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占已婚育龄夫妇的8%~10%,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医学调查发现,不孕症发病率明显上升,在一些发达国家,每6对夫妇有1对不孕,这与晚婚、晚育、人工流产和性传播疾病有关。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为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占25%~50%。本文就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介入放射学治疗 一、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 朱晓星报道,自1994年11月~1998年11月对150例输卵管阻塞的病人实行此项技术,获得一定疗效。先行子宫造影观察输卵管阻塞部位,方法是选择适当角度的同轴导管透视下选择性插入子宫角或输卵管近端,试推少量造影剂(3~5ml)经同轴导管进入超滑亲水细导丝,在阻塞段轻柔地往返运动逐渐推进,也可与选择性照射交替进行。再通后重复输卵  相似文献   

2.
同轴导管输卵管复通术和导丝输卵管复通术是目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理想手段.受介入治疗的启发,作者自1998年4月开始对353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应用同轴导管、导丝进行输卵管复通术,复通率为91.2%,受孕率为54.67%.实践证明,同轴导管、导丝输卵管复通术可大大提高输卵管阻塞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安全、可靠、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同轴导管输卵管复通术和导丝输卵管复通术是目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理想手段。受介入治疗的启发 ,作者自 1998年 4月开始对 3 53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应用同轴导管、导丝进行输卵管复通术 ,复通率为 91.2 % ,受孕率为54.67%。实践证明 ,同轴导管、导丝输卵管复通术可大大提高输卵管阻塞的治愈率 ,缩短治疗周期 ,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 ,安全、可靠、易行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加用丹参,观察两组患者受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年的宫内妊娠率分别为45.00%、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0%、3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未妊娠者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观察组患者22例未孕,输卵管再闭塞率4.55%、通而不畅率20.45%和完全通畅率75.00%;对照组患者27例未孕,分别为14.81%、35.19%和5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联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术后保持输卵管通畅率高,临床疗效好,对提高妊娠率有一定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吴丽 《现代保健》2011,(10):22-23
目的 探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对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8月根据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结果显示,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均为双侧输卵管阻塞,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记录输卵管的疏通情况;对照组30例,均为双侧输卵管阻塞,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记录输卵管的疏通情况,随访输卵管再次阻塞情况半年.结果 治疗组通畅率为81.6%,有效率为88.3%,再次阻塞率为11.7%.对照组通畅率为86.7%,有效率为91.7%,再次阻塞率为16.7%.不同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和年龄的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别.结论 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在直视下操作,更直观准确,技术简单安全有效,无需接触X射线,且不孕症患者检查时行宫腔镜检查可以同时进行,节约费用.因此认为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优于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建议先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排除造影结果的假阳性,同时能对大部分患者起到疏通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亚琳  李咏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821-5823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用宫腔镜对14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输卵管、宫颈宫腔情况等,同时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观察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前后输卵管通畅性。结果:46例原发性不孕者宫腔内异常占36.96%,输卵管异常占40.23%,102例继发性不孕者宫腔内异常占73.53%,输卵管异常占48.44%。31例具有双侧输卵管术前已行输卵管通水或输卵管造影原发不孕患者和82例具有双侧输卵管术前已行输卵管通水或输卵管造影继发不孕患者,其治疗前后输卵管通畅性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宫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用于不孕症的诊治,具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微创、安全、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治疗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卵管阻塞是造成妇女不孕诸多因素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女性不孕病因的1/3。1988年澳大利亚皇家妇女医院Rosch和Thurmond医师首次采用介入放射学的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SSG)和再通术(FTR),提高了输卵管阻塞诊断和再通成功率。本院自1998年8月以来用Cook公司生产的真空间轴导管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卵管狭窄或阻塞宫腹腔镜下疏导术与放射介入治疗不孕症对比。方法对不孕症中输卵管狭窄、输卵管阻塞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宫腹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B组采用放射科引导下行"cook"导丝输卵管疏通术。以观察两组术后妊娠率。结果 A组宫腹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216%,术后随诊182例,成功受孕146例,占80.21%,B组放射科下行"cook"导丝输卵管疏通术63例,术后随访61例,成功受孕26例,占41.27%,转为进一步宫腹腔镜手术28.56%,两组比较,输卵管疏通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B组受孕率较A组低,宫外孕相对A组高,转试管婴儿相对A组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病因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不锈钢子宫输卵管注药管,向子宫腔内推注对比剂(40%碘化油)。对1 270例HSG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双侧输卵管通畅者694例(54.6%),输卵管患有病变者576例(45.4%)。结论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简单易行,对输卵管性不孕具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潘萍  李素春  冯苗  陈颖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83-3985
