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高频电刀在外科手术的广泛使用,以及肥胖人群的逐渐增多,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趋势有所增多,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诊治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4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数愈来愈多,肥胖患者进行腹部手术发生脂肪液化病例有所增加,本人就近几年工作中所遇12例此类患者进行分析,提出治疗预防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36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后切口均全部愈合,未行Ⅱ期缝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采用恰当的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刀在外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我院自 1 999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共收治腹部外科手术病例 1 80 1例 ,发生切口脂肪液化 97例 ,发生率 5 .45 %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97例中男 36例 ,女 61例 ,年龄 1 7~ 78岁 ,平均 43.7岁。上腹部手术 5 3例 ,其中胃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术 2 1例 ,胆囊切除术 1 5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1 1例 ,胰头癌根治术 2例 ,脾切除术 3例 ,腹壁巨大脂肪瘤 1例。中下腹手术 44例 ,其中直、结肠癌手术 1 4例 ,阑尾切除术 (包括探查切口 ) 1 9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类患者均在手术后4~7d发病,采用积极治疗后42例I期愈合,余4例进行Ⅱ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重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笔者对162例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由于肥胖病人的增多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趋势增高.应引起外科医生的重视,如处理不当,就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7年7月各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24例患者的防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2011年8月期间49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占所有腹部手术有切口患者的3.6%,经处理后均痊愈,其中41例为Ⅰ期愈合,8例为Ⅱ期愈合,未出现继发感染现象。结论糖尿病或腹壁脂肪较厚等是引起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因素,及时发现并处理可以加快切口愈合,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10.
陈茜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4):458-459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诊治措施。方法脂肪液化程度较轻的患者与脂肪液化程度较重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疗效。结果腹部切口渗出液较少患者进行处理后1,0~15 d切口愈合,且均未进行Ⅱ期缝合处理;对腹部切口出现大量渗出液,且腹部切口出现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游离的患者,一般进行治疗3~5 d后实施Ⅱ期缝合处理,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 d。所有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腹部切口均未发生院内感染现象。结论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并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应根据其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对可能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波疗法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法,观察组给予新型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新型的微波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的脂肪液化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肥胖体质人数的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近年来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时有发生。本文就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院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50例患者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8年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46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41例一期愈合,5例二期愈合,无一例继发感染.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很多,肥胖、电刀、手术时间、缝合技巧、年老体弱,伴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24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切口愈合时间为8d-21d,3例患者伤口裂开,予以Ⅱ期缝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结论给予正确的局部处理,加强基础护理及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有效促进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妇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渗液较少,予大黄、芒硝(1:4粉剂混合)外敷;渗液较多,应拆除部分缝线,在伤口两侧行封闭后,在切口内撒入适量食用白砂糖,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如全层均不愈合,经上述处理,待切口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后,在局麻下行Ⅱ期缝合,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红外线照射切口。结果41例患者均于术后7~14d愈合,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术前注意纠正内科并发症,术中合理使用电刀,术后早期诊治切口脂肪液化。根据切口渗液多少及愈合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肥胖患者的日益增多以及电刀在手术科室的广泛应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愈来愈高。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后,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笔者早年曾遇到1例胆囊切除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采用外科常规换药治疗,术后3个月切口才愈合,且留下一道凹陷瘢痕,非常不美观,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2000年3月一2007年12月我们采用清创缝合,并置管引流术治疗4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总结分析16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16例患者全部治愈,4例行Ⅱ期缝合,无1例切口感染。结论: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应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及有效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相关资料。结果:14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行Ⅱ期缝合,无1例院内感染。愈合时间最短5 d,最长20 d。结论:尽早发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及时处理,引流彻底、每天换药、早期使用藻酸盐填塞伤口、无菌免缝胶布拉拢等方法治疗,可明显加快伤口愈合时间,有效治愈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后,切口渗液消失,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为3~7d;切口愈合时间为7~18d,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一旦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护士在做好一般性护理的同时,要针对患者伤口液化的程度采取个性化护理,给予正确的局部处理,加强基础护理,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间62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与年龄、性别、使用电刀、遗留死腔、大块结扎、暴力牵拉、切口污染、肥胖、糖尿病等有关,本组综合治疗后全部愈合。住院最短7d,最长36d,平均14d。结论:为降低发生率,其对策是以预防为主,术中尽量控制以上相关因素。一旦发生,应尽早引流切口,拆除皮肤及暴露于切口内的缝线,清除切口内坏死组织,同时预防感染,待引流物减少后,应用胰岛素换药,待其自然愈合或II期愈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