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丁酸氯维地平脂微球(CDB-LM)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探讨丁酸氯维地平(CDB)在体内的代谢规律。采用HPLC-FLD法同时测定CDB及其代谢物氯维地平酸(MI)在小鼠全血样品中的浓度。色谱柱Waters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磷酸盐缓冲液(2∶1∶2);FLD检测波长:激发波长358 nm,发射波长440 nm。采用DAS 2.0软件分析计算出CDB和MI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所得参数采用PASW Statistics 1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DB和MI的半衰期分别在4 min和20 min左右。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依次为:CDB的CL为4.21和2.72 L·min-1·kg-1,AUC0-t为3.86和6.43 mg/L·min,MRT0-t为7.09和6.17 min。MI的CL为0.34和0.22 L·min-1·kg-1,AUC0-t为52.23和74.90 mg/L·min,MRT0-t为201.24和217.33 min。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法处理全血样品,操作简单快速,全血中内源性杂质无干扰,方法准确可靠。体内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HPLC-FLD法简便、灵敏,可同时测定CDB和MI的血药浓度。高、低两剂量组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趋势相同,CDB在体内迅速代谢为MI。  相似文献   

2.
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静注单剂量藤黄酸后,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组织、粪便、胆汁及尿液中的藤黄酸.结果: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仅为15 min.AUC与剂量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提示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处置属于线性动力学.静注给药后藤黄酸主要分布于肝、肺、脾、肾、胃、肠和心脏.静注给药后藤黄酸主要通过胆汁排泄,给药后16 h内藤黄酸在胆汁中的平均累积排泄百分率为36.5%;粪便中仅有少量的藤黄酸排出,其平均累积排泄百分率为1.04%;尿液中未检测到藤黄酸.在大鼠的胆汁中检测到藤黄酸的4个代谢物.藤黄酸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1.1%.结论:静注给药后,藤黄酸迅速从大鼠体内消除,并可在体内广泛分布和代谢,主要以原型和代谢物的形式从胆汁排泄.  相似文献   

3.
马兜铃酸A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马兜铃酸A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建立了测定马兜铃酸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HYPERSIL C18柱 (5 μm ,4 0mm× 2 0 0mm) ,流动相为甲醇 :四氢呋喃 :0 .0 2 5mol/LKH2 PO4(pH =3.8) (4 4 :6 :5 0 ) ,流速为 1mL/min ,检测波长为 315nm。SD大鼠 8只 ,分成 2组 ,分别静脉注射马兜铃酸A溶液 0 .2 5mg/kg、2 .5mg/kg ,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用 3p97药动学程序对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大鼠静注马兜铃酸A后 ,其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 :低剂量组VC(0 .0 13± 0 .0 0 4 )L ,CLs(0 .2 0 6±0 .132 )L/h ,T1/ 2α(2 .5± 0 .8)min ,T1/ 2 β(10 .9± 2 .5 )min ,曲线下面积AUC(5 4 .0± 12 .8)min·μg/mL ;高剂量组VC(0 .0 14± 0 .0 0 2 )L ,CLs(0 .0 88± 0 .0 2 3)L/h ,T1/ 2α(3.9± 0 .3)min ,T1/ 2 β(2 4 .3± 5 .9)min ,曲线下面积AUC(4 2 0 .1± 74 .2 )min·μg/mL。 结论 马兜铃酸A在大鼠体内呈二室开放模型 ,进入体内分布迅速 ,同时自血浆中代谢消除也较快 ,T1/ 2 β随着剂量的增加明显延长 ,AUC与剂量不成比例 ,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水溶性药物8-氯腺苷多囊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氯腺苷(8-chloyo-adenosine,CA)是我国自行开发的抗肿瘤一类新药,现正进行二期临床试验.大鼠静脉注射CA,剂量为25 mg·kg-1时,第一相生物半衰期为0.83 min,较短的生物半衰期使该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制备长循环缓释脂质体在理论上可克服CA不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但是水溶性药物脂质体包封率不能提高一直是困扰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大问题.本实验以CA为模型药物制备多囊脂质体,实验结果显示可显著提高水溶性药物的包封率.以该方法制备多囊脂质体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5.
