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抱茎獐牙菜中的苷类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藏药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中的苷类成分。方法 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抱茎獐牙菜的水溶性部分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果苷(mangiferin,Ⅰ)、异荭草苷(isoorlentin,Ⅱ)、当药黄素(swertisin,Ⅲ)、当药醇苷(swertianolin,Ⅳ)、1-羟基-3,5-二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Ⅴ)、1-羟基一3,7,8-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葡萄糖(Ⅵ)、1-羟基-2,3,5-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Ⅶ)、5-醛基1-异色满酮(Ⅶ)、獐牙菜苦苷(swartiamarin,Ⅸ)、龙胆苦苷(gentipicroside,Ⅹ)和獐牙菜苷(sweroside,Ⅺ)。结论 化合物Ⅵ~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Ⅶ为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2.
大籽獐牙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植物大籽獐牙菜Swertia macrosperma的干燥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大籽獐牙菜的干燥全草用水提取,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其中5个酮及其苷,2个裂环烯醚萜苷,以及6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orbellidifolin(1),1-羟基-3,7,8-三甲氧基酮(1-hydroxy-3,7,8-trimethoxyxanthone,2),norswertianolin(3),swertianolin(4),1,3,7,8-四羟基酮-1-O-β-D葡萄糖苷(1,3,7,8-tetrahydroxyxanthone-1-O-β-D-glucopyranoside,5),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6),decentapicrin(7),松柏醛(coniferl aldehyde,8),芥子醛(sinapaldehyde,9),balanophonin,(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胡萝卜苷(daucosterol,12),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3)。结论:其中化合物2,4~10为首次从大籽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张海涛  张小龙  代东海  纪兰菊 《中草药》2010,41(9):1430-1432
目的研究黄花獐牙菜Swertia kingii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黄花獐牙菜中分离到15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11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酮(甲基獐牙菜宁,methylswertianin,2)、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gentiacaulein,3)、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酮(印度獐牙菜素,swerchirin,4)、8-O-β-D-吡喃葡萄糖-1,3,7-三羟基酮(8-O-β--Dglucopyranosyl-1,3,7-trihydroxanthone,5)、芒果苷(mangiferin,7)、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7-羟-基3,8-二甲氧基酮(1-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7-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8)、8-O-[β-D-吡喃木糖(1→6)-D-吡喃葡萄糖]-1,7-二羟基-3-甲氧基酮(8-O-[β-D-xylopyranosyl-(1→6)-glucopyranosyl]-1,7-dihydroxy-3-methoxy-xanthone,9)、1-O-β-D-吡喃葡萄糖-7-羟基-3,8-二甲氧基酮(1-O-β-D-glucopyranosyl-7-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10)、异荭草苷(isoorientin,11)、8-O-β-D-吡喃葡萄糖-1,3,5-三羟基酮(8-O-β--Dglucopyranosyl-1,3,5-trihydroxanthone,13)。其余4个还在结构鉴定中。结论所有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1种用于测定青叶胆及习用品药材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芒果苷和红白金花内酯含量的HPLC方法,并研究5种成分在青叶胆及习用品药材中的分布.方法:Ther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1%磷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7~ 1.0 mL·min-1,柱温32℃,检测波长为250,260,225 nm.结果:5种成分的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0.999 7 ~ 0.999 9,平均回收率97.03% ~ 102.7%,RSD为1.8% ~6.2%.对8种30份青叶胆测定结果显示8个青叶胆品种中5种成分的有无及含量存在差异;弥勒獐牙菜、丽江獐牙菜等獐牙菜苦苷含量高达34.47~118.05 mg·g-1;西南獐牙菜中龙胆苦苷含量最高,紫红獐牙菜中獐牙菜苷的含量较高;根据獐牙菜苦苷及龙胆苦苷与獐牙菜苷含量之和的比较可以鉴别小青叶胆和大青叶胆;根据龙胆苦苷与5成分总和的比值可以区别西南獐牙菜.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青叶胆类药材的鉴定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测定的UPLC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ACQUITY UPLC?BEH C18(50 mm×2.1 mm,1.7μm);流动相甲醇-0.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242 nm;柱温30℃。结果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分别在2.100~537.100、1.050~270.000、0.920~236.000、11.100~2 830.000、0.750~192.000、0.167~102.000、0.216~52.800μg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97.83%~100.08%,RSD≤3.76%。结论 UPLC较HPLC更简便、更有效,可用于秦艽中7种指标成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宾川獐牙菜(Swertia binchuanensis)的化学成分,寻找生物活性物质。方法用系统溶剂提取,常规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UV、IR、MS、1H-NMR、13C-NMR等波谱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宾川獐牙菜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3,5-二甲氧基酮(1-O-[β-D-xylopyranose-(1-6)-β-D-glucopyranose]-3,5-dimethoxyxanthone,I),8-O-β-D-吡喃葡萄糖-1,5-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swertianolin,II),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Ⅲ),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Ⅳ)。