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及其手术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及其手术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总结12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治经验。结果:全部12例术中均见有胆囊周围粘连,胆囊与肝十二指肠韧带粘连10例(占83%);胆囊与十二指肠形成内瘘1例;术中经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诊5例。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胆囊周围粘连明显、广泛,胆囊切除术时应注意;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帮助术者正确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2.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误诊为胆囊癌十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误诊为胆囊癌的原因.方法 分析我院1996-2005年间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3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在术前和术中误诊为胆囊癌.结果 10例患者中B超和CT均诊断为胆囊癌5例,慢性胆囊炎1例;B超诊断为胆囊癌而CT诊断为慢性胆囊炎2例;B超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而CT诊断为胆囊癌2例;术中均见有胆囊壁增厚,胆囊与肝、大网膜等周围组织粘连.3例行胆囊切除+肝部分切除术,6例行胆囊切除+肝部分切除术+肝十二指肠韧带清扫术,1例行部分胆囊切除+胆囊空肠吻合+横结肠部分切除.术后病理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结论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影像学表现和肉眼所见易误诊为胆囊癌.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术中冰冻组织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3.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18例综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18例综合分析解放军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50081)李保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倩刘泽君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cholecystitis,XGC)临床并非少见,但由于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加之...  相似文献   

4.
胆囊结石并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一例报告彭浩,杨新芳患者:女,46岁,1990年9月1日因反复右上腹疼痛8个月,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再次入院。入院前3天,因畏寒,发热,右上腹剧痛伴恶心、纳差、呕吐,呕吐物为少量胃内容物及胆计。体检:体温38.5℃,脉搏88...  相似文献   

5.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是一种少见、良性而有破坏性的胆囊炎性病变,不同于慢性胆囊炎。最初在1970年称为“纤维性黄色肉芽肿”、“胆囊假瘤”和“蜡样质肉芽肿”。迄令文献上已有100例报道。其发病率为0.7%~5.2%。XGC有独特的病理表现,肉眼可见胆囊壁增厚,浆膜上有致密的纤维粘连,多伴有胆结石。胆囊横切面有散在结节或边界不清的棕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23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资料,探讨XGC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通过病理证实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男女比例为1∶1.1,平均发病年龄(59.8±14.0)岁,胆囊壁厚平均(0.6±0.3)cm,CA199平均(153.2±152.0)U/m L,经CT检查仅2例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术后随访未见并发症出现。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术前及术中难以确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是诊断的关键,胆囊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正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是一种罕见的胆囊炎性疾病,又称纤维性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胆囊假瘤、胆汁肉芽肿性胆囊炎。侵及周围组织(如肝脏)时极易误诊为胆囊癌~([1]),有时还可出现梗阻性黄疸症状~([2])。准确的术前诊断难度较大,术中快速冰  相似文献   

8.
缝扎胆囊三角系膜技术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olecystectomy,MC),由于受到切口的限制,因而安全处理胆囊Calot三角,避免出血和副损伤的技术问题特别突出。我院自1992年1月以来在MC的实践中采用了缝扎处理胆囊三角系膜的方法,获良好效果,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采用缝扎处理胆囊三角系膜的患者3000例,男性708例,女性2292例,年龄13~89岁。急诊手术385例(12.8%),择期手术2615例(87.2%)。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32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85例,胆囊息肉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与胆囊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7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和13例胆囊癌患者的MRI图像资料并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1胆囊壁最大厚度;2胆囊壁是弥漫性增厚或局限性增厚;3胆囊壁强化方式(均匀或不均匀);4胆囊壁"夹心饼干"样强化;5胆囊壁内结节;6胆囊壁黏膜线完整情况;7胆管有无梗阻;8胆囊或胆囊管内有无结石;9邻近肝脏是否受侵;10周围脂肪间隙是否清楚;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结果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与胆囊癌的胆囊壁"夹心饼干"样强化、胆囊壁内有无结节、胆囊壁黏膜线完整情况、胆管梗阻及淋巴结肿大的影像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的胆囊壁最大厚度、胆囊壁增厚类型、胆囊壁强化方式、有无胆囊或胆管结石、邻近肝脏浸润、周围脂肪间隙是否清楚的影像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对鉴别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与胆囊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检查在胆囊癌与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2016年至2018年间病理检查诊断为胆囊癌和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病人的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鉴别两种胆囊疾病的准确性。结果:本研究81例病人中,39例术后病理检查为胆囊癌,42例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39例胆囊癌病人中,31例接受胆囊根治术,8例接受姑息胆囊切除术。所有病人术前均于本院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为76.5%(62/81),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53.1%(43/81),P=0.002。39例胆囊癌,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为82.1%(32/39),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53.8%(21/39),P=0.007。在对胆囊癌的诊断效能评价中,超声造影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1%、72.7%和81.1%,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病人均行胆囊切除术。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在胆囊癌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