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志辉  钟郑民 《新中医》1991,23(6):27-28
本文介绍我院自1985~1990年4月对各类剖腹术患者245例,用中药排气排便汤治疗,与同期单纯西医治疗16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中西结合治疗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提前27小时(P<0.05),排便时间提前37.2,小时(P<0.01),平均住院天数缩短4.5天(P<0.01),切口感染率降低7.5%(P<0.01),减少或避免了“两管一禁”常规的使用。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促进剖宫产术后排气、排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2月~2011年6月我院妇产科疗区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嘱下床活动待自然排气。观察两组治疗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5.9%,有效率为31.0%,无效率为13.1%,总有效率为86.9%;对照组显效率为35.5%,有效率为18.8%,无效率为45.7%,总有效率为54.3%。经u检验u=8,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奄包促进剖宫产术后排气、排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是80年代末逐步开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由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瘢痕小,已被广大患者接受.我院外科于1995年10月引进了日本Olympus电视腹腔镜全套设备,开展了LC.为了了解LC术后开塞露肛门挤入对机体排气排便功能的影响,笔者对2006年7月-2009年7月在本院行LC的6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霍新华 《河南中医》2011,31(4):381-381
目的:观察排气汤合剂用于剖宫产术后促进肛门排气的作用.方法: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排气汤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开塞露纳肛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乳量充足时间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气汤合剂应于剖宫产术后可促进肛门排气、排便,效果...  相似文献   

5.
维药夏塔热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性和定量法制定夏塔热片的质量标准。用低温观察法和室温留样观察预测了该药的稳定性,结果该药处理工艺设计合理,稳定性好。动物试验表明,该药能对抗角叉菜胶、棉球等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反应。体内外抗真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提高动物致痒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维药中可供食用果品的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介一些新疆特产维药中果品类药品,其中有巴旦杏、沙枣、葡萄及葡萄干.维医中所使用的新疆这些特产果品,不但有维医长期的医疗临床经验,而且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分析,其主要成分及含量都有其独到之处,对其研究与开发具有一定的保健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排气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2010年6月收治的16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一般护理组)各8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术后排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从排气时间、排尿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各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剖宫产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促进其旱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从粪便的观察、灌肠护理、手抠嵌塞粪便等论述排便的观察与灌肠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9.
“行气汤”促产后肛门排气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春玲 《四川中医》2001,19(6):50-50
目的:使剖宫产术后病人早日肛门排气。方法:对100例剖宫产术后病人予“行气汤”促排气。结果: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P<0.01)。结论:“行气汤”有行气利肠、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以调节肠道气机,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脑死亡患者排便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37例脑死亡患者,常规治疗5日以上未排便,给予大承气汤治疗,同时采用鼻饲、灌肠法,药物分二次使用,间隔6~8小时;如第一次给药后排便,停止第二次给药。如24小时仍未排便,再按原方案给药一剂。结果:37例患者均在给药后10~16小时内排便,其中给药后6小时内排便者0例,10~16小时内排便者37例。大便次数3~5次,患者排便性状多为稀糊状便,少数呈稀水样,排便量300~1500ml。未发现对心率、血压及CVP、电解质有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产妇在围产期阶段接受腹部按揉联合穴位按摩干预,以促进产后排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分娩的产妇82例,将其以数字随机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围产期实施常规产科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方案基础上实施腹部按揉联合穴位按摩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产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产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出现排便功能异常,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产科围产期干预计划的满意度达到75.6%,高于对照组的92.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在围产期阶段接受腹部按揉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产后排便功能的恢复,使住院治疗时间缩短,使产妇在产后能够保持良好心态,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杨优燕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5):136-136,14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早排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月采取剖宫产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既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经过术后护理,研究组的正常饮食恢复时间、肠鸣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结论:在剖宫产产妇的术后护理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但有利于妇婴的健康,而且有效促进产妇的术后排气。  相似文献   

13.
本院内科近几年来,运用背部贴敷复方维药柯恰粉剂治疗22例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病情明显好转,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一般材料:22例观察对象中,男15例,女7例;年龄在30~40岁者有10例,41~50岁者7例,51岁以上者5例;病程3~12年不等.  相似文献   

14.
针刺对排便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便秘型、腹泻型、便秘与腹泻交替型,对治疗前后的排便次数、残便感、大便状态、排便量、排便时有无腹痛等5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①针刺合谷:以381例学生为对象进行有关排便的问卷调查,从排便时有不快感的112例中选7例作为治疗对象(便秘型2例、腹泻型2例、交替型3例),针刺合谷并留针10min,连续治疗6次。②针刺合谷、足三里:从107例的问卷调查中,选5例为治疗对象(腹泻型1例、交替型4例),针刺合谷、足三里并留针10min,每周2次,共6次。③针刺支沟:以120例问卷调查中的13例作为治疗对象(便秘型6例、腹泻型2例、交替型5例),针刺支沟,留针10min,每周2次,共8次。  相似文献   

15.
早期人工排便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人工排便对早产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通便法,对照组待其自然排便,观察2组早产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黄疸出现时间较晚,达到高峰时间迟,程度轻,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人工排便有利于减轻早产儿黄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丁照亮 《吉林中医药》2011,31(5):418-420
排便推进力不足型便秘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与长期排便困难,雌激素下降导致的盆底神经肌肉病变有关。针灸治疗选取长强、膀胱俞、中、大肠俞、殷门等为主穴治疗,能补气润肠,升阳举陷。气血充溢,气机畅达则大便通畅。  相似文献   

17.
张根妹 《江苏中医》1999,20(1):45-46
排便异常,非秘即泄,可单一为病,亦可存在于多种疾病之中,通过准确的观察,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阴阳盛衰,津液盈亏,疾病转归,并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辨证施护措施,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排便异常,非秘即泄,可单一为病,亦可存在于多种疾病之中。通过准确的观察,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阴阳盛衰、津液盈亏、疾病转归,并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辨证施护措施,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育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31-131
目的:探讨排便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科(老年病科)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从心理、饮食、排便方法等不同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及指导,观察效果。结果: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使用缓泻剂等护理方法,62例患者中发生便秘者7例,5例出现排便时头昏、心悸,1例排便时胸痛加重,1例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加重,无死亡病例。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排便护理干预可减少因排便造成的意外发生,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20.
梁新芝 《河南中医》2009,29(1):96-9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卧床、使用止痛剂、恐惧等因素,容易发生便秘.用力排便是诱发各种严重并发症或突然死亡的因素之一.应从心理、饮食、药物、排便习惯、按摩、心电监测等方面加强护理,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