目的:探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对输卵管间质部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5月~2007年5月输卵管间质部阻塞性不孕患者514例,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记录输卵管的疏通情况。结果:60.2%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35.0%输卵管开口闭锁。双侧输卵管间质部阻塞的患者治疗1次的通畅率为39.6%,累积通畅率为74.2%,单侧输卵管间质部阻塞的患者治疗1次的通畅率为50.4%,累积通畅率为80.0%。一侧输卵管间质部阻塞而对侧输卵管通畅的患者治疗1次后输卵管的通畅率明显高于双侧输卵管间质部阻塞和一侧输卵管间质部阻塞而对侧输卵管其他部位阻塞的患者。不同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和年龄的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别。结论:对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诊断为输卵管间质部阻塞的患者,建议先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排除造影结果的假阳性,同时能对大部分患者起到疏通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3家医疗机构选择输卵管性不孕患者310例,分别接受输卵管通液、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手术3种治疗方式,随访1年,记录其妊娠情况。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项logistic模型。结果:共283例得到1年后随访。输卵管通液治疗方式对任何部位阻塞的输卵管疏通效果差,妊娠率较低;近端阻塞患者采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OR=3.370,95%CI(1.456,7.798)]与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OR=3.095,95%CI(1.112,8.614)]疗法宫内妊娠率相当;而远端阻塞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OR=5.962,95%CI(1.497,23.749)]易宫内妊娠。沙眼衣原体阳性、解脲支原体阳性、阻塞程度是影响输卵管性不孕治疗效果的因素。结论: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较差,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操作相对简单安全且妊娠率高,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方式治疗合并有盆腔粘连不孕症的效果更好,且不增加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许多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431-3433
目的:以输卵管妊娠的输卵管标本为研究对象,观察钙结合蛋白Calbindin-d28k(CaBP-d28k)在输卵管妊娠输卵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CaBP-d28k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30例既往月经规律、妊娠囊尚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每例患者取材均包括输卵管妊娠受精卵种植部位和非种植部位的输卵管标本。经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确定种植部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aBP-d28k在输卵管妊娠种植部位和非种植部位输卵管上皮中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30例输卵管妊娠非种植部位的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均可见CaBP-d28k蛋白及CaBP-d28kmRNA强阳性表达。种植部位的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CaBP-d28k蛋白及CaBP-d28kmRNA表达较非种植部位明显减少(P<0.05),有些种植部位CaBP-d28k蛋白表达甚至缺如。结论:输卵管妊娠种植部位的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CaBP-d28k蛋白及CaBP-d28kmRNA表达较非种植部位明显减少,推测CaBP-d28k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可能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1月110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术后输卵管通畅184条(83.6%),输卵管中段阻塞36条(16.4%)。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未产妇人工流产与输卵管性不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未产妇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可能性。方法:对继发不孕患者375例及同期原发不孕患者380例常规妇科检查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并行盆腔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造影剂为40%碘化油。结果:继发不孕组中有254例(67.8%)、原发不孕组中有98例(25.8%)存在不同程度的输卵管梗阻,两组因输卵管梗阻引起的不孕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继发不孕组中CT、UU的阳性率均高于原发不孕组相对应的阳性率(P<0.05),输卵管梗阻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原发不孕组(P<0.05)。结论:输卵管梗阻是继发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徐江 《现代保健》2009,(19):137-13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超声检查排除生殖器官肿瘤和畸形,经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等排除无排卵性不孕,经精液检查排除男性不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给予抗生素消炎,并通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每日1剂,中药保留灌肠,每日1次,深部热疗每日1次,输卵管通液每月3次。结果治疗1个月治愈1例;治疗3个月治愈3例;6个月至1年治愈3例,好转20例,无效13例;治疗1年治愈8例,好转17例,无效8例;治疗2年治愈5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治愈率50%,总有效率87.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无痛苦,创伤小,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除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痛苦,降低导管复通术的再粘连率,提高妊娠率,探讨导管复通术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做HSG诊断为输卵管阻塞,再行输卵管复通术并对用中、西药两组治疗后情况进行分析。所有资料应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妊娠情况:中药组妊娠8例,妊娠率26.7%,西药组妊娠2例,妊娠率10%(P<0.05)无1例宫外孕发生。输卵管再粘连情况;中药组输卵管再粘连5条,再粘连率9%,西药组再粘连率9条,再粘连率25%(P<0.05)。结论:导管复通术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输卵管再粘连率,提高术后通畅度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应用宫、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及妊娠率。结果:宫、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后输卵管再通率为51.06%,妊娠率为21.43%。结论:应用宫、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松山 《现代保健》2011,(13):121-122
目的 探讨非血管介入治疗未破裂期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16例患者临床诊断为未破裂期输卵管妊娠,在X线透视下,利用5Fr导管引导3Fr微导管及0.038英寸珠头导丝,经阴道、宫腔插入输卵管行患侧输卵管造影,明确诊断后送导丝刺破孕囊壁,输卵管内注射氨甲喋呤(MTX)40 mg.结果 16例均一次插管成功,13例一次治愈,1例行二次治疗,成功率87.5%,2例血β-hCG水平术后3天下降≤55%,改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未破裂期输卵管妊娠行介入治疗较其他药物保守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且安全、经济、疗效高,保留了生育功能,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输卵管造影证实输卵管间质部、峡部或壶腹部阻塞的187例不孕妇女的356支输卵管进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术中灌注抗粘连药物。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再通成功率85.1%,妊娠率29.4%,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是目前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一种安全有效且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