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患者之血瘀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代谢综合征(MS)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在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上的差异,以探讨血瘀证MS患者的糖脂代谢特征。方法:对所收集的辨证包含有血瘀证的MS患者与同期收集的非包含有血瘀证MS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血糖、胰岛素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除血瘀组较非血瘀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外(P〈0.05),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血瘀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非血瘀证患者,提示慢性低度炎症反应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瘀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瘀温胆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高温高湿环境下喂饲高脂高糖高盐饮食12w,复制大鼠代谢综合征模型。通过检测肥胖相关指标(体重、腹围、体长,计算Leeg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标[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以及胰岛素分泌指数(IS)],并以盐酸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药,探讨化瘀温胆汤灌胃给药4w后对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结果:化瘀温胆汤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体重、腹围以及Lee's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给药前后体长变化不明显。化瘀温胆汤给药后FPG、Fins、IRI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减低,均P〈0.Ol;IAI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S变化不显著。结论:化瘀温胆汤具有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肥胖指标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单纯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小琼 《西部中医药》2008,21(11):43-43
代谢综合征(MS)是指伴有胰岛素抵抗(IR)的一组症候群,包括肥胖、血脂紊乱、糖代谢紊乱、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组分。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代谢综合征的每个组分都是发生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笔者在筛选代谢综合征病人的过程中发现,单纯性肥胖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较体重指数正常的健康人在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IR)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代谢综合征患者之燥热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军  周艺  吴洁  闫冰  刘涛  杨叔禹 《光明中医》2008,23(10):1416-1418
目的:比较代谢综合征(MS)燥热证与非燥热证患者在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上的差异,以探讨燥热证MS患者的糖脂代谢特征。方法:对所收集的辨证包含有燥热证的MS患者与同期收集的非包含有燥热证MS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血糖、胰岛素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除燥热组较非燥热组腰臀比和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外(P〈0.05—0.01)。燥热组与非燥热组比较,腰围、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S燥热证患者腰臀比和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非血瘀证患者,提示空腹血糖和腰臀比可能是MS患者辨证为燥热证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代谢综合征诊断为标准,检出MS患者82例,依据各项指标的不同测定值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HYP组),高血压合并1项其他MS组分组(HYP+1组)及MS组,分别比较年龄、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并对高血压患者中MS发生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腰围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MS患病率18.8%,男女之间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年龄、收缩压及舒张压无统计学意义;3组腰围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有统计学意义,且随代谢异常组合个数增多而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与性别对高血压患者MS的发生无明显影响,而高血压病程、腰围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其呈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为大多数MS必经的病理生理过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控制胰岛素抵抗状态是治疗MS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6.
徐业  李斌  吴敏 《新中医》2015,47(2):235-237
<正>代谢综合征,即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包含了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伴有或不伴有糖耐量异常、炎症及血栓前状态等6种成分,同时,该病也加剧了糖尿病的发生,构成了心血管疾病的多重危险因素[1]。尽管王宝等[2]做了中药复方治疗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meta分析,显示了中药或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改善并没有优势,但中药较西药比较,在改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能有优势;此meta分析由于纳入的老年人群限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取975例于山西某社区体检的人员,测量和测定其代谢相关指标,以尿微量白蛋白30 mg/L为界,分为非微量白蛋白尿组(非M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代谢综合征采用IDF2005标准。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较非微量白蛋白尿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和腰围均高;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风险与各代谢异常组分聚集的增加而增加;收缩压(OR=1.037,P〈0.001)、胰岛素抵抗(OR=1.110,P=0.02)、空腹血糖(OR=1.298,P〈0.001)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与收缩压、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独立相关,代谢异常组分集聚的个体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对1135名自愿者进行OGTT试验,采用1g/Kg体重计算口服葡萄糖量,服糖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肘静脉血检测血糖(G)、胰岛素(I)和C肽(C)。结果:在血糖正常人群或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病患者、体重指数(BMI)〉24Kg/m^2者不但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而且其C肽值水平也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水平增高提示糖生化反应异常导致胰岛D细胞功能亢进。