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外环境中微生物污染及其分布情况。 方法 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重症监护室病房进行环境采样,包括物医务人员手及工作服、各类医疗设备物体表面、病房环境物体表面等,共计316份,计算菌落总数,鉴定微生物种类。结果 分离出各类菌落总数32株,大多分布于工作人员工作服、诊疗仪器、床单元、共用物品及水龙头等处。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是医院感染管理和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的重要隐患,应加强ICU环境清洁消毒质量管理,有效保证ICU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2.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研究影响手卫生的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的方法 ,对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本医院ICU部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概念模糊,但对手卫生指征及洗手方法掌握较好。有96%的医务人员认为手卫生重要;有90%的医务人员最习惯的手卫生方式是洗手,只有10%的医务人员习惯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消毒方式。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是没有时间,洗手频率太高,怕损伤皮肤,洗手设施不方便等。结论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欠缺,洗手执行率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明显,应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和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3.
一、重症监护病区中的仪器重症监护病区(ICU)中所见仪器种类取决于二个因素——医院规模和ICU类型。调查发现大部分ICU中使用的仪器是统一的,23种仪器在所有病房中使用数字基本相同,特别在新生儿病房几乎有13种可以使用。仪器的附加配件取决于特护病房管理的特点和病房所收病人种类。例如:新生儿ICU的特点是它照顾的全是婴儿,与其它ICU相比,这里所需的仪器包括伺服护理、也就是自动化新生儿暖箱,胎儿监测仪,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点部门。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明确规定了医院ICU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各项要求,规范了各级综合医院开展重症监护病房诊疗活动的工作准则,填补了国内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无标准可依的空白。临床医护人员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制度和措施落实的执行者,是医院感染防控的前哨力量。在护理工作中如何保障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防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调查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综合性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现场查看方法,对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平均每ICU床日需要手卫生236次,其中直接接触占38.98%(92次),间接接触占61.02%(144次),平均执行率为38.98%。直接接触执行率为57.61%,明显高于间接接触的27.08%(P<0.01);日班执行率为47.54%,明显高于夜班(29.82%,P<0.01)。ICU内医生执行率最高52.78%,高于其他岗位(P<0.01)。随着病情严重度增加,需要手卫生次数也相应增加,但执行率却随之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ICU医务人员需要频繁进行手卫生,总体依从性较低。应合理分配工作量,配置足够的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以及我院自制的ICU患者睡眠障碍调查量表对我院8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睡眠状况以及对其睡眠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我院自制的ICU患者睡眠障碍调查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医护干扰、噪声、身体不适以及担心自身健康四项因素是造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睡眠质量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出去平时应该完成的日常工作外,医护人员应多给予患者关心与关怀,改善重症监护病房的睡眠环境,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医护干预工作,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各种影响因素影响致患者睡眠,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医学在我国经过20余年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三级医院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二甲医院基本建有独立的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但在边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医院设立综合ICU又面临诸多困难。现就县级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建设和管理,提出粗浅认识和体会。1县级医院当前重症监护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为搞好消毒隔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32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ICU在调查期间共有551例病人,其中发生MRSA感染32例,感染率为5.81%。在2008年度的246例病人中,有19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的病例,占感染病例的7.72%;2009年收治的305例病人中,有13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病例,占感染病例的4.26%。结论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所占比例比较高,这是引起重症病人延长治疗时间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监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与结果分析。 结果 共监测该医院ICU住院患者1 159例,查出医院感染患者225例,医院感染率为19.41%;医院感染日感染率为24.59‰,调整后的日感染率为8.17‰。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6.61‰;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64‰;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为3.65‰。 结论 该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利用RCA分析出医源性感染因素主要是医务人员和环境相关因素,提出各种导管插管留置等侵入性操作中无菌操作和手卫生为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现对2000-2005年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抢救监护死亡的89例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其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加强手卫生干预措施,改善手卫生设施、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结果经过1年手卫生干预措施,本医院ICU医院感染率由2007年的42.70%下降到2008年的27.36%。采取干预措施之后,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加强,各种手卫生指征执行率明显提高。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59.0%提高到80.8%,所有手卫生指征执行率都有明显提高。结论有效手卫生控制,可明降低医院ICU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美国医院ICU见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02年暑假期间,笔者应邀参观了美国"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两所大学各自不同的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并参加了一项有关重症监护的继续教育学习.