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PCI组)和非PCI治疗患者69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MIDAS)分别在人院时、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进行综合评定。结果(1)PCI组在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的MID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1年生存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组:2.44%;对照组:5.80%)(P〉0.05)。结论PCI术与非PCI治疗均可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但PCI术提高生活质量的幅度较非PCI治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心功能分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20例患者进行Killip分级;分别按性别、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良嗜好、梗塞血管、TIMI分级、超敏C反应蛋白等进行分组、记录比较相应病例数。结果所有120例患者进行Killip分级,比较发病数结果在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50岁为分界线分两组比较,以是否具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良嗜好分别分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梗塞血管(右冠、左冠)分组、以TIMI分级(1-2级、3-4级),以超敏C反应蛋白(≤1 mg/dL、>1 mg/dL)分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良嗜好、梗塞血管、TIMI分级、超敏C反应蛋白等因素与PCI后心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命力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行PCI术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心肌梗死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组建生命力护理干预小组,进行知识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和用药指导等生命力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机体功能状态[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结果:干预后两组SAQ的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命力护理干预能改善行PCI术的AMI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减少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6.
陈巧风 《中国当代医药》2014,(5):151-152,155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都是首次发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要承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本文通过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压力状况,了解患者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心理和社会支持,缓解患者压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增强信心,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组,对照组75例为非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患者,观察组75例为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TA)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合并血栓负荷病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合并血栓负荷病变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单行PCI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TA,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的LVEF值、ST回落率、TIMI分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个月的严重心律失常、术后出血、严重心绞痛、非致命性再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联合PCI治疗合并血栓负荷病变AMI,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梗死区域心肌灌注,增加冠脉血流,挽救更多的濒死心肌细胞,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S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AMI行PCI治疗后发生ST的患者28例,围手术期均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片或噻氯匹定双重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因胃溃疡或出血未用或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ST8例,在经球囊扩张(PTCA)并尿激酶溶栓术中发生室颤死亡1例,发生ST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22例均于PTCA或PCI治疗血管再通。2例经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好转。2例可能的ST在术后24h内出现心绞痛,心电图示ST段抬高,肌钙蛋白升高,经加强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病情好转。多因素logist回归显示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C型病变、支架的长度及早期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发病的危险因子(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的ST形成发生率很低,但是预后较差。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型类型和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差可能是S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早期介入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S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 选择AMI行PCI治疗后发生ST的患者28例,围手术期均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片或噻氯匹定双重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 因胃溃疡或出血未用或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ST 8例,在经球囊扩张(PTCA)并尿激酶溶栓术中发生室颤死亡1例,发生ST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22例均于PTCA或PCI治疗血管再通.2例经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好转.2例可能的ST在术后24h内出现心绞痛,心电图示ST段抬高,肌钙蛋白升高,经加强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病情好转.多因素logist回归显示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C型病变、支架的长度及早期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发病的危险因子(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的ST形成发生率很低,但是预后较差.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型类型和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差可能是S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早期介入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术后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共入选15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加肝素组(实验组)(75例)和肝素组(对照组)(75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基础临床情况、术后冠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2.0%和77.3%,P<0.05).随访3个月时,实验组MACE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有效减少AMI急诊PCI治疗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明显改善靶血管前向血流TIMI分级,减少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率,安全性好,不增加出血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 3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12-24 h内行急诊PCI。其中急性前壁、广泛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共23例,急性下壁、下壁右室、下壁右室后壁共12例。结果 35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左前降支(LAD)25例,左回旋支(LCX)4例,右冠(RCA)6例。35例患者均介入治疗成功,TIMI血流3级34例,TIMI 2级者1例。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积极有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穿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方法 比较经桡动脉介入(TRI组,54例)和经股动脉介入(TFI组,49例)两组行急诊PCI治疗相关资料.结果 两组基本特征、血管穿刺时间及成功率、PCI成功率、麻醉至球囊扩张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TRI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FI组(3.8%vs10.2%)(P<0.01),住院时问明显短于TFI组(P<0.05).结论 TRI行急诊PCI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TFI比较,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恶性心律失常(MA)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47.24±3.14)岁;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72 h内MA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静脉溶通后行延迟PCI冠脉血运重建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因AMI住院并接受PCI治疗者72例,急诊直接PCI者20例,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开通行延迟PCI者52例,直接PCI者仅处理梗死相关血管,延迟PCI者除处理梗死相关血管外,对严重狭窄的非梗死相关血管也同时进行了处理。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直接PCI和延迟PCI的梗死相关血管均成功开通血运重建,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梗死相关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即刻血管慢复流的发生率直接PCI组较延迟PCI组高(P〈0.05),术后随访期间,7例术后6个月内发生心绞痛,5例为直接PCI,2例为延迟PCI。无再梗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PCI是治疗AMI的有效方法,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急诊直接PCI术中冠脉血管重建术后即刻血管慢复流的发生率较延迟PCI者高,选择性的对病变血管采取PCI能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均于发病后6h之内行急诊介入治疗,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52)和对照组(n=54)。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替罗非班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介入术后1h内开始应用替罗非班,持续泵入至术后36h。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比较有较高的sumSTR〉70%(P〈0.05)。替罗非班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使用替罗非班可减少术后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感染原因进行调查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出感染患者行痰液、血液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感染与患者在术中出现心室颤动致阿斯综合征,予直流电电复律等抢救术野受污染相关;与患者存在多种基础性疾病相关;与患者年龄、手术射线量呈正相关;与导管室消毒等措施相关。结论应杜绝术野污染,控制老年患者其他基础疾病,尽可能减少手术X线照射量,提高患者抵抗力,做好导管室相关消毒措施,进入导管室医务人员及患者均应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全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接受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PCI术中配合半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试验组患者PCI术中配合全剂量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将同期于我院行PCI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的79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硝普钠组)和对照组39例(硝酸甘油组),两组手术方法相同,出现无复流现象后分别经冠状动脉内注入硝普钠(每次用0.05~0.1mg)和硝酸甘油(每次用0.1~0.2mg),术中出现低血压给予阿拉明0.5~1mg。观察两组注射药物后首次和末次冠脉造影图像,分析其冠脉特征(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观察两组冠脉内有创血压、心率变化及术后7d的射血分数;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80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MACE)。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内注射药物后:实验组TIMI分级达到3级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7.5%vs46.2%,P=0.004),TMP分级达到3级以上的比例高于对照组(75.0%vs48.7%,P=0.016);两组冠脉内有创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7dLVEF高于对照组(54.6%±9.2%,43.8%±5.9%);实验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vs20.5%,P=0.038);实验组在平均80d随访期间发生总的MACE事件比对照组相对有所减少(7.5%vs25.6%,P=0.030)。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可以改善A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分级,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是治疗此类患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萍  刘晓桥  钟雷  黄山  韩玉泽  王柳堃 《贵州医药》2006,30(11):977-979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4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别采用ELISA法和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介入术前以及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CD62P和Hs-CRP水平,同时记录每组冠脉内手术操作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术前CD62P、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P<0.05),AMI组手术时间(16.18±8.82分)均小于SAP组手术时间(26.82±17.35分)(P<0.05),AMI组术前、术后的CD62P、Hs-CRP水平均分别高于SAP组,但较SAP组持续时间短。结论临床状态和冠脉病变程度以及冠脉内介入手术操作时间影响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