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建德市1999—2017年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疟疾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建德市1999—2017年疟疾年报表、"三热"病人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分析疟疾流行季节、地区、人群分布特征及感染来源等。结果 1999—2017年建德市共报告疟疾70例,年均发病率为0.73/10万;间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分别占81.43%、15.71%和2.86%;死亡1例,为恶性疟。本地病例40例,占57.14%,均为间日疟,发病集中在5—10月,以20~59岁农民为主;其中2004年发生一起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居民点状暴发流行,持续5年,累计报告32例,占本地病例的80.00%。输入性病例30例,占42.86%,以外出务工感染为主,2012年前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国内高疟区和东南亚,2012年后主要来自非洲。中华按蚊是建德市唯一传疟媒介,叮人率平均为11.00只/(人·夜)。结论建德市输入性疟疾病例增多,主要来源地从国内高疟区和东南亚转变为非洲;本地中华按蚊密度较高,仍需警惕本地疟疾病例的暴发。  相似文献   

2.
沙洋县属于中华按蚊低疟区,以间日疟为主,属非恶性疟疾流行区.2005年疟疾发病2例,发病率为0.27/10万.2006年5月9 日,发生输入性恶性疟疾 1例,现将病例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低疟区疟疾流行特点,探讨低疟区疟疾监测方法。方法对嘉兴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疟疾监测结果做发热病人血检情况,疟疾病例分类、地区分布、性别与年龄分布、发病时间分布,发病率与感染来源,疫点周围人群调查及病例治疗后复查血检情况,媒介按蚊等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嘉兴市15年累计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24.25/万(302/124529),均为间日疟。其中:初诊为疟疾和疑似疟疾(简称二热病人)者血检阳性率60.29%(290/481),占总阳性数96.03%(290/302);感冒和发热原因不明者血检阳性率仅为0.97/万(12/124048),占总阳性数3.97%(12/302)。病人发病分布散在,本市户籍人口占25.50%(77/302),年均发病率0.23/10万,外来流动人口占74.50%(225/302)。以高疟区青壮年打工者为主要发病者;以5~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以中华按蚊为惟一媒介;无二代病例发生。结论嘉兴市疟疾发病率低,疫情稳定。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的呈点状分布的流行特点。因此,疟疾监测在流动人口较多的低疟区,且以中华按蚊为惟一媒介,对当地人群可以采用二热病人、对流动人口采用四热病人的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4.
枣阳市中华按蚊区疟疾局部爆发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查清枣阳市疟疾流行现状。方法 调查枣阳市疟疾流行情况及蚊媒种类及密度。结果 枣阳市场档乡2001年1-8月疟疾病人578例,发病率为2.40%;疟史病人164例,疟史率为0.68%;居民带虫率为10.71%(21/196);IFAT阳性率为14.28%;蚊媒调查均为中华按蚊。结论 蚊媒孳生地扩大,人口流动频繁,传染源积累是造成疟疾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青神县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启动初疟疾流行情况、防治工作基础和能力状况,为达到消除疟疾目标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按四川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基线调查方法开展疟疾流行情况、传疟媒介、防治工作和能力现状等调查。结果 2006年后无疟疾本地感染病例,人群疟疾抗体水平滴度均〈1:20,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密度为4只/夜;居民、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3%、64%;县、乡、村临床医生接受疟疾知识培训比例分别为10%、52%、14%;县、乡接受疟原虫镜检培训比例分别为39%、27%。结论今后消除疟疾工作应加强临床医生和镜检人员知识培训与居民、学生、外出疟区务工人员疟防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6.
