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的累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一般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不超过205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μmol/L,称为生理性黄疸。胆红素超过上述值者称为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足月儿如超过342 μmol/L,早产儿由于血脑屏障功能差,如同时有病理因素存在,影响血脑屏障功能,超过171μmol/L(10 mg/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血清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γ-GT)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择2012年8~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胆红素测定值,将116例患儿分为高胆Ⅰ组(48例)(<256.6 μmol/L)和高胆Ⅱ组(68例)(≥256.6 μmol/L).对两组的胆红素值与γ-G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4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的TBIL<256.6 μmol/L组中的TBIL与γ-GT间无明显相关(P > 0.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TBIL>256.6 μmol/L组中TBIL与γ-GT间有高度相关(r = 0.897,P < 0.01).结论 新生儿血清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可帮助评估高胆红素血症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陈华虹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209-12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一直为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之首,发病率高达50%~55%,呈逐年升高趋势[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由不同高危因素引起,严重者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及核黄疸而致残,甚至危及生命,临床诊疗工作的核心是控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进展,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2],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其预后.新生儿黄疸亦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黄疸性疾病[3],诊断按《儿科学》第7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4]:(1)生后24h内出现黄疸;(2)足月儿血清胆红素大于221 μmol/L、早产儿大于257 μmol/L,或每日上升大干85 μmol/L;(3)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 μmol/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的黄疸发生时间、血清胆红素峰值(SB)及峰值出现时间,并寻求部分因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国产HD-368型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960例足月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进行生后1~7d的监测,并且用改良J-G法对所测胆红素浓度进行间断复核。结果发现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峰值平均为(232±57)μmol/L,峰值出现时间为生后5d,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102.6μmol/L者占27.84%,血清胆红素峰值〉205.2μmol/L者占47.22%,〉256.5μmol/L者占12.15%,〉307.8μmol/L者占1.47%。并指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下列因素相关:剖宫产(χ2=27.08,P〈0.01)、母亲使用催产素(χ2=21.56,P〈0.01)、新生儿体重下降偏多(≥7%)(χ2=38.31,P〈0.01),而与性别无关(χ2=1.12,P〉0.01)。新生儿窒息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并不增加(χ2=l.02,P〉0.01)。结论新生儿保质、保量、合理的母乳喂养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关键之一,孕母慎用催产素为其二。但是,对正常新生儿和窒息儿的黄疸治疗标准是否可适当增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健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106-1106
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服双歧三联活菌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重氮偶合比色法测血清胆红素。结果 治疗 72h ,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两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均值分别为 4 3 0± 7 3μmol/L和 36 2± 4 0 μmol/L(P <0 0 0 1)。 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有效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以酶学比色法对 10 3例冠心病患者和 12 0例健康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组血清总胆红素 (8.4 2± 5 .14 μmol/ L)与健康对照组 (12 .32± 5 .30 μmol/ 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0 1)。结论 血清低胆红素含量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 ,有可能成为预测或控制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可有不同的病因引起,如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1997-01~2001-10收治的156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的病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病理性黄疸的标准:①黄疸出现过早(生后24h内出现黄疸);②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早产儿>256.5μmol/L,且以间接胆红素为主);③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μmol/L;④持续时间过长,消退后重复出现。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之一的共156例,其中男87例,女69例。足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动态检测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SB),确定淮南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7 d内血清总胆红素变化范围,为新生儿黄疸干预提供理论根据.方法 对收集的淮南地区1 25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用微量法测定生后第1~7天血清总胆红素值,计算各时间点第25、50、75、95百分位值,观察其高峰值(PSB)及高峰出现时间.随机抽取50例新生儿血清标本,用生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值,并同步以微量法测定胆红素值,计算末梢微量血胆红素值与静脉血总胆红素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检验其统计学意义,并得出直线回归方程;统计入选50例新生儿不同皮肤黄染范围相对应的静脉血总胆红素值,得出皮肤黄染不同范围相对应的胆红素估计值.