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影响脉诊压力信息采集的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指出传感器触头位置、手腕姿势、诊脉体位、采脉部位、诊脉时间等因素均可影响脉诊信息采集的准确性,提示在脉诊信息采集研究过程应该注意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脉诊压力信息采集的操作标准化研究对脉诊仪通过医疗器械的审批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脉诊实验三步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脉诊教学,创建了脉诊实验三步教学法。其第一步是传授方法,辨识平脉;第二步是利用模型,辨识病脉;第三步是测定脉象,反复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脉诊实验三步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中医脉诊"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师承教学转变为有据可依的形象直观的规模教学,使学生能尽快全面、正确掌握诊脉方法、诊脉技巧和常见脉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蒙医学脉诊方法与中医学脉诊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脉诊在两个传统医学体系中均是比较重要的诊断方法,而且蒙医脉诊与中医脉诊有渊源关系,中医脉诊的内容经过藏医学的吸收传入蒙古地区成为蒙医学诊断方法之一。在此过程中诊脉部位、诊脉时间、诊脉前的准备、按脉手法以及脉诊与脏腑的关系、病脉象等均有一定的变异。  相似文献   

4.
杨红  费宇彤  马晓峰 《中医杂志》2011,52(16):1433-1434
对张仲景临证脉诊特色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其脉诊特色为:诊脉部位,诸法和参;明辨平脉,因时辨脉;脉象主病,灵活机动;一病多脉,有常有变;动态观察,结合病史;脉症合参,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5.
试论脉诊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及指导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临诊必先诊脉识病,再与病人所述相印证,积累了一定的诊脉经验。但临床发现,寸关尺三部对病位的确定尚有不足之处。即不能包含身体全部,查阅所学脉书或脉论中。均以寸关尺三部诊脉识病。偶有提及鱼际脉者,亦未见详论。寸上脉及尺下脉,是寸口脉的上下延伸,为笔者临诊时发现。经临床反复验证比较,  相似文献   

6.
<内经>非常重视脉诊在针灸中的作用,因为脉诊是诊察患者的病位,确定疾病的性质,了解患者体内脏腑气血盛衰活动情况,从而获得辨证依据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针灸临床工作中,脉诊是针灸医生获得正确辨证、立法、处方配穴和确定针刺手法的必要条件.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特别强调"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一样,如果在针灸临床中忽视诊脉,或诊脉不认真,那辨证、立法、处方配穴和相应的针刺手法就有可能不正确,甚至与真实脉象所反应的病证性质相反,以致犯"虚虚实实"的错误,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7.
沈氏女科第20代传人韩学杰主任医师为探求临床脉诊简捷路径,首先从整体层面入手,提出“脉诊五法”作为诊脉之法则,以此明确脉诊理论基础骨架。脉诊五法以阴阳为总纲,配合解析各脉象要素,糅合虚实、寒热、表里、部位之纲领,共同构成脉诊法则。然后提出应针对局部细节,以简御繁,掌握主脉并单元式组合兼脉,灵活应用“三维法则”及“舍症从脉”,紧抓诊脉的关键技术要素,旨在厘清脉诊的核心,为临床脉诊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石 《江苏中医药》2021,53(11):21-23
唐蜀华教授提出诊脉时应注重脉象的七要素,即脉位、脉率、脉律、脉形、脉体、脉力与脉势,并力争从这七个方面做到脉诊的规范化、客观化、量化.现代中医可从脉诊中直接提取相对单一而易于把握的七大特征要素信息,用若干脉象要素术语对特定脉象进行多维扫描,描绘出看得见摸得着的立体脉象,以更细致地理解和掌握脉诊.  相似文献   

9.
脉诊辨析     
脉诊是医生运用手指切按患者体表动脉,探查脉象,用以了解病情、辨识病证的一种诊病方法.中医学对于脉诊,尤其是寸口诊脉极为重视,并使之成为临床的常规诊法.学习脉诊只有熟悉脉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反复实践,仔细体会,才能逐步识别各种脉象,并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脉诊是切按脉搏而了解诊断疾病,是临床医生用以判断疾病病位,推断疾病预后的一个重要手段。东汉医学家张仲景非常重视脉诊,其在《伤寒论》398条中论及脉象的达148条,占有很大的比例。兹就其诊脉的特点分述如下:1脉诊三部,寸口为主仲景诊脉,既全面又有侧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复杂性科学理论的脉诊研究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脉诊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的巨系统,笔者在复杂性科学理论指导下,引进“复杂一简单一复杂”的理念,对中医脉诊信息数字化后按“位、数、形、势”4种特征属性进行多维的提取、降阶分析与升维升阶整合。按此机理进行新型脉诊仪的研制,实现脉诊数字化、可视化。  相似文献   

