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α-干扰素诱生过程中,诸多因素均可影响到干扰素的产量。我们对诱生条件中的关键因素白细胞分散度及pH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人血清能有效地分散白细胞,使干扰素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诱生过程中,定时调节与不调节pH对干扰素效价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古尼拟青霉诱生及促诱生干扰素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左丽  李永念 《贵州医药》1997,21(1):11-12
本文报导古尼拟青霉诱生及促诱生干扰素有效成分的研究,以VSV为攻击病毒,Hep-细胞为测定细胞。结果显示,古尼拟青霉多糖诱生及促诱生干扰素能力较菌丝体提取液增加4-8倍,且两者诱生动态曲线相似。提示多糖是古尼拟青耆诱生干扰素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α-干扰素诱生过程中,诸多因素均可影响到干扰素的产量,我们对诱生条件中的关键因素白细胞分散度及pH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人血清能有效地分散白细胞,使干扰素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诱生过程中,定时调节与不调节pH对干扰素效价无明显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
以鸭胚成纤维细胞——水泡性口膜炎病毒作为鸭干扰素的检测系统,证明北京鸭的脾脏细胞和全血细胞在诱生剂作用下,能够产生鸭外源性干扰素。考虑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的效价、操作的简便和提纯的效果,以脾脏细胞诱生法优于全血细胞诱生法。以正交表L9(3~4)安排试验,表明诱生鸭干扰素的最佳条件组合是:水解乳蛋白液——2×10~7脾细胞/毫升——NDV—F系,39℃旋转培养20~24小时,鸭脾干扰素的滴度可达2,000单位/毫升以上.10%的小牛血清对于诱生鸭干扰素是必需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证明本研究的抗病毒物质是鸭干扰素。硫酸铵分级盐析法可以对鸭干扰素进行浓缩和粗提纯,滴度可以提高到10,000单位/毫升。  相似文献   

5.
细辛、苍耳子对小鼠干扰素诱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细辛、苍耳子对小鼠干扰素诱生的影响,以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细辛组和苍耳子组.苍耳子与细辛浓度均为1g/ml,前者为0.4g/只小鼠.后者为 0.1g/只小鼠.用新城疫病毒(NDV)诱生α干扰素.用Con A诱生γ干扰素.应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滴定干扰素,以Log干扰素滴度的几何平均数为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辛组和苍耳子组对α或γ干扰素的诱生显示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细辛及苍耳子均有明显抑制NDV和Con 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产生干扰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interferon)是由于扰素诱生剂(interferon inducer)诱导有关生物细胞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诱生蛋白。这类诱生蛋白—干扰素产生和释放出来以后,又可作用于相应的其他同种生物细胞,并使其获得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免疫力”。干扰素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主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在1957年被发现。最初,人们认为干扰素只在保护机体免受病毒感染中起作用。直到1970年,人们才认为干扰素被诱生及发挥保护作用不应只局限于病毒,可能还包括其它的微生物。如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以诱导干扰素形成并在非病毒病原感染时,干扰素对机体可以发挥保护作用。已知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原虫、真菌和细菌具有干扰素诱生活性。既能在体内外诱导干扰素产生的细菌有布鲁氏菌、分枝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无论是在干扰素形成的动力学或是干扰素的特性方面,由病毒和细菌诱生的干扰素都是不相同的。多数病毒在进入机体4~12小时后可诱生干扰素。而细菌的内毒素或其它微生物产物进入机体2小时  相似文献   

8.
<正> 自从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m 发现干扰素以来,人们对干扰素的理化性质、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等都有了逐步深入的了解。尤其吸引人的是α-干扰素能降低Hairy细胞血癌患者血清中IgE结合因子的浓度,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过程,从而有可能在癌症的治疗上有突破性进展,笔者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就α-干扰素诱生过程中几种主要条件作了一系列的对比试验,以便找到最佳诱生条件,达到提高干扰素粗制品效价的目的。一、氯化铵的预冷处理用全血分浆所得到的灰黄层白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而在诱生过程中所用的新城鸡瘟疫病毒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导致释放大量的血红蛋白,影响了干扰素进一步纯化。因此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干扰素在体内的抗病毒作用,作者以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先处理局部皮肤以防止种痘病损。采用聚I:C诱生的人胚肺二倍体纤维母细胞干扰素,用超诱生法以增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正在广泛地试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或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干扰素的方法有注射外源性干扰素或用干扰素诱生剂诱发内源性物质,细菌内毒素就是一种干扰素诱生剂。本文作者对自己静脉注射2μg 内毒素(大肠杆菌 O127:B8血清型的脂多糖),在注射前和注射后每小时采血一次,用人细胞系BT20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作干扰素测定。干扰素的效价以能保护50%BT20单层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自从发现到现在约有20年的历史,近年的究研进展,主要为干扰素作用机制的探讨和干扰素诱生剂的选用。国内在开展感冒、气管炎病毒病因研究的同时,也开展了对干扰素的研究,主要是寻找新的内源性干扰素诱生剂,希望用来防治感冒气管炎、白血病、肿瘤、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干扰素可能是有希望的抗病毒药物之一,它有广泛的抗病毒谱,能对多种DNA 和RNA病毒起作用,对人体没有明显的毒性。但是尚需积极实践,以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来加以验  相似文献   