染料木素胶囊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质代谢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生物力学和骨密度的比较研究 ,探讨染料木素胶囊对其骨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 2 9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 (5g·kg- 1 )、尼尔雌醇组 (1 5mg·kg- 1 )、染料木素大剂量 (18mg·kg- 1 )、中剂量 (9mg·kg- 1 )、小剂量 (4 5mg·kg- 1 )剂量组。模型大鼠切除双侧卵巢 (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 ) ,诱发雌激素缺乏性大鼠骨质疏松症。术后第 8天开始给药并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杀死大鼠 ,取双侧股骨、胫骨和腰椎L2 - 4,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 ①尼尔雌醇和染料木素中剂量组可抑制动物体重的增长 ,也可使左股骨重、左胫骨长和左胫骨重明显增加 (P <0 0 1或P <0 0 5 ) ;②各组大鼠的股骨、胫骨和腰椎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且染料木素在 4 5mg·kg- 1 、9mg·kg- 1 时比尼尔雌醇作用更显著 (P <0 0 5或P <0 0 1) ;③染料木素在 4 5mg·kg- 1 时可显著改善去势大鼠股骨的最大载荷 ,在 18mg·kg- 1 时可改善去势大鼠股骨的最大桡度 ,各剂量组均可改善去势大鼠股骨的弹性载荷 ,在 9mg·kg- 1 时可改善去势大鼠股骨的弹性桡度。结论 染料木素在 4 5~ 9mg·kg- 1 时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股骨生物力学和骨密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银杏叶片长期诱导下大鼠体内氯吡格雷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长期灌胃给予银杏叶片诱导后,在联合给氯吡格雷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非活性代谢产物SR-26334的浓度,来间接反映氯吡格雷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根据血药浓度-药时曲线下面积,由统计矩原理得到实验组AUC(0-∞)为(335.364±39.325)、对照组AUC(0-∞)为(192.318±57.852)有统计学意义,而t1/2、Cmax有一定的差别,但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经过银杏叶片诱导下的大鼠能增加氯吡格雷的生物利用度和吸收总量,但不能增加其吸收速率。  相似文献   

7.
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荷瘤动物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给荷瘤小鼠灌注含有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且剂量分别为2.7 mg·kg-1·d-1和16.2 mg·kg-1·d-1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稀释液,分别于灌药前(0d)及灌药后4 d、8 d、12 d、16 d测定荷瘤鼠T淋巴细胞活化指数。结果:该次级代谢产物能够使荷瘤动物T淋巴细胞活性增强,其中含SW 16.2 mg·kg-1·d-1剂量标准的次级代谢产物对荷瘤动物的免疫刺激作用明显。因此,该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免疫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明毛兰素注射液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规律。方法 SD大鼠分别单次和隔天、每隔一个半衰期一次多剂量静脉注射毛兰素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测定大鼠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大鼠血浆中毛兰素的血药浓度。结果 大鼠单次静脉注射25,50,100 mg·kg-1毛兰素注射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β分别为3.66,3.75,3.89 h; AUC0-12分别为1 453.0,3 041.6,6 731.6 ng·mL-1·h;AUC0-∞分别为1 462.0,3 077.3,6 788.7 ng·mL-1·h;Vd分别为11.67,10.37,3.38 L·kg-1;CL分别为0.049,0.089,0.024 L·kg-1·h-1;MRT分别为0.18,0.28,0.21 h;50 mg·kg-1剂量的毛兰素注射液隔日给药5次其药动学参数与单次给药相近;而50 mg·kg-1剂量的毛兰素注射液每隔一个半衰期一次给药5次的T1/2β为5.43 h,AUC(S0)(0-t)为9 800.8 ng·mL-1·h。