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继群  董吉云  王锋 《安徽医药》2018,39(8):940-944
目的 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清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老年高血压患者204例。根据Hcy值将患者分成两组,设H型高血压组(Hcy≥10 μmol/L)为A组(144例);非H型高血压组(Hcy < 10 μmol/L)为B组(60例)。监测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并计算ApoB/ApoA1比值,同时收集两组患者的血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空腹血糖(FPG)、肌酐(CREA)、尿素氮(GREA)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ApoB/ApoA1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高Hcy与多种因素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型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年龄、高血压病程、Hcy、ApoB、ApoB/ApoA1比值、UA、CREA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H型高血压Hcy与ApoB/ApoA1比值、UA、CREA呈正相关(r=0.234、0.250、0.22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B/ApoA1是老年H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43.822,P<0.001)。结论 老年H型高血压Hcy与ApoB/ApoA1比值呈正相关,ApoB/ApoA1是老年H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曹昌权  刘维洲 《安徽医药》2015,36(6):717-72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高血压与脑微出血(CMB)的关系。方法 选择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 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存在CMB分为CMB组和无CMB组。记录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血浆Hcy水平等情况, 并探讨CMB的危险因素。结果 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 男性51例, 女性23例, 平均(66.22±8.96)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CMB的发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OR=4.67, 95% CI:1.23~17.65, P=0.02), 与血浆Hcy水平无明显相关(OR=1.01, 95% CI:0.97~1.06, P=0.38)。结论 CMB与血浆Hcy水平增高无关, 与高血压显著相关, 高血压可能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周先岭  刘维洲  钱振  瞿萍 《安徽医药》2018,39(9):1068-1071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CMB)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DWI及T2-GRE扫描,对CMB进行分区、计数、分级。根据有无CMB,分为CMB组(36例)与无CMB组(3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吸烟饮酒史、血糖、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情况。结果 CMB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比例高于无C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3,P=0.010;χ2=6.121,P=0.012)。两组患者血浆生化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除了UA,Cr之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4.66,95% CI:1.22~17.64,P=0.010)、腔隙性脑梗死(OR=4.321,95% CI:1.19~16.75,P=0.012)是CMB的危险因素。结论 CMB与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其中高血压为CMB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腔隙性脑梗死与CMB可能具有类似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金怀双  徐健 《安徽医药》2020,41(9):1058-1061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8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合并恶性心律失常,127例)与对照组(未合并恶性心律失常,121例),对比分析两组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病程(OR=0.329)、白细胞计数(OR=1.299)、中性粒细胞水平(OR=1.355)、Killip分级>Ⅱ级(OR=6.45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OR=1.127)、前壁心肌梗死(OR=3.804)、QT间期变异度(QTV)(OR=0.829)、左冠状动脉闭塞(OR=2.129)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病程(OR=0.329)、QTV(OR=0.829)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应针对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防和有效管理,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踝肱指数(ABI)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外周动脉病变(PAD)的相关性,对外周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ABI作为评价外周动脉病变简易指标的可靠性。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以0.9≤ABI < 1.3为正常组,ABI<0.9为低ABI组,对两组患者糖尿病病程、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肌酐、尿白蛋白/肌酐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ABI值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低ABI组年龄、病程、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收缩压、尿白蛋白/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均高于正常ABI组(P<0.05)。年龄(OR=1.21,95% CI:1.08~1.1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43,95% CI:1.27~1.53)、尿白蛋白/肌酐(OR=1.29,95% CI:1.01~2.33)是ABI降低的危险因素。结论 ABI降低与多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有关,ABI测定可作为预测糖尿病PAD的简易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肾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初治肾癌患者100例设为肾癌组,同期选择本院体检者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匹配200例非肿瘤人群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如血钠、血磷、血钙及血肌酐)及25-羟维生素D水平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因变量相关的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中再次分析。结果 25-羟维生素D (B=-0.067,OR=0.935,P=0.001)及高血压(B=0.064,OR=1.896,P=0.001)是影响肾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水平的25-羟维生素D是肾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徐俊  胡承志  丁斌  孟令毅 《安徽医药》2018,39(7):813-8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滨湖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80例(依据颈动脉斑块大小分为4组,分别为0级、1级、2级、3级)和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肌酐、尿酸(UA)、总胆固醇(TCHO)、尿酸(Urea)、25(OH) D、血小板、vWF,分析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25(OH) D、vWF的关系。结果 颈动脉斑块各组性别、年龄、BMI、动脉血压、空腹血糖、TCHO、TG、UA、Urea、血小板计数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斑块各组25(OH) D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随着粥样斑块的严重程度的降低,25(OH) D水平降低(P<0.05),而vWF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vWF因子水平与25(OH) D水平存在负向直线关系(r=-0.365,P<0.05)。结论 25(OH) D降低和vWF升高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王菲菲  姜丹  白璐 《安徽医药》2018,39(9):1133-1135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急性脑梗死组和非急性脑梗死组,每组各67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血压、PA、ALB及hsCRP的数值水平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PA、ALB数值水平低于非急性梗死组,hsCRP水平高于非急性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PA的OR=0.984(P<0.05)、ALB的OR=0.648(P<0.001),hsCRP的OR=1.818(P<0.001)。结论 PA、ALB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保护性因素,hsCRP可能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  陈良余 《安徽医药》2017,38(11):1413-1416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钠肽(BNP)、心功能及心脏结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1例CHF患者(慢性心衰组)和36例心功能正常的心脏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慢性心衰组按照心功能诊断和分级标准(NYHA分级)分Ⅱ级(n=24)、Ⅲ级(n=31)、IV级(n=16)3个亚组。分别测量各组血浆Hcy、B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各组血浆Hcy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心脏功能和结构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①慢性心衰组血浆Hcy和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着心功能级别升高,Hcy、BNP水平升高,不同心功能级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慢性心衰组内,血浆Hcy水平与BNP和LVEDD呈正相关(r=0.394、0.449,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83,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心脏病心功能正常者,且与BNP、LVEDD、LVEF密切相关,是影响心脏功能和结构的重要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翟斐  张新秀 《安徽医药》2019,40(11):1249-125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符合入组条件的T2DM患者147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组(40例)和非CAS组(107例)。