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任建峰  张瑜 《中国中医急症》2013,(11):1944-1945
目的观察清胃解毒汤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手足口病普通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清胃解毒汤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单独给予利巴韦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各选取30例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A表达均有升高,治疗组上调更为明显(P〈0.05)。结论清胃解毒汤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12I病普通病例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对照组静滴利巴韦,观察两组疗效、发热及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治疗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及发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采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54例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使用热毒宁0.6~0.7mL·kg^-1·d^-1与利巴韦林8~10mg·kg^-1·d^-1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持续2~6d。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8~10mg·kg^-1·d^-1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持续2~6d。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且观察发热时间、不良反应、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3%,对照组有效率81.5%,两组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时间与皮疹消退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发展发生几率,提高患儿安全性,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的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门诊及病房住院患儿,所有病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治疗组(阿奇霉素联合利巴韦林)和对照组(红霉素)各49例,疗程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45/4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6%(38/45).x=6.34,P〈0.05;且治疗组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部哕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63、2.35、2.81,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较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0.2%、97.6%,对照组为48.8%、8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9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有效率、总病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溃疡好转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7.6%,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61.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治疗组总病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溃疡好转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好II盏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褚艾妮 《河南中医》2014,(6):1161-116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及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匹多莫德和加味消瘰丸口服配合健脾元气散温熨,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腹部淋巴结长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儿科2009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mL/kg/d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的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局部治疗,鼻咽部各1掀,4~6h/次。3~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史涛 《中医药导报》2013,(10):42-44
目的:研究喜炎平配合双歧杆菌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补液及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加用喜炎平及双歧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3d后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6%,对照组为78.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治疗后治疗组大便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治疗组在发热、呕吐及腹泻持续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O.01)。结论:相较单用利巴韦林,喜炎平配合双歧杆菌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腹泻具有更高效抗病毒效果,能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且使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及对照组8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治疗,疗程为7天,观察两组患儿的口腔溃疡愈合、手足止疱、退热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总疗程.结果:治疗组的皮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显著优于对照组(76.25%),且静脉滴注喜炎平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进入该院儿科治疗的10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结合家属意愿将所有患儿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4例;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实行喜炎平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与观察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与观察组1.8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予以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显著,不止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能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对照组57例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武宁县人民医院 2016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52 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 26 例。 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 α1b 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 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 5 ~ 7 d 后的疗效评价显示,其总有效率为 92.3 %,对照组为 61.5 %, 两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此外,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和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疗程10~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为72.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体温消退时间、易惊缓解时间及神经系统体征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提高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溃疡好转、愈合时间及退热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显著缩短患儿退热及溃疡痊愈时间,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7例。治疗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治疗5 d后评估其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用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mL/(kg·d),每日一次;联合组86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mu(kg·d)及利巴韦林10~15mg/(kg·d),每日各一次;对照组84例,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每日一次,比较三组发热天数,皮疹、口腔疱疹及溃疡消退的时间。结果治疗组、联合组在治疗手足口病中与对照组比较,患儿在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及口腔粘膜疹消退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0.01),且治疗组和联合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联合组与治疗组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即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两组均为住院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异,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81.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手足口病,可明显缩短发热期,皮疹消退快,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安疹汤(AnZhen Decoction,AZD)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手足口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静点利巴韦林,及西药退热等方法治疗,治疗组采安疹汤(AZD)口服治疗,治疗6天后,观察患儿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疹汤(AzD)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利巴韦林静点。  相似文献   

20.
李香玉  原晓风 《光明中医》2011,26(6):1220-1221
目的观察童康片配合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童康片配合匹多莫德,对照组给予口服匹多莫德,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调节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童康片配合匹多莫德多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优于单纯口服匹多莫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