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8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针刺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低于观察组的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梅花针扣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梅花针扣刺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结论:梅花针扣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普通针刺治疗初次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初次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艾灸联合普通针刺治疗,两组的常规西医治疗相同。对比两组疗效及面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观察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为(69.50±17.50)分,优于对照组的(45.50±15.50)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艾灸联合普通针刺治疗初次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胸腺肽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除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外,还给予胸腺肽注射剂静滴;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胸腺肽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王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3):54-5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疗法,观察两组的疗效、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对照组治愈率71.4%,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在两组治愈患者中,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34例(85%),对照组治愈20例(66.7%),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治愈患者的疗程短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艾灸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两组均采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观察组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痊愈患者的起效速度。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4.12%,对照组为82.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痊愈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加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治疗组按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分期针刺治疗,同时加用艾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患者平均疗程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针刺加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闪罐组)与对照组(单纯针刺组),观察疗效。[结果]经20次治疗,两组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均有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黄丽萍  孙玲莉  张晓霞 《陕西中医》2012,(10):1389-139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加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周围性面瘫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配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面瘫治疗作用明显增强,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盒灸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后艾盒灸翳风穴;对照组38例,单纯用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20次后对比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89.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盒灸翳风穴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3例予普通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对照组103例予普通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82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治愈63例,显效10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普通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针刺治疗,共治疗20天,于治疗前后对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提高面神经功能积分(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显著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尤其对急性期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9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加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揿针治疗。2组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显著,且针刺配合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针刺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加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合闪罐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2.79%,对照组为44.19%,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治疗次数为(10.092±2.421)次,对照组痊愈患者治疗次数为(11.078±1.683)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加针刺配合闪罐对周围性面瘫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且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腺苷钴胺穴位注射配合面瘫膏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11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选用传统针刺及闪罐等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配合面瘫膏外敷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周围性面瘫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及外敷面瘫膏疗效优于一般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刘聪  孙晓军  李冰  刘玉红  张典 《中医研究》2012,25(10):44-46
目的:观察挑刺、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挑刺、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针刺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痊愈患者的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59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占98.46%;对照组痊愈43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有效率占90.7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中痊愈患者的疗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挑刺、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比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患者疗程明显缩短,疗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记录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讨论针刺配合赵氏雷火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科接收周围性面瘫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分配法为依据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针刺疗法,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针刺与赵氏雷火灸联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恢复,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0.00%、96.67%,对照组治疗后FDIP评分、FDIS评分、Burres-Fisch评分情况不及观察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赵氏雷火灸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肯定的疗效,但观察组的疗效更优,疗程更短。  相似文献   

19.
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性面瘫31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方剂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TDP照射配合西药治疗.结果:3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组愈显率为93.55%;对照组愈显率为60.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强的松片、弥可保、维生素B_1等药物治疗及针刺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