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6年7月以来,我科采用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生产的湿润烧伤膏治疗颌面软组织挫伤,临床用于32例病人58处伤口治疗观察,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2例病人全部为住院病人,多为颌骨骨折或眼外伤伴颌面部软组织一处或多处挫伤。其中男22例,女Ic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3岁。面积:3cm×5cm15处,3cm×3cm24处,2cm×2cm以下19处。部位:额部18处,眶部8处,额部14处,口唇部9处,颈部4处,颌下部5处。2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2.1用生理盐水清创伤口,去除泥沙等杂物,于棉球吸干创面后,用无菌棉签蘸湿润烧伤膏涂抹伤口,用药…  相似文献   

2.
关节功能部位复合皮移植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修复关节功能部位创面,包括切、削痂后创面、肉芽创面、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疤切除松解后创面,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创面覆盖材料,从而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方法:应用桀亚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结果:深度烧伤切痂后创面5例,疤痕切除后创面5例,肉芽创面1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创面1例,复合皮成活良好,皮肤色泽接近正常,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复合皮移植是治疗关节功能部位创面较为理想的创面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修复关节功能部位创面 ,包括切、削痂后创面、肉芽创面、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疤痕切除松解后创面 ,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创面覆盖材料 ,从而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方法 :应用桀亚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结果 :深度烧伤切痂后创面 5例 ,疤痕切除后创面 5例 ,肉芽创面 1例 ,外伤后软组织缺损创面 1例 ,复合皮成活良好 ,皮肤色泽接近正常 ,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复合皮移植是治疗关节功能部位创面较为理想的创面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4.
下颌骨重建与功能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带血管蒂骼骨瓣修复下颌骨 16例,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6例病人中男 7例,女 9例,年龄 24~ 62岁,平均 34.6岁。病种:恶性肿瘤 7例,良性肿瘤 9例。 方法: (1)缺损修复:下颌骨离断缺损长度 5~ 10 cm,缺损部位为下颌骨体部+下颌角+升支大部 (保留髁状突 )+全部升支等各种情况。全部病例均采用带血管蒂骼骨嵴瓣修复。骨瓣采取部位为下颌骨缺损同侧之髂嵴,在髂前上棘后2~ 3cm处向后按缺损面积切取骨瓣,切取髂嵴全厚以利塑形。骨瓣面积为 6~ 11cm× 2.5~ 3.5cm,平均 8cm× 3cm。供区血管均为旋…  相似文献   

5.
慢性顽固性压疮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病程长、病人全身情况差,治疗难度大。近 10年来,本院应用物理方法辅以湿润暴露疗法 /湿润烧伤膏 (MEBT/MEBO)治疗此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本组 49例,男 30例,女 19例;年龄 42~ 75岁;创面 2 cm× 2 cm~ 12 cm× 16 cm,病程 3~ 7个月。其中糖尿病引起 9例,脉管炎及下肢静脉曲张引起 10例,白血病所致 1例,烧伤残余创面 28例,手术时电极板致伤 1例。 方法:全部采用物理疗法辅以 MEBT/MEBO治疗。清除部分坏死组织后均匀涂药,创面涂药厚 1.0~ 2.0 mm…  相似文献   

6.
全厚皮移植术是修复颜面部、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常用方法[1].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对14例颜面部、功能部位肉芽创面行全厚皮片移植术,术后外观及功能理想.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4例,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2岁~10岁2例,11岁~20岁2例,21岁~40岁6例,40岁以上4例.肉芽创面位于颜面部8例,功能部位(虎口处、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6例.肉芽创面大小(2cm×4cm)~(8cm×15cm),形成创面的原因:烧伤9例,机械外伤4例,感染1例.  相似文献   

7.
因意外事故致严重创伤所造成的胫前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或坏死致骨、肌腱及深部组织外露,创面较难覆盖,从 1999年 4月~ 2001年 3月 采用带腓肠神经远端筋膜带皮瓣修复胫前及足跟软组织缺损 15例,效果满意,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15例,其中男 9例,女 6例,年龄 8~ 52岁。 10例为胫骨前中下段软组织缺损,胫骨外露, 5例为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跟腱、跟骨外露,创面最大 12 cm× 10 cm,最小 5 cm× 4 cm。 方法: (1)术前准备。本组病例区因创伤严重,皮肤软组织等条件差,需积极清创面换药,控制感染,为皮瓣转移…  相似文献   

