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霉酚酸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应用霉酚酸酯(MMF)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给予MMF治疗,起始剂量为1.5g/d,尿蛋白降至0.5g/d时剂量减至1.0g/d维持,有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3,6,9个月检测血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及HBVDNA定量,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4h尿蛋白量明显减少(P<0.01),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P<0.05),Scr明显下降(P<0.05),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降低(P<0.05),未发现病毒复制增加。随访9个月完全缓解9例,总有效率85%。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MF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有明显疗效,且耐受性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结合中药肝肾饮治疗临床表现为肾炎综合征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18例符合条件的HBV-GN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100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肝肾饮,治疗12个月,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与治疗前比较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肾功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1例患者因使用拉米夫定出现YMDD变异,1例患者因使用拉米夫定出现头痛。结论:拉米夫定结合中药肝肾饮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安全有效,且较单纯应用拉米夫定的对照组疗效为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定量PCR测得血清HBVDNA>105拷贝/ml,肾组织HBV DNA阳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d 1年.于治疗后1、3、6个月复查血常规、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血清HBV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3、6个月血清HBV DNA转阴的分别有2例和5例,HBeAg转阴的分别有1例和4例,抗HBe转阳的均只有1例;ALT复常的分别有5例和6例,总胆红素复常的分别有4例和5例.治疗6个月后尿蛋白量<0.3 g/d的2例,尿蛋白量较治疗前下降>50%的3例.巩固治疗1年时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 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近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水方联合霉酚酸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乙型肝炎病毒117例相关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白水方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霉酚酸酯治疗,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水方联合霉酚酸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两药均可发挥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且无明显的并发症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霉酚酸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体外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霉酚酸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以HepG2.2.15为细胞模型,加入不同剂量的霉酚酸或拉米夫定,或霉酚酸加拉米夫定共培养,于第3、6、9天收集培养上清液行HBsAg定量检测;收集细胞提取总RNA,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测细胞内HBVmRNA水平。结果霉酚酸单独应用时,浓度2~250μg/ml无明显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当浓度达1250μg/ml时,可使病毒mRNA水平下降1~2log,上清液中HBsAg滴度也有相应降低;拉米夫定5μ/ml可使病毒mRNA水平下降3~4log,上清液中HBsAg滴度也有相应降低;霉酚酸和拉米夫定合用时,可显著增强后者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其中浓度10μg/ml时效果最明显。结论霉酚酸有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并可增强拉米夫定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接受霉酚酸酯(MMF)治疗的肾小球疾病患者霉酚酸(MPA,MMF的脱酯活性成分)血药浓度,分析剂量-血药浓度-不良反应的关系,以及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 方法110例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肾小球疾病患者,包括狼疮性肾炎(n=73)、系统性血管炎(n=16)和IgA肾病(n=21).