12.
脉诊是中医学最具特色和标志性一种诊断方法,但对中医脉诊进行准确掌握、灵活运用具有较大难度。自上世纪50年代,国内的专家学者开始对中医脉诊进行客观化研究,虽取得了诸多成绩,但脉诊的客观化并未产生突破性进展,在临床应用上也未凸显出脉诊——这种无创诊断的优势。因此,脉诊的客观化研究倍受关注。金氏脉学理论在传统脉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实现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思想的统一,搭建中医脉学与现代医学的桥梁,根据金氏脉学理论进行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可能是中医脉诊客观化的根本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7):539-540
伴随精神行为病证志意辨证理论与方药体系的实践应用,相应的志意脉象诊法需要构建;临床脉学研读体会,单因素、典型脉象的感悟须从重视儿科开始。病证、体质、志意脉象的拾取与诊断技能提升,应秉承中医传统脉学理法,学习汲取现代脉家精华,注重脉感的训练与研习,区分疾病类属,选择相宜脉诊方法,依据脉征特点,选择相宜脉诊指法,顺应脉象规律,选择相宜脉诊层位。  相似文献   

14.
脉象信息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寸口脉的脏腑定位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之后《难经》确立了寸口脉与人体上焦、下焦及中焦的对应关系,《脉经》进一步提出脏腑表里与寸口脉定位的关系等。现代医家对寸口脉脏腑定位的认识有2个方面:一是微观脉学的精确性认识,认为寸口脉应依据神经分布、血液供应来确定;二是辨证脉学的系统性认识,认为寸口脉的脏腑定位是其功能系统的投射定位。然寸口脉的脏腑定位并不是一个恒常态,而是一个动变态,与医者对前人理论的接受程度、个人的指下感觉和认知水平有关,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5.
脉象信息的定量描述是脉诊客观化研究的必经之路,为此,各种脉象采集设备应运而生,脉象采集设备的研发大大推动了脉诊客观化进程,然而目前的研究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为了使得脉象采集设备能真正的为临床服务,通过对中医脉象采集设备研究及市场化产品等的论述,分析了脉象采集设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了运用单一或者几个特征指标来描述脉象信息还远远不够,只有基于中医系统、辨证两大基本理论,遵循“位、数、形、势”脉诊纲要,结合不同的信息采集手段,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信息进行挖掘,才能进一步促进脉诊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浮、滑、数、伏、芤、涩、大、数、紧、微、弦、迟、沉等13种趺阳脉脉象,为使张仲景趺阳脉诊法能够更好地运用于中医临床,就仲景趺阳脉诊法作一整理和分析,以期能探究其意义,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洪芳  曹燕亚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10):82-84,F0003
近年来有关脉诊的客观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脉诊信息的分析方法决定了脉象信息全面深入的阐述。从时域分析方法、频域分析方法、时频分析方法、可视化分析方法等方面综述中医脉象信号特征提取与信息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柴瑞震  陈业兴 《河南中医》2014,(7):1215-1217
脉不是专指血脉,还包括经脉、络脉。“经脉”中向心型经脉与循环型经脉的本质不同,向心型经脉代表的是循经脉感觉路线,循环型经脉既能行血又能行气。故脉诊分为经脉诊病与血脉诊病,其中经脉诊病是古代主要的诊病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MRI与B超的影像学方法获取脉“形”属性特征,并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采用成熟的脉浮变、沉变、滑变及芤变造模方法,应用NX-8型可视化脉诊信息采集分析仪及Magnetom 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观察寸口桡动脉血管运动,测定反映脉“形”属性的相关指标。结果:MRI与B超均可获得可视化脉动信息影像,且在脉诊信息有效获取价值上二者无明显区别。脉位浮变、滑变和芤变时,寸口桡动脉明显扩张,其横截面的直径和面积均明显增大,均呈现脉形属性偏宽的改变。而脉位沉变时,血管口径、面积均减小;呈现脉形属性偏窄的改变。结论:可利用成熟的B型超声技术采集中医寸口桡动脉的血管运动信息以获取脉“形”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Contemporary Chinese pulse diagnosis? (CCPD) is a system of pulse diagnosis utilized by Dr. John He Feng Shen, OMD, and documented by Dr. Leon Hammer, MD, in the book Chinese Pulse Diagnosis, A Contemporary Approach. It i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the Ding medical lineage from the Shanghai region and dates to the 15th century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s. The fundamentals of this system are, however, much older and can be directly traced to the Neijing Suwen. Having been passed from the last direct inheritor of Ding knowledge (Dr. Shen) to modern practitioners of Chinese medicine by way of Dr. Hammer and his students, it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ystem of advanced diagnosis. Although modern diagnostic technology provides very sophisticated diagnoses, for these instruments to be effective, the disease process must already have a physical manifestation. CCPD, on the other hand, provides the earliest warnings of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which if left unchecked may result in the subsequent appearance of a diseas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rivation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is system of pulse diagnosis and explores its successful integration into the modern practice of Chinese medic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