8.
臧晓方  熊军  蔡智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13-2315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皮肤及软组织严重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1年09月本院临床所收治的30例复杂的创伤性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患者行手术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负压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7~21 d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结果]30例患者中5例患者一次使用VSD治疗后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全部成活;25例患者由于全身多处严重软组织创伤行多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结论]VSD技术能有效地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减少创面感染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整形外科手术中应用邻近皮瓣不能完全修复创面的情况下,联合应用皮片修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作者1992年以来,利用联合皮瓣修复功能部位和骨外露等创面2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11-54岁。烧伤后功能部位癫痕挛缩15例;骨髓炎、骨外露4例;瘢痕挛缩并慢性溃疡2例。创面最大面积10cm×18cm,最小8cm×5cm,皮片成活率100%。皮瓣仅1例远端1.5×1cm区域坏死(见典型病例1),经换药后愈合,1.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无一例应用含知名岛状皮瓣血管的皮瓣,全部应用创面邻近局部旋转筋膜皮瓣。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2001年以来采用紫花烧伤膏(山东华润制药有限公司)与花椒水联合应用治疗褥疮6例,取得较好疗效,且方法简单易行。1临床资料 6例均为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72~84岁。Ⅰ~Ⅱ°创面1处者4例,3处者1例,创面最大8cm×8cm,最小3cm×2cm;Ⅲ°创面1例,面积3cm×3cm。2 方法与结果 用花椒水(1000ml水加花椒50g煮沸10min,待水温降至40℃以下)冲洗创面及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创伤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改良VSD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有2例经1次治疗创面愈合,7例一期负压吸引、二期植皮一次成功,2例行2次负压引流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1例行负压引流4次后植皮成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改良VSD方法能有效清除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减轻炎症性刺激,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植皮成活率,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换药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李孟和  黄少中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0):2397-2398
目的:探讨应用皮支血管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11例)、内踝上胫后动脉皮支皮瓣(6例)、外踝上腓动脉皮支皮瓣(6例)、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8例)分别修复足背、足跟、内踝、外踝、手掌、腕部、前臂软组织缺损31例.其中烧伤(包括电烧伤)及瘢痕切除后创面14例,创伤(车祸及机械伤)8例,慢性溃疡及褥疮6例,蛇咬伤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药物渗漏1例.皮瓣切取范围5 cm×5 cm~12 cm×18 cm.结果:28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3例皮瓣远端部分瘀血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游离植皮愈合.术后20例经6个月~5年随访,皮瓣外观、血运、质地、弹性好.踝关节、腕关节、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皮肤感觉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以上4种皮支血管皮瓣无需牺牲主干血管,不需吻合血管,操作简便,适应证明确,且皮瓣成活率高,供区易于封闭,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13.
以循证方法指导高压氧治疗断指(腕)再植术后再植指血运不良患者7例,结果在高压氧治疗前出现血运不佳、感染或坏死的断指(腕)再植7例7指2腕中,全部成活3指,部分成活2指,未成活2指;断腕再植1例成活,但手掌心部分皮瓣坏死(2.5cm×5.0cm),创面清洁,表面肉芽红润,Ⅱ期游离植皮成活。全部病例术后局部肿胀、疼痛明显者,在高压氧治疗后两三次后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4.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物理学技术修复会阴部软组织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物理学方法修复损伤创面会阴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负压封闭引流组为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1998-08/2003-07住院患者32例,对照组为1996-01/1998-12创伤中心收治的采用常规换药或引流的同类创伤患者17例。清创后将Vacuseal材料覆盖在相应大小的创面上或创腔内,维持负压在50~60kPa,7~9d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治疗后进行形态学和治疗效果观察。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32例患者中,5例未能完成治疗,27例患者完成整个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①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形态学观察:创面缩小约20%,死腔完全消灭,创面肉芽组织平坦、新鲜,毛细血管丰富,创面有渗血,肉芽无水肿,创面无渗出。