患者分别接受MMF 1.5 g/d(n=74)或2.0 g/d(n=36)治疗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MPA血药浓度. 结果(1)1.5 g/d和2.0 g/d MMF组MPA 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44.86±12.89)mg·h/L和(51.29±15.12)mg·h/L,2.0 g/d MMF组明显高于1.5 g/d MMF组(P《0.05).达到有效血药浓度(30~60 mg·h/L)者在1.5 g/d MMF组为78.36%,2.0 g/d MMF组为72.22%.MPA血药浓度《30 mg·h/L比例在1.5 g/d MMF组明显高于2.0 g/d MMF组(P《0.05);》60 mg·h/L比例明显低于2.0 g/d MMF组(P《0.05).(2)1.5 g/d MMF组和2.0 g/d MM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2.0 g/d MMF组有增高的趋势(P》0.05).(3)两组患者MPA 血药浓度与血白蛋白和血肌酐呈显著正相关(P《0.01和P《0.05),与体重呈显著负相关(P《0.01和P《0.05),而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 结论肾小球疾病患者无论接受1.5 g/d或2.0 g/d MMF都有70%以上的MPA血药浓度值维持在30~60 mg·h/L有效范围内.但是,服用2.0 g/d MMF的患者MPA血药浓度》60 mg·h/L比例明显高于1.5 g/d MMF,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也有增加的趋势.体重、血白蛋白和肾功能均对MPA血药浓度有影响.临床上有必要根据疗效、不良反应,结合上述指标和血药浓度来调整MMF剂量,以期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肝衰竭病情凶险,病死率达40%~80%.我国肝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卡介苗(BCG)联合脂多糖(LPS)可引起致死性肝损伤,其机制和肝炎病毒所致肝衰竭类似.我们观察了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对BCG/LPS肝衰竭模型的治疗作用,探讨其用于重型肝炎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以复方甘草酸苷50 mg tid po,拉米夫定100 mg qd po,2种药物联合使用.疗程1年;对照组给以拉米夫定100 mg qd po,疗程1年.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用药期间尿蛋白排泄情况、血清白蛋白及肝肾功能和所有不良反应.结果:3 mo、6 mo、12 mo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每24 h尿蛋白有显著差异(4.31 g±2.18g vs 5.89 g±3.01 g,2.34 g±1.57 g vs 4.25 g±2.27 g,1.59 g±0.64 g vs 3.43 g±2.12 g,均P<0.05),血白蛋白也有显著差异(28.26 g/L±2.15 g/L vs 23.65 g/L±6.13 g/L,30.54 g/L±2.58 g/L vs 27.36+2.23 g/L,35.46 g/L±2.12g/L vs 31.35 g/L±3.35 g/L,均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随着时间的延长拉米夫定出现耐药,须及时加用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9.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变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组织,肾脏是最常受累的器官,狼疮性肾炎(LN)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超过1亿人,不乏出现合并HBV感染的LN患者,研究显示大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以引起HBV的激活复制,导致肝脏损害加重。本文回顾性分析10例LN合并HBV感染患者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咪唑立宾、他克莫司及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取  相似文献   

10.
霉酚酸酯治疗35例Ⅳ型狼疮性肾炎的长期随访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目的回顾性总结霉酚酸酯(MMF)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探讨MMF的剂量,了解复发情况.方法35例活动性LN患者(其中10例为初治,25例已经使用大剂量激素或联合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采用MMF联合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治疗前尿蛋白>2.0g/24h,有明显血尿或管型尿,肾活检显示活动性Ⅳ型LN.MMF起始剂量1.0~1.5g/d,初治患者同时给予足量激素诱导治疗,对已经使用大剂量激素者继续口服中、小剂量强的松.疗效标准分为缓解、部分缓解及无效.在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后MMF逐步减至0.5~0.75g/d维持.结果①MMF治疗时间6~36个月(平均12.7±6.8月).在治疗期间共有27例(占77.1%)获得缓解(尿蛋白<1.0g/d,无活动性尿沉渣、肾功能稳定、血清A-dsDNA阴性,无肾外活动),6例获部分缓解,2例无效.获得缓解的时间为3~15个月(平均6.5±4.7月).随着MMF治疗时间延长,缓解率逐步增高MMF治疗3、6、12、24个月的缓解率分别为25.7%、60%、72.7%及83.3%.18例患者减量或停药前行重复肾活检,肾组织活动性指数显著下降.②30例患者在治疗3~6个月,临床获得缓解或部分缓解后开始减量.在MMF维持治疗3~9个月间12.5%患者复发,7例患者停用MMF3~9个月后3例复发.③治疗过程中各有2例患者并发肺炎及疱疹病毒感染,未见肝功能异常及白细胞减少.结论MMF1.0~1.5g/d剂量联合激素治疗能有效控制狼疮性肾炎活动,诱导治疗时间应6个月以上.在获得缓解或部分缓解后MMF可逐步减量,但维持剂量不宜太小.停止MMF治疗后复发率高,因此必须有替代药物治疗以降低MMF停药后的高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