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纵跳和闭目单足站立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实验测定苏州市成年人跟骨骨密度,探讨其与纵跳高度、闭目单足站立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4在苏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完成。①实验对象:随机选取苏州市158名普通成年人进行测试,对本实验均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受试者踏上纵跳计踏板,当测试计的显示屏显示"00"时,受试者尽最大力量向上跳起,落地后测试计自动显示纵跳高度值。受试者闭目,用习惯脚单脚穿鞋站立在平地上,另一腿屈膝使脚离开地面,姿势不限,从提起脚离开地面开始计时,至离地脚落地停表,计算闭目单足站立的时间。采用sonost-2000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实验对象的跟骨超声波传导速度和超声波衰减系数,仪器与电脑相连,自动算出跟骨骨质量指数。结果:①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和纵跳高度对跟骨超声参数的影响: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和纵跳高度均与跟骨骨质量指数、超声波衰减系数呈线性关系。②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和纵跳高度与跟骨超声参数的相关性:与闭目单足站立时间与跟骨超声参数的相关性比较,纵跳高度与跟骨超声参数的相关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①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和纵跳高度均与跟骨的骨密度、骨强度存在线性关系,但纵跳高度呈中度相关,闭目单足站立时间相关性较低。②纵跳高度越高,反映下肢肌肉力量越大,骨密度和骨强度较大;闭目单足站立时间长,反映身体的平衡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骨量下降期成年人骨密度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对骨量下降期成年人的跟骨进行骨密度的测试,探讨骨量下降期成年人骨密度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2/05在苏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进行测试,随机选取苏州市骨量下降期40~65岁成年912人作为受试对象,其中男517人,女395人。记录受试者的性别、出生年月,分别测试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采用sonost-2000超声骨密度仪测试跟骨骨密度,算出跟骨骨质量指数;测量不同体质量指数组间超声参数和骨质疏松发生率;并进行体质量指数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受试对象912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体质量指数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体质量指数越高与超声波衰减系数和骨质指数相关性越高(r=0.573和0.525,P<0.01),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和骨强度呈显著性正相关。②不同体质量指数组间骨质疏松率的比较:根据体质量指数测量结果分为≤18.50kg/m2组,18.50~24.9kg/m2组和≥25.0kg/m2组。结果表明,体质量指数≤18.5kg/m2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2.5%,18.50~24.9kg/m2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45%,≥25.0kg/m2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89%。结论:①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和骨强度呈正相关。体质量指数越大,骨密度和骨强度越高,即骨承受和抵抗外力的能力强,骨质疏松发生率低。②保持适当的体质量指数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低体质量指数是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营养和生活习惯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在对苏州市20—65岁成年人进行了骨密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取了158人作为观察对象,男104人,女54人。随后对受试者进行营养(喝牛奶)和生活习惯(抽烟、饮酒和日照时间)的调查。结果:①喝牛奶人群的超声波衰减系数和骨质量指数明显高于不喝牛奶的人群(P〈0.01)。②饮酒或吸烟超声波衰减系数和骨质量指数均低于不饮酒或不吸烟组(P〈0.01)。③每天日照的时间对跟骨超声参数均数大小排列顺序为:30min以上〉15~30min〉15min以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①钙是骨合成代谢的原料,是骨骼正常生长及形成峰值骨量的物质基础,充足的钙摄入可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②饮酒和吸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饮酒过量可导致骨质疏松症,使骨折危险性增加;香烟中的烟碱可直接或间接刺激破骨细胞活性,使血钙、尿钙的浓度增加,使骨密度下降。