分析T2DM患者CA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CAS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脉压、血肌酐、SUA、Hcy均高于非C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04)、SUA (OR=41.313)、Hcy (OR=5.134)为CA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的年龄、SUA及Hcy与CAS的发生呈明显相关性,对预测T2DM患者CAS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尿酸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5名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每组25人,监测、分析3种药物12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MAU)、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吡格列酮组试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血尿酸、MAU、BUN、Cr、TC和TG均较试验前下降(P〈0.05)。瑞格列奈组试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较试验前显著下降(P〈0.05)。二甲双胍组试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TC、TG和MAU较试验前下降(P〈0.05)。瑞格列奈组试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1c均低于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吡格列酮组降低血尿酸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显著高于瑞格列奈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吡格列酮组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比二甲双胍组显著(P〈0.05)。结论瑞格列奈的降糖作用最强。吡格列酮显著降低血尿酸,改善肾功能。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同时伴有肾病、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时,宜选用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安徽省立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791例,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尿酸(NUA)组656例和高尿酸(HUA)组135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尿白蛋白/肌酐(UACR)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UACR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中,了解SUA对蛋白尿发生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①HUA组患者UACR高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患者蛋白尿的发生率(54.8%)高于NUA组(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CR与SUA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每增加1 mg/dL,发生蛋白尿的相对危险度为1.096(P=0.005)。结论 T2DM患者中,血尿酸水平升高可引起UACR升高,是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需监测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下贝伐珠单抗致严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后是否发生严重高血压将患者分为严重高血压组和非严重高血压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严重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00例患者,其中61例(20.3%)出现严重高血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高血压史、贝伐珠单抗累积剂量均与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患者发生严重高血压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史(OR=2.512, 95% CI: 1.321~4.776, P=0.005)和贝伐珠单抗累积剂量(P=0.033)是导致患者严重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累积剂量≤2 000 mg发生严重高血压的风险较大(OR=3.704, 95% CI: 1.081~12.692, P=0.037)。结论 贝伐珠单抗累积剂量、高血压史是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患者发生严重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临床需加强重点监护,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首次细胞学诊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47例,术后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按是否伴有CLNM,分为淋巴结转移组(CLNM组,45例)与淋巴结未转移组(nCLNM组,10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甲状腺功能实验室结果及甲状腺结节超声结果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结节的边缘、微钙化、纵横比、最大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结节的质地、回声、孤立灶及TIRADS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4,95% CI:1.006~1.103)、性别(OR=6.499,95% CI:1.902~22.200)、TSH(OR=1.904,95% CI:1.395~2.598)、TGAb(OR=3.022,95% CI:1.005~9.084)、边缘(OR=11.483,95% CI:3.196~41.255)、纵横径比(OR=4.409,95% CI:1.508~12.890)及最大径(OR=1.894,95% CI:1.250~2.869)是甲状腺乳头状癌CLNM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性别、TSH、TGAb、甲状腺结节边缘、纵横比及最大径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CLNM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尿酸变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结合运动疗法等一般治疗方式。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0.5 g/次,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治疗,吡格列酮剂量为15 mg/次,每日1次。两组服药时间均为2个月。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浓度经治疗后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异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尿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疗效,可降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使用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体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影响。方法 将西安市儿童医院自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研究组患儿选择他克莫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Treg细胞水平、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D4+/CD25+显著上升(P<0.05),同时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胆固醇、三酰甘油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研究组胆固醇、三酰甘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可有效提高患儿体内Treg比例,调节患儿免疫失衡,改善患儿的肾功能和血脂水平,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性评价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对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ephritic syndrome,N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相关数据库,依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获取RTX治疗儿童难治性NS的相关研究,分别针对RTX对NS患儿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蛋白定量水平的影响,对患儿病情缓解率及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进行meta分析。结果 对RTX治疗儿童难治性NS的缓解率进行meta分析,总体效应显示RTX治疗组的病情缓解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OR=4.15,95%CI (1.80,9.57),P<0.01]。将NS患儿的血浆Alb、Scr、尿蛋白定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RTX治疗可改善其血浆Alb水平[WMD=0.46,95%CI (0.00,0.92),P=0.05]和尿蛋白总量[WMD=-0.25,95%CI (-0.29,-0.21),P<0.01],而对患儿Scr水平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89)。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NS患儿无复发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RTX治疗可改善患儿的无复发生存率[OR=0.43,95%CI (0.31,0.61),P<0.01]。结论 RTX治疗可改善难治性NS患儿的临床病情缓解率与无复发生存率,有利于NS患儿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雷哲  赵亮亮 《安徽医药》2019,40(3):265-267,268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末次评价结果分为优良组(80例)与可差组(2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踝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骨折分型、跟骨牵引、开始康复时间、手术方式、受伤至治疗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546)、C型骨折(OR=1.725)、开始康复训练时间>7 d (OR=3.662)、未做跟骨牵引(OR=2.907)是影响手术治疗踝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过大、骨折类型、康复训练时间过晚、未做跟骨牵引等均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