随州市曾都区是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混合疟疾疫区,2006年疟疾发病率为4.92/10万,以间日疟为主,属非恶性疟疾流行区。2007年5月2日市疾控中心接到某镇卫生院疟疾病例报告,经核实为一例外出务工人员输人性疟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6—2015年嘉兴市疟疾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疟疾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5年嘉兴市疟疾病例数据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2006—2015年嘉兴市共报告疟疾11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03/万。其中男女性别比为2.08∶1,年龄主要集中在11~50岁,占90.99%,职业以民工和工人为主,占64.87%。本地感染病例10例,输入性病例101例,由其他省份输入病例74例,主要来自安徽和河南;境外输入27例,主要来自尼日利亚和刚果(金)。结论近年来嘉兴市以输入性疟疾病例为主,需加强对来自境外高疟区国家和国内其他流行省份的人群监测,并对发现的病例严格实施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杭州市消除疟疾前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消除疟疾后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6年杭州市报告的疟疾病例资料,比较消除疟疾前(2005—2010年)和消除疟疾后(2011—2016年)疟疾病例的三间分布、感染来源和感染疟原虫种类等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传播媒介消长情况。结果消除疟疾前报告疟疾340例,年均发病率为0.16/10万;消除疟疾后报告227例,年均发病率为0.25/10万。消除疟疾前本地病例报告39例,占11.47%;消除后无本地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消除疟疾前后比较,疟疾病例中男性比例由67.65%增至89.87%;18~60岁人群比例由75.88%增至96.04%;儿童/学生比例由17.35%降至7.49%;消除疟疾前发病时间分布为7—10月,消除疟疾后发病高峰无明显季节性;病例报告地区由郊区(县)报告为主(55.88%)变为主城区报告为主(81.06%);感染来源地由国内周边省份为主(77.94%)变为境外输入为主(99.12%);感染疟原虫种类由间日疟为主(88.24%)变为恶性疟为主(71.81%)。媒介监测捕获的按蚊均为中华按蚊,消除疟疾前后中华按蚊平均密度分别为10.0和5.0只/(人·夜)。结论杭州市消除疟疾后,疟疾病例以境外输入性为主,往返境外地区的18~60岁男性是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永州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永州市是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流行严重的疟区。经大力防治后 ,1979年控制疟疾流行。 80年代以来 ,本地疟疾逐年减少 ,输入性疟疾比例相应增加。曾多次由输入性疟疾引起局部暴发流行。为了解输入性疟疾分布特征和传播作用 ,制订防治措施 ,我们对 1985~ 1999年 2 741例输入性疟疾个案资料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资料来源 收集 1985~ 1999年全市 11个县 (区 )的共2 80 5份 ,其中输入性疟疾 2 741份。1.2 诊断标准 凡外出疟疾流行区打工的村民回乡后出现疟疾临床症状 (在外出前既无疟史 ) ,血检疟原虫阳性者 ,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永胜县疟疾流行区媒介的全面监测、开展人群血涂片检查及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输入性疟疾(恶性疟)对该县的影响程度,为今后制定疟疾防治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捕蚊灯诱捕法",每月在各个监测点开展疟疾媒介监测1次;并对监测点开展人群血涂片检查及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捕获按蚊5775只(以中华按蚊为主,其次为微小按蚊和库型按蚊);共采集血涂片3822份,通过染色、镜检,均未查到疟原虫;通过开展线索调查,对缅甸等疟区务工回乡人员34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查到8例外地感染疟原虫病例(均为间日疟)。[结论]永胜县疟疾传播媒介客观存在,传播媒介昆虫以中华按蚊为主;目前尚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发病以外地感染病例为主,均为输入性疟疾。[建议]应进一步扩大疟疾媒介监测范围,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的监测管理及媒介控制工作,关注输入性疟疾对该县群众健康的影响,防止二代病例产生。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2003年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掌握湖北省2003年疟疾流行态势,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03年疟疾疫情,对重点地区进行居民带虫率及蚊媒种类和密度调查,分析全省疟疾流行现状。结果 全省共报告疟疾5344例,发病率0.89/万,比去年上升0.06%,嗜人按蚊疟区发病4785例,占全省病例的89.54%,发病率3.03/万,比去年下降4.53%;3个县市出现局部暴发流行。中华按蚊疟区发病559例,占全省病例的10.46%,发病率0.13/万,比去年上升69.91%。结论 全省疟疾疫情与2002年基本持平,但流行范围向鄂西北扩散。疟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老河口市和嗜人按蚊疟区的12个重点县(市、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湖北省疟疾流行态势,巩固其防治成果。方法收集1994--2007年湖北省疟疾疫情,分析疟疾流行现状和变化规律。结果疟疾发病例数从1994年的4527例下降至2007年的1769例,下降了60.92%,但14年间疟疾疫情出现不断的波动起伏,时有局部暴发点出现,中华按蚊疟区平均年发病率0.13/万,嗜人按蚊疟区平均年发病率1.991万,80%以上的疟疾病例集中在占全省总人口26.37%的嗜人按蚊疟区。