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7年8月至2009年9月47例恶件血液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19例,中位年龄42(17~76)岁.47例患者中急件髓细胞白血病(AML)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2例,所有恶性血液病患者处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卡泊芬净的疗效和不良事件(卡泊芬净首日70mg/d,之后50mg/d静脉输注,输注时间不得少于1h,疗程依患者病情而定).结果 47例病例分析中显示卡泊芬净总有效例数为25例(58.1%),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较轻.结论 卡泊芬净抗菌谱广,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是血液病患者抗真菌经验治疗的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7年8月至2009年9月47例恶件血液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19例,中位年龄42(17~76)岁.47例患者中急件髓细胞白血病(AML)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2例,所有恶性血液病患者处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卡泊芬净的疗效和不良事件(卡泊芬净首日70mg/d,之后50mg/d静脉输注,输注时间不得少于1h,疗程依患者病情而定).结果 47例病例分析中显示卡泊芬净总有效例数为25例(58.1%),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较轻.结论 卡泊芬净抗菌谱广,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是血液病患者抗真菌经验治疗的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评价卡泊芬净治疗血液肿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应用卡泊芬净治疗的血液肿瘤并发IFI疗程≥7 d的64例患者,应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卡泊芬净的疗效、影响因素及安全性。结果 64例疗效可评价的病例中,总有效率为54.7 %(35/64),确诊组、临床诊断组和拟诊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7 %(2/3)、54.9 %(28/51)、60.0 %(6/10),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病例中位生效时间为1(1~10)d。体温正常患者肺部阴影开始缩小的中位时间12.5(2~30)d。年龄、检出真菌、中性粒细胞(ANC)<0.5×109/L持续时间、接受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状态、使用免疫抑制剂、影像学表现、卡泊芬净负荷量及是否为挽救性治疗等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为可逆转性。结论 卡泊芬净经验性或挽救性治疗IFI的效果较好,不受免疫状态、ANC数量及有无影像学变化的影响,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国产两性霉素B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IFI患者36例使用国产两性霉素B,剂量2.5~25 mg/d,疗程3~49 d, 中位20 d,并对用药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进行监测。结果 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IFI总有效率72.7 %(24/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低钾血症63.8 %(23/36),畏寒、寒战、高热27.8 %(10/36),肾功能损害19.4 %(7/36),静脉炎36.1 %(13/36)。结论 国产两性霉素B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且价格便宜,虽其毒副作用较为多见,只要合理用药,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并采取一定防治措施,临床应用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5.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0 年 1 月至2007 年10月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IFI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 年间共诊断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IFI 38 例。IFI发病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持续时间>5 d、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7 d、合并糖尿病、住院天数>20 d、使用含激素的化疗方案等因素相关。IFI临床表现随感染部位的不同和感染真菌菌种不同而异,肺部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25例,65.8 %)。菌种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4株,38.9 %)、曲霉菌(7株,19.4 %)。虽经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治疗,但仍有10例患者因难以控制的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IFI发病率高、预后差,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或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性,36岁,2004年3月经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MIC)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a,伴t(8;21)易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示AML1-ETO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作为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快速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体温≥38 ℃持续96 h以上,经合理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或起初治疗有效但随后体温再次升高,1周内未用过抗真菌药物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每周进行2次血清GM检测,连续监测3周。用统计学方法计算GM在IFI早期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与传统的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并观察其与IFI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39例入组患者中,31例临床诊断IFI,GM实验的阳性率为80.6 %(界值为0.5),敏感度为87.1 %,特异度62.5 %,阳性预测值(PV+)90 %,阴性预测值(PV-)55.6 %(κ=0.474)。8例排除IFI诊断中,GM阳性3例。首次血清GM阳性结果出现于临床诊断前24 d至临床诊断后3 d,平均出现于临床诊断前(2.8±4.8)d;抗真菌治疗过程中,感染恶化患者血清GM水平持续升高,治疗好转患者明显下降。结论 作为IFI诊断方法,GM实验结果与临床IFI诊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具有早期、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血液恶性病患者合并侵润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对30例按标准诊断患者应用伊曲康唑注射液,剂量200~400mg/d第1天,以后200mg/d用药14天。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66.7%,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与拟诊病例有效率分别为71.3%、86.3%、25.0%。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与拟诊病例有效率之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粒细胞减少,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伊曲康唑注射液起效时间3天~7天,中位时间4天。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对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显著,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评价米卡芬净治疗小儿白血病粒缺期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7月本院儿科血液病房诊治的小儿白血病并发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34例,应用米卡芬净进行治疗,剂量为3-5mg/(kg.d),一次静脉输注,7天为1个疗程,治疗1-4疗程,同时动态监测G试验、肺高分辨CT及各脏器功能指标。结果:痊愈16例,显效6例,进步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4.7%。死亡8例,病死率为23.5%。本组患儿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强早期诊断,尤其动态监测G试验及高分辨肺CT及早进行拟诊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米卡芬净在小儿白血病粒缺期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中显示了安全、有效的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米卡芬净治疗小儿白血病粒缺期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7月本院儿科血液病房诊治的小儿白血病并发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34例,应用米卡芬净进行治疗,剂量为3-5mg/(kg.d),一次静脉输注,7天为1个疗程,治疗1-4疗程,同时动态监测G试验、肺高分辨CT及各脏器功能指标。结果:痊愈16例,显效6例,进步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4.7%。死亡8例,病死率为23.5%。本组患儿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强早期诊断,尤其动态监测G试验及高分辨肺CT及早进行拟诊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米卡芬净在小儿白血病粒缺期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中显示了安全、有效的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1年确诊为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33例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过程。