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患者男,13岁.因T12~L5段严重后凸进行性加重8个月,无法站立伴双下肢疼痛、肌萎缩入院.MRI检查显示L1~L5椎管内占位,考虑为神经元性肿瘤.行L2~L5全椎板切除,于硬膜下摘除9cm×2cm×1.5cm大小实质性肿瘤,病理检查证实神经鞘膜瘤.例2.患者男,10岁.T8~T12段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伴胸背痛,不全性截瘫7个月,经MRI检查显示T8~10椎管内占位,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胶质细胞瘤.讨论 脊柱的骨化中心约在第10个胎周时开始出现,随着年龄增长,原始骨化中心互相融合,椎体增大,椎间隙则相应变窄,椎体由卵圆形变为长方形,至16岁左右脊柱生长完成,青春期后脊柱的正常曲线方开始固定.脊柱的这种解剖生理特点,决定了少儿椎管内占位与成人椎管内占位在脊柱形态上改变的不同.其主要因素:(1)当椎管内占位性病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0岁。因腰骶部疼痛行走困难3个月,加重2周,于2000年11月12日入院。体格检查:脊柱四肢无畸形,腰骶部叩痛,腰椎活动受限。双下肢、马鞍区、肛门的感觉、肌力及反射均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腰椎MRI示:L3椎体后下方椎管内可见一约13mm×17mm×31mm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边缘清楚,马尾神经受压移位(图1)。图1 腰椎MRI示:L3椎体后下方椎管内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强化后未见明显增强,马尾神经受压移位 初步诊断:L3椎管内肿瘤。手术在全麻下经腰椎后正中入路,切除L3椎板显露椎管,打开硬脊膜见腔内有约3.0cm×…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3岁。腰痛1年余,双下肢麻木4个月,双下肢感觉、运动消失、大小便失禁4天,于1997年8月18日入我院骨科诊治。查体:双侧腹股沟中点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肛门括约肌无收缩,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消失。双侧病理征未引出。胸部平片未见异常,腰椎MR报告T10-T12。L3~4。椎体平面椎管内占位,考虑为室管膜瘤并种植转移。手术中见肿瘤位于几一\椎体平面脊髓内,瘤体血运较丰富,无包膜,与脊髓广泛粘连。瘤质呈鱼肉状,只能行瘤体部分切除。b_4段椎管未予探查。术后病理报告脊髓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于术后回月应用威…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1岁。因“下腰部及双下肢疼痛3个月”入院。患者16年前曾因外伤致L3椎体压缩性骨折。3个月前因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退行性变”,行两次椎管内注射药物治疗。初次治疗后腰痛减轻,再次治疗后,腰部及双下肢疼痛加重,需服止痛药物镇痛。  相似文献   

5.
病案摘要 患者男 ,4 3岁。无明显诱因感腰及双下肢疼痛1年余 ,加重 1个月 ,且行走时不能直腰 ,来我院治疗。体检 :一般情况良好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肝、脾未触及。专科检查 :脊柱无畸形 ,T1 2 ~L1 棘突两侧压痛及叩击痛 ,且放射至双下肢 ,双直腿抬高实验 4 0°(+) ,双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 ,双膝反射正常。CT示 :T1 2 ~L1 节段椎骨占位性病变 ,骨质未破坏。行椎管探查病灶切除术 ,手术所见 :T1 2 ~L1 椎管内有一约 3.0cm×2 .0cm× 1 .7cm实性肿物 ,表面光滑 ,压迫脊髓。病理检查 巨检 :肿物为卵圆形 ,灰红色 ,包膜完整 ,大小…  相似文献   

6.
《癌症》1998,(5)
本文报道2例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结合文献对其治疗进行讨论。1病例介绍例1,男,20岁。1993年8月因胸背部疼痛作CT检查提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行肿瘤切除术,病理示T2~4椎管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三月局部病灶复发,行N2~T5椎管外照射,常规分割,剂量...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1岁。发现不能持久站立,扶走较以前差3个月,症状加重1~2个月。查体: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下降,双侧生理性神经反射未引出,病理征阴性。MRI显示:T12~L5椎管内可见异常信号影,脊髓受压。临床诊断:椎管占位。行肿瘤摘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L2~L4椎管内,大小约7cm×3cm×3cm ,灰红色,质稍韧,硬脊膜及马尾被肿瘤挤向L2~L3椎间孔前方。病理检查:巨检:灰红色不规则包块一个,7cm×4 .2cm×3cm ,包膜完整,切面灰白灰红色,实性,分叶状,质细嫩。镜检:肿瘤细胞呈弥漫或团片状浸润,瘤细胞为不同发育阶段的神经母细胞,大小不等,其中较小的神…  相似文献   

