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肺泡和肝脏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早期红系造血祖细胞[用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表示]和晚期红系造血祖细胞[用晚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表示]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3种不同部位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BFU-E和CFU-E集落数的影响.结果与结论:3种培养上清液均能促进BFU-E和CFU-E的分化与增殖,而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的上述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BFU-E)及混合造血祖细胞(CFU-Mix)培养技术对于某些血液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造血细胞分化、增殖及调控方面的研究均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红系及混合系祖细胞体外培养的集落形成依赖于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存在,在我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Ⅱ对造血祖细胞优势扩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不同系别造血祖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 悬浮培养的单个核细胞分为5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0)组(Ⅰ组),EFO AngⅡ组(Ⅱ组),EPO AngⅡ 氯沙坦组(Ⅲ组),AngⅡ组(Ⅳ组)及对照组(Ⅴ组).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的mRNA表达.计数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粒一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 结果 ①EPO组及EPO AngⅡ组于第6,9天可检测到AT1R mRNA表达;在相同时间点EPO AngⅡ组较EPO组AT1R的mRNA表达量增多.②EPO AngⅡ组较其余各组红系集落明显增多,粒系集落明显减少.AngⅡ组及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红系集落. 结论 AngⅡ在EPO存在下与AT1受体结合促使红系祖细胞向红系优势分化.氯沙坦通过抑制AngⅡ与AT1受体结合,抑制红系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昆布多糖对大鼠骨髓巨噬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并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巨噬细胞;制备昆布多糖作用后的骨髓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测定培养液中造血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表达及活性;测定昆布多糖条件培养液作用后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产率.结果 经昆布多糖诱导的骨髓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可显著提高骨髓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产率;经昆布多糖诱导后,骨髓巨噬细胞的EPO、GM-CSF和IL-3的表达增高.结论 昆布多糖可刺激骨髓巨噬细胞造血因子表达增高,从而促进髓系多向性造血祖细胞(CFU-Mix)、红系祖细胞(CFU-E)、粒一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5.
体外半固体造血祖细胞培养技术用于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的研究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同时将白血病集落形成单位(L-CFU)、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及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作为在祖细胞水平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脐血浆中造血活性物质的作用,用半固体培养法对混合脐血浆、重组人造血生长因子及正常成人混合血清在体外对正常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成人混合血清对粒单祖细胞及红系祖细胞的集落形成无明显的刺激活性,而混合脐血浆对粒单祖细胞及红系祖细胞的集落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刺激活性,其作用与小牛血清加人重组GM-CSF相当(P>005,差异无显著性).以上结果提示脐血浆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造血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7.
内皮细胞对小鼠粒系、红系和巨核系造血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内皮细胞对小鼠粒系、红系和巨核系造血功能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血发生及其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剖腹产术后 12小时以内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按 Jaffe法进行培养 ,建立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而后收集原代培养的内皮细胞上清液 ,应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进行体外粒 -单系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 CFU - GM)、早期红系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 BFU - E)、晚期红系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 CFU - E)和巨核系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 CFU - MK)半固体培养。结果 在有内皮细胞上清液存在的各培养体系中 ,集落形成良好。而在同样培养条件下 ,在无内皮细胞上清液存在的体系中 ,需加入外源性的 GM- CSF、EPO和 IL - 3才能表现出对粒系、红系和巨核系造血的刺激作用。结论  1内皮细胞能够通过分泌造血生长因子 ,支持各系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2内皮细胞上清液可作为标准的生长因子来源 ,用于体外干细胞的扩增和某些血液病的治疗 ;3内皮细胞和造血干细胞 /祖细胞的相互作用在体内的造血调控中也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4在内皮细胞上清液中可能含有尚未能证明的其他造血生长因子。这些因子单独或协同地发挥作用 ,支持了各系祖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人多能造血祖细胞与前红系祖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Messner培养体系为基础,并加以改良,在一个培养体系内培养出了人多能造血祖细胞(CFU-Mix)和前红系祖细胞(BFU-E),集落产率高于文献报道。同时,我们改进了细胞离心方法,使单个细胞集落形态完整,记数准确,为研究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根据细胞形态、珠蛋白类型及造血部位,可将红系造血分为原始型红系造血(primitive erythropoiesis)和定向型红系造血(definitive erythropoiesis)两个不同的发育时期,前主要在卵黄囊的血岛内进行,产生有核红细胞,后则集中于胎肝、骨髓和脾脏,产生无核红细胞。如果从红系分化角度出发,则可将红系造血分为红系早期分化(由造血干细胞到红系祖细胞)和终末分化(由红系祖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两个阶段。现对调控胚胎期红系造血的主要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已经证实,多种激素可在体外刺激造血祖细胞生长形成集落,在体内对造血有一定的生理调控作用。这些激素包括能在体内刺激红系增生的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能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颌下腺是否合成造血因子以及合成的造血因子的可能种类 ,进一步研究颌下腺对血发生的调控 ,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显示 ,小鼠颌下腺组织培养上清液(SGCM)在体外培养中 ,对早期和晚期红系造血祖细胞有促进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实验组集落数远远高于阴性对照组 (P<0 .0 5 ) ;晚期红系祖细胞 (CFU- E)培养体系雄性小鼠颌下腺组织培养上清液组集落数明显高于雌性组 (P<0 .0 5 ) ,早期红系祖细胞 (BFU- E)培养体系没有明显差异 (P>0 .0 5 ) ,贫血模型小鼠颌下腺促进 BFU- E和 CFU- E增殖和分化的活性高于正常小鼠 (P<0 .0 5 ) ,IL- 3与 SGCM有协同刺激作用 ,说明小鼠颌下腺确能合成和分泌促进红系造血的细胞因子 ,雄性小鼠颌下腺促进 CFU- E增殖和分化细胞因子的活性高于雌性小鼠。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小鼠颌下腺合成造血因子和其与造血调控的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石小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91-2092
集落刺激因子(CSF)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CSF不仅在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也参与对成熟细胞的功能调节,促进炎症反应和抗感染免疫。CSF的研究对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几个主要CSF对造血的调控作用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浅述如下。1CSF对造血的调控作用1.1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一种能够刺激红系、粒系、单核系、巨系及嗜酸系祖细胞增殖、分化并形成集落的多集落造血生长因子,其造血调控作用主要是可以刺激骨髓细胞生成由粒系和单核巨噬细胞组成的集落,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祖细胞增殖、分化、成熟。1.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系列特异性生长因子,对造血调控作用主要是促进粒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集落;诱导早期造血干/祖细胞从G0期进入G1-S期;与IL-3、GM-CSF及其他因子协同促进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诱导某些白血病细胞株分化成熟。1.3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又称CSF-1,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13.
