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基因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血管形成的基本过程包括血管内皮细胞(EC)激活、细胞外基质(ECM)降解、EC移行和增殖、管腔结构形成以及血管外膜形成.在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血管生成诱导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共同作用,两者的平衡控制了血管的形成[1].如果这种平衡被改变,减少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或增加血管生成诱导因子的水平,都将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很多细胞因子、细胞及ECM参与了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促进新生微血管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以及通过体内外血管生成实验证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促进新生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为实验对象,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利用体外血管生成分析试剂盒量化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体外对新生微血管生成的作用;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作用后基底膜类似物栓子中第Ⅷ因子相关抗原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小鼠体内对新生微血管生成的作用。结果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形成血管腔,在小鼠体内也能促进基底膜类似物栓子中新生微血管生成。结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有促进新生微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最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滑膜血管新生和对关节破坏力极强的血管翳形成.血管的新生是个复杂的过程,多种细胞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了此过程.近来大量的研究表明,A型滑膜细胞即滑膜巨噬细胞在RA病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参与了炎症和血管新生的整个过程.A型滑膜细胞表达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受体和多种表面抗原物质,还能分泌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其它化学活性物质.它们在RA滑膜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A型滑膜细胞可能将成为RA治疗很好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血管新生机制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关节滑膜增生并形成关节翳是其重要特征;增生的滑膜需要更多的血供以满足其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因而血管新生在关节翳的形成和维持方面起着关键词性作用。鉴于关节翳是高度血管化的,针对RA中血管新生的方法可能会成为未来治疗RA的有效策略。在RA滑膜中有许多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RA的血管新生过程中具有中心地位能增加水肿程度,引起RA中的关节肿胀。在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用可溶液VEGF受体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四肢肿胀和关节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黄玮  俞丽芬 《胃肠病学》2006,11(7):431-434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15%-35%的患者在发现原发癌时已有肝转移,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不到40%。肿瘤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肿瘤细胞诱导的微血管持续、失控性生长和肿瘤血液循环建立的过程。包括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管状结构,基底膜形成以及血流贯通等诸多环节。该过程受肿瘤细胞和肿瘤基质细胞表达的癌基因和生长因子调控,亦受机体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血管调节因子(包括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起中心调控作用,当两者的平衡被打破.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占优势时,即发生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对新生微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madl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株 EA.hy926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体外血管生成分析试剂盒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 MIF 在体内外对新生微血管生成的作用。通过基因芯片实验检测 MIF 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 RT-PCR 检测 MIF 对 VEGF_(165)、Smadl 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MIF 可以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形成血管腔,在小鼠体内也能促进新生微血管生成。MIF 可以显著上调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基因21个,其中上调 VEGF_(165)、Smadl 基因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MIF 有促进新生微血管生成的作用,并能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中 VEGF_(165)、Smadl 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e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VE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可增加血管通透性,提高炎性渗透.促进内皮细胞生长、迁移和新生血管形成,有助于滑膜血管翳形成.而血管翳形成则是构成滑膜炎症、骨质破坏乃至整个RA疾病进展的一部分。本研究就VEGF及其受体与RA发生、发展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内皮抑素与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是一种内源性抗血管生成物质,特异性地作用于内皮细胞,抑制其迁移、增殖,诱导其凋亡,有效地抑制血管新生。目前,ES治疗肿瘤国外已进人三期临床实验,而对其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研究尚少。尽管RA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关节软骨表面的血管新生是RA病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却得到了一致公认,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与促血管新生的细胞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新生在胚胎发生和创伤愈合是一个基本生理过程,但在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银屑病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等病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RA血管增殖确保了滑膜血管翳的发生和发展,维持血管翳的侵袭性,促进软骨和骨破坏及关节重塑,最终造成关节畸形和强直,功能丧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类病因尚未明确的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病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以导致骨和软骨的侵蚀破坏,最后造成关节畸形.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发现滑膜细胞和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其中IL-6可诱导滑膜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可提高血管通透性,促使炎性细胞渗出.血管形成和炎症反应是两个相互依赖的过程,这些因子之间相互调节,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促进了RA的发生和发展[1].  相似文献   

11.
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丹  余成新 《山东医药》2008,48(20):99-10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多关节、多系统损伤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滑膜细胞增生、衬里层增厚,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及骨和软骨的破坏.血管翳形成被公认为是RA病理过程的主要环节,而新生血管是产生和维持RA血管翳的主要标志,其作用于RA发病早期并贯穿整个病程,在RA的侵蚀和破坏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生成的主要作用因子,现将其在RA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夏俊勇  程义壮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64-1766
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有赖于新生血管生成。在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它主要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2(VEGFreceptor-2,VEGFR-2)结合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引发新生血管生成。近1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VEGF/VEGFR为靶向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策略,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血管生成和成熟的分子调节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新生或血管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新生血管需要经过血管壁细胞的聚集、细胞外基质的生成、血管网的重塑修剪以及动一静脉分化等一系列过程才能成熟,形成有一定功能的血管。多种细胞因子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如VEGF/VEGFR、Angiopoietin/Tie和EphrinB2/EphB4等。当这些调节因子的水平异常时,血管的结构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各种疾病,使这些异常血管恢复正常是基因治疗和细胞移植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内皮抑素(Endostatin,ES)为胶原ⅩⅧ的-COOH末端片段,是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特异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ES  相似文献   

15.
目前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多在动物模型中进行,这样虽然可以模拟肿瘤生长的微环境,但由于受到体内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促血管生成因子人为表达降低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难以明确。采用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可以初步明确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观察其抑制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后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方法是目前肿瘤治疗中的一个方向。在众多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中以Folkman实验室发现的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最引人注目,它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抗血管生成、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uthfactor,VEGF)是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滑膜血管翳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 ,可特异性地作用于内皮细胞 ,促进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增强血管通透性 ,导致RA滑膜组织的病理性改变。近十几年 ,羟氯喹 (hydroxy chloroquine,HCQ)作为改变病情的抗风湿类药用于临床 ,疗效较好 ,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通过建立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模型 ,观察HCQ对AA大鼠滑膜组织中V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阐明HCQ治疗AA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1 资料与方法1 1 动物…  相似文献   

18.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族zn~(2 )依赖性的内肽酶,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是其最重要的抑制因子,两者之间的平衡在维持内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和管腔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平衡被打破时会引起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异常降解,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本文将就其结构、功能、调控及其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滑膜病理血管生成、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IF-1α和VEGF的表达,动态观察HIF-1α表达与VEGF表达及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结果 CIA大鼠滑膜HIF-1α及VEGF表达增加,且随发病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两者均与滑膜病理血管生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同时滑膜衬里层和衬里下层HIF-1α表达又与相应部位的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HIF-1α可能参与上调VEGF表达促进血管生成,从而在RA关节破坏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动物模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o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1、2、9表达的影响,及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研究雷公藤多甙治疗RA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Ⅱ型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后模型大鼠关节肿胀情况,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关节炎症及滑膜微血管密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IA大鼠血清IL-1β、TNF-α、VEGF、MMP-1、2、9的表达,并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正常大鼠及CIA大鼠原代FLS;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雷公藤多甙治疗后CIA大鼠FLS中ERK和p-ERK的表达。结果 CIA大鼠造模成功,雷公藤多甙治疗能降低CIA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表达(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雷公藤多甙能抑制CIA大鼠关节滑膜血管新生(P0.05);不同浓度雷公藤多甙对FLS中ERK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FLS的p-ERK表达(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对CIA大鼠抗炎及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可能与调节ER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