8.
良性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良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外科疗效。方法 回顾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129例良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男92例,女37例;年龄16—72岁,平均42.9岁。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胸腹部束带感、根性症状、锥体束征或马尾症状。因肿瘤部位表现为随病程由下向上或由上向下进展。129例行X线、121例行MRI、107例行椎管造影、92例行CT(CTM)检查。完全切除109例,大部切除18例,单纯椎管减压并取活检2例。结果本组占同期收治椎管内肿瘤例数的94.7%。X线、椎管造影和MRI阳性率分别为52.7%、93.6%、100%。术后随访6—107个月,平均39.1个月。术后症状消失93例,神经功能显著改善25例,无变化7例,加重4例。复发2l例,再手术17例,其中14例功能改善。病理证实为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室管膜瘤、脊膜瘤、脂肪瘤、神经节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血管瘤和椎管内囊肿等。89%位于颈胸段,腰骶段占11%。结论椎管内良性肿瘤因累及部位、节段和病程而表现差异较大。MRI是明确诊断、指导手术的最佳影像学方法。手术切除效果满意,术后复发率低,肿瘤切除不全是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0岁,因腰骶部疼痛伴双下肢后侧麻木2年,加重20天入院.CT,MRI示L_5~S_1椎管内原发性占位病变.术中发现肿瘤位于硬膜下,包膜完整,神经根及硬膜囊完整无浸润.病理检查:送检不规则标本一堆,皇暗绿色,总大小4cm×4cm×3.5cm,质软,镜下见异型增生上皮样细胞呈梁索状,呈腺管状排列,梁索约3~4个细胞的厚度,腺管腔内见有胆色素物质,细胞浆丰富,嗜伊红,呈颗粒状,核中等大小,核仁明显,部分胞浆内可见有胆色素沉着.免疫组化染色:AFP、d、d_1抗胰蛋白酶均阳性;CEA、Cytokeratin均阴性.建议临床检查肝脏,超声发现肝右叶3cm×3cm×2.5cm占位性病变,行穿刺活检,病理切片所见同腰骶管内肿物一致.病理诊断:腰骶管内高分化肝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1例胸椎管内黄色肉芽肿个案,探讨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1例成年男性患者,因背部疼痛、下肢无力就诊,MRI提示T8-T10椎管内软组织占位,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病情明显改善,病理证实为黄色肉芽肿。结论椎管内单发的黄色肉芽肿十分罕见,目前仅见5例文献报道,其发病机制尚有争论。手术治疗是椎管内黄色肉芽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9岁。以胸背部及双下肢疼痛53天,双下肢不能行走5天入院。患者于2008年3月21日因“急性阑尾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1周,患者腹痛缓解,但出现胸背部疼痛,同时伴有畏寒,低热,给予止痛药物治疗,无明显缓解。4月17日出现双下肢疼痛,大小便障碍,继续给予止痛药物并行导尿治疗,效果不佳。5月7日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不能。查体:T11、12椎棘突有压痛、叩痛,不伴放射痛。腹股沟平面以下感觉过敏,双下肢肌力三级。病理征阴性。CT提示:胸椎管内占位性改变,T11陈旧性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12.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是一种罕见肿瘤,发生于脊椎及椎管内尤为罕见,报告2例如下:例1 女22岁,因背部疼痛5个月,双下肢麻木行路不稳3个月,于1991年1月19日入院.X线平片、断层、CT检查示:T_(6-8)椎管内肿瘤,侵及椎体后缘并破坏.术中见;T_(7-8)椎板破坏,骨质疏松,瘤突出于脊髓背侧,8×2.5cm大小.病理报告.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半年及1年MRI复查,T_(6-8)椎管右后肿块压迫硬膜囊T_1加权象与脊髓为等信  相似文献   

13.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好发于髓外硬膜内,临床表现以神经根痛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肿瘤大小一般不超过2个椎体,但部分椎管内神经鞘瘤可生长至巨长型,甚至经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呈巨大哑铃型。作者报告1例男性37岁,患双下肢麻木、乏力、肌肉萎缩4年余,加重并出现行走困难、大小便费力2年。MRI检查发现为第11腰至第3骶巨长型椎管内肿瘤,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将肿瘤整块完全切除并行脊柱内固定术,肿瘤纵轴长度达33cm,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大小便功能和双下肢肌力恢复正常。经文献检索,未见有如此长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67岁。因双下肢麻木、疼痛7个月加重,伴双下肢皮肤感觉运动障碍,二便失禁1个月,于2002年7月22日入院。查体:脊柱无畸形,胸4、5棘突压痛,自胸4水平以下皮肤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低,双侧腹壁反射消失,双侧髌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消失,双侧髌震挛、踝震挛阴性,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MRI示:胸4水平髓外硬膜下偏右侧及胸9水平髓外硬膜下偏后上方有两个结节状软组织,硬脊膜受压变扁平并平移,胸8水平右侧椎间小关节增生,强化扫描后,胸4及胸9水平病变均有强化。于7月27日行肿瘤摘除椎管减压术。手术见两处肿瘤均呈灰白色、质脆、…  相似文献   

