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GSS-Ⅱ型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GSS-Ⅱ型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光片,测量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采用Frankel评分评价神经损伤的恢复情况。结果通过手术复位固定,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术后平均随访18.5个月,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2例A级无恢复外,其余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加重的病例。结论采用GSS-Ⅱ型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的使骨折复位,防止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和后突畸形,改善神经功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节段通用脊柱系统内固定加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5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骨折复位均良好,术后椎体平均高度、Cobb’s角神经功能、神经功能都恢复良好。结论短节段通用脊柱系统内固定加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评价采用AF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收治的4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病人实施AF内固定治疗,对治疗后病人的畸形纠正、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等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椎体前后缘高度在手术前分别为43.5%与90.8%,手术后分别增至84.8%与96.7%;手术后的脊柱后凸角度与侧凸角度均比术前显著减小(P均〈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人神经功能均显著恢复。结论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疗效确切,固定牢靠,椎体复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GSS-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GSS-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椎体的复位控制在伤椎原有高度的90%左右。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23例均固定坚固,无断钉断棒及松动发生,骨折均一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GSS-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操作简单,可实施三椎矫正固定并可定量调节复位,固定坚固。椎体的复位控制在伤椎原有高度的90%左右,可减少伤椎椎体内的空隙,有利于骨折愈合,增加前柱、中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C臂x线机时用锥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胸腰段脊柱损伤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20例患者随访3~12个月,行cT及x线复查,骨折脱位复位率达95%。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并发症出现。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损伤固定、牢靠,椎体高度丢失少,但对术者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AF系统内同定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性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对36例胸腰段椎体不稳定性骨折脱位行AF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患者均获随访,经12~48个月的随访,达到解剖复位31例,功能复位5例,脊柱畸形矫正满意,无矫正角丢失。不全瘫痪者7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完全性瘫痪者3例,1例有部分感觉功能恢复。结论AF系统手术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有效恢复椎管容积及椎体高度,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脊柱内固定器AF钉棒系统后路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不稳定及畸形较重而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接受后路脊柱内固定器AF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15d佩带胸腰支具下床行走。通过影像学检查脊柱畸形角(cobb’s角)的纠正、内固定的位置及骨愈合情况。结果10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0个月。手术7d后均逐渐恢复穿衣、起卧床、步行、大小便及洗漱等生活自理能力,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非弯腰的轻体力工作。所有病例骨折复位良好,后凸及侧凸畸形均获得满意的矫正,缩小的椎管管径完全得到恢复。随访均无畸形矫正丢失和伤椎及椎间高度下降,且未出现钉棒松动及断裂。结论脊柱内固定器AF钉棒系统后路复位胸腰椎骨折的性能良好,并具有牢稳的固定强度,对无神经功能障碍舶脊柱胸腰段骨折复位固定融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对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156例为实验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前路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楔变指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商丘市某医院收治的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Cobb角大小、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且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64.71%,高于对照组(2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的理想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均行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记录手术基本情况,观察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脊柱后凸Cobb角及VAS评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70.6±1.4)min,术中出血量为(396.2±10.2)mL。术后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脊柱后凸Cobb角、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未见松动断裂、切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纠正脊柱畸形,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总结76例胸腰段椎体新鲜性爆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对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段重建的稳定性、后突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内固定状态、神经功能恢复、腰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椎间高度恢复接近正常,后突畸形基本解除,经前路手术的椎管占位完全解除,2组均无不良并发症.跟踪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2组早期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状态均良好.术前合并神经症状者前后路术后均有明显恢复,以前路为显著.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经手术治疗效果肯定,采用何种术式应结合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椎体爆裂的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总结76例胸腰段椎体新鲜性爆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对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段重建的稳定性、后突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内固定状态、神经功能恢复、腰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椎间高度恢复接近正常,后突畸形基本解除,经前路手术的椎管占位完全解除,2组均无不良并发症.跟踪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2组早期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状态均良好.术前合并神经症状者前后路术后均有明显恢复,以前路为显著.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经手术治疗效果肯定,采用何种术式应结合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椎体爆裂的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总结76例胸腰段椎体新鲜性爆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对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段重建的稳定性、后突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内固定状态、神经功能恢复、腰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椎间高度恢复接近正常,后突畸形基本解除,经前路手术的椎管占位完全解除,2组均无不良并发症.跟踪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2组早期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状态均良好.术前合并神经症状者前后路术后均有明显恢复,以前路为显著.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经手术治疗效果肯定,采用何种术式应结合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椎体爆裂的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总结76例胸腰段椎体新鲜性爆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对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段重建的稳定性、后突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内固定状态、神经功能恢复、腰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椎间高度恢复接近正常,后突畸形基本解除,经前路手术的椎管占位完全解除,2组均无不良并发症.跟踪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2组早期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状态均良好.术前合并神经症状者前后路术后均有明显恢复,以前路为显著.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经手术治疗效果肯定,采用何种术式应结合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椎体爆裂的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总结76例胸腰段椎体新鲜性爆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对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段重建的稳定性、后突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内固定状态、神经功能恢复、腰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椎间高度恢复接近正常,后突畸形基本解除,经前路手术的椎管占位完全解除,2组均无不良并发症.跟踪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2组早期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状态均良好.术前合并神经症状者前后路术后均有明显恢复,以前路为显著.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经手术治疗效果肯定,采用何种术式应结合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椎体爆裂的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总结76例胸腰段椎体新鲜性爆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对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段重建的稳定性、后突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内固定状态、神经功能恢复、腰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椎间高度恢复接近正常,后突畸形基本解除,经前路手术的椎管占位完全解除,2组均无不良并发症.跟踪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2组早期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状态均良好.术前合并神经症状者前后路术后均有明显恢复,以前路为显著.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经手术治疗效果肯定,采用何种术式应结合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椎体爆裂的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总结76例胸腰段椎体新鲜性爆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对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段重建的稳定性、后突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内固定状态、神经功能恢复、腰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椎间高度恢复接近正常,后突畸形基本解除,经前路手术的椎管占位完全解除,2组均无不良并发症.跟踪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2组早期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状态均良好.术前合并神经症状者前后路术后均有明显恢复,以前路为显著.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经手术治疗效果肯定,采用何种术式应结合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椎体爆裂的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三椎体六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均于伤后1周内行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20例采用目前国内通用的AF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术,15例采用在骨折椎和相邻上、下椎植入六枚椎弓根螺钉的复位固定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21(平均12)个月。20例四钉固定无改变2例,部分改善5例,余均完全复位。15例六钉固定椎体复位达90%-100%。脱位完全纠正。术后近期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三椎体六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在操作技术上是可行的,对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脱位满意,是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分别进行三维牵引复位、AF系统内固定治疗,并对比分析。结果(1)2组治疗前后相比病情均有明显改善,而三维牵引复位和AF系统内固定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疗效更加显著;(2)从椎体形态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椎体形态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牵引复位组明显优于AF系统内固定组(P〈0.01)。结论三维牵引复位较AF系统内固定能明显恢复椎体形态,为一种治疗有效率更高、更安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总结76例胸腰段椎体新鲜性爆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对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段重建的稳定性、后突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内固定状态、神经功能恢复、腰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椎间高度恢复接近正常,后突畸形基本解除,经前路手术的椎管占位完全解除,2组均无不良并发症.跟踪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2组早期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状态均良好.术前合并神经症状者前后路术后均有明显恢复,以前路为显著.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经手术治疗效果肯定,采用何种术式应结合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椎体爆裂的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