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一种新的抗肿瘤治疗方式,其中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最为突出,但单一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对肿瘤患者的治疗作用非常有限。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独特优势,其辅助免疫治疗可以弥补单独免疫治疗的不足,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本文从肿瘤的免疫治疗出发,综述了目前癌症免疫治疗与中医药治疗相结合的策略,分析了联合治疗抗肿瘤免疫的机制,同时对其临床应用的前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肿瘤的联合免疫治疗提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癌症治疗的主流,在免疫治疗期间接受放疗的患者中观察到远隔效应。放疗可诱导或提高抗肿瘤免疫,使抗肿瘤治疗取得重大突破。放疗还可引起免疫源性细胞死亡,并可促进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的募集及其功能。放疗协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恢复了抗肿瘤T细胞的活性剂功能,该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使存在抗肿瘤免疫的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3.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然而,免疫治疗的有效率较低,研究发现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合理利用其代谢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有望成为提高免疫治疗敏感度、扩大受益群体的有效措施。本文综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研究现状,提出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维持肠道菌群稳态,探讨利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增效免疫抑制剂抗肿瘤,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严重威胁男性的生命健康。理想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具有对肿瘤细胞的高选择性和杀伤性及对自身组织的无害性,因此成为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项目。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是通过针对性地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阻断抑制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免疫活性的关键分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其他实体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就目前所掌握的实验数据表明,前列腺癌总体上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没有太高的敏感性。通过采用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识别敏感度高的患者、继续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等方式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前列腺癌中的效力。笔者就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免疫疗法作为抗肿瘤新兴治疗方法,在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中均展现出极大的治疗潜力。越来越多的临床前和临床证据将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疗效及不良反应联系起来。本文对肠道微生物在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治疗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临床策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进行概述,并分析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热点PD-1/PD-L1通路在抗肿瘤免疫中的治疗意义,再对目前PD-1/PD-L1抑制剂在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运用及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PD-1/PD-L1抑制剂进一步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PD-1/PD-L1抑制剂进一步应用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杂志》2022,(24):1811-1832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在中国被纳入医保, 已有大量肿瘤患者从中获益, 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的出现导致了肿瘤患者非预期死亡率增加, 降低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本建议结合国内外文献、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已发布的指南及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 重点围绕"防"和"管"两大主线, 贯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的"预防-评估-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 围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为临床医生和医院管理者提供可切实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防治水平、改善患者用药安全的实践建议, 以进一步促使各地区防治和管理达到同质化水平。本建议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的概述、风险评估、监测、随访建议, 还描述了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的早期识别和管理建议, 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管理者提供临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新兴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通过靶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4, 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 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达到抗肿瘤的效果,极大延长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激活免疫系统抗肿瘤的同时,也可能会对患者的多个器官系统造成损伤,内分泌副反应是最为常见的副反应之一。由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其引起的免疫相关内分泌副反应如果未被及时识别,可能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危险。本文就目前研究中发现的免疫相关内分泌副反应的发病率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同时,探讨免疫相关内分泌副反应的临床管理策略,为临床医生诊疗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吕卉 《肝博士》2023,(1):41-42
<正>近年来,免疫疗法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被广泛接受,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免疫疗法,为患者带来长期的持续临床获益。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迅速增多,其不良反应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损伤也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更好地预防和监测,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观察210例患者经抗肿瘤治疗后相关心血管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蒽环类、靶向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可出现相关心血管损害。结论抗肿瘤治疗期间需做好相关的监测,调整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可调节免疫反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PD-L1)对应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临床抗肿瘤中展现出极大优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通路,激活免疫细胞识别和杀伤的功能治疗子宫内膜癌,从而达到抗肿瘤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膀胱癌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趋势。近年来,晚期膀胱癌免疫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免疫检查点已被证实不仅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能显著改善晚期膀胱癌患者的预后。PD-1、PD-L1和CTLA-4抑制剂主要通过阻断负向调控信号,进而恢复T细胞活性,从而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为泌尿肿瘤的治疗开创了新篇章,特别是在晚期膀胱癌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晚期泌尿肿瘤中取得成功,并且在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中获批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进展,在晚期膀胱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肿瘤,治疗选择有限,预后不良。含铂的化疗方案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基石,但30年来一直没有真正的进展。由于烟草暴露导致潜在的新抗原、免疫反应受到抑制以及副肿瘤疾病的发生,SCLC具有较高的细胞突变率。T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有可能延长SCLC患者的生存期。现就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SCLC中的应用及ICIs的预测标志物做简要综述,并为临床SCLC免疫治疗的诊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周建娅  阮柯欣 《浙江医学》2019,41(23):2466-2471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在NSCLC中,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对维持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力等起到重要作用。随着贝伐珠单抗成为NSCLC一线治疗药物,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但是因无法显著延长总生存期和维持长期有效性,抗血管生成治疗渐渐显露出局限性。近几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显著延长了部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目前仍有超过半数患者难以从中获益。然而,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抗肿瘤治疗的同时,还能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从而发挥增效作用。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有望成为NSCLC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严峻锋  邱福铭 《浙江医学》2022,44(2):208-214
乳腺癌是当前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研究发现,免疫抑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肿瘤细胞利用免疫检查点对免疫反应的负调节作用来实现免疫逃逸,靶向免疫检查点的免疫疗法是继传统肿瘤治疗策略之后又一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目前,关于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结论各异,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效果评估也不尽相同.本文就免疫...  相似文献   

16.
杨蕾伊  林桑  谢其冰  尹耕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1):1393-1398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是一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自2006年5月起,已经有10种靶向PD-1和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肿瘤治疗。尽管PD-1和PD-L1抑制剂对某些肿瘤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研发同等疗效但不良反应较PD-1/PD-L1抑制剂少的新型药物迫在眉睫。此外,探索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可以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在PD-1和PD-L1抑制剂研究中的地位同样重要。本综述讨论了几种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旨在提醒临床医生在进行抗肿瘤治疗的同时需要监控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本综述还指出了未来PD-1/PD-L1抑制剂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o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经被批准用于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患者似乎并没有从ICI中受益,而是出现了疾病的加速进展,称为超进展(hyper progressive disease,HPD).目的 分析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18.
 靶向免疫检查点的治疗是众多抗肿瘤免疫的有效策略之一,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诱发持续的肿瘤缓解。抗CTLA-4单抗,抗PD-1单抗以及抗PD-L1单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研究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突破,针对免疫检查点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本文对近年来与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三阴性乳腺癌(TNBC)具有高度异质性,侵袭性强,没有特定的分子治疗靶点,因而临床预后较差.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参与抗肿瘤免疫反应,被认为是TNBC的预后指标.高水平的TILs与TNBC患者病理完全反应增加有关.目前,有关自体TILs给药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可以...  相似文献   

20.
肿瘤细胞通过表达免疫检查点,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攻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通过靶向这些免疫检查点,阻断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促进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强大的抗肿瘤效果。CD47,作为固有免疫检查点,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它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信号调节蛋白(SIRPα)结合转导抑制信号,抑制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进而使得肿瘤细胞免受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阻断CD47/SIRPα信号轴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启动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但是由于复杂的肿瘤微环境,阻断免疫细胞上的单一信号通路只能产生有限或轻微的影响。而且单独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存在耐药、不良反应、低响应率等问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高抗肿瘤效果,将CD47/SIRPα信号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与其他抗肿瘤治疗联合成为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本综述将对近年来关于CD47/SIRPα信号轴的研究进展和联合治疗策略进行总结,并对今后基于靶向CD47/SIRPα信号轴的联合治疗的发展及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