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速避凝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科 1 999年以来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 1 0 4例随机分为两组 ,速避凝组 (6 0例 )给予速避凝 (0 .6 m L· d-1,分两次皮下注射 ,共 7d)及常规治疗 ,对照组 (44例 )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速避凝组有效率为 96 .7% ,对照组有效率为 6 5 .9% ,两组比较 P<0 .0 5。结论 速避凝可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前列地尔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商品名凯时)与低分子肝素(商品名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给予凯时加速避凝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速避凝治疗,2组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mg·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爱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18-16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住院的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UAP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治疗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期间有心绞痛发作的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平均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在快速缓解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等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先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硝酸盐制剂,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类等治疗,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加用速避凝0.4ml,下腹壁皮下注射,每日2次,疗程为7d。结果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本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含化用量均显著减少。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显著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使用方便、安全,方法简单,用药期间无需实验室监测,故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有广阔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1999年2月~2001年5月用低分子肝素钙(速避凝)加小剂量阿斯匹林、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田野  黎兰芝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1):2231-2232
目的 :探讨葛根素与低分子肝素钙 (速碧凝 )对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 ,入院后使用硝酸酯、合心爽、倍他乐克、肠溶阿斯匹林等药物 ,并卧床休息、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与速碧凝。结果 :对照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56 6 % ,而治疗组则分别为96%和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5。结论 :加用葛根素与速碧凝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杨庆坤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13-2614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除常规(硝酸酯、阿司匹林等)治疗外,加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d)静脉滴注2周,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T等改变。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46%,对照组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将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除予以常规治疗外,加用辛伐他汀,对照组64例单纯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79.7%,二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给予基础性治疗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 (商品名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163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肠溶阿斯匹林100mg/d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速避凝0.4ml腹壁皮下注射,每日两次共7天.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消失,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达77.8%,总有效率达92.6%而对照组才分别为26.8%及5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有非常显著的抗血栓作用,可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防止血栓发生,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安全有效,是使用方便的新一代抗凝药,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昝晓波  姚和翠 《中国药业》2013,22(13):81-8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χ2=8.80,χ2=8.3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库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海云  周群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65-196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电图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 ,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自 1997年 9月至 2 0 0 2年 8月我们用硝酸异山梨酯 (异舒吉 )与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阿司匹林配伍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36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6例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31例 ,女 5例 ;年龄 5 8~ 86岁 ;病程 2~ 2 0年 ,平均 10 3年。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9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自发性心绞痛 6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5例。合并高血压病 6例 ,糖尿病 3例 ,高脂血症 8例 ,心律失常 7例 ,缺血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联用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8例)和洛伐他汀联用合贝爽治疗组(实验组)(70例),洛伐他汀联用合贝爽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每日口服合贝爽75mg与洛伐他汀30mg,疗程均为两周。结果:洛伐他汀联用合贝爽治疗组主要症状和ECG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无1例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死亡,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2例进展为AMI,有效率为66.18%,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洛伐他汀联用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显著缓解心绞痛发作症状并改善心肌缺血,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电图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尿激酶和复方丹参滴丸。观察2组临床、心电图及中医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高于对照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4.5%高于对照组的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总有效率为87.1%高于对照组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血栓通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心肌缺血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压低的导联总数及压低的电压总量、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可进一步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情况。  相似文献   

20.
崔玉秋 《海峡药学》2008,20(5):93-94
目的观察高位硬膜外阻滞(TEA)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凝剂、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位硬膜外阻滞(TEA)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TEA)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