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产后抑郁症的预防重在心理护理,应从产前做起目。产科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产后抑郁患者的重视,在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障碍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笔者用自拟养血解郁汤加心理辅导治疗本病,并与抗抑郁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的产后抑郁症,西医称之为产褥期抑郁症,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多在产后2周内出现症状,平均持续6~8周,甚则可达数年[1]。临床表现为产妇心情抑郁,精神恍惚,心中懊恼,情志烦乱,不知所苦,胸部闷塞不适,善太息,  相似文献   

4.
产褥期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表现为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新生儿的能力。笔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产褥期抑郁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产后抑郁症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4~6周症状明显,其表现以抑郁状态为主,有情绪低落、悲伤、孤独、食欲不振、反应迟钝、疲劳、自责自罪,重者甚至出现自杀企图.其发病可能是内分泌、遗传、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格特征是产后抑郁症的基础,内分泌因素是其生物学基础,心理退化是其发生的心理学基础,负性生活事件增加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促发因素[1].产后抑郁症作为一种身心疾病,不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产妇身心健康,还影响到母婴联结以及家庭、婚姻、社会.正确地做好产妇心理及其他各方面全程护理对产妇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1例产后抑郁症咨询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理护理可缓解产褥期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30例产褥期抑郁症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时间为4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末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抑郁情绪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干预4周后,本组患者SDS和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缓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产后抑郁症,又称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褥期发生的以抑郁症状群为主的精神障碍。本病为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数发生在产后第4天至第4星期,若不及时诊治,产妇可伤害婴儿或自杀,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笔者采用腹针治疗产后抑郁  相似文献   

8.
<正>产后抑郁是指发生在产褥期的抑郁,多于产后6周内起病,症状以落泪、悲伤、情绪不稳定、罪恶感、厌食、睡眠障碍、记忆困难、疲乏、易激动等为特征。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婚姻和家庭,还造成母婴交流障碍,对婴幼儿智力及行为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9.
逍遥丸治疗产后抑郁症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策 《中医杂志》2007,48(4):324-324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西医治疗多以心理治疗为主加用三环类药物,我院采用逍遥丸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产后抑郁症又名产后忧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激惹、恐惧、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有时还会陷入错乱和嗜睡状态。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产后抑郁症通常发病于产后的4个星期内,发病率在3.5%~33%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证治疗产褥期抑郁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润 《光明中医》2010,25(9):1715-1716
<正>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一种类型。本病一般在产后一周开始出现症状,产后4~6个月逐渐明显,平均持续6~8周,甚则  相似文献   

12.
<正>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内出现。其病因不明,可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心理健康的保健与护理学科正在日益受到广泛重视,要求广大妇产保健及产科护理工作者不但要重视生理因素对孕妇的影响,更应关注心理因素对产褥期产妇的影响。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发生产后  相似文献   

13.
严淑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60-161
产后抑郁症足指产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产妇产后孤僻、爱哭、失眠或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疲乏及食欲不振、悲观厌世、有自杀或残害婴儿的倾向等为特征。产后抑郁不仅可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分娩后激素水平或者心理变化所导致的产褥期抑郁症状,国内发病率约为15%-30%。2004年3月-2007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产妇在经历妊娠、分娩、产后休养及哺乳婴儿等过程,其生理、心理均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承受着巨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近70%的产褥期产妇有抑郁的情况,但绝大多数为轻度抑郁,中重度抑郁产妇所占比例不足20%。因此,产褥期产妇抑郁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产妇的主动调节及家庭对于产褥期产妇的理解和支持是改善产妇心理状况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彩勤  李惠敏  王彤  傅如华  田军彪 《河北中医》2008,30(11):1155-1156
产后抑郁症,又称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褥期发生的以抑郁症状群为主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约13%,多数发生在产后第4日~第4周,3个月以内发病占90%以上,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心身健康,同时也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1].我们运用舒利欣汤治疗产后抑郁症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产后发热107例辨治分析河南450003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伯群边爱平①主题词产褥期疾病/病因学发热/中医药疗法产后发热是指在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在产科疾病中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8.
正产后抑郁系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本病一般在产后1 W开始出现症状,产后4~6 W逐渐明显,平均持续6~8周,甚则长达数年[1]。西医学称为"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rm depression,PPD)。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甚者有自杀或杀婴倾向,一经发现应及时治疗。2013年8月—2014年12月,  相似文献   

19.
生化汤治疗产后腹痛43例刘璞邯郸县妇幼站(056001)产后腹痛是产褥期一种常见症状,由于产后受寒,恶露不行;或因情志抑郁,在分娩一周以上小腹疼痛仍不消失。以阵发性剧痛多见,亦有持续性隐痛。笔者自1989年以来,用生化汤治疗产后腹痛43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甘肃陇南市发生的地震给人们造成心理创伤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探讨受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365例地震受伤人员,采用焦虑自评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袁(SDS)问卷进行焦虑和抑郁情绪评估、统计分析。结果:365名甘肃地震灾区受伤人员在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精神病性症状得分均高于非灾区受伤人员。结论:受灾者及相关人员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情况下遭受打击,在短时间内打破了个人反映模式,对人们的心理损害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