③日照时间的长短,可以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形成,从而可以提高钙的吸收,达到提高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背景:国外学者报道人群骨量20%归于环境因素,80%归于遗传因素,骨密度的种族及民族差异是很明显的.目的:调查云南红河地区哈尼族跟骨定量超声测量,分析其与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之间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和调查者入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省红河地区哈尼族人群300名进行抽样调查,其中男109名,女性191名.现场访谈填写调查表并测量血压、身高、腰围、体质量等,同时均用Achil es Express跟骨定量超声测量仪测量被调查者的右侧跟骨超声速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被调查的人群体质量平均为(46.39±8.44) kg,体质量指数平均为(21.07±3.21) kg/m2跟骨定量超声传导速度值为(1512.38±36.77) m/s.相关分析显示,右跟骨定量传导速度值与跟骨密度T值相关性高,可以预测跟骨骨密度.跟骨定量超声传导速度值除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均呈正相关,并均有显著性意义.提示云南省红河地区哈尼族中老年人的跟骨骨密度与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运动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预防骨质疏松,探讨运动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制CM-100型超声波跟骨骨密度测定装置,对跟骨的超声波传导速度(SOS)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日本制TBF-300体内脂肪测定仪进行了体脂肪率和身高、体重的测定。结果运动组的跟骨骨密度明显高于非运动组(P<0·001);骨密度还与体脂肪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运动可使跟骨骨密度明显提高,促进峰值骨量增加,对预防骨质疏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跟骨定量超声骨质测量中各参数与骨密度及形态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4-01/2005-12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三院骨科小腿以上截肢患者38例,将其跟骨定量超声测定的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与健康青年人骨峰值进行比较,>-2.5 SD者为骨量正常组(12例),<-2.5 SD者为骨质疏松组(26例)。分别进行跟骨定量超声、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及骨形态计量学测量,应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跟骨定量超声测定中各参数与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8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质疏松组跟骨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和骨硬度指数值均小于骨量正常组(P<0.01)。②骨量正常组跟骨骨密度值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组[(352±16),(233±14)mg/cm2,P<0.01]。③骨量正常组跟骨平均骨小梁间距或弥散度低于骨质疏松组而松质骨体积高于骨质疏松组(P<0.05)。④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和骨硬度指数与骨密度呈直线正相关(r=0.814,0.326,P<0.01,0.05)。⑤超声传播速度与骨小梁游离末端、平均骨小梁间距呈直线负相关(r=-0.688,-0.712,P<0.01),与小梁间连点数、松质骨体积呈直线正相关(r=0.672,0.794,P<0.01);骨硬度指数与平均骨小梁间距呈直线负相关(r=-0.358,P<0.05),与松质骨体积呈直线正相关(r=0.513,P<0.01)。结论:跟骨定量超声测量中,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能较好地反映骨的密度,超声传播速度能较好地反映骨的质量,而骨硬度指数能较综合地反映骨强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正常儿童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建立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精密度的基础上,分析正常儿童超声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超声(QUS)技术测定长居广州市的475名6~12岁正常儿章的跟骨QUS参数[超声传导速度(SOS)、超声衰减系数(BUA)和骨强度指数(STI)],同时测量受检者身高和体重.结果 同年龄男、女章的SOS、BUA和ST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12岁正常儿童SOS值随年龄增加而降低,BUA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加.STI值男童在9岁、女童在8岁降至最低,之后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11岁出现一个高峰后又下降.