肿瘤坏死因子α对红系造血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红系祖细胞造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并纯化人类外周血CD34^ 细胞,在体外与TNF-α一起培养,测定红系、非红系细胞扩增倍数及集落形成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结果:TNF-α抑制暴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的形成及血型糖蛋白A(GpA)的表达,增加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非红系集落的数量;GpA^ 细胞缺乏TNFR Ⅰ表达,TNFα增加GpA^-细胞表达TNFRⅡ;这些TNFRⅡ^ 的GpA^-细胞具有树突状细胞(DC)相关的表达标记。结论:TNF-α抑制红系祖细胞的生长,选择性地发生在分化的早期阶段,与TNF-α诱导增加的DC有关。  相似文献   

14.
小鼠骨髓红系祖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分化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改良Iscove甲基纤维素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红系祖细胞,对形成的红系集落细胞分化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1)在低浓度红细胞生成素培养条件下,处于较晚发育期的红系祖细胞(CFU-E)可形成数十个细胞组成的集落,但各集落间的细胞数量及发育阶段的同步性有较大差异;(2)在高浓度红细胞生成素培养条件下,处于较早发育期的红系祖细胞(BFU-E)可形成数千个甚至上万个细胞组成的大集落,且集落内细胞的发育阶段具较高的同步性;(3)在CFu-E和BFu-E培养集落中均可观察到自然出现的核固缩及排核现象。以上发现为哺乳类红细胞自然排核学说及红系终末细胞中存在不利于细胞核增殖生长的“胞质因子”工作假说提供了有利的佐证。  相似文献   

15.
造血祖细胞培养测定是研究造血干细胞增殖情况的重要方法。BFU-E 和CFU-E 是只能向红系分化的红系造血祖细胞的不同亚群,体外培养时需要添加外源性红细胞生成素(EPO)。1971年Stephenson 以血浆凝块为支持物,首次培养成功人的骨髓红系祖细胞。我们采用甲基纤维素为支持物,培养了人的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BFU-E 和CFU-E,并作了定量测定。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BFU-E 和CFU-E 的形态进行了观察,此项工作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应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和流式细胞术(FCM),观察了脐血中粒-单系祖细胞(CFU-GM)和红系祖细胞(BFU-E)的数量和特性,并对其细胞增殖周期和骨髓及成人外周血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脐血中含丰富的CFU-GM和BFU-E,其数量低于成人骨髓而大大超过外周血水平;脐血红系祖细胞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爆式促进活性(BPA)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而粒系祖细胞对集落刺激因子(CSF)的敏感性和骨髓比较似无明显差别;脐血S期、G_2+M期及S+G_2M期细胞数均明显低于骨髓,虽略高于外周血各期细胞数,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可以得活性较高的祖细胞.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应用我们已建立的红系造血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并配合粒系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观察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红系和粒系造血祖细胞集落细胞的体外增殖特性、集落产率、集落细胞染色体核型变化,以及慢粒集落细胞对刺激因子反应特性。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PS)对骨髓巨噬细胞(BMMФ)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与造血调控的关系,从而阐明当归的活血机制。方法采用骨髓造血祖细胞和巨噬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等技术。结果经APS诱导的BMMФ的培养上清液可提高髓系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产率;经APS诱导后,BMMФ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的蛋白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EPO mRNA和GM-CSF mRNA的表达水平和强度明显提高。结论APS可以直接和(或)间接地刺激造血诱导微环境中的BMM中,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上促进造血调控因子的合成和分泌,进而促进髓系多向性造血祖细胞(CFU-Mix)、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9.
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10-9~10-5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正常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ATRA对红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BFU-E)的抑制作用增加,但在10-8~10-6mol/L内对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形成有促进作用,10-6mol/L的ATRA对巨核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eg)生长也有促进作用,提示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用ATRA治疗过程中,ATRA参与了其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应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及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腹腔贴壁巨噬细胞对CFU-E表现为刺激作用;对BFU-E增殖依培养体系条件不同而表现为刺激和抑制双重作用。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也表现相似的作用。提示巨噬细胞具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爆式集落促进活性(BPA)样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