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目的探讨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手术切除肝癌标本79例(其中62例附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zrin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zrin的表达与肝癌的浸润、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Ezrin的过度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与进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手术切除肝癌标本79例(其中62例附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zrin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zrin的表达与肝癌的浸润、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Ezrin的过度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与进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纤维连接蛋白是否可以作为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血清标志物。方法:收集室间隔缺损患者血清和与之年龄、性别、民族匹配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法洛氏四联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各20例,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样本中纤维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纤维连接蛋白在VSD组、ASD组、TOF组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均能检测到,但在VSD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ELISA检测显示VSD组患者血清中纤维连接蛋白浓度为(67.08±27.67)μg/L,ASD组患者为(37.65±15.07)μg/L、TOF组患者为(28.08±11.24)μg/L、健康体检者为(31.15±11.18)μg/L,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VSD组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连接蛋白在VSD患者血清中的含量较高,有可能作为VSD的血清标志物,但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大样本验证。  相似文献   

4.
对40例行CPB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分别于手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2、3、4、5、7和10天共9个时点,应用单向火箭免疫电泳法测定血浆PFn含量,10例非CPB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显示非CPB组患儿术前、术后血浆的PFn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转流前比较,CPB组患儿PFn含量在术后1、2、3、4和5天明显下降,术后3天PFn下降最显著(p<0.05)。年龄小于3岁的婴幼儿、复杂性先心病患儿、CPB时间或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120分钟的患儿,其术后血浆中PFn含量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治疗介入评分系统(Tiss)≥35组的PFn值比Tiss<35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选择妊娠28-37周先兆早产的孕妇106例,入院时及在应用抗生素以及硫酸镁保胎治疗后第3 d及第7 d时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和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选择同孕周门诊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发现(1)发生先兆流产的孕妇的fFN阳性率和CRP值比正常孕妇显著增高,P<0.05;(2)先兆早流产孕妇组经治疗后fFN阳性率和CRP水平显著下降,第1 d和第7 d比较,P<0.05。检测fFN与CRP可用于评价感染性早产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人体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经淋巴系统入血,大部分迅速被肝脏内皮细胞摄取及降解.由于HA主要在肝脏内代谢,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HA代谢障碍,血中HA浓度明显升高,因而是临床判断肝硬化的生化指标之一.Ⅳ型胶原(Col Ⅳ)是基底膜的主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主要分布于血管、胆管的基底膜中,其在血清中可出现三种主要降解片段,它们在血清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足月妊娠妇女宫颈阴道分泌物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对普贝生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有引产指征,且无母婴禁忌证的足月妊娠产妇.测定宫颈阴道分泌物中fFN,同时行宫颈Bishop评分,Bishop评分≤6分者,阴道后穹隆放置普贝生1枚.结果 用药到临产平均时间、总产...  相似文献   

8.
纤维连接蛋白和前清蛋白在营养支持效果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纤维连接蛋白和前清蛋白作为腹部外科术后营养支持效果指标的意义.方法:测定腹部外科术后病人行营养支持前后的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并测定营养支持期间每天氮平衡.结果:与营养支持前相比,血清转铁蛋白、前清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在营养支持后明显升高(P<0.05),前清蛋白与纤维连接蛋白水平的升高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纤维连接蛋白和前清蛋白对评价术后营养支持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清中透明质酸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成  周开真  曹华琳  李锋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233-2234
目的探讨血清中透明质酸(HA)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已确诊的45例原发性肝癌者为患者组进行HA测定,并设门诊体检合格者28例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组HA阳性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4.78,P〈0.01)。结论血清中HA阳性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有主要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HA(透明质酸、ⅣC(Ⅳ型胶原肽)作为诊断肝脏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良好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多有报道,但HA、ⅣC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含量的变化尚未引起注意,国内未见报道。本文采用放射免疫药盒,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患者血清进行了HA、ⅣC水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的遗传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陕西地区原发性肝癌的病因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陕西地区110例原发性肝癌(PHC)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结果显示HBV与PHC关系最密切。此外,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吃蔬菜和水果少均可能与PHC发生有关。并且HBV感染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之间均有协同作用。提示HBV感染除可能有直接致癌作用外,还可与其它因素共同起到协同致癌作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V感染与负性事件可能是PHC的主要危险因素,蔬菜水果可能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确定河南省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选择152例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肝癌住院病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115例非肝病住院病例(排除肝胆系统疾患)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HBV感染是河南省肝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OR=31.22);HCV单独致肝癌的OR值为2.57,95%可信限为0.57~12.03,无统计学意义。但当HCV和HBV同时存在时,OR值为42.85,明显高于HBV或HCV单独致肝癌的危险性,呈明显的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HBV感染、本人肝病史、家庭肝病史、饮酒史,长期食用玉米、花生及花生类制品和精神创伤史等因素与肝癌发病有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PNPLA3 I148M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相关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本研究纳入HCC患者67例和健康对照组69例,对照组无肝癌家族史及肝病病史。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法检测PNPLA3 rs738409基因表型,通过Hardy-weinbeurg遗传平衡定律分析HCC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是否具有群体代表。通过χ2检验分析HCC组rs738409各基因型的频率分布有无差异。结果:对HCC组及对照组经吻合度检验,各组基因多态性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H-W)平衡法则(P〉0.05)。HCC组与对照组148 GG、148 CG、148 CC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0,P〈0.05)。结论:rs738409基因表型与原发性肝癌发病风险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MYCB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HCC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YCBP相对含量(I.RS评分),分析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与无病生存期(DFS)、MYCBP含量的关系.结果 肿瘤组织MYCBP的I.RS评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糖尿病(DM)在导致原发性肝癌(HCC)的危险因素中所起的作用,探讨DM和HCC的关系。方法通过制定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和清华同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08年12月。纳入所有研究DM和HCC病因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有14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系统评价。在纳入的14篇病例-对照研究中,12篇纳入Meta分析,HCC组与对照组的人群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量OR=2.0,95%CI=1.42~2.81,表明暴露DM发生HCC的危险性是未暴露DM的2.0倍。结论 DM与HCC存在正关联,提示DM可能是HCC的一个独立致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群HLA—DR基因、HBV基因型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2007~2008年,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方法与荧光PCR(探针)法,分别对40例慢性乙肝患者(试验1组)、38例肝硬化患者(JR验2组)和34例肝细胞癌患者(试验3组)的HLA—DR等位基因、HBV基因型进行检测,并以中华骨髓库山东分库无血缘关系的自愿骨髓捐献者1383例为对照,分析其表达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结果]HLA—DR1基因的检出率,试验3组为14.71%,对照组为4.85%(P〈0.05);HLA—DR13基因的检出率,试验3组为14.71%,试验1组为0.00%(P〈O.05);试验2组与试验3组各等位基因表型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基因型B型、C型、非B非C型所占比例,试验1、2、3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组中,HLA—DR1、DR13阳性的5例均为HBV基因C型;其他29例HBV基因C型23例、非B非C型6例(P〉0.05)。[结论]HLA—DR1可能是肝细胞癌的易感基因.携带HLA—DR13基因位点的HBV感染者更易发展为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HBV感染引发HCC发生和发展机理复杂,不仅与HBV感染宿主状况、地理环境,还与HBV基因型、病毒载量和基因突变有关,更与感染HBV时宿主年龄、感染方式及与宿主染色体整合位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