结果 1 257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7天血清胆红素值的第25、50、75、95百分位值分别是:第1天58.64 μmol/L、72.51 iμmol/L、102.44 μmol/L、120.35 μmol/L,第2天105.41 μmol/L、119.72 μmol/L、150.18 μmol/L、185.30 μmol/L,第3天128.85 μmol/L、157.95 μmol/L、191.22 μmol/L、227.61 μmol/L,第4天160.24 μmol/L、191.40 μmol/L、216.65 μmol/L、277.49 μmol/L,第5天164.26 μmol/L、179.51 μmol/L、209.88μmol/L、263.74μmol/L,第6天131.87 μmol/L、172.73 μmol/L、195.57 μmol/L、231.26μmol/L,第7天118.94 μmol/L、157.57 μmol/L、204.83 μmol/L、223.84 μmol/L.PSB为294.46 μmol/L,高峰出现在第4天;微量法与生化法有良好的相关性(微量法与生化法r=0.948,t=21.067);皮肤黄染在头面部其血清总胆红素值为(112.3±6.2)μmol/L,到胸部为(165.1 ±26.7) μmol/L,到腹部为(214.0 ±30.8) μmol/L,到膝、肘为(268.5±28.2) μmol/L,到手、足心为>271.7 μmol/L.结论 安徽省淮南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l~7d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范围为120.35~223.84 μmol/L、高峰值为294.46 μmol/L,出现在第4天;以微量法检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结果准确可靠;通过目测皮肤黄染范围,初步估计其胆红素值,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双歧三联活菌制剂,通过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P<0.05);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治疗组为(45.61±17.32) μmol/L,对照组为(89.38±49.98)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P<0.05);胆红素开始下降时间治疗组为(2.3±0.6)d,对照组为(3.8±0.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8,P<0.05);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为(4.1±2.4)d,对照组为(7.1±3.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1).结论: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17.32) μmol/L,对照组为(89.38±49.98)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P<0 05);胆红素开始下降时间治疗组为(2.3±0.6)d,对照组为(3.8±0.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8,P<0.05);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为(4.1±2.4)d,对照组为(7.1±3.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1).结论: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17.32) μmol/L,对照组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妈咪爱,通过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61.22±28.63)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9.87±23.11)μmol/L,P<0.01。结论:妈咪爱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我院新生儿于2000年10月~2003年6月对22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双管同步换血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112例 ,女108例。日龄4小时~18.96天 ,平均 (3.97±2.82)天。病因 :ABO溶血病133例 ,Rh溶血病28例 ,G -6PD缺陷症35例 ,其他少见型溶血、败血症、头颅血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窒息等及原因不明者24例。换血前胆红素为(424.88±196.92) μmol/L,换血后胆红素为 (177.89±64.85)μmol/L。220例患儿中除2例因核黄疸放弃治疗 ,1例因先天性心脏病并发心衰死亡 ,1例因呼吸衰竭并发DIC死亡外 ,其余216例住院7~24天…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所选 72例病例多以围产因素 (如新生儿窒息、头颅血肿 )、ABO溶血、母乳性黄疸、细菌感染等为病因 ,全部符合病理性黄疸标准。即 :1黄疸出现过早 ,通常在出生后 2 4 h内出现 ;2程度过重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2 0 5 .2 μmol/ L,早产儿 >2 6 5 .2μmol/ L ;3进展过快 ,每日上升超过 85μmol/ L ;4持续时间长 ,通常在 2周以上 ;5黄疸消退后又重现或进行性加重。其中男 38例 ,女 34例 ,足月儿 5 6例 ,早产儿 14例 ,低体重儿 2例 ,均符合光疗指征。2 对象和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8例 ,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 2 90 .2 …  相似文献   

13.
张元晓  李正仪 《中国医药》2012,7(2):148-15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发生后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与常见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探讨其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收集急性脑卒中病例245例(急性脑梗死145例,急性脑出血99例)以及同期健康对照组80例,检测血清胆红素及TC、TG、LDL-C、HDL-C、空腹血糖浓度,记录患者性别、入院时年龄、发病时间、既往一般病史,包括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既往脑血管病史以及吸烟史.脑出血患者记录其出血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17.3 ±7.6) μmol/L比(13.8±4.7) μmol/L,(3.9±2.0)μmol/L比(2.8±1.2) μmol/L,( 13.4±6.2)μmol/L比(10.9 ±3.9)μmol/L,均P<0.01];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分别为(18.4±9.8)、(4.2±2.3)、(13.8 ±7.3)μmol/L]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胆红素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总胆红素水平与LDL-C负性相关,与TG、TC、HDL-C无统计学相关(P>0.05);血清直接胆红素浓度与TC、LDL呈负性相关(P<0.05);(P<0.01),与胆红素、TG、TC、LDL-C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无论急性脑梗死或急性脑出血其患者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因此,据胆红素水平增高可间接反映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总胆红素水平与LDL-C负性相关,血清直接胆红素与TC、LDL-C呈负性相关,可能与胆红素在脑卒中中参与了抗LDL-C氧化的作用有关.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胆红素的升高主要不是因为颅内血肿的分解和代谢,而是可能为急性期的应激反应导致了这种变化.这些变化,大大增强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赵丽娜 《河北医药》1998,20(4):204-20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常由多种病因所致。现就我院儿科1990年~1996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40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凡符合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即: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重症黄疸,血清胆红素>205μmol/L;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6μmol/L均收在内共140例,其中男94例占67.1%,女46例占32.9%,足月儿78例占55.7%,早产儿52例占37.1%,过期产儿7例占5%,小于胎龄儿3例占2.2%,发病日龄7天以内96例,超过7天44例。 1.2 病因:所有入院患儿均化验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其它相应的必要检查。结果:14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早期病例以围生因素占首位共64例,其它为溶血性黄疸12例,败血症5  相似文献   

15.