15.
女性,35岁,头痛、呕吐伴行走不稳两月入院。CT示小脑蚓部占位,突入四脑室。手术切除肿瘤,病理诊断:星形细胞瘤Ⅲ级,瘤组织内可见瘤巨细胞、坏死灶、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伴有少枝胶质细胞。术后症状缓解。继行脑局部~(60)Co放疗。8个月后出现双下肢乏力,胸背酸痛,大小便障碍。椎管造影见T_(4~9)有三处充盈缺损。头颅CT检查未见脑部肿瘤复发征象。椎管检查见T_(4~7)脊髓表面间断性鱼肉样改变,搏动消失,部分蛛网膜粘连呈白色。T_6处肿瘤活检示星形细胞瘤Ⅲ级。 讨论 星形细胞瘤播散少见,诊断标准未定。Weiss 1955年提出诊断脑胶质瘤转移的4个标准:1.组织学证实中枢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 ,2 5岁。因患脊椎血管瘤 ,于 1993年 5月 11日在我院行 (T12 ~L1)椎体切除术 ;1994年 9月 2 0日因脊椎血管瘤复发并引起左下肢麻木 ,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毛细血管瘤。右下肢完全丧失感觉 ,腰背部及左下肢疼痛进行性加重 ,生活不能自理 ,发生截瘫。体检 :T10~ 12 、L2~ 4 椎骨明显隆起。MRI检查提示 :椎骨内 10cm× 4cm大小的略低信号影 ,病灶内散在小点状细条状信号 ,肿块压迫椎体 ,引起骨质缺损 ,下胸段脊髓见藕节状虾虫样信号。下腰段椎管内见数条纡曲血管影。临床诊断 :脊椎血管瘤 (T12 ~L2 …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因直肠癌于1997年6月2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术前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T12~L1及L3~4两点穿刺,头端置管。在T12~L1穿刺成功后发现穿刺针尾端少量渗血,生理盐水冲洗后置管,以05%布比卡因阻滞,手术顺利,术后第2天患者双下肢仍麻木,不能活动。查体发现T10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肌张力明显降低,肌力约1级。欧乃派克造影示T11处杯口状充盈缺损。考虑椎管内肿瘤,不除外硬膜外血肿。于1997年6月3日(首次术后22h)在局麻下行椎管探查术,发现硬膜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凸成形术后椎体内磁共振信号改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行后凸成形术患者,对其术后2w内,2w~3个月,3~6个月,6—12个月等不同时间段骨折椎体内MRI信号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不同时间MRI信号强度变化规律并探讨信号变化所反映的病理生理及临床意义。结果术后2w椎体内MRI信号变化最明显,2w~3个月椎体内高低信号混杂;术后3~6个月临床骨折愈合期后椎体内信号仍多为混杂,但信号强度进一步减低;术后6~12个月椎体内MRI信号恢复正常。结论术后MRI信号从影像学角度反映椎体内病理生理变化,为观察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后凸成形术术后临床愈合提供了一种更直观的影像学工具。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椎管内淋巴瘤的诊治——附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椎管内淋巴瘤十分罕见,本研究旨在总结原发椎管内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手段,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北京天坛院神经外科三病房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6例经病理证实为椎管内恶性淋巴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5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38.5岁。4例患者首发症状为疼痛,平均病程10.9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肿瘤位于颈段4例,胸段1例,骶段1例。本组患者均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术中辅以电生理监测,肉眼全切1例,近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4例症状缓解,出院后全部患者均行放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原发性椎管内淋巴瘤是椎管内的罕见肿瘤,缺乏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椎板切除减压,肿瘤切除.术后辅以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资料:患者女,60岁,因双下肢麻木1年,加重伴乏力7个月入院.查体发现脊髓胸9段以下浅、深感觉减退,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X片示T9右缘、后纵隔内有一约8cm×8cm的缎密肿块;椎管造影示T10髓外硬膜外占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