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云阳县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杨巨武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428-1428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加强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2007年对云阳县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自《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以来,各级医疗机构已经将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当作当前医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卫生部已经将医院消毒感染监测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优劣列为对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重要指标。随着农村社区居民对基层医疗需求的增加,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感染管理质量,加强消毒工作,有效控制农  相似文献   

3.
陈道丽  董士斌 《淮海医药》2001,19(5):371-372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对49家区级医疗机构的现状和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结果进行调查分析,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共监测区属医疗机构49家,监测各类样本266份,合格156份,合格率5.65%;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存在问题较多,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合格率低。结论 加大卫生行政管理力度,加强消毒工作的监督、监测及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预防医源性感染,确保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诸春杭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94-179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提高淮南矿区各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水平,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我站于2003年10月20日至11月5日对矿区19个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医疗机构是患者诊疗疾病、医务人员工作的重要场所,而消毒是控制和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1],因此,监测并掌握区域内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是保护医务人员及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沁源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及存在的问题,在2009—2013年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使用中消毒液、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的消毒工作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对象:3家县级医疗机构,14家乡镇卫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控制院内感染,提高我区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深入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于2005年12月对辖区的18所区属医院进行了消毒隔离的全面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医源性感染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解我区的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和院内感染管理情况,我们对辖区内的不同级别的93家医疗单位连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监测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之规定,评价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GB15981—1995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多数医疗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消毒灭菌效果达不到《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其中室内空气合格率仅为12.33%,其次为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为63.64%,消毒后的器械监测效果合格率为77.83%,对此我们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使我区医院消毒状况连步改善,确保消毒效果,以保证广大患者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社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意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院内感染,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全民健康。根据浙江省院感管理质控中心制定的《2012年基层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表》,采用实地查看、询问相关医务人员、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检查,发现社会医疗机构存在院感管理组织不健全、院感管理概念淡薄、知识缺乏、消毒供应室管理不规范、可以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消毒方法不正确、消毒剂管理不规范、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健全管理体系、重视院感知识培训、完善院感管理监管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及规范消毒灭菌监测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364-364
<正>为了解巨野县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开展状况,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贯彻执行情况,对各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严格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卫生监督质量和效率,提高医疗机构为患者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我们于2012年9月对全县395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内从事医疗活动的重点场所。共监测2级医院3家,乡镇医院18家,民营医院14家,诊所、卫生室130家,一体化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诊疗过程中院内感染易感因素及控感措施。方法依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和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制定并实施口腔科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结果通过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完善了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了口腔科门诊院内感染的控感能力。结论只有提高预防措施,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及实施,才能杜绝口腔科门诊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监测,评价标准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与标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结果 监测173间市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监测项目11个,检测7367项次,总合格率为88.88%,除Ⅱ类以上房间空气、医务人员手和排放污水合格率低外,其他8个项目合格率较高.结论 多数医疗机构能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完善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医院消毒隔离工作.通过监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暴露了市区医疗单位的消毒卫生状况,发现市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珲春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加强卫生消毒监测管理,为防止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007~2011年对全市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现场采样监测。结果共监测各类医疗机构147家,检测样品2593份,合格2037份,总合格率为78.6%。2007~2011年全市各年度消毒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7.8%、77.9%、71.8%、65.8%、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县市级医院与个体诊所和村卫生所的消毒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检测项目监测结果显示无菌器械浸泡液合格率最高,为94.4%,医院污水合格率最低,为44.6%。结论对预防医源性感染应继续重视并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个体诊所和村卫生所的消毒质量,加强对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六安市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消毒质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2011年对六安市24家医疗机构的环境空气、工作台面、使用中消毒液、医务人员手、活检钳、镜腔等清毒效果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共检测423份样品,合格率92.4%,2010年检测231份,合格率89.6%,2011年检测192份,合格率95.8%,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1,P=0.026).不同监测对象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5,P<0.001),其中环境空气的合格率最低,为75%.医疗机构内不同科室、不同地区、级别、医疗机构类型、医疗机构性质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六安市医疗机构消毒总体合格率较高,不同检测对象消毒合格率不同,不同地区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不均衡,应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以便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
防止医源性感染和医院内感染是提高医疗安全质量的重要手段,进行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是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我县为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监督管理,促进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全年分6月、11月两次对县内17家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和掌握各医疗单位医院消毒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确保医疗机构科学而有效地开展消毒灭菌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于2009年对驻我县的县级医疗机构、厂矿、院校卫生所、城区所有个体诊所以及乡镇卫生院的重点部位进行了现场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院内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国家对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卫生部对<消毒技术规范>中医疗机构消毒标准也更加细化,为了解我市各医疗机构的消毒与灭菌效果,杜绝医疗性感染,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广大就医者的健康,舒兰市疾控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于2011年8~9月份对市内3家县级医院及23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消毒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17.
医院消毒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医院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以及消毒效果是否可靠的主要手段[1],为了解我市市属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便于指导其今后的消毒工作,现将我市2003-2006年市属医院消毒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县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加强消毒工作的管理,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我们于1 998~1 999年对全县范围内的38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医疗机构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的制定是在征得中华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  相似文献   

20.
余岳玲 《安徽医药》2015,36(8):1031-1033
目的 通过对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探讨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措施。 方法 调查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内容共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度、培训、监测、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以及手卫生现状。 结果 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组织建设、制度制定、人员要求、预防控制基础措施较规范。但人员培训、重点部门与环节管理欠规范;执行卫生行业标准不力,特别是未规范执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个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缺乏监督检查机制,各种监测方法欠准确。 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组织体系较为规范,但还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力度和加强培训频次;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的投入,包括增加人员和增添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