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志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5)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15例PGML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5例PGML临床表现以体重下降、腹痛、贫血、腹部包块、上消化道出血为主,病变主要位于胃体,内镜表现以溃疡型及隆起型为主;15例全部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5例(33.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9例(6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1例(6.7%)。结论PGM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表现极复杂,容易漏诊、误诊。需借助免疫组化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3.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丽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7):97-97
目的 分析原发于胃黏膜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其病因及发病等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光镜诊断结合免疫酶标结果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15例胃原发性黏膜相关恶性淋巴瘤的分类、分型.结果 本组恶性淋巴瘤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误诊时间为15 d~2年,平均2个月.其中B细胞肿瘤来源为80%(12/15),占同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预后虽较其他类型淋巴瘤好,但重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结论 免疫组化检测或基因表型分析在恶性淋巴瘤的分型及其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胃黏膜恶性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994~2002年间收治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9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男4例,女5例,年龄43~71岁(中位年龄53岁)。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无特殊,多为Ⅰ~Ⅱ期的低度恶性肿瘤,病程长,进展缓慢,疗效好。术前活组织检查:HE染色仅3例可明确诊断,3例曾误诊为低分化腺癌;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7例可术前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结论:胃镜活检,HE染色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提高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PGML)临床少见 ,起病隐匿 ,无特异表现 ,内镜加粘膜活检也易误诊。我院自 1982年 6月~ 2 0 0 1年 3月 ,经胃镜 ,手术及病理确诊为PGML 18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8例 ,男 ,女之比为 1.2 5∶1,年龄 30~ 70 ( 4 6.4± 12 .7)岁 ,其中 4 0岁以下 7例 ,60岁以上 5例 ,就诊前病程 2~ 140月 ,平均 17.4月。全部病例均符合Dawson关于PGML的诊断标准。另有 6例胃镜活检病理难以与低分化腺癌区分 ,因未接受手术而未能确诊 ,未纳入本组病例。1.2 临床表现大多起病匿 ,有一例以呕血 ,… 相似文献
6.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malignant lymphoma,PGML)较少见,仅占胃肿瘤的1%~3%,我院1996-2004年共收治36例,经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确诊的PGML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胃肠道是淋巴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部位,是胃壁黏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3%,临床上较少见,术前确诊困难,大多被误诊为胃癌。恶性淋巴瘤与胃癌不同,手术切除率高,外科治疗是主要方法。现回顾分析本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2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获得了随访,胃镜下表现:13例患者为肿块型淋巴瘤,31例为溃疡型淋巴瘤,15例为结节型淋巴瘤,17例为侵润型淋巴瘤;其中有9例为霍奇金淋巴瘤,67例为非霍奇金瘤;在67例患者中,6例发病来源于T淋巴细胞,61例发病来源于B淋巴细胞。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诊断较为困难,应用胃镜联合其他病理诊断指标进行联合诊断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吕哲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5):585-58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0年至2007年期间收治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上肠部不适感、黑便或腹部肿块,术前误诊8例,术前明确诊断2例、均为胃镜下确诊,术后病理分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辅以术后化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类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10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中9例为女性,发病年龄26~70岁,中位年龄51岁;1例男性,63岁。左乳3例,右乳6例,双乳1例;8例为临床ⅠE期,2例为临床ⅡE期。7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2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性淋巴瘤(MALT);1例为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10例白细胞共同抗原(LCA)均(+);角蛋白、上皮膜抗原均为(-);B细胞标记9例CD20(+),T细胞标记1例CD3(+)。结论乳腺原发性淋巴瘤少见,术前诊断比较困难,准确的病理诊断及组织学分型对规范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诊断特点,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禹州市中心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收治的55例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针对性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P 〈0.05);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胃镜下溃疡型21例、肿块型14例、结节型12例、浸润型8例。非霍奇金病患者45例、霍奇金病患者10例;T 细胞来源9例、B 细胞来源46例。给予患者积极针对性治疗后,3年以上患者生存率为32.7%(18/55)。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通过胃镜检查、病理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诊断,并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1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CNSM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总结本院9例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近10年来国内发表的415例PCNSML。结果:PCNSML好发于50—60岁,男女之比为1.4:1;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及相应脑功能区损害症状(偏瘫截瘫、肢体乏力、精神症状)为主;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单一,呈弥漫性浸润,小血管周围肿瘤细胞呈袖套状排列;B细胞性占90.9%(281/309),T细胞性占9.1%(28/309)。结论:PCNSML最常见为B细胞性,推测为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的肿瘤。免疫组化在PCNSM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变化特点,探讨其诊断标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胃手术与胃镜活检病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研究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结果】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多表现为较表浅的面积较大的溃疡,病理诊断结果大部分为低度恶性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结论】胃恶性淋巴瘤虽然发病率不高.但由于本病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较复杂,加上基层病理医生对本病认识程度的限制,极易误诊,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胃镜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PGML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多点手术病理活检确诊,分析胃镜诊断结果、PGML好发部位及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胃镜首次活检确诊25例,经2次胃镜活检后确诊12例,其他胃部疾病21例,包括胃溃疡6例,胃癌4例,糜烂性胃炎6例,胃底平滑肌瘤5例,经3次胃镜活检均确诊为PGML,误诊16例,胃镜活检准确率为78.38%(58/74);病变累及胃体43例,胃窦31例,多部位者21例;经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均确诊为PGML。结论:PGML胃镜下体现特点为多发、累及范围广泛且形态多样。胃镜活检为诊断PGML的重要手段,加强对PGML病理知识的了解,掌握胃镜下检查技巧,可提高胃镜对PGML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我院收治的14例原发于扁桃体的恶性淋巴瘤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6例主要表现为咽痛、咽部异物感伴发热,3例以颈部包块首诊,3例以呼吸道梗阻伴吞咽不适症状就诊,2例以单纯扁桃体肿大就诊.本组8例在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前误诊,误诊率57.14%,分别误诊为慢性扁桃体炎6例,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癌各1例.14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ndgkin's lymphoma, NHL)13例,扁桃体霍奇金淋巴瘤(Hondgkin's lymphoma, HL)1例.结论 扁桃体切除后进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是减少扁桃体恶性淋巴瘤误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宫颈原发恶性淋巴瘤少见,发病年龄15~90岁,以41~44岁多见,多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宫颈弥漫肿大或结节状、息肉样肿块,切面呈灰白、鱼肉状,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为大B细胞型淋巴瘤。现对2000年2月至2008年12月本院住院确诊的6例宫颈原发恶性淋巴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宫颈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ma,PGML)临床较为少见,占胃恶性肿瘤的1%~3%,占消化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1/3,因早期缺乏特异症状,临床易误诊为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我院于1998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PGML患者9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现分析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内镜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及病理资料。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可累及多部位,表现为溃疡型、肿块型、弥漫型及结节型,病变范围较大、形态多样、多灶损害为特征。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胃癌、胃溃疡、胃炎等鉴别困难。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内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下表现多样,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20.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的2%-8%。但早期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高,为了提高病理与临床诊断水平,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5例(占同期收治恶性淋巴瘤的38%(25/95例)的病理与临床资料,以探讨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