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分析德保县2014年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为制定消除麻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疫情报告和处置资料,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此次麻疹暴发疫情持续3个月,共报告确诊病例24例,发病率为7.99/10万,无死亡病例,8月龄至2.5岁婴幼儿占总病例数的50.00%。未免疫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占66.67%,发病前7~21天有到医院就诊或治疗史者占33.33%。结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低、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下降、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不力是这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2015年望谟县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2月25日望谟县报告的麻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此次麻疹暴发疫情历时68 d,共报告麻疹病例53例,发病率为16.56/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至18岁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疫情呈点多面广的流行;病例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次占13.21%,0剂次占16.98%,免疫史不详占69.81%;麻疹IgM抗体和麻疹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00%和96.43%,病毒分离鉴定麻疹病毒阳性率为25.92%。结论 基层防保网络薄弱、常规免疫接种存在薄弱环节及监测系统不敏感延误疫情处置是本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通州区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将该区麻疹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通州区共报告麻疹暴发疫情11起,累计病例45例;外来人口病例44例,本市人口病例1例;暴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8.89%,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为91.11%.结论 控制麻疹暴发的重点在于对外来人口的综合管理,高质量的MV常规免疫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控制麻疹暴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湛江市2001~2003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湛江市麻疹流行状况 ,为制定加速控制麻疹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湛江市 2 0 0 1~ 2 0 0 3年麻疹监测系统的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 0 0 1~ 2 0 0 3年湛江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 6 0 4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2 85 /10万。流行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并存 ,3年共发生麻疹暴发疫情 2 5起 ,麻疹暴发病例占全部病例的 2 6 32 %。每年 3~ 4月是高发季节 ,8月龄至 7岁儿童病例占总病例数的 6 7 38%。全部病例中 ,无麻疹免疫史者占 5 9 11% ,麻疹免疫史不详占33 94 %。结论  2 0 0 1~ 2 0 0 3年湛江市仍有麻疹散发或暴发流行 ,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和控制麻疹局部暴发是控制麻疹流行的主要措施 ,另外要完善麻疹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4年隆安县麻疹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暴发原因,为落实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 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麻疹lgM抗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3-8月隆安县出现麻疹暴发疫情,共报告麻疹患119例,罹患率为28.79/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月龄以下和21~39岁成人,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厢和那桐镇;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散居儿童和农民是麻疹高发人群.94例大于8月龄的患者中23例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24.47%.结论 2014年隆安县麻疹暴发流行的直接原因是易感人群积累和医院感染,最终原因是存在免疫空白或人群抗体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获嘉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疫苗(MV)应急免疫控制麻疹暴发流行的效果,为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获嘉县2005年-2007年疫情网络直报和麻疹监测系统麻疹发病资料及2007年MV应急免疫接种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年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150例,2005年-2007年各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4.53/10万、4.74/10万和27.93/10万。疫情呈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2007年3月-4月份出现麻疹暴发流行。暴发疫情病例占总病例的49.33%,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龄段。麻疹发病以散居儿童、小学生、托幼儿童发病为主,〈10岁病例占总病例的74.67%;另外,〈8月龄和〉20岁的病例分别占总病例的14%和16.67%。8月龄-14岁儿童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祥占63.64%。实施MV应急免疫报告接种率、快速评估调查接种率分别为96.38%、98.10%,应急免疫后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无MV免疫史致使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是造成麻疹疫情回升和暴发流行的根本原因。