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交互分析模式团体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8例GDM患者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交互分析模式团体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妊娠压力感知量表(PS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孢唑林钠联合微波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70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6例(34耳)采用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组26例(36耳)在头孢唑林钠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微波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25耳,有效9耳,无效2耳,总有效率94.4%;对照组痊愈9耳,有效13耳,无效12耳,总有效率64.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采用头孢唑林钠联合微波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恢复患者的听力,从而减少患者痛苦及并发症引起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耳镜下鼓膜成形术、耳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予以耳镜下鼓膜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行耳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4.
随机选择急性化脓中耳炎26人30耳行氦氖激光外耳道照射,观察氦氖激光对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期的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及应用不同药物进行耳浴法滴耳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2000-2008年间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的27例结核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和分析两组分别用异烟肼(INH,H)加利福平(RFP,R)混合滴耳液和氧氟沙星(Ofl)滴耳液耳浴法滴耳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的疗效.结果:15例用HR混合滴耳液耳浴法滴耳辅助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患者中,4例5耳鼓膜穿孔愈合,13例16耳2个月后干耳,2例2耳3个月后干耳.12例用Off滴耳液耳浴法滴耳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患者,1例1耳2个月后干耳,11例13耳3个月后干耳.27例随访2年均无复发.结论:HR混合滴耳液及Ofl滴耳液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均有较好疗效,但以前者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6.
官树雄  吕洁文  陈镜堆 《新医学》2006,37(7):461-462
目的:探讨外耳道放置苯扎溴铵引流条佐治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312例,分为苯扎溴铵引流条组(苯扎溴铵组,157例)和氧氟沙星滴耳剂组(对照组,155例),在全身静脉滴注抗菌药的基础上,苯扎溴铵组于外耳道放置1:2 000苯扎溴铵溶液浸泡的引流条治疗,对照组用0.3%氧氟沙星滴耳剂治疗,疗程7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干耳率、干耳时间及纯音听力.结果:治疗后,苯扎溴铵组的干耳率(94%)优于对照组(71%)(P<0.01);苯扎溴铵组的干耳时间为(5.9±2.1)日,较对照组的(7.5±2.5)日为短(P<0.01);两组的纯音听力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但苯扎溴铵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外耳道放置苯扎溴铵引流条佐治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分别采取耳内镜下冲洗、耳道滴入给药方式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耳道滴入治疗;观察组30例,同样使用氧氟沙星,在耳内镜直视下进行耳内冲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4/30),细菌培养阳性率、复发率(6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气导听阈、骨导听阈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氧氟沙星耳内镜下冲洗治疗可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复发率更低,对听力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冯娟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23-2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83.7%,显著高于对照组58.2%(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81.4%(P<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度过术后不适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13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5例(63耳),治疗组55例(73耳)。对照组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口服、过氧化氢溶液清洗耳道及中耳腔,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0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检查治疗前后病原菌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病菌清除率为89.6%,对照组病菌清除率为71.4%,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达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抗感染等治疗能更有效的清除患耳病原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臧志敏 《临床医学》2013,(12):83-84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耳内窥镜下7中洗抽吸治疗)和观察组(耳内窥镜下单纯型鼓膜修补术),每组各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气导听阈、骨导听闽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没有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内窥镜下单纯型鼓膜修补术的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选择我院于2013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在本院接受氧氟沙星耳道内滴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氟沙星在耳内镜下直视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气导及骨导听阈降低值,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5.77%)显著高于对照组(67.74%),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化脓性中耳炎采用耳内镜下氧氟沙星冲洗治疗,疗效较为理想,气导及骨导听阈改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应优先考虑使用该疗法。  相似文献   

1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耳流脓,系持续或复发性细菌感染所致,因致病菌不是某一固定菌种,故而临床上往往久治不愈,我们于1997年1月以来,采用30%洁尔阴洗液耳浴疗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86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泌阳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7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听力情况、住院时间、疗效评价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听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听力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能够彻底清除病灶,还原中耳结构,提高患者听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交互分析模式下的团体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3)。对照组接受常规团体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交互分析模式下的团体健康教育。观察并记录两组遵医行为情况,并对两组干预前、干预12周后的自护能力、心理水平及希望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护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理水平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交互分析模式下的团体健康教育应用到白血病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周兵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1):3178-3180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六神丸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六神丸治疗,治疗10 d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听力水平、耳积液相关因子、鼓室图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0 d后,两组听阈值均明显降低,随着频率的增加,患者听阈值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0.5 kHz、1 kHz、2 kHz听阈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耳积液相关因子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耳积液相关因子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鼓室图分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胃部不适、中耳瘙痒、血压波动、皮疹、过敏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六神丸能提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水平,改善耳积液相关因子,可改善鼓室图分型,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ETD)患者,在实施中耳乳突手术的基础上联合行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口球囊扩张术,以探讨耳内镜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2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延迟开放型ETD患者5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中耳乳突手术联合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口球囊扩张术,对照组采用中耳乳突手术联合鼻内镜下咽鼓管咽口球囊扩张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ETDQ-7)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术前与术后1年ETDQ-7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乳突腔引流通畅,未出现脓性渗出液。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延迟开放型ETD患者,在实施中耳乳突手术的基础上,行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口球囊扩张术,较行鼻内镜下咽鼓管咽口球囊扩张术更加安全,且术后复发率低,效果更好。故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延迟开放型ETD患者行中耳乳突手术联合耳内镜下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患交互健康教育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压控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健康教育模式不同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医患交互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血压变化、透析充分性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指标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尿素清除指数(KT/V)高于对照组(P 0. 05);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MHD患者通过医患交互教育模式可有效控制血压,提升其生存质量,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由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缩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84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药物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耳积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气骨导差和气道听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中耳积液时间,改善患者气道听阈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each-back健康教育对心血管疾病行介入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1日~2020年9月30日60例心血管疾病行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Teach-back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0 d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简明健康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