年龄和身高是超声骨密度参数的主要决定因素.结论 6~12岁正常儿童的跟骨超声骨密度因年龄不同而呈现不同规律;年龄和身高是影响儿童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探讨太仓地区体重指数(BMI)正常女性跟骨超声骨质量特点。方法使用定量超声测定1727例BMI正常女性右侧跟骨超声骨质量指标,回顾性分析各年龄组超声指标的特点及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结果 (1)53岁后的各年龄组超声指标呈现明显逐年下降趋势,较38岁前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分别于18~22岁和38~42岁出现两个骨峰值;(3)年龄与声速(SOS)、传播指数(TI)、骨超声评价指数(OSI)及BMI有相关性(r=-0.279、-0.163、-0.212、0.238,P均<0.01);(4)以18~23岁为骨峰值组,53~57岁、58~62岁和≥63岁三组的OSI-TM(%,s)分别为(93.50,-0.80)、(89.03,-1.34)、(84.84,-1.86);(5)SOS自38岁后逐年下降,不受身高、体重、BMI影响;(6)年龄<43岁,OSI=2.676+0.082×年龄(t=5.912,P<0.01),而年龄≥43岁,OSI=2.758-0.082×年龄(t=-5.912,P<0.01)。结论太仓地区女性超声骨质量随着年龄变化,有两峰表现;应加强43岁前、处于孕产期和绝经期女性的骨健康教育;适当地增加体质量可提高骨密度,但不能阻止骨量减少的发生;SOS和OSI互参,可提供更多骨质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跟骨强度指数与身高、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724例体检人员,通过定量超声系统测量左跟骨强度指数,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收集上述参数值,将身高、体质量二因素与跟骨强度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跟骨强度指数与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身高较高者往往体质量较大,体质量作为一种机械负荷与跟骨强度指数的关系密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与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低骨量与大动脉僵硬的关系。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1例。应用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进行跟骨密度测定,同时测量颈总动脉僵硬度:采用日本Aloka Prosound α 1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分辨血管探头(频率7.5~13MHz),Echo-tracking技术(血管壁回声跟踪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僵硬度,以颈总动脉硬化参数β表示。β=[In(Ps/Pd)]/[(Ds-Dd)/Dd](Ds:血管收缩期内径,Dd:血管舒张期内径,Ps:收缩压,Pd:舒张压)。同时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钙、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C-反应蛋白、白蛋白、血脂水平。结果患者平均(57.0±12.3)岁。跟骨密度为(-2.1±0.8),14.6%的患者存在骨质疏松,58.5%的患者存在骨量减少;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总动脉硬化参数β与跟骨密度呈负相关(r=-0.453,P=0.002);与血25-羟维生素D3呈负相关(r=-0.337,P=0.031);与血磷呈正相关(r=0.391,P=0.022);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r=0.298,P=0.043);与年龄呈正相关(r=0.477,P=0.002);而与校正后血钙、iPTH、C-反应蛋白、白蛋白、血脂水平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311,P=0.008)、跟骨密度(β=-0.218,P=0.043)是颈总动脉硬化参数β的独立影响因素。跟骨密度与25-羟维生素D3呈正相关(r=0.315,P=0.049);与年龄呈负相关(r=-0.381,P=0.014);与血磷呈负相关(r=-0.323,P=0.046),而与校正后血钙、iPTH无相关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低骨量,而低骨量与大动脉僵硬度增加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抗生素缓释能力,部分人工骨还具有一定的骨诱导能力,以人工骨作为抗生素缓释载体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异体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能力,以异体骨作为抗生素载体可在抗感染的同时促进骨缺损愈合.由于不同载体在抗生素负载、缓释能力以及骨传导、诱导作用等方面各有优劣,因此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中应根据不同患者选取不同的载体,并对载体制作工艺进行不断改进,使其从仿生学意义上更接近人骨组织,进一步增强其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同时具有更强的抗生素缓释功能.  相似文献   

13.