保持高质量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MV复种,同时在3年-4年后开展MV后续免疫,以及敏感的麻疹监测系统是加速控制麻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哈密地区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新疆哈密地区2008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一般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探讨麻疹控制策略.方法 对哈密地区2008年麻疹疫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哈密地区2008年出现暴发和高度散发并存的麻疹疫情,共报告麻疹病例440例,发病率96.22/10万,是2007年同期的506.42倍;发病人群以19岁~成人和<4岁婴幼儿多见;报告病例中达到麻疹减毒活疫苗(MY)免疫月龄(≥8月龄)者374例,其中有M'V免疫接种史的占19.25%,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40.37%,40.37%.结论 婴儿母传抗体水平不足和成人麻疹抗体水平低下,成人和婴幼儿已经成为麻疹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焦作市麻疹暴发的原因,为今后麻疹控制在较低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麻疹暴发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暴发病例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42.55%,病例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中,3岁~15岁儿童共占80%;发生麻疹暴发到报告疫情时间平均为5天;暴发病例中无免疫史的占了52.5%,免疫史不详的27.5%。结论暴发地区麻疹基础免疫工作和加强免疫工作薄弱,常规免疫接种率不高,存在免疫空白;麻疹病例的诊治和报告不及时是暴发的主要原因;建议,做好学生入托、入学时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大计划免疫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不同时期麻疹暴发疫情特点,制定有效可行的防制措施.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比较1990-2000年和2001-2007年武隆县麻疹暴发和流行的特征及因素.结果 1990-2000年麻疹暴发病例≤1岁发病占10%、≤15岁发病占56.15%、≥20岁发病占25.38%,2001-2007年≤1岁发病占15.56%、≤15岁发病占82.22%、≥20岁发病占11.11%;1990-2000年暴发病例有免疫史与无免疫史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1-2007年暴发病例有免疫史与元免疫史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接种率地区出现麻疹疫情.结论 两个时期麻疹暴发病例的发病年龄段发生了变化,应根据不同时期麻疹暴发特点制定控制麻疹疫情,加强基础免疫和疫情报告的管理;加强疫苗储存、接种质量管理,提高业务人员素质;控制麻疹暴发疫情的最佳手段是及时开展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4年阳江市局部地区麻疹暴发流行情况,为麻疹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阳江市2004年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2004年1-12月阳江市共发生麻疹暴发疫情5起,合计91例病例,罹患率为4.10%(91/2 218),均为13岁以下儿童,其中6~13岁儿童发病85例,占总病例数的93.41%;病例发生时间分布在3-5月;在91例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3.19%,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39.56%、47.25%。患者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84.38%(27/32)。5起疫情从首例病例到报告疫情时间为9~54 d。结论疫情报告不及时和麻疹疫苗接种率偏低是发生麻疹暴发的主要原因。今后在做好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初始免疫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复种免疫工作,努力消除免疫空白和减少易感人群的积累,预防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4年南宁市西乡塘区麻疹流行的原因,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西乡塘区的麻疹疫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西乡塘区报告麻疹疑似病例769例,确诊460例,发病率为41.644/10万,其中8月龄以下幼儿107例,占23.3%;8月龄至7岁儿童117例,占25.4%;7岁至18岁儿童2例,占0.4%;18岁以上成人234例,占50.9%。全年各月份均有麻疹病例报告,1月最少,6月最多。结论西乡塘区2014年的麻疹发病人群主要为0~4岁幼儿以及18~50岁成人,成人病例的比重较大。及时、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麻疹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3年隆林各族自治县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隆林各族自治县报告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年隆林各族自治县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45例,发病率为11.56/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占62.22%;15岁以下儿童含麻疹类疫苗漏种率为11.46%;45例病例中0剂次含麻疹类疫苗免疫史44.44%,1剂次的仅占24.44%。结论常规免疫接种率低、基层防保人员及村医不足是本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为有效控制麻疹疫情,应采取提高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及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1990-2011年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监测和控制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柳城县1990-2011年的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0-2011年柳城县共报告麻疹病例1 06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2.24/10万,近10年麻疹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2-5月为高发季节,2001年采取强化免疫策略后,小于8月龄和大于15岁年龄组麻疹病例所占比例增加.在2000-2011年报告的138例麻疹病例中,43例无免疫接种史(31.16%),34例有免疫接种史(24.64%),61例免疫接种史不详(44.20%).