通过参观和交流,对美国医院ICU情况有了一些了解,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原因,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环境标本细菌分离鉴定,对重症监护病房物体表面与住院病人带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在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表面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从该病房5例感染病人痰标本中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病人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9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经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和控制抗菌药物使用之后,该病房内各监测对象均未检出鲍曼不动杆菌,也没有发生新的感染病例。结论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病人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与环境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带菌有相关性,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爆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临床查看病人和采样检测方法 ,对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集中出现的4例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暴发的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在4 d之内连续出现4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经过对病人痰标本分离培养鉴定,均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同时从该病房11名医务人员手和病人使用的呼吸机管道标本中检出12株鲍曼不动杆菌。此4例病人均进行过手术治疗和多项侵袭性操作,临床使用了大量抗生素且采用联合应用。结论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发生了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内感染暴发,呼吸机和医务人员手严重带菌以及侵袭性操作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卫生管理及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对无锡市10家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10家医院ICU 2年共有患者7 429例,发生医院感染718例,医院感染率9.66%,其中三级和二级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0.53%和8.60%。三级医院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覆盖率均达到100%。多数医院ICU都配备床边洗手和干手设施,手消毒剂以含醇类为主。结论 所调查ICU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感染中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消毒比较重视。  相似文献   

16.
过渡监护病房的相关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过渡监护病房概念等有关情况的介绍 ,使人们对这一特殊的病房形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方法 介绍过渡监护病房概念、优点、收治标准、人员配备及培训。结果 过渡监护病房是ICU向普通病房过渡的桥梁。结论 过渡监护病房能提高ICU病房床位使用率 ,并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过渡监护病房概念等有关情况的介绍,使人们对这一特殊的病房形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方法介绍过渡监护病房概念、优点、收治标准、人员配备及培训.结果过渡监护病房是ICU向普通病房过渡的桥梁.结论过渡监护病房能提高ICU病房床位使用率,并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专业培训需求,为合理设置ICU护士专科培训及继续教育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法,调查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80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专业培训需求。[结果]ICU护士进入ICU工作前培训相对缺乏;进入ICU后培训不系统、无层次;ICU护士对综合能力的培训需求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需求较高;不同工作年限的ICU护士对培训需求的程度不同。[结论]高质量全方位的培训尤为重要,应尽快建立重症护理专业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急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e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护士对ICU谵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ICU谵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相关性,为提高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及护理技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谵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大连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49名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进行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49名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21.26±5.34)分、(18.65±5.71)分、(10.86±3.40)分,得分均偏低。不同年龄、护理工作年限及急重症监护病房工作年限的护士在ICU谵妄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的护士对ICU谵妄护理的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护士ICU谵妄护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与态度呈负相关(r=-0.19,P=0.02),对ICU谵妄的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64,P=0.00)。结论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水平偏低,ICU谵妄认知态度欠积极,ICU谵妄患者评估及护理行为运用不足,需加强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教育,端正其ICU谵妄预防和护理态度,提高其ICU谵妄护理运用能力,以减少急重症患者ICU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情况,调查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1~6月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及感染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在6个月时间内,共监测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患者175例,发生医院感染41例,46例次,感染发病率为23.43%,感染例次率为26.29%。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评分为4.34分,调整病人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53‰。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气管切开关系最密切,相关感染率为51.06%;其次是动静脉插管,相关感染率为41.67%。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结论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病人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气管切开是重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