结论 4个化合物皆为首次从宾川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青叶胆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控制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henom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磷酸溶液(23∶77);检测波长为243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结果:3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3~1.98μg(r=0.9997),0.16~0.96μg(r=0.9999),0.20~1.20μg(r=0.9997),回收率分别为100.2%,99.5%,98.2%。结论:该法快速、准确、稳定,可用于青叶胆药材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野生滇龙胆中主要裂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野生滇龙胆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及獐牙菜苷的含量。方法:岛津Shim-pack VP-ODS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30∶70),流速1.0 mL·min-1,龙胆苦苷检测波长270 nm,獐牙菜苦苷及獐牙菜苷检测波长245 nm,柱温25℃。结果: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的线性范围为0.4~2 mg·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9 6,0.998 7;回收率分别为100.04%(RSD 1.49%),98.48%(RSD 1.67%),98.46%(RSD 1.15%)结论:用本法测定不同产地野生滇龙胆中3种成分含量,方法可行,结果可靠,为野生滇龙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抱茎獐牙菜质量标准中合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抱茎獐牙菜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獐牙菜苷、齐墩果酸的含量。以甲醇-0.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资生堂 UG120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25 ℃,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3 nm。结果: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分别在1.50~18.04,0.37~4.49,0.06~0.70 μg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99.0%,101.0%。结论: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3种成分在抱茎獐牙菜中的分离度良好,检出量合适。选定的方法重复好,结果准确,可作为抱茎獐牙菜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的方法,并为区别其他獐牙菜,合理利用开发抱茎獐牙菜资源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雨蔚  李荣娇  袁绿益  常颜  王晓玲  陈炼红 《中草药》2015,46(14):2052-2056
目的研究西藏秦艽Gentiana tibetica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C18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IR、ESI-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西藏秦艽花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crophylloside D(1)、orientin 7-caffeate(2)、7-O-feruloylorientin(3)、异牡荆黄素(4)、皂草黄苷(5)、异荭草苷(6)、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7)、獐牙菜苷(8)、獐牙菜苦苷(9)、落干酸(10)、二十一烷醇(11)、蔗糖(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紫红獐牙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桥  田峦鸢  陈家春  刘焱文 《中草药》2007,38(8):1153-1154
紫红獐牙菜Swertia punicea Hemsl.系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区。具清热除湿、利胆的功效,在湖北西部等地区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疗效较显著[1]。为了阐明紫红獐牙菜治疗乙肝的物质基础,本实验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果苷(mangiferin,1,3,6,7-四羟基-2-C-β-吡喃葡萄糖苷,)、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当药醇苷(swertianolin,8-O-β-D-吡喃葡萄糖-1,5-二羟基-3-甲氧基酮,)、葡萄糖(glucose,)、1,7,8-三羟基-3-甲氧基酮(swertianin,)、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龙胆炮制前后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0批生龙胆、酒制龙胆中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25 mol/L磷酸水(30:10:300);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0 mL/min c,结果:酒制龙胆中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含量均高于生品.结论:炮制可促进龙胆药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13.
王凯  刘双  李蒙  李丽丽  于金倩  王晓 《中草药》2022,53(8):2285-2291
目的 研究忍冬Lonicera japonica叶化学成分及其保肝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与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单体抵抗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损伤的作用。结果 从忍冬叶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断氧化马钱苷酸(1)、8-表番木鳖酸(2)、马钱苷酸(3)、咖啡酸(4)、绿原酸(5)、隐绿原酸(6)、新绿原酸(7)、6′-O-β-D-呋喃芹糖基獐牙菜苷(8)、demethylsecologanol(9)、獐牙菜苷(10)、断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11)、表断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1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3)、异绿原酸A(14)、异绿原酸B(15)、木犀草苷(16)、木犀草素-7-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7)、木犀草素-7-O-木糖(18)、忍冬苷(19);其中化合物2~11、1~15、17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14.