结论湖北省疟区分布及流行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嗜人按蚊疟区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永城市快速回升的疟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并分析河南省永城市2003-2005年的疟疾疫情,为当地的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永城市2003-2005年的疟疾疫情、传播媒介监测、发热病人血检、血清学调查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永城市2003-200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89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7/万;2004年疟疾发病数比2003年增加13.00倍,2005年比2004年增加3.23倍。位于东部地区的10个乡(镇)发病数占疟疾病例总数的80.22%,学生和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2005年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5.82%,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学生血清抗体阳性率15.31%,媒介按蚊监测捕获中华按蚊154只,未发现嗜人按蚊。结论永城市疟疾疫情明显回升,形势十分严峻,应加强疟疾防治,尽快遏制疫情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丹东市中华按蚊密度及季节消长,为预防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人诱帐法。结果 2008年捕获的中华按蚊占捕蚊总数的3.85%,2009年捕获的中华按蚊占捕获总数的3.70%,2010年捕获的中华按蚊占捕获总数的2.90%,中华按蚊活动时间为6月上旬-10月下旬,高峰季节为7-9月。结论丹东地区中华按蚊和疟疾发病率相吻合,必须做到减少蚊虫叮咬,才能降低疟疾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湖北省2006年疟疾流行态势,找出防治工作重点,为制定科学的抗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6年各县(市)发病率,分析比较疟疾疫情及疟疾流行的三间分布。结果2006年全省疫情报告1 753例,发病率为0.31万/,与2005年的1 518例比较上升15.48%。嗜人按蚊疟区18个县市,发病1 472例,占全省病例的83.97%;发病率为0.98/万,较2005年同期1 269例上升16.00%。中华按蚊疟区63个县市,共发病281例,占全省总数的16.03%,发病率为0.07万/,较2005年249例上升12.85%。结论湖北省疟疾疫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但疫情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嗜人按蚊为主媒介疟区发病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嗜人按蚊为主媒介疟区的疟疾发病情况。方法:从疟疾疫情报告中收集疟疾有关疫情情况。结果:湖北省嗜人按蚊为主的复合媒介疟区在鄂北大洪山丘陵地带呈点状或片状分布,疟 疾发病率高,是单纯中华按蚊媒介疟区的2.1-25.9倍(平均13.8倍),占全省人口的10.14%-25.28%的地区疟疾例占全省总病例的16.51%-85.94%(平均67.8%),结论:经抗疟措施的干扰后,其发病下降较单纯中华按蚊媒介疟 区为慢,其疟疾季节发病高峰较单纯中华按蚊媒介疟 区为晚。  相似文献   

17.
苏、鲁、豫、皖、鄂5省疟疾防治与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苏、鲁、豫、皖、鄂5省疟疾流行态势,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5省2004-2005年疟疾疫情、检查结果和抗疟措施执行情况,分析当前疟疾流行态势。结果2004年5省共报告疟疾14536例,发病率0.37/万,比2003年下降11.94%,2005年5省共报告疟疾20325例,发病率0.52/万,比2004年上升39.83%;2004-2005年共报告输入疟疾523例,其中恶性疟39例,死亡3例。2年中发病回升的有95个县(市),高疟区有28个县(市)。结论嗜人按蚊疟区发病下降,中华按蚊疟区发病上升,高发疟区由南向北蔓延,输入疟疾增多。  相似文献   

18.
中华按蚊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丹东市中华按蚊密度及季节消长,为预防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人诱帐法。结果2005年捕获的中华按蚊占捕蚊总数的18.52%,2006年捕获的中华按蚊占捕蚊总数的27.96%。中华按蚊活动时间为6月上旬~10月下旬,高峰季节为7~8月。结论丹东地区中华按蚊和疟疾发病率相吻合,必须做到减少蚊虫叮咬,才能降低疟疾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2002年疟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掌握湖北省 2 0 0 2年疟疾流行情况 ,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 2 0 0 2年全省疟疾疫情 ,对重点地区进行居民带虫率及蚊媒种类和密度调查 ,分析全省疟疾流行现状和流行程度。结果 全省共报告疟疾 5 0 4 1例 ,发病率 0 .85 /万 ,比去年上升 1 .5 7倍 ;嗜人按蚊疟区 1 8个县 (市 )报告疟疾 4 795例 ,占全省病例的 95 .1 2 % ,发病率 2 .92 /万 ,比去年上升 1 .74倍 ;5个县市出现疟疾局部暴发流行 ,暴发点内中华按蚊密度高达 6 7只 /帐、居民带虫率平均为 4 .5 9%。中华按蚊疟区 6 3个县 (市 )发病 2 4 6例 ,占全省病例的4 .88% ,发病率 0 .0 4 /万 ,比去年上升 1 4 .95 %。结论 全省疟疾发病呈上升趋势 ,目前疟防工作的重点仍然是嗜人按蚊疟区的 1 2个重点县 (市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基本消灭疟疾后的地区简化监测措施,对疟疾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开展发热病人血检,抓好现症病人根治和流动人口管理。结果近10年来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虽有散在的本地病例和较多的输入病例,但未出现继发病例,巩固了灭疟成果。结论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地区,在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病例以输入性为主的地区,主要抓好病原学监测、现症病人根治和流动人口管理,其他监测措施可以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