叶珍珍  沈伊娜 《安徽医药》2020,24(9):1821-1824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联合苯巴比妥结合蓝光治疗在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疗效,探讨其是否更优于其各自单独联合光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7月间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需要光疗的病儿 15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联合苯巴比妥结合光疗组,对照组:苯巴比妥结合光疗组(苯巴比妥组)及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结合光疗组(常乐康组)每组各 50例。疗程 5~7 d。分别观察各组中病儿经皮胆红素值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第 3天苯巴比妥组经皮胆红素为(17,7.2±35.1)μmol/L,常乐康组为( 176.6±34.0)μmol/L,试验组为( 178.7±46.9)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033,P=0.967);治疗第 5天苯巴比妥组经皮胆红素为(136.1±39.0)μmol/L,常乐康组为( 136.1±38.3)μmol/L,试验组为( 112.3±38.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367,P=0.006);治疗第 7天苯巴比妥组经皮胆红素为( 131.2±21.0)μmol/L,常乐康组为( 127.4±23.9)μmol/L,试验组为( 108.1±34.7)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394,P=0.036),其中试验组降低胆红素的疗效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试验组光疗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 P<0.05),疗效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 P<0.05)。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联合苯巴比妥结合蓝光治疗在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疗效肯定,更优于其各自单独联合光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双八面体蒙脱石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八面体蒙脱石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黄疸 )的影响。方法 :新生儿 14 3例 ,采用单盲分组 ,治疗组 8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 ,出生后lh内开始喂奶 ,同时口服双八面体蒙脱石 1.0g ,q 8h ,连用 7d ,用药期间每隔 1d用新生儿黄疸比色板查胆红素 1次 ,至肉眼黄疸消失 ;对照组 62例正常新生儿 ,不用双八面体蒙脱石 ,每隔 1d查胆红素 1次。结果 :治疗组发生黄疸≥Ⅲ级 16.0 % (13 81) ,对照组 3 3 .9% (2 1 62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2 2 ,P <0 .0 5 ) ;治疗组黄疸时间缩短 (χ2 =3 .3 5 ,P <0 .0 1) ,无黄疸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 (χ2 =5 .97,P <0 .0 5 )。结论 :双八面体蒙脱石可以有效干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发展 ,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在新生儿黄疸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962例新生儿在出生后1~7 d,每天对其进行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84例采血检测血胆红素水平,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同时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后的胆血素水平变化.结果 1~7 d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分别为(81.9±8.2)μmol/L、(181.7±32.3)μmol/L、(222.9±22.4)μmol/L、(230.6±20.5)μmol/L、(235.1±22.4)μmol/L、(233.7±21.1)μmol/L、(228.9±19.6)μmol/L,平均为(234.2±22.7)μmol/L.对84例经皮胆红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儿进行血液胆红素检测,胆红素水平分别为(233.7±30.2)μmol/L、(215.5±28.7)μmol/L,两者呈直线性相关(r=2.55,P<0.05).干预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为(163.4±21.7)μ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胆红素水平(232.4±28.5)μmol/L(t=5.23,P<0.05).结论 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新生儿黄疸水平具有采样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黄疸患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跃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815-2815
现对我院2003年8月~2005年4月收治的71例黄疸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血清直接胆红素(I'B)与血清胆红素总量(TB)的比值对黄疸性质确定的意义。1临床资料以TB>34.2!mol/L作为患者有黄疸的标准[1]。选取71例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33例,年龄3 ̄81岁,平均年龄42.6岁。ABO溶血23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病毒性肝炎11例,药物性肝损(抗痨药)5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肝炎后肝硬化4例,毛细胆管性肝炎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胆管阻塞型肝癌2例,胆总管结石2例,胰头癌2例,壶腹癌1例,Mirizzi综合征3例,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催产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32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根据孕母产前是否使用催产素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催产素)108例,对照组(未使用催产素)212例,在出生后分别检测两组新生儿胆红素的水平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胆红素的均值(287.73±41.27)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84.73±62.70) μmol/L(u=17.58,P<0.01),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38.89%,高于对照组的25.00%(X2=6.6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分娩时使用催产素可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早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健康人群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参考值水平。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重氮试剂法对该地区健康人群640人作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测定,然后按年龄、性别分组,并与文献报道的各地参考值范围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太原地区640例健康人群总胆红素参考范围(x-&#177;1.96s)分别为:男性6.66-27.78μmol/L,女性6.24-19.96μmol/L,总体5.43-25.11μmol/L。直接胆红素参考范围(x-&#177;1.96s)分别为:男性0.23-3.45μmol/L,女性0-2.77μmol/L,总体0-3.22μmol/L。结论:太原地区健康人群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文献报道有较大差异,建议各地区实验室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建立各自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