纳米人工骨混合自体骨治疗骨肿瘤及骨病4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纳米人工骨是一种新型的骨移植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势,但其治疗骨肿瘤及骨病的临床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纳米人工骨混合自体骨治疗骨肿瘤及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骨肿瘤及骨病患者病灶进行彻底刮除,选用大小不一的纳米人工骨条或颗粒混合人工骨充填,并用尽量将腔隙填满压实.病理性骨折的4例患者行内固定,其余患者未行内固定,依病情选择适当的支具.观察植骨后患者全身状态及植骨局部情况,术后不同时间X射线片观察植骨局部情况.结果与结论:43例患者均获随访,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24个月.1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余患者全身状态及切口愈合均良好.术后1~3个月纳米人工骨混合人工骨植入区与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但局部仍可见密度高影.约12个月植入骨区与周围骨组织密度相似.结果证实应用纳米人工骨混合人工骨治疗骨肿瘤及骨病效果满意,且并发症较少,其为一种比较理想的移植骨替代物,且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和综合评价组织工程化骨替代材料并用于修复骨肿瘤所导致的骨缺损。方法制备狗和人的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DBM),提取牛骨形成蛋白(bBMP)并经成骨诱导活性测定,将bBMP与DBM用直接掺和的方法复合后,再与骨水泥(BC)混合制成组织工程化复合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后备用。56例下肢骨肿瘤患者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后,应用组织工程化复合材料对遗留的骨缺损进行修复重建。结果bBMP、DBM和BC组织工程化复合骨修复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很强的生物力学强度和成骨诱导活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和可塑形性。临床应用56例,经平均9个月的随访,效果良好且无任何不良反应。患肢膝关节功能评价,优52例(93%),良4例(7%),优良率100%。结论bBMP、DBM和BC组织工程化复合骨修复替代材料是目前修复骨缺损理想的产品,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山富彦 《中国临床康复》2012,(44):8261-8264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重组骨是一种新型植骨材料,已逐步应用于临床,但在椎骨折机骨融合中效果仍少见报道。 目的:比较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骨形态发生蛋白重组骨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差异。 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78例,根据植骨材料不同随机分为3组,分别植入自体骨、同种异体骨、骨形态发生蛋白重组骨。  相似文献   

16.
17.
Background: Bony cyst is a kind of common benign bone disease, for which, cause is unclear. Multiple bony cyst is rare in clinic. It is supposed metabolic and genetic factors may be involved. People aged 5~ 15 years are commonly affected population (Female: Male 1: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骨代谢与骨密度的相关性,通过骨显像了解骨质疏松状况.方法:18例患者,男5例,女13例,年龄50~88岁,平均65岁.所有患者均通过骨密度扫描仪进行骨密度检查后,进行全身骨显像.骨显像与骨密度检查均取第L1~L4和股骨颈,并勾画感兴趣区(ROI),然后分别测定各部位ROI放射性计数和骨密度值,计算骨显像各部位ROI值与同侧股骨中段ROI值的比值,观察各部位ROI比值与其骨密度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骨显像L1~L4各部位ROI比值与其骨密度值呈显著相关,而且,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的ROI比值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股骨颈的ROI比值与其骨密度无显著相关.骨显像L1~L4的ROI比值与其相应部位骨密度测定值之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放射性核素SPECT骨显像腰椎ROI比值与其对应部位的骨密度值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可通过其反映腰椎骨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
背景:纳米脱钙骨基质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体积比,纳米颗粒团聚后在表面自然形成不规则的纳米沟槽,可促进成骨细胞在其表面黏附生长及基质分泌.目的:评价纳米脱钙骨基质作为骨移植替代物的植骨融合能力.方法:以改良Urist法制备人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使用液氮冷冻球磨机及MICROS超细粉碎机制备纳米脱钙骨基质.咬除家兔L 2-4双侧小关节及双侧椎板和横突表面皮质骨,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腰椎椎板及横突间植入纳米脱钙骨基质、脱钙骨基质及自体骨,术后4,8,12周通过影像学、组织学观察植骨融合效果.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与CT表现:术后12周,纳米脱钙骨基质组椎板、附件形态已接近正常节段,新生骨与椎板间隙完全消失,新生骨与植骨床骨质密度均匀一致;脱钙骨基质组植骨区域椎板表面有少量新生骨块影,在新生骨与椎板表面尚有一定间隙;自体骨组椎板与植骨融合界面愈合良好,植骨区有新生骨块影,融合骨块质地均匀.②组织学表现:术后12周,纳米脱钙骨基质被新生骨替代,与椎板间形成骨性连接,新生骨内可见大量骨细胞,与自体骨组效果相似;脱钙骨基质组植骨区达到骨性愈合,新生骨内可见板层样骨,也有类骨物质.表明纳米脱钙骨基质具有良好的成骨诱导能力,是自体骨移植的良好替代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