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6—12月选择社区内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相同,根据病情选择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的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20.8±2.5)、(27.9±3.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BG、2 hPBG[(6.25±1.27)、(7.77±2.14)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1、2、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67.90±25.12)、(67.05±22.78)、(67.36±24.5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帮助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控制血糖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患者施行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本社区建档管理的92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均按医嘱治疗,常规电话和门诊随访,不作其他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社区慢性病护理管理。两组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慢性病保健知识知晓程度、治疗效果、再住院情况、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慢性病保健[(18.14±1.35)]分、自我护理[(17.24±2.26)分]、用药知识[(17.01±2.68)分]、运动与饮食[(18.26±1.48)分]、并发症防控知识评分[(18.23±1.57分)及总分[(89.54±3.26)分]高于对照组[(13.27±4.26)、(11.23±3.68)、(12.45±4.02)、(13.47±2.79)、(12.62±2.39)、(61.02±5.6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有效率(95.65%、78.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和再住院时间分别为4.35%(2/46)、(4.25±1.26)d,均少于对照组19.57%(9/46)、(8.02±2.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97.83%、82.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患者施行护理管理可有效提升慢性病保健知识知晓程度,提高慢性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再住院风险,且患者对于该护理管理模式较为认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健康教育系统对子宫肌瘤年轻患者心理韧性和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子宫肌瘤年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前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网络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健康教育系统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心理韧性、疾病不确定感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了解率(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韧性中个人能力、对自我和生活接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韧性中个人能力、对自我和生活接纳评分[(27.04±2.16)分、(29.82±2.4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68±3.04)分、(25.75±2.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38、6.105,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评分[(33.46±3.57)分、(13.85±1.70)分、(12.97±1.92)分及(10.36±1.67)分]均低于对照组[(38.68±4.03)分、(16.91±1.86)分、(14.56±2.71)分及(12.48±1.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29、8.802、3.474及5.987,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14.95±2.43)h、(1.64±0.46)d及(3.83±0.57)d]均短于对照组[(16.86±2.797)h、(1.85±0.52)d及(4.29±0.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10、2.193及3.858,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费用[(9836.95±774.13)元]低于对照组[(10610.36±821.8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5,P<0.05)。结论基于网络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健康教育系统可以提高子宫肌瘤年轻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其心理韧性,减轻疾病不确定感,促进其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出院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采用Barthel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评估患者自理能力,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SDS、SAS、Barthel、FIM比较采用u检验,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前干预组SAS、SDS评分[(58.06±6.17)、(60.08±6.68)分]与对照组[(57.90±6.73)、(59.72±6.5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35.41±4.19)、(37.13±4.05)分,(50.17±5.06)、(51.24±4.42)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干预组降低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干预组Barthel评分、FIM评分[(61.09±6.67)、(80.13±7.61)分]与对照组[(60.94±6.50)、(79.16±7.4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Barthel评分、FIM评分[(79.80±6.72)、(93.02±8.86)分,(65.18±7.13)、(82.45±7.76)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干预组升高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92%)高于对照组(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1月进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术前及出院后2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用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社会支持度进行评价。SDS、SAS及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比较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前干预组SDS、SAS评分[(57.28±6.69)、(51.25±6.58)分]与对照组[(56.94±5.73)、(52.17±5.7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干预组[(33.09±5.92)、(20.07±5.19)分]与对照组[(43.18±6.27)、(32.63±6.0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干预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分[(20.37±2.09)、(7.22±2.43)、(6.31±1.27)、(33.05±3.14)分]与对照组[(20.91±2.40)、(7.19±2.05)、(6.33±1.35)、(32.67±2.9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干预组[(25.01±2.10)、(9.20±1.93)、(9.33±1.57)、(43.10±4.45)分]与对照组[(21.08±2.25)、(7.64±2.17)、(6.45±1.60)、(34.08±3.1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积分法对两组运动功能进行测评,积分越高功能越好。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法对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测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40.31±6.04)、(28.00±2.17)分]与对照组[(27.34±5.59)、(17.34±2.8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83、21.151,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57.06±5.63)分]与对照组[(42.05±5.3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53,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患肢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对脑卒中后疲劳(PSF)的影响,为PSF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社区健康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针对社区健康管理组建立健康管理档案,进行定期随访,应用欧洲卒中评分(E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价患者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疲劳情况的检测应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和个人强度目录(CIS)。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常规出院指导进行管理。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ESS评分、MBI评分和F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健康管理组ESS评分[(63.12±3.24)分]、MBI评分[(55.46±4.85)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FSS评分[(25.45±4.06)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CIS量表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健康管理组患者疲劳严重度[(27.14±0.34)分]、注意力[(16.45±0.32)分]、动机[(11.34±0.46)分]、体力活动的水平[(10.75±0.51)分]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及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能够降低PSF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赵楠 《中国校医》2020,34(6):424-426
