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95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426例、病毒感染组359例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69例,选择同期150例体检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收集各组一般资料、诊疗信息,比较各组血清SAA、hs-CRP和IL-6的水平,绘制各项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其诊断3种感染性疾病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SAA水平均升高,且在病毒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细菌感染组中依次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毒感染组比较,hs-CRP和IL-6在细菌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中表达水平升高,且细菌感染组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4、0.934和0.940;灵敏度分别为92.2%、91.3%、89.2%,鉴别诊断性能优于单项检测。结论 SAA、hs-CRP及IL-6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2.
韩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924-292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血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内毒素水平与肺炎支原体的相关性.方法 将34例MPP患者按是否感染病毒分为未合并病毒感染组(n=22)及合并病毒感染组(n=12),回顾性分析其首诊血WBC计数、CRP、内毒素及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结果 合并病毒感染组与未合并病毒感染组患者血WBC计数分别为(5.3±1.3)×109/L、(6.3±1.5)×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合并病毒感染组MPP患者血CRP、内毒素分别为(28.0±2.1) mg/L、(0.3±0.2)EU/mL;合并病毒感染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4.0±2.3) mg/L、(0.5±0.4)EU/mL.两组患者血CRP、内毒素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病毒感染组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与血CRP显著正相关(r=0.90,P〈0.05),而与血内毒素水平、WBC计数无显著相关性;未合并病毒感染组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与血CRP、内毒素水平、WBC计数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有无病毒感染对MPP患者的WBC计数无显著影响,而合并病毒感染会显著升高其血CRP、内毒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儿科住院患者141例,按不同病原体感染将其分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64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组(77例),同期选择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50例),对三组采用MEK-8222K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CRP水平及白细胞(WBC)水平均升高(P0.05),同时CRP阳性率显著高于血常规(P0.05)。联合检测肺支感染组患儿血常规、CRP后,阳性率显著上升。结论检测CRP水平有助于小儿肺炎支原体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CRP联合血常规检测能够提高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大足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足地区住院患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体及其感染特点。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共7 403例因呼吸道感染收治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的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同时检测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季度患儿病毒感染率及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1)7 403份标本中检测出病毒阳性1 315例(17.76%),各病毒阳性率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8.63%、腺病毒(ADV)1.49%、流感病毒A(IVA)1.99%、流感病毒B(IVB)1.24%、副流感病毒(PIV)Ⅰ1.35%、PIVⅡ0.41%、PIVⅢ2.66%。检出肺炎支原体阳性750例(10.13%)。(2)不同性别呼吸道病毒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6,P0.05),而不同年龄及季节呼吸道病毒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24,P0.01;χ2=428.724,P0.01)。(3)检出病毒混合感染阳性标本17例(0.23%)。单一病毒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168例(13.11%),IVA、IVB及PIVⅡ型感染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8.75%、25.27%和17.86%。结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率与年龄和季节密切相关,且病毒感染后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免疫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5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感染肺炎支原体患儿5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免疫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发热时间、侵犯2肺叶以上发生率以及胸腔积液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常规检查中,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LYM)明显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检查中,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中,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8+、CD4+/CD8+、NK、B细胞以及总T细胞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较单纯肺炎支原体病毒感染患儿肺部感染重,其器官受累严重,其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往往是由免疫反应导致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 G、MP-Ig M)、C-反应蛋白(CPR)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52例,根据致病病原体分为细菌感染组2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7例及病毒感染组14例。比较每组各项血清的阳性率与水平情况。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MP-Ig G、MPIg M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细菌感染组WBC、CPR及PCT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PR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 MP-Ig M、CPR与PCT能作为临床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联合诊断意义较大,且对感染类型的判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Mon)、血细胞比容(Hct)联合检测对判断感染的类型、程度的意义.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MP-IgM、CRP检测,MP-IgM采用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结果 呼吸道感染组CRP阳性率90%,支原体肺炎组CRP阳性率31.6%,呼吸道感染组与支原体肺炎组CRP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1).呼吸道感染组与支原体肺炎组的Mon 、MP-IgM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道感染组与支原体肺炎组的Hc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Mon、Hct是鉴定肺炎支原体和非支原体感染的指标,MP-IgM与Mon存在联系性.MP-IgM、CRP、Mon、Hct检测对急性呼吸系统细菌、肺炎支原体及病毒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1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9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WBC、hs-CRP水平较对照组高,CD4^+/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细菌感染患儿WBC、hs-CRP水平较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患儿高,CD4^+/CD8^+水平较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患儿低(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WBC水平较病毒感染患儿高,CD4^+/CD8^+水平较病毒感染患儿低(P<0.05)。结论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与hs-CRP水平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存在一定联系,且三者水平检测能有效鉴别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为临床鉴别感染病原体类型、选取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循证数据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组89例、病毒感染组7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84例及健康儿童60例的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P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细茵感染组比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升高明显(P〈0.05),而病毒感染组则无明显升高(P〉0.05)。细菌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纲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CRP水平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时疗效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在不同病原体类型肺炎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炎患儿90例,其中细菌性肺炎31例、病毒性肺炎30例,支原体肺炎29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各受试者细胞免疫指标、hs-CRP和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CD3~+、CD4~+和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CD3~+、CD4~+、CD8~+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hs-CRP和PCT分别为30.24±8.41mg/L和14.40±4.16μg/ml,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P0.05);支原体感染组hs-CRP和PCT分别为21.17±9.04mg/L和10.14±3.44μg/ml,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hs-CRP和PCT判断细菌性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和0.913,P0.05;其中hs-CRP截断值为19.29mg/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0%和77.97%,PCT截断值为10.83μg/m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0%和80.25%。