结果:两性霉素B治疗IFI有效率73%,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低血钾和肾功受损。结论: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IFI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由于放/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剂等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肿瘤(hematological malignancy,HM)患者的治疗,使得这些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呈上升趋势。IFI通常起病隐匿、进展迅速、诊断困难,是威胁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泊沙康唑属于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抗菌谱较广,被广泛用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预防,极大地减少了患者IFD的发生。由于多种因素可影响泊沙康唑口服悬液的吸收、分布、和代谢和清除,导致泊沙康唑血药浓度不能达到预防目标浓度,故仍常有患者发生真菌突破感染。如何预防和治疗泊沙康唑口服悬液预防后突破性真菌感染,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统一共识,本文拟对泊沙康唑口服悬液预防后真菌突破的发生及防治策略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菌株分布等,为预防与治疗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96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肿瘤患者。96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主要类型为肺癌32例,肝癌12例,胃癌18例,食道癌7例,胰腺癌9例,肠癌4例,白血病8例,卵巢癌3例,鼻咽癌1例,前列腺癌2例。分析研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高危影响因素以及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等。结果:住院时间长短、肿瘤早晚期、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和侵袭性操作等与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标本分别为痰、尿、血液、腹水、胸水,胆汁和脑脊液,各部位主要感染的侵袭性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占54.8%。96例患者共20例死亡,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死亡率为20.8%,其中有45例患者发生了远处肿瘤转移,肿瘤转移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在血标本中更易检出。结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 具有较高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率,并且真菌感染多发生于肿瘤转移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联合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对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及半乳甘露聚糖的含量,将检测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按照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及真菌研究组(EORTC/MSG)诊断标准,在349例患者中,确定诊断2例,临床诊断23例,临床拟诊175例,排除诊断149例。结果:G、GM试验分别以20ng/ml、0.5为诊断界值,G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7%、89.9%、91.1%、74.4%。G/GM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100%、90.4%、85.9%、100%。结论:G试验联合GM试验是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IFI的早期、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卡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血液肿瘤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接受米卡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的30例 IFD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单药应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的30 例IFD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基数水平相当具有可比性,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中位时间16.5天(7~52天),治疗有效率86.7%,发生不良反应率16.7%,对照组治疗中位时间22天(7~56 天),治疗有效率63.3%,发生不良反应率20% ,观察组治疗中位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略小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卡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治疗IFD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6.
实体肿瘤合并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林  陈书长 《癌症进展》2006,4(5):412-416
目的探讨实体肿瘤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特点、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5年8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实体肿瘤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共有37例实体肿瘤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感染部位:肺部34例,胆道1例,泌尿系4例,真菌血症3例。37例患者中共分离培养出48株真菌,念珠菌属37株,曲菌属6株,青霉菌属2株,顶孢霉属1株,未分类真菌2株。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89%肿瘤分期为Ⅳ期,92%的患者曾使用多种广谱抗生素,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比例为19%。不同部位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37例中23例死亡,9例有效,1例手术后缓解,4例无法判断疗效。结论实体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感染的菌种以念珠菌为主,约占80%,白色与非白色念珠菌几乎各占一半,曲菌居第2位,约占12·5%;实体肿瘤合并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高达6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在实体恶性肿瘤与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抗真菌治疗结果,从而提高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实体恶性肿瘤或血液肿瘤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并进行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注射液在血液肿瘤化疗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合并IPFI的55例血液肿瘤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经验,其中男34例,女21例,中位年龄43.5岁(16~75岁),观察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55例患者诊断为IPFI感染,其中确诊6例、临床诊断24例、拟诊25例,全部患者均有典型的CT影像学表现,使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的中位时间是18.5天(7~56天),应用伏立康唑注射液过程中有1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幻觉,没有其它药物不良反应。最终全组患者有48例治愈、7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7.3%。结论: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IPFI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氟康唑预防恶性血液病并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Pubmed、EmBase数据库,采取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14篇,共3 767例,氟康唑组预防真菌感染失败率高于伊曲康唑组(P=0.001)、伏立康唑组(P=0.009)、泊沙康唑组(P<0.001),较空白对照组低(P=0.00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氟康唑组同伊曲康唑组和泊沙康唑组进行亚组分析,分别比较了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感染率,其中泊沙康唑组曲霉菌感染率较氟康唑组低(P<0.000 1),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伊曲康唑组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曲霉菌感染率及泊沙康唑组白色念珠菌感染率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能有效预防恶性血液病并真菌感染发生率,但疗效低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二性霉素B对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血液病患者出现真菌感染时使用二性霉素B,剂量:初始5 mg/d,每天增加5~10 mg,加至25~35 mg/d后维持,用药7~63 d,中位30 d;用法: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输液泵避光匀速8 h泵入。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73.3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6.6 %(8/30),其中寒战、发热2例,全身骨骼疼痛1例,低血钾3例,肝肾损害各1例。结论 尽管二性霉素B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只要采用适合的给药方法,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仍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