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辩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芳 《首都医药》2008,15(6):50-51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类似于祖国医学所描述的"风湿"、"历节"、"白虎历节"、"鹤膝风"等病.本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疾病过程中每致痰浊血瘀阻滞筋骨关节,痹病迁延不愈,常致气血不足及肝肾亏虚,形成正虚邪恋之候.  相似文献   

2.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其病因的不同,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在临床上,常见各种痹证迁延不愈,正虚邪恋,瘀阻于络,津凝为痰,酿成痰瘀痹阻者屡见不鲜。笔者从1995年至今收治了32例病程长达5年以上的痰瘀痹阻型痹证患者,以桃红饮加味治  相似文献   

3.
浅述痹证     
孙昊 《中国医药卫生》2005,6(16):108-110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甚或关节变形、僵直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即“痹者闭也,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4.
蜂针螫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又称为“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古代医家很早就对本病做了详细观察和记载。正如:《诸病源候论·风痹候》说:“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灵枢·五变》篇说:“粗理而肉不坚,善病痹”。以上都说明,痹证发  相似文献   

5.
在东北寒冷地区痹症一直是困扰人们的常见地方性疾病,痹是不通的意思,所以古人说:“痹者,闭也.“痹作为一个病名,主要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证患者大多有气血不足,体质较弱,腠理不密的内在因素,因而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而发生痹证.由于所感受的邪气性质不同,痹症的命名和症状特点也不相同,湿热痹是湿、热邪相合为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有沉重感,得冷稍舒,多伴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多见于现代的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工作中我以当归拈痛汤为基础加减治疗湿热痹5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徐晶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29-1529
痹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视为疑难病证之一。痹证是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通痹汤治疗痹证12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中3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波  王洪 《中国实用医药》2013,(30):235-236
痹证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临床主症.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是引起痹证的外因,主要病机是外邪流注经络关节,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肝肾亏虚是正气不足引发痹症的内因,主要责之于肾、肝、脾等脏器.临床上除针对风、寒、湿、热等痹症要对症治疗外,还应对脏器病灶予以辨证施治,以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丽 《哈尔滨医药》2011,31(5):366-367
痹证是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症,不管是风湿性关节炎或者骨质增生等各种疼痛性疾病,只要符合寒湿闭阻经络兼有瘀血的病机,均可应用身痛逐瘀汤进行治疗,笔者通过临床验案证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12):61-63
痹证 痹者,闭也,塞也,不通为闭,闭塞不通之为痹. 痹证是因素体虚,腠理疏松,营卫不固,加之汗出当风,或汗出涉水,或坐卧湿地,导致风寒湿三气杂至,侵袭经络,凝滞气血,壅蔽关节而致肌肉、关节、筋骨酸楚,疼痛,重着,麻木等一类病证而言.此病证或局限于某些大、小关节,或在四肢,或客于腰背,或遍历周身,或其痛游走不定.  相似文献   

10.
叶旭霞  文国匡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69-2170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内径》称"肢节痛"、"骨痛"。《金匮要略》称"历节病"。本病属于多发病、常见病,临床常呈渐进性和反复发作性,部分患者的病情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其发病因素以正气不足为内因,以风、寒、湿、热为外因,其中尤以风、寒、湿三者杂至而致风寒湿痹者为多。2000年2月~2007年7月,我们用自拟"通痹散"治疗风寒湿痹患者84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痹证又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 ,闭阻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 ,以肌肉、筋骨、关节呈酸痛、麻木、屈伸不利 ,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的病证。由于此病治疗比较棘手 ,现已被国内外医学界视为难治症之一。笔得通过几年来对 5 6例痹证的护理观察到 ,该病的转归与患者所掌握的健康教育知识有密切关系 ,现将其健康教育的特点介绍如下 :1 针对病因 ,加强预防教育  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 ,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 ,素体虚弱 ,正气不足 ,腠理不密 ,卫外不固 ,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 ,因此 ,应…  相似文献   

12.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淤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麻木,重着酸痛,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痹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护治与临床表现不同,大体上相当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等疾病。  相似文献   

13.
痹证是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常见病,痹证在临床上多分为风,寒,湿,热,血五种,但在实际治疗中风,寒,湿三气很难截然分开,只是偏胜而已。故治疗痹证,关键在分清寒热二类,然后再分偏胜。痹证属于热者,起于主要感受热邪,或风,寒,湿邪郁久,从阳化热。以关节红,肿,热,痛为其主证,可有发热及怕冷等临床症状。痹证属于寒者,起于主要感受寒邪,或感受它邪,从阴化寒。关节酸痛,活动不利,不红不热为其特点,初期亦有发热,恶寒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凡症情较重、迭治缠绵不愈者,即非单纯祛风、散寒、逐湿之剂所能奏效。正如明代名医王肯堂所说:"有风,有寒,有湿,有热,有挫闪,有淤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仅是外在诱因,而骨为肾所主,肾虚才是内在的本质。故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提出"从肾论治"的观点,总结出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技术,并创制了肾蠲痹丸,临床疗效显著,获得众多专业指南推荐。  相似文献   

15.
<正>痹即痹阻不通之意,当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使气血不畅,因而引起肌肉,关节,筋骨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屈伸不利或关节重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统称为痹证。见于西医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等。现就痹证常见症状用药及毒剧药应用体会如下。1常见症状用药1.1肿胀:红肿热痛多见于初期或急性发作期,多属于风湿热邪为患。既要清热散风,又要利湿。清热宜用生石膏,知母等。利湿可用  相似文献   

16.
坐骨神经痛中医又称痹证,是指腰背僵痛,而又并发一侧下肢疼痛的一种综合征。病因主要是肾气不足,肾精不能濡养经脉,而致腰脊气血运行不利,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以致经络痹阻不通,不通则痛。近5年来我所应用八味地黄汤加味结合针灸治疗法取得满意疗效。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7.
痹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以治愈。长期以来常规治疗多以内服中西药物、外用针灸热敷等方法治疗,但因疗程长、痛苦多,  相似文献   

18.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肩周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又称漏肩风、凝肩症、冻结肩等。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单侧发病多,双侧发病少,且女性多于男性。主要症状为单侧肩部酸痛,手臂上举、转动困难,以致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导致本病的病机据中医理论和笔者之临床体会,认为是因年老体衰,气血虚损,风、寒、湿、瘀之邪滞留干肩部周围,壅塞局部经络,以致侵淫筋脉,导致  相似文献   

19.
1、风湿性疾病的特点。1.1、中医风湿病的概念。中医风湿性疾病(经络肢体病)传统上称为痹证。痹证系指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的情况下,感受自然界风、寒、湿、热、燥等邪气,经络痹阻,气血不畅,引起肢体、肌肉、关节疼痛,肿胀,麻木,屈伸不利,酸楚,甚至关节畸型、僵直的一类疾病。中医风湿性疾病还可以累及到脏腑,出现脏腑功能的失调。  相似文献   

20.
胸痺西医称之为"冠心病心绞痛"。其发病机理在《素问.痺论篇》中是这样阐述的:心痺者,脉不通;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其发病常与心、肾、肝、脾诸脏的盛衰有关,病机总属邪痹心络,气血不畅,络脉瘀阻,心络挛急,心脉不通。针对其本虚标实之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