结论 毛兰素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与剂量相关,毛兰素注射液单剂量给药的体内药动学符合开放型二房室模型,T1/2β与给药剂量与关,表明毛兰素在大鼠体内的消除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隔日多剂量给药的消除过程亦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而每隔一个半衰期一次多剂量给予50 mg·kg-1剂量的毛兰素其在大鼠体内则呈非线性消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硝酸镧〔L a( NO3) 3〕长期口服对大鼠胃粘膜的影响。方法 :应用常规组织学和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长期经口给予 Wistar大鼠不同剂量的硝酸镧后胃粘膜的变化。结果 :给予硝酸镧 6个月后 ,2 0和 10 mg·kg-1组大鼠胃底腺上有较多胞质疏松的壁细胞 ;胃底腺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比值的变化与剂量呈一定相关性 ;2 0和 10 mg· kg-1组雄性大鼠胃底腺颈粘液细胞内酸性粘液物质的含量减少 ,2、0 .2和 0 .1mg· kg-1组雄性和雌性大鼠胃底腺颈粘液细胞内酸性粘液物质的含量增加。结论 :较高剂量 ( 2 0和 10 mg· kg-1)的硝酸镧长期口服引起胃粘膜的损伤 ;较低剂量 ( 2、0 .2和0 .1mg· kg-1)的硝酸镧对胃粘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次口服莫达芬尼片剂后 ,其代谢产物莫达芬尼酸血浆浓度 ,为Ⅱ期临床试验提供试验参数。方法 :9名受试者按拉丁方设计随机分组 ,分别依次单次口服 10 0mg、2 0 0mg、30 0mg 3个剂量的莫达芬尼片后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各受试者血浆莫达芬尼酸浓度 ,采用 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10 0mg、2 0 0mg、30 0mg组莫达芬尼酸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Cmax(1.78± 0 .79)mg·L 1、(3.17± 1.2 7)mg·L 1、(4 .13± 2 .32 )mg·L 1;Tmax1.8h、3.1h、2 .8h ;t1/2 β (2 .35± 1.97)h、(2 .4 5± 1.0 7)h、(1.95± 1.18)h ;AUC0 t(2 1.17± 16 .13)mg·h·L 1、(2 5 .74± 7.74 )mg·h·L 1、(4 1.38± 2 0 .72 )mg·h·L 1;CL (5 .79± 5 .19)L·h$C1、(7.80±3.4 2 )L·h$C 1、(7.95± 2 .97)L·h$C1;结论 :莫达芬尼酸药 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 ,高、中、低三个剂量的Cmax、AUC0 t随给药剂量加大而增加 ;t1/2 β、Tmax、CL与给药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是一个多种细胞来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及创伤愈合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IL-8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血管生成、生长转移、复发等密切相关。本文就IL-8与肿瘤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牙龈组织中IL-8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龈沟液(GCF)及血清中的IL-8含量,并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分析IL-8的检出率及IL-8分泌细胞在牙龈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牙周炎患者GCF中IL-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GCF中的含量(P<0.01)及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含量(P<0.01);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IL-8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者,IL-8阳性细胞分布于牙龈的上皮和结缔组织中.结论 IL-8主要来源于牙龈组织局部,IL-8参与了牙周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14.