②27例患者创面经二期处理后全部治愈;创面或创腔直接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治愈4例,采用局部转移皮瓣关闭7例,植皮关闭13个,二期缝合3例。③二期缝合、植皮、皮瓣转移时间,住院时间负压封闭引流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8.5&;#177;2.0),(15.1&;#177;5.8)d;(22.4&;#177;7.5),(32.1&;#177;12.6)d,P&;lt;0.01]。负压封闭引流组创面缩小程度大于对照组[(5.2&;#177;2.3),(2.0&;#177;0.3)cm,P&;lt;0.01]。结论:应用药理治疗技术的负压封闭引流方法,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可剌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良好生长,缩短治愈时间。对创伤后的急慢性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简单,并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5.
自1994年1月开始,我科应用带脐旁血管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和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以下简称薄皮瓣)用于深度烧伤手、疤痕挛缩手、手部皮肤撕脱伤,手部软组织挫伤、缺损以及其它部位的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收效较为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46岁;5例烫伤后手部疤痕挛缩,2例手部热压伤,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1例右肘窝部电烧伤后皮肤疤痕。共10块皮瓣,腹部供瓣8例,侧胸壁供瓣1例,膝上方股前外侧皮肤供瓣1例。最大面积27cm×12cm,最小面积5cm×5cm。长宽比例3.3~1:1,10块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块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坏死原因考虑一块是包扎过紧,另一块可能是缝合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我科收治的14例大面积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敷料覆盖创面,维持负压,治疗5~7d后,去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术。结果:14例患者中12例患者二期植皮一次成功,2例患者行二次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能有效清除创伤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减轻炎症性刺激,促进肉芽生长,提高植皮成功率,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循证方法指导高压氧治疗断指(腕)再植术后再植指血运不良患者7例,结果在高压氧治疗前出现血运不佳、感染或坏死的断指(腕)再植7例7指2腕中,全部成活3指,部分成活2指,未成活2指;断腕再植1例成活,但手掌心部分皮瓣坏死(2.5cm&;#215;5.0cm),创面清洁,表面肉芽红润,Ⅱ期游离植皮成活。全部病例术后局部肿胀、疼痛明显者,在高压氧治疗后两三次后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8.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复杂创面治疗中的应用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四肢复杂创面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淳县人民医院2007-11-2009-11收治的18例四肢复杂创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应用VSD的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彻底清创后予以VSD敷料覆盖创面,维持负压吸引后,去除敷料后根据创面愈合情况行植皮、直接缝合或继续封闭引流。结果 4例创面较小(5 cm×5 cm~10 cm×10 cm之间),急诊清创后即行负压封闭引流,一次性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予以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愈合。另14例患者,由于创面软组织缺损较大或感染较重,再次清创后,继续负压闭式引流1~3次,配合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所植皮肤基本成活。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能有效清除四肢复杂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减轻炎症性刺激,促进肉芽生长,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小腿下段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 6例 ,均为男性 ,年龄18~ 5 6岁 ,平均 33岁 ;均为车祸致小腿下段胫腓骨严重粉碎骨折并部分胫骨及软组织缺损。急诊行旋髂深动脉髂骨皮瓣移植、外固定架固定 1例 ;急诊行清创外固定架固定术 ,术后因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 ,缺血坏死 ,2期行旋髂深动脉髂骨皮瓣移植 5例 ;髂骨移植长度 4 0cm~ 7 5cm ,皮瓣大小 4 0cm× 4 5cm~ 7 0cm× 9 0cm ;第 2次手术距第 1次最长约 1个月 ,最短 2周。术中彻底清除周围失活组织 ,摘除严重粉碎性骨块 ,生理盐水及双氧水冲洗创面 ,新洁尔灭液浸泡创面 10min。根据清创后软组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深度烧伤患者分为封闭负压引流(VSD)与传统换药两组,64例VSD组先手术清创再采用VSD技术行创面封闭,待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再应用VSD技术于植皮区;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去除分泌物及坏死组织,肉芽组织新鲜后再予以植皮。结果 VSD组患者无发生局部或者全身过敏反应及异常出血的情况。通过7~10天负压封闭技术治疗,除4例因皮肤缺损较大,且血运差等因素,需重新清创后并继续VSD外,其他60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鲜红,后应用植皮术,效果良好。VSD组与对照组治疗至植皮的时间、疼痛评分、治疗费用、创面的细菌培养率、植皮成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VSD技术治疗深度烧伤简便,容易推广,可使烧伤创面的肉芽组织生长,使烧伤创面的感染率降低,可以尽早植皮,并提高植皮成活率,减轻患者的痛苦,较传统换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