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莉颖  梁旗  蒋燕清  陈卫红 《临床荟萃》2005,20(12):694-695
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障碍,临床以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其特征,并常伴相关的行为和情绪障碍.由于其症状复杂,单纯氟哌啶醇治疗控制效果常不满意,且半数以上患儿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2003年1~11月,我们对前来我中心就诊的18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Tourette综合征(TS)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疾病,药物治疗以氟哌啶醇为首选,但该药常有难以忍受的副作用,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作者对56例TS患者采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加托吡酯口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1月~2  相似文献   

3.
卢艳  李月梅  郭卓平  王秀霞 《临床荟萃》2007,22(14):1022-1023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Tourette综合征,简称T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复杂的小儿神经精神疾病,常在儿童期起病,临床以突然不自主运动性抽动或发声为主要特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本研究对21例TS患儿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补体C4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4.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沈红 《护理研究》2003,17(19):1135-1136
目的 :对抽动秽语(Tourette)综合征 (TS)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TS病人的各种发病因素 ,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州地区 678所小学 2 160 0 5名小学生进行调查 ,按ICD -10、CCMD -3诊断标准 ,对入组的 91名TS患儿及 60名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逻辑回归分析提示 :出生时不利因素、TS阳性家族史、病前心理应激等与TS患病密切相关。结论 :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积极开展疾病宣教 ,加强围产期保健和监护 ,对TS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飞  周红 《临床医学》2002,22(3):38-39
多发性抽动又称Tourrette综合征(TS),为好发于儿童时期的神经精神疾病,部分患儿抽动伴秽语,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近来TS有明显上升趋势。作者对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30例TS患儿进行了临床症状、脑电图检查及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抽动秽语综合征 (Tourette′s syndrome,T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起病于儿童时期 ,以多种运动和发音抽动为主要表现 ,常伴有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 [1 ]。对我院1992 - 0 2~ 2 0 0 2 - 0 4儿科门诊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而作脑电图检查者 178例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132例 ,女 4 6例 ,男女之比约为 3∶ 1。就诊年龄 2岁零 6个月~ 12岁 ,起病年龄 2~ 11岁 (以 7岁为多 ) ,病程 5 d~ 4 a。 178例中有脑外伤史者 11例 ,上呼吸道感染者35例 ,腮腺炎病史 9例 ,病毒性脑炎史 2例 ,难产史 9例 ,早产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巨细胞病毒(Hum an cytom egalov irus,HCMV)活动性感染与抽动-秽语综合征(T ourette’s sym-drom e,TS)的关系。方法离心分离64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和4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 s)和血浆,分别用免疫荧光法和定量PCR检测HCMV pp65抗原和HCMV DNA,并比较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64例TS患儿HCMV pp65抗原有14例阳性,阳性率21.9%,40例正常儿童HCMV pp65抗原有1例阳性,阳性率2.5%,2组儿童HCM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2χ=7.49,P<0.01)。免疫荧光法和实时定量PCR有较好的一致性(89.1%)。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HCMV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HCMV活动性感染可能诱发抽动-秽语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 Tourette 综合征或抽动-秽语综合征,简称T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率表现度变异的神经精神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慢性、波动性和多发性的运动肌不自主抽动,伴不自主的发声性抽动及猥秽语言、模仿语言,呈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的表现[1]。近年来,随着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已渐渐成为小儿多发病、常见病,引起越来越多临床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有其特殊性.结论 旧的护理模式已不适应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必须用新的模式从行为和心理等方面进行整体护理,才能满足病人康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年龄阶段,有其独特的心理与生理的特征,青少年期医学目前正引起广泛注意,将来或许成主为独立的学科.抽动-秽语综合症(Tourette syndrome,TS)患者,特别是青少年TS患者极易产生心理、社会问题,降低生存质量.为了解TS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作者对69例T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24例抽动—秽语综合症(Tourette Syndrome 简称TS)经氟哌啶醇或(和)泰必利治疗无效或因副反应大不能耐受,采用肌苷治疗,有效率为79.1%,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随访半年有效率76.5%,1年有效率64.7%。肌苷无明显毒副反应。结合文献对肌苷作用机理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儿童期常见的运动障碍,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抽动或发声抽动为基本特征。临床可分为3种类型:短暂性TD、慢性运动或发声TD、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即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TD。国外调查发现学龄期儿童TS的患病率在4‰—8‰~([1])。目前有关儿童T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颈椎损伤  相似文献   

13.
王升  秦本炅  张玲 《临床荟萃》2004,19(5):300-300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Gilles de la tourette综合征(简称Tourette综合征).慢性多发性抽动(chronlc multipletic)是以慢性、波动性的多发性肌肉抽搐,发音肌抽搐而伴有的不自主发声、言语障碍及行为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我们应用氟哌啶醇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与肌苷联合治疗,克服传统用药繁杂、剂量大、不良反应多的缺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的、复杂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头面部、肢体和躯干等部位肌肉多发性、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非节律性的反复抽动为主要特征,可有爆破状不自主发声和(或)猥亵言语,常伴强迫、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常表现为眨眼、皱眉、歪嘴、摇头、点头、抬臂、耸肩、扭腰、踢腿、跺脚、干咳、清嗓、骂人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孙秀娟  曾昭祥  刘琳  郭军 《护理研究》2007,21(9):776-777
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系一种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抽动障碍,部分患儿伴有模仿言语、模仿动作或强迫、攻击、情绪障碍及注意缺陷等行为障碍。目前也称之为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既往研究认为,TS伴发的行为和精神症状是其本身的部分内容,并与抽动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我们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及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对86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进行了评估,并同86名正常儿童比较,以了解TS患儿伴发的行为问题以及抽动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对TS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段海瑛 《护理研究》2011,25(17):1554-1555
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为一组原因未明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发病率为0.1%~1.0%,多起病于2岁~15岁,男性多于女性[1-3]。TS发病可能是神经递质失调、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2]。近年来,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韩海波  张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12-4713
目的探究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脑电图特征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了15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相关临床和脑电图资料。结果 15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中,脑电图异常51例(清醒期异常41例,睡眠期异常10例,其中6例清醒期和睡眠期均见异常),异常率34.00%。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发病年龄、病程的长短以及有无秽语,在脑电图上都可见相应的体现,脑电图资料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琴  杭杲  周辉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2):2045-204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Tourette综合征(TS)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8例TS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使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及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较干预前患儿运动抽动评分、发声抽动评分和总体损害程度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较干预前患儿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总分、A分和N分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Tourette综合征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及行为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汪孝岩  陈香 《临床荟萃》1999,14(23):1080-1080
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s synodrome,TS)又称慢性多发性抽动,为多发的运动性抽动,伴有明显的学习、情感、行为和社交障碍。近来TS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将我们2年来诊治的48例TS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按本病的诊断标准,2年来共诊治TS48例,其中男42例,女6例,年龄4~14岁,平均(7.60±2.13)岁,病程2个月至4年;独子28例,占58.3%,未发现阳性家族史,脑电图(EEG)6例异常;其中2例有癫痫样放电,但临床上无典型的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03年以来我们用自制中药药丸及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31例,其中男27例,女4例;年龄6~12岁,平均8.1岁。临床表现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1980年第3版)(DSM-Ⅲ)的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