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为23/10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乳腺癌大都发生在40~60岁啪妇女,其发病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1、内分泌因素:雌酮具行明冠的致癌作用,老年妇女雌激素中的雌酮含量提高,故乳癌的发病率随之增高。临床上月经初潮早于12岁,停经迟于55岁者,第一胎足月产年龄迟于35岁者,40岁以上末孕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正>宫颈糜烂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国内文献报道我国妇女的发病率为25%~60%,而生育年龄妇女的发病率为50%左右[1]。宫颈糜烂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宫颈糜烂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及防治宫颈癌有重要意义。我  相似文献   

3.
<正>1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且近年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2]。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长速度达3%~4%[3],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术前术后化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虽然治疗方法越来越  相似文献   

4.
护士长: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发生在40~60岁,即绝经前后的妇女,它的发病与性激素紊乱有关,特别是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在我国发病率为23/10万,且发病年龄较以前年轻化,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规范其护理措施,所以,今天组织大家进行护理查房的内容是:讨论如何对乳房癌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全面规范的护理;通过护理查房,以总结经验,制定更适合的护理措施.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首先请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相似文献   

5.
338例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某设计院职工脂肪肝的流行情况,探讨预防发病的干预措施。方法:调查郑州市某设计院职工测量身高、体重、检查肝胆B超、肝功能、血脂等。结果:1.脂肪肝发病率32.47%;2.随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增高脂肪肝发病率增高,男女比例为2.60:1~3.脂肪肝的程度以轻中度为主。结论:某设计院职工脂肪肝发病率高于文献,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和缺乏体育锻炼是其高发的主要原因,脂肪肝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必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本地农村适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及诱发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农村普查试点的10000名35~60岁农村妇女,通过入户问卷调查与妇科乳腺临床手检、彩超、钼靶检查、手术病理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乳腺癌普查。结果:查出乳腺疾病共3812例,患病率38.12%,其中乳腺癌8例,患病率0.08%,乳腺癌的发病因年龄不同有统计学差异;乳腺癌的发生与患者年齡、乳腺癌家族史、高脂饮食、饮酒、乳腺增生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大力普及开展妇女乳腺疾病的筛查和自检知识,提高其保健意识,最终达到乳腺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症的中医外治法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峰  段永亮 《新疆中医药》2011,29(4):104-107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文献表明,乳腺增生症属于乳腺癌的癌前病变。社会经济地位高、受教育程度高、初潮早、低胎产状况、大龄初孕和绝经迟的妇女为发病的高发人群。发病年龄集中于20~50岁,50岁以后发病率急剧下降,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房病的7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妇女泌尿生殖系统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特征,提出早期预防和治疗的意见,为开展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调查1204名年龄35~71岁的中老年妇女,对泌尿生殖系统退行性疾病与年龄、产次、绝经年限的关系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泌尿生殖系统退行性病变在4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或P<0.001),其发病率随年龄、产次和绝经年限延长而增加(P<0.01或 P<0.001)。结论:中老年妇女泌尿生殖系统退行性病变的防治应从 40岁前开始。为降低发病率,还需努力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贯彻实施市妇联《无锡市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爱检查项目管理方案》,了解本社区妇女乳腺病发病情况,为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普及预防两癌知识,做好卫生宣教,早发现、早治疗妇女疾病。方法:对本社区内育龄期妇女进行体格检查、高频B超、乳腺目钯摄片等方法。结果:乳腺病患病率42%,前四位分别是乳腺增生,占40%;乳腺囊肿,占0.39%;纤维瘤,占0.13%;乳癌占0.065%。讨论:鉴于乳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女性危害较大,做好普查是早发现、早预防乳腺癌,提高妇女生活幸福指数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早识乳腺癌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超过宫颈癌而跃居首位。 乳腺癌的发病主要与家族史、行经史、生育史有关。家族中母亲或姐妹患乳癌的妇女其乳腺癌的发病率比一般人要高;月经初潮早、绝经迟的妇女也较一般人易患乳  相似文献   

11.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欧洲、北美等地区年发病率高达7‰。乳腺癌在我国已位居妇女癌症之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的增加是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最早欧美国家的发病率高,但现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在显著增加。据日本大阪统计,1996~1998年乳腺癌的患病率(46.0)是30年前(1966~1968年为10.5)的4.5倍。即乳腺癌发病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关。日本乳腺癌的患病特点:①年龄分布:一般癌症在50岁左右开始增加,之后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直线上升。但乳腺癌却有明显不同,30岁以后开始增加,40~49岁达到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 ,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在威胁妇女生命的同时也严重损害病人的生活质量 ,若能早期诊断和治疗 ,其远期生存率较高 ,生存时间较长 ,故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 (QOL)的研究尤为被重视 ,其研究报道在国内外较多。现综述如下 :1 国内外对乳腺癌生命质量的研究简况[1]1 1 国外 从 1982年 1月~ 1999年 6月Medline数据库文献检索的情况看 ,乳腺癌的QOL的英文研究文献有 4 10篇。国外许多学者从乳腺癌QOL的维度、测评工具的研制及考评、临床不同治疗方案、手术…  相似文献   

15.
红金消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兰 《中医研究》2009,22(9):45-46
乳腺增生症是以乳房内界限不清的粗条索状肿块,或模糊不清的片状增厚组织,或质地实韧区域,并伴经前期胀痛或无规律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Bodian通过对乳腺良性疾病的病理分类及临床相关因素研究后认为,乳腺增生症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乳腺癌现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因此,积极治疗该病是防治乳腺癌、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情况和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发病年龄高,病程长,病理类型均为浸润型。治疗均采用手术切除,加术后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论:男性乳腺癌较少见,病程长,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由于其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故极易被忽视或误诊。由于上述特点,要提高男性乳腺癌的存活率,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多数发生于40~59岁妇女.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及性激素改变和紊乱与本病发生有密切关系,营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也可增加发病机会.目前,我国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仍占相当大的比例,改良根治术和Halsted根治术仍是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术式[1].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对患者的康复特别重要.现将46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钦州市居民高血压病发病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12月,抽取钦州居民600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高血压发病及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心血管家族史、年龄大、饮酒、睡眠质量差及体重指数较大的人群患高血压病的几率较大。[结论]卫生部门应通过宣教提高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以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妇女乳腺癌与宫颈癌筛查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社区,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2100名,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的筛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筛查率的因素。结果:宫颈癌或乳腺癌的筛查率为42.75%,城市筛查率大于农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55岁组、55~65岁组两癌筛查率较其他年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月平均收入等因素对两癌筛查率具有明显影响。结论:目前妇女中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筛查项目需进一步推广,针对影响筛查结果的影响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进而提高筛查率,为临床防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闫秋玲 《光明中医》2011,26(9):1905-1906
乳腺癌居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40岁~49岁是乳腺癌的最高发年龄,而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