狄准  张霁  赵艳丽  王元忠  李鹂 《中草药》2017,48(9):1860-1865
目的采用UPLC技术结合定量分析、系统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评价、鉴别3种民族药用植物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i、狭叶獐牙菜S.angustifolia和紫红獐牙菜S.punicea Hemsl.。方法采集3种獐牙菜共27株样品色谱图,将色谱图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确定样品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数据,对3组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峰面积数据导入SPSS和SIMCA-P~+软件进行HCA和PCA,从树状图和主成分得分图中判断聚类效果。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仪器精密度高(RSD为0.19%~2.45%),方法重现性好(RSD为0~1.77%),加样回收率在95.8%~102.3%,RSD为0.45%~2.81%。不同物种獐牙菜植物中指示化合物的量差异大,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中指示化合物量差异明显。獐牙菜苦苷在川东獐牙菜中为0.54~10.05 mg/g,狭叶獐牙菜中未检出,紫红獐牙菜中为1.76~15.62 mg/g;龙胆苦苷在川东獐牙菜中为4.27~11.18 mg/g,狭叶獐牙菜中为0.26~3.58 mg/g,紫红獐牙菜中为1.13~16.11 mg/g;当药苷在川东獐牙菜中为0.02~0.28 mg/g,狭叶獐牙菜中为0.02~0.14 mg/g,紫红獐牙菜中为0.11~44.52 mg/g;芒果苷在川东獐牙菜中为0.14~0.55 mg/g,狭叶獐牙菜中为0.03~0.04 mg/g,紫红獐牙菜中为0.01~13.49 mg/g。HCA树状图分类准确率为85.2%,误判的紫红獐牙菜样品中化合物量较低。PCA得分图可以区分3种獐牙菜,紫红獐牙菜聚类效果分散,个体之间差异较大。结论采用UPLC技术分析指示化合物的量,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够评价和鉴别3种獐牙菜属药用植物。在本研究中,紫红獐牙菜表现出更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川西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川西獐牙菜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川西獐牙菜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是1,3,8-trihydroxy-7-methoxyxanthone(Ⅰ)、2,8-dihydroxy-1,6-dimethyoxyxanthone(Ⅱ)、1,8-dihydroxy-2,6-dimethoxyxanthone(Ⅲ)、1,2,8-trimethoxyxanthone(Ⅳ)、1,3,5,6-tetrohyroxyxanthone(Ⅴ)、1,8-dihydroxy-3,7-dimethoxyxanthone(Ⅵ)、β-daucosterol(Ⅶ)、Clerosterol 3β-O-[6′-o-hydro-benzene-β-D-glucoside](Ⅷ)、ursolicacid(Ⅸ)、3β,28-dihydroxylup-20(29)-ene(Ⅹ)、erythrocentaurin(Ⅺ).结论:其中化合物Ⅷ、Ⅸ和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张小龙  张海涛  纪兰菊 《中草药》2011,42(10):1933-1935
目的研究苇叶獐牙菜Swertia phragmiti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苇叶獐牙菜中分离到17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呫吨酮(2)、1,3,8-三羟基-7-甲氧基呫吨酮(4)、1,7,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5)、1,5,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6)、1,3,5,8-四羟基呫吨酮(7)、8-O-β-D-吡喃葡萄糖-1,5-二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8)、8-O-β-D-吡喃葡萄糖-1,3,5-三羟基呫吨酮(9)、芒果苷(10)。其余8个还在鉴定中。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7.
宾川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兆云  王聪  张桢  肖怀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5):1086-1087
目的研究宾川獐牙菜(Swertia binchuanensis)的化学成分,寻找生物活性物质。方法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氯仿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宾川獐牙菜乙醇提取物,再经MCI、硅胶和D101等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UV、MS、1H-NMR、13C-NMR等波谱手段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宾川獐牙菜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5-二甲氧基酮(1-hydroxy-3,5-dimethoxyxanthone,Ⅰ),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bel-lidifodin,Ⅱ),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Ⅲ),獐牙菜苦苷(swertamarin,Ⅳ)。结论 4个化合物皆为首次从宾川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獐牙菜苦苷在川东獐牙菜各植物器官中的含量分布规律。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以Kramasil C_(18)柱(150mm×4.6mm,5μm)为分析柱,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牙菜苦苷进样量在1.317~11.85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2%,RSD=0.59%。结论:獐牙菜苦苷在川东獐牙菜各器官中的含量分布规律是花叶全草茎枝。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同时测定獐牙菜属植物中四种抗肝炎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獐牙菜苦苷、芒果苷、当药醇苷和雏菊叶龙胆酮四种抗肝炎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四种成分分离良好,在检测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2%和4.6%,加样回收率为97.94%~99.84%。建立了獐牙菜属植物中四种不同化学结构类型抗肝炎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能成功的的运用于同时测定獐牙菜属植物不同部位中獐牙菜苦苷、芒果苷、当药醇苷和雏菊叶龙胆酮四种抗肝炎活性成分的含量以及獐牙菜属植物的鉴定。  相似文献   

20.
藏药材印度獐牙菜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印度獐牙菜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印度獐牙菜药材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芒果苷成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3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0.1%冰醋酸)线性梯度洗脱,甲醇体积分数从22%经18 min至32% 并保持5 min,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 ℃,检测波长为243 nm。结果 印度獐牙菜药材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芒果苷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药材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芒果苷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分别为0.06~2.00 μg(r=0.999 7),0.09~2.90 μg(r=0.999 7)和0.05~1.65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3.76 % (RSD=1.34 %),99.43 % (RSD=1.60%)和96.22% (RSD=1.30%)。结论 所建立的印度獐牙菜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能够为印度獐牙菜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