12.
科研发现,萝卜中含有一种抗肿瘤抗病毒的活性物质,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其名为干扰素诱生剂。实验证明,此物质对人的离体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子宫颈癌等细胞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主持此项科研的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古稀之年的许兆祥研究员。据介绍,干扰素诱生剂抗肿瘤抗病毒作用已为国际公认,从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13.
用羧甲基茯苓多糖(CMP)预处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经200IU/mlIFN-α启动后,加NDV的促诱生组的α-干扰素(IFN-α)效价比无CMP的常规诱生组高1.2倍;经PHA和/或ConA促诱生组的γ-干扰素(IFN-γ)效价比无CMP的PHA和/或ConA刺激常规诱生组高0.5倍(P<0.01),尤以CMP+PHA+ConA促诱生的IFN-γ效果最佳。说明CMP具有IFN-α和IFN-γ促诱生效应(P<0.01)。用CMP促诱生的IFN-α和IFN-γ中间体经各项指标检测不仅IFN-α和IFN-γ效价高,而且可达到生物制剂药用标准,经临床试验证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用羧甲基茯苓多糖(CMP)预处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经200IU/mlIFN-α启动后,加NDV的促诱生的α-干扰素(IFN-α)效价比无CMP的常规诱生组高1.2倍,经PHA和/或ConA促诱生组成的γ-干扰素(IFN-γ)产价比无CM宾PHA和ConA刺激常规诱生组高0.5倍尤以CMP+PHA+ConA促诱生的IFN-γ效果最佳。说明CMP具有IFN-α和IFN-γ促诱生效应。用CM  相似文献   

15.
聚肌胞(POLYI:C)是大分子的干扰素诱生剂。文献报道用它治疗病毒性肝炎和乙型脑炎时,疾病的治愈与否,不因用药剂量而明显影响;且血清中被诱导出的干扰素量极低。考虑:聚肌胞的有效机理不能单用诱生干扰素来解释,可能还有机体免疫功能参与。1982年来,我们采用小鼠试验来观察聚肌胞抗病毒过程中的促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6.
S_(801)和S_(7811)白血病细胞系的干扰素诱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我室自建的S_(801)和S_(7811)白血病细胞系进行干扰素诱生试验。当诱生细胞在5~8×10~6细胞/ml浓度时,加入新城疫病毒或仙台病毒,于37℃培养20~22小时,离心后收集上清,经用HCl调至pH2.0,在4℃灭活残余病毒5天后,干扰素滴度一般在3200u/ml,这两个细胞系均可用于干扰素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聚肌胞(聚I:C)是单链的聚I和聚C在一定条件下按硷基配对原理形成双螺旋结构的大分子核糖核酸的均聚物。它是一种高效的干扰素诱导剂。双链是这类多聚核苷酸作为诱导剂的必要条件之一。单链的聚I和聚C并无诱生干扰素的作用。聚I:C除具有高效的干扰素诱生能力外,还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抗某些肿瘤的作用,而且能加强吞噬作用、改善机体免疫功  相似文献   

18.
<正> 前言1967年Field等人首次报道具有RNA双股螺旋结构的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IC)在鼠和兔体内可诱生高滴度水平的干扰素。但后来通过临床应用发现,polyIC在人体内诱生干扰素水平较弱。Nordlund及Levy等人阐述了这种结果主要是在人体内核糖核酸酶(RNase)的水平较高,水解破坏了polyIC双股螺旋结构所致。因此,便出现了寻找抗RNase复合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枸杞子,白术对小鼠干扰素诱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枸杞子、白术对小鼠干扰素诱生的影响。方法:将小 发为正常对照组、氢化可的松(氢可)组、枸杞子、氢可+枸杞子组、白术组、白术+氢可组;氢可5mg/只,sc,枸杞子、白术均为0.5g/只ig;用新城疫病毒(NDV),刀豆蛋白A(ConA)分别诱生α和γ干扰素,应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滴定干扰素,以log α或γ干扰素滴度为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氢可组非常显著抑制α和γ干扰素滴度为指标。  相似文献   

20.
Ⅰ型干扰素临床应用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伟霞  蔡卫民 《中国药房》2006,17(2):145-147
干扰素是机体细胞对病毒感染或各种生物诱生作用反应产生并分泌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可激活别的基因亚群进行转录,从而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α和干扰素β统称为Ⅰ型干扰素。本综述了国内、外Ⅰ型干扰素在临床上的最新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医师和药师的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