疗组加用三妙散加减方,2袋/d,早晚各l袋,其他同对照组,共治疗10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并检测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计算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静脉再通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8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出血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所延长,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三妙散加减治疗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