胰岛素抵抗的本质应当是机体代谢不能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空腹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超重及肥胖组21例[体重指数(BMI)≥25kg/m^2]和正常体重组21例(BMI〈25kg/m2),检测其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重及肥胖组空腹胰岛素为(19.2±1.71μu/ml),体重正常组患者胰岛素为(12.63±1.25μu/ml),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体重指数是影响空腹胰岛素水平的重要因素,因而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胰岛素抵抗,进而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之间的关系。方法将96例MS患者依其代谢紊乱数目分为MS1组、MS2组、MS3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PAI-1的变化;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评估胰岛素抵抗。分析PAI-1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代谢紊乱程度的加重.BMI、WC、SBP、DBP、TG、LDL-C、PAI—1、FINS和HOMA-IR呈增高趋势,HDL-C呈下降趋势;血浆PAI-1分别与WC、SBP、DBP、TG、LDL-C、FINS、H—IR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0.21、0.33、0.61、0.27、0.25、0.74.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42,P〈0.05)。结论MS患者存在IR和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是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之一。PAI-1参与了代谢综合征血栓前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代谢综合征大鼠主动脉核转录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探讨黄连温胆汤对该指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分组采用膳食饲料喂养,建立MS大鼠模型后将M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格华止组,黄连温胆汤高、低剂量组,灌胃4周后,检测体质量、血压、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TNF-α,计算lee's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测定大鼠主动脉NF-κB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MS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血脂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体质量、血脂、Lee's指数、HOMA-IR、TNF-α,与MS组大鼠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三组大鼠主动脉NF-κB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MS大鼠各组分有治疗作用,并且可以降低MS大鼠血清TNF-α,改善主动脉NF-κB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核转录因子分子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绿独籽藤根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绿独籽藤(Celastrus virens)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并用波谱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绿独籽藤根皮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烯(oleanene 1)、木栓酮(3-oxo-friedelane 2)、3,12-二氧代木栓烷(3,12-dioxofriedelane 3)、3-氧代-30-羟基木栓烷(3-oxo-30-hydroxyfriedelane 4)、3-氧代-12α-羟基木栓烷(3-oxo-12α-hydroxyfriedelane 5)、扁蒴藤素(pristimerin 6)、雷公藤红素(celastrol 7)。结论:首次对绿独籽藤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杨梅科杨梅属植物矮杨梅(Myrica nana Cheval)叶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甲醇回流提取、色谱法分离、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该植物叶子中共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齐墩果烯(2)、槲皮素(3)、芦丁(4)、杨梅素(5)、杨梅苷(6).结论: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对瑞香科荛花属植物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L.)C.A.Mey]的叶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用甲醇提取及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薄层色谱跟踪检测,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叶子中共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是西瑞香素(1)、异西瑞香素B(2)、杨梅素(3)、槲皮素(4)、山奈酚(5)、芫花素(6)。结论:首次报道了哥王叶子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茜草科钩藤属植物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的叶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用甲醇提取及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薄层色谱跟踪检测,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叶子中共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是柯诺辛碱(1)、、异钩藤碱(2)、钩藤碱(3)、熊果酸(4)、表儿茶素(5)、山奈酚(6)。结论:该实验首次报道了大叶钩藤叶子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6.
芒果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甲醇提取及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芒果叶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山奈酚(2)、槲皮素(3)、杨梅素(4)和芒果苷(5)。结论:杨梅素为首次从芒果植物中分离得到;实验结果可为芒果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鼠李科植物枳椇子种子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柱色谱法对枳椇子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hovenitinsⅠ(Ⅰ),laricetrin(Ⅱ),Dihydromyricetin(Ⅲ)。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是枳椇子解酒的活性提取部位,该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的三个化合物均为黄酮类,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灯台树叶中一个新的C13-降异戊二烯衍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灯台树叶中的非生物碱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光谱技术(核磁共振,质谱和红外)鉴定结构。结果:从灯台树叶中分离得到两个C13-降异戊二烯衍生物:megastigmane-3β,4a,9-triol(1)和7-megastigmene-3,6,9-triol(2)。结论:化合物1是一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岩黄连中的一个新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舍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技术(核磁共振、红外、紫外和质谱)鉴定结构。结果:从岩黄连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其中一个新生物碱命名为岩黄连灵碱cavidilinine(Ⅰ)。结论:1是新化合物,化合物4、5、10—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川藏香茶菜(Isodon pharicus)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利用IR,UV,MS和NMR等现代波谱技术手段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对映坝壳杉烷二萜:pharicunins N—R(1~5);结论:这5个化合物均为新二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