结论肺炎患儿体内有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抑制,hs-CRP和PCT明显升高,其中hs-CRP和PCT在鉴别病原类型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is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procalcitonin (PCT), and serum amyloid A (SAA) in early diagnosis of bacterial pneumonia. CRP, PCT, and SAA levels of children with bacterial pneumonia, children with non-bacterial pneumonia, and healthy children were compare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RP, PCT, and SAA in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pneumonia in children were compared. CRP, PCT, and SAA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healthy children when compared with children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ROC analyses showed that CRP, PCT, and SAA all had good accuracy in distinguishing bacterial pneumonia from non-bacterial pneumonia. The combination of CRP, PCT, and SAA further enhanced the accuracy in distinguishing bacterial pneumonia from non-bacterial pneumonia. In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RP, PCT, and SAA could indicate the status of bacterial pneumonia. The combined test of CRP, PCT, and SAA had the highest diagnostic accurac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不同感染病原体类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特点及其与小儿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58例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性肺炎(BP) 53例,支原体肺炎(MP) 64例,病毒性肺炎(VP) 41例;并根据小儿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21例和轻症肺炎137例。同时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外周血WBC和血清CRP、PCT水平检测。结果 BP组外周血WBC及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MP组、VP组和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P组与VP组血清CRP、PCT浓度均显著高于HC组,MP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VP组、HC组的血清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肺炎患儿与HC组的外周血WBC和血清CRP、PCT的阳性率差异与其血中水平差异一致。BP组血清PCT、CR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外周血W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P组血清P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清CRP和外周血WBC的阳性率,而血清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W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P组血清P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清CRP及外周血WBC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肺炎组外周血WBC和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周血WBC水平对BP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清CRP浓度有助于鉴别VP与非VP,血清PCT含量则有助于鉴别BP与非BP,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区分不同感染病原体类型的小儿肺炎,并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患儿各67例为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选择健康体检儿童67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组急性期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显著低于细菌性肺炎组(P均0.05)。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两者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发现恢复期支原体肺炎组血清PCT、CRP水平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早期联合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PCT与CRP水平可帮助早期鉴别支原体感染肺炎和细菌性感染肺炎,并可作为疗效观察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36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实验室诊断结果,将观察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8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PCT、hs-CRP、IL-6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PCT、hs-CRP、IL-6水平,比较PCT、hs-CRP、IL-6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PCT、hs-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CT、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敏感度与特异度相对较高,且阳性与阴性预测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项,约登指数也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检测虽然敏感度有所提高,但特异度降低,约登指数下降。结论 PCT、hs-CRP、IL-6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CT作为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的指标特异度更好,真实度更高,对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及综合评价,可显著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对于早期病情诊断与预后评估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西电集团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患者为试验组,50例单纯肝硬化患者为对照1组,5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2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PCT、C...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MPP患儿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70名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SAA、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白细胞计数(WBC).比较两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联合检测诊断老年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胸部X线检查及实验室细菌学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性感染组,各12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儿感染性肺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将细菌感染性肺炎(细菌组)104例、非细菌感染(非细菌组)109例和健康体检儿童110例(对照组)纳入本研究,观察各组FIB、PCT、hs-CRP水平变化。结果细菌组患者FIB、PCT、hs-CRP均高于非细菌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组、支原体组和衣原体组患儿FIB、PCT、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组、细菌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P0.05)。细菌组中患儿FIB水平与PCT、hs-CR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5、0.396,P0.05)。PCT与hs-CRP呈正相关(r=0.487,P=0.021)。结论 FIB、PCT、hs-CRP联合检测能有效鉴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对肺炎的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用于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18例肺炎为研究对象,其中以74例鲍曼不动杆菌肺炎为研究组,以144例非微生物感染肺炎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比较PCT、CRP、IL-6、CD3+、CD4+、CD4+/CD8+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PCT+CRP+IL-6联合诊断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研究组PCT、CRP、IL-6、CD3+、CD4+、CD4+/CD8+检测及PCT+CRP+IL-6联合检测对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诊断效能,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肺炎与PCT、CRP、IL-6、CD3+、CD4+、CD4+/CD8+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PCT、CRP及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CRP、IL-6升高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危险因素,CD3+、CD4+、CD4+/CD8+升高是其保护因素。PCT+CRP+IL-6联合诊断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曲线下面积高于PCT(Z=2.151,P=0.031)、CRP(Z=3.175,P=0.001)、IL-6(Z=4.255,P<0.001)分别单独诊断。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与PCT、CRP、IL-6呈正相关,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结论 PCT+CRP+IL-6联合检测能够提高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诊断灵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诊治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确诊的154例住院患儿(MPP组),以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的诊断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并选择同期非肺部感染患儿51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间WBC、CRP、SAA、PCT 4项炎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MPP组中WBC、CRP、SAA、PCT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项检测时,PCT诊断敏感度最高[85.71%(132/154)],CRP和SAA特异度高[96.08%(49/51)、96.08%(49/51)];2项联合检测时,WBC+PCT诊断敏感度最高[94.81%(146/154)],WBC+SAA和CRP+SAA诊断特异度最高[均为96.08%(49/51)];3项联合检测时,WBC+CRP+PCT和WBC+PCT+SAA诊断敏感度最高[均为96.10%(148/154)],WBC+CRP+SAA诊断特异度最高[92.16%(47/51)];CRP+SAA+PCT+WBC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最高[98.70%(152/154)],但特异度较低[60.78%(31/51)]。 结论儿童MPP时,在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同时,通过联合检测WBC、CRP、SAA、PCT 4项炎症标志物可有效提高临床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