结论 加强麻疹的监测、保持麻疹疫苗高接种率、实施应急接种和常态化的查漏补种工作,有效防止麻疹暴发流行,将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凤山县2014年两次输入性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处理措施,为消除麻疹危害提供参考。方法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两次暴发疫情共发病31例,发病率14.84/10万;输入性病例占77.42%,二代病例占22.58%;发病年龄最小14日龄,最大45岁;病例以﹤8月龄儿童和﹥20岁成年人为主,占67.74%;医院感染病例多,占83.87%。结论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开展应急接种和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应急措施,对防止疫情扩散效果好,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麻疹爆发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生原因,指导全省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麻疹防治工作,加速控制麻疹进程.方法 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IgM抗体,所有数据采用“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及Excel软件分析.结果 此次麻疹暴发病例主要集中在登龙乡2个村(马戈村和邦邦村),其中马戈村35例,罹患率为34%,全村15户,有14户出现麻疹患者,死亡4例;邦邦村发病9例,罹患率为5.29%.发病主要集中在1219岁,占54.55%.>15岁病例占56.82%.结论 由于报告迟缓,本次疫情呈自然流行过程.儿童麻疹疫苗有效接种率低,造成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是本次暴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玉州区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探讨暴发原因,为更好地指导麻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麻疹IgM抗体。结果玉州区2013年共报告麻疹50例,发病率为7.93/10万,无死亡病例,有7个镇(街道)有发病,主要发生在玉城和南江街道;发病高峰在4-5月,占92.00%;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4.00%;无麻疹免疫史者40例,占80.00%。结论母体胎传抗体滴度达不到保护水平、麻疹常规免疫存在漏种和接种不及时现象,造成易感人群积累,导致疫情暴发,应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提高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麻疹暴发原因,探讨防制对策.方法 对剑河县2001-2004年16起麻疹暴发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剑河县麻疹暴发强度大,平均每起暴发有28.5例患者,暴发疫情多发生在3月和10月,对象以7~9岁为主,主要为小学低年级学生,83.33%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说明暴发的主要原因是麻疹疫苗(简称麻苗)接种率低、常规免疫存在许多漏种儿童,疫情迟报等.结论 做好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并在薄弱的乡镇开展麻苗局部强化免疫,同时加强疫情监测报告管理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平顶山市麻疹流行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平顶山市2013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全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27例,报告发病率为25.83/100万;流行毒株主要是麻疹病毒HIa等5个基因型。3~4月份是发病高峰;0~2岁龄儿童为主,占报告发病数的83.46%,其中小于8月龄病例48例(37.80%);8~12月龄病例59例(46.46%),确诊病例中80.31%无麻疹类疫苗免疫史。结论常规免疫接种率低,免疫空白、原发或继发性免疫效果下降是造成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提示麻疹防控任务艰巨,应进一步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规范开展病例监测与管理,有效控制麻疹疫情。  相似文献   

19.
娄星区2006年3-7月份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兴旺  方虹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797-1798
目的分析娄星区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探讨暴发原因,为制订防治对策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人进行个案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麻疹IgM抗体。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报告病例157例,发病率37.38/10万,无死亡病例,流行高峰在4-6月份,共计124例,占此次暴发疫情总数的78.98%。结论娄星区麻疹疫情散发、暴发并存,麻疹接种率存在虚高现象,特别是流动人口和城区散居儿童,存在免疫空白。建议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对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冷链运转管理,提高麻疹疫苗的有效接种率;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城区散居儿童的管理,消除免疫空白;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分析、疫点处理和应急免疫,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2015年3月-5月石嘴山市一起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效果,为预防控制策略的调整及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的麻疹病例及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效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研究。结果石嘴山市2015年3月13日发现第1例输入型麻疹病例至5月4日经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共计33例,≤8月龄4例,占12.1%,其他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70岁,≥18岁26例,占78.8%,平均年龄为32岁,医院医护人员感染5例,未在村、居委会、学校、乡、社区等其他集体机构发生聚集性病例。结论通过采取医院内麻疹疫情的监测及预防控制、疫情暴发时的强化应急处置和应急免疫接种、保护8月龄婴儿、对特殊场所及人群(包括成人"免疫空白")的管理措施,为石嘴山市消除麻疹目标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