IL-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鄄8)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内异症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非内异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方法测定内异症患者血清及腹水中IL鄄8的表达情况。Northern杂交比较不同类型异位病灶之间以及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与非内异症的对照子宫内膜之间IL鄄8mRNA表达强度的差异。MTT法分析IL鄄8、anti鄄IL鄄8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内异症组腹水中IL鄄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熏0.003),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3,0.934)。重度内异症组血清中IL鄄8显著高于轻度组穴P=0.0012雪。血清中IL鄄8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r为0.348,P>0.05);IL鄄8mRNA的表达强度:腹膜红色病灶>在位内膜>卵巢巧克力囊肿>宫骶韧带结节。在分泌期,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IL鄄8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非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IL鄄8刺激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具有浓度和时间效应熏该作用可被anti鄄IL鄄8抑制。结论:IL鄄8在内异症发病的多个环节如腹腔微环境异常及刺激异位细胞增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液中核酸氧化代谢产物8-oxo-Gsn和8-oxo-dGsn对HBV感染引起肝损伤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94例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前的尿液,95例健康者以及25例乙肝表面携带者的随机尿液,采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ID-LC-MS/MS)分析尿液中DNA氧化标志物8-oxo-dGsn和RNA氧化标志物8-oxo-Gsn,并结合病理结果和生化指标(ALT和AST),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评估二者对肝损伤程度的预测价值,并分析8-oxo-Gsn和8-oxo-dGsn在不同炎症活动度和不同纤维化程度患者中的水平差异。结果 实验组中,88.5%(46/52)的男性8-oxo-Gsn高于正常对照组,85.7%(36/42)的女性8-oxo-Gsn高于正常对照组;肝脏炎症程度高的患者(G3~G4)尿液中RNA氧化标志物8-oxo-Gsn显著高于炎症程度低的患者(G0~G2)(4.28 vs 3.26,χ2=11.117,P=0.009),纤维化程度高的患者8-oxo-Gsn水平也高于纤维化程度低的患者(3.66 vs 3.29),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χ2=3.626,P=0.323)。尿液中RNA氧化标志物8-oxo-Gsn对肝脏炎症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敏感度为82.4%,特异性为75%,AUC=0.813),对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敏感度为83.3%,特异性为77.1%,AUC=0.824)。结论 尿液中RNA氧化标志物8-oxo-Gsn可能是HBV感染引起的肝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以标准基础饲料喂养,实验组和治疗组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分别继续予高脂饲料,及高脂饲料加瑞舒伐他汀喂养6周。于4周末及10周末抽血测定血脂及IL-8。于10周末将兔处死时,取颈动脉标本行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8的表达。结果 4周末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及治疗组血脂及IL-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10周末治疗组血脂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正常对照组颈动脉标本未见动脉硬化病变及IL-8表达;治疗组中动脉内膜面积(IA)、内膜/中膜面积比(I/M)、管腔狭窄度(LSD)、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IL-8的表达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脂及IL-8的水平并减少其表达,具有抗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腹腔感染患者及动物模型的血IL—8变化,结果显示,感染动物组术后3h开始IL—8明显升高,于24h达高峰,同时体温升高,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感染患者组术前及术后1天IL—8含量增高,术后5天下降,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严重感染时IL—8升高在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渗出及游走中起重要作用,对腹腔感染的预后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丽莎 《医学综述》2011,17(16):2433-2435
人类补体C8是组成膜攻击复合物(MAC)的五种成分之一。C8α、C8β与C6、C7、C9具有较强的同源性,而C8γ则属于分泌性蛋白家族成员,具有与小的疏水性配体结合的能力。形成膜攻击复合物的其他补体成分与C8的结合位点大多位于α、β的MACPF结构域。目前,大多数关于补体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补体C3,鉴于补体C8在形成MAC中的重要性,在此就C8的结构与功能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双氯芬酸衍生物ZLR-8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双氯芬酸衍生物ZLR-8[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4-(4-苯基-1,2,5-噁二唑-2-氧化物-3-)甲氧基苯甲酯]的含量,探讨甲醇-乙腈比例及醋酸铵浓度对分离选择性及迁移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50μm42 cm,有效分离长度为34 cm),以75mmol/L醋酸铵的甲醇-乙腈(30:70)溶液为运行缓冲液,压力5 000 Pa,时间2 s,运行电压为20 kV,柱温20 ℃,检测波长为223 nm.结果:该方法分离效率高,ZLR-8的浓度为0.1~1.0 mg/m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n=5),重复性良好(RSD 0.99%,n=6).结论:该方法可作为测定ZLR-8原料药含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任吉莲  王桂琴  李晋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4):1040-1040,1149
目的:观察肝病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TNF-α和IL-8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肝病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TNF-α和IL-8的浓度。结果:肝病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浓度明显增高,并在不同程度病变中改变不同。结论:肝病时细胞因子TNF-α和IL-8含量增高,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观察病毒性肝炎病情发展的动态指标,对临床肝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