目的 探讨肺康复锻炼结合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某医院就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肺康复锻炼结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结果 干预前,2组SAS和SDS评分及肺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40.11±5.06)分、(38.53±5.44)分]低于对照组[(44.25±6.18)分、(42.28±5.47)分],FEV1/FVC、FEV1%水平[(61.93±7.06)%、(55.34±5.61)%]高于对照组[(57.26±5.13)%、(51.28±6.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康复锻炼结合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增强肺功能,利于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社区内科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特征,探讨社区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7月社区内科疾病患者168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1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增加社区心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治疗信心、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DS)分值变化以及对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19.0%(22/118),低于对照组的44.0%(22/50)(P<0.05);观察组充满信心者95.7%(111/118),高于对照组74.0%(37/50)(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分值及SDS分值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也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社区内科疾病患者有着各种具体的不良心理情绪,个性化的社区心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对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以小组负责制进行护理,入院第1、3、5、7、14天进行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院后第1、3天,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第5、7、14天,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量表评分[(82.89±9.09)分、(83.98±7.98)分、(89.89±9.82)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第5、7、14天干预组CPIS明显降低[(7.81±3.04)、(6.95±1.97)、(2.80±0.13)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有助于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小组工作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应用社区小组工作模式干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试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健康教育法,试验组在常规社区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小组工作干预。分别于3个月、6个月应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调查对照组和试验组的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4.7±1.2)、(5.1±2.5)分]、足部护理评分[(3.7±1.6)、(5.2±1.7)分]、糖化血红蛋白[(9.1±2.0)、(8.0±1.7)%]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在运动行为[(3.9±2.2)、(5.4±2.6)分]、用药依从性[(4.7±2.6)、(6.2±1.2)]、足部护理评分[(3.7±1.1)、(5.9±2.1)]和糖化血红蛋白[(9.0±1.6)、(6.8±1.1)%]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小组工作模式能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是一个社区健康教育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在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绝经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脑卒中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效能及复发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评分[(2.36±0.31)分,(3.62±0.71)分]均低于干预前[(7.52±2.78)分,(7.92±2.33)分],且观察组疗效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mRS评分[(2.02±0.12)分,(3.20±0.30)分]均低于干预前[(4.26±0.25)分,(4.64±0.41)分],且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脑卒中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分[(25.39±3.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0.39±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收治的110例COPD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依照病情变化,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全方位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出院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入院后1 d、1周及出院时Zung评分情况、患者满意度调查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痰标本留取方法及时间[(3.00±0.97)分]、发作时应急措施[(2.98±0.67)分]、雾化吸入方法 [(3.31±1.01)分]、用氧浓度及时间[(3.11±0.55)分]、日常注意事项[(4.02±0.25)分]等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27±1.01)分、(2.33±1.07)分、(3.02±0.01)分、(2.89±0.01)分、(3.87±0.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经干预后1周及出院时Zung评分[(68.17±4.52)分、(50.00±0.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0.01±2.32)分、(55.00±10.00)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患者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COPD患者及家属进行全方位护理及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较高,能有效提高Zung评分情况,短期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对病情进行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性96.67%高于对照组40.00%,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BPRS[(3.26±0.42)分]优于对照组[(5.56±0.38)分],住院时间[(35.63±3.58)d]短于对照组[(42.52±4.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本院接收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择期于非全身麻醉状态下行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围手术期舒适度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50.03±4.76)、(48.68±4.73)分,(42.62±4.23)、(39.18±4.39)分]均较干预前[(55.57±5.16)、(56.71±5.17)分,(55.63±5.14)、(56.59±5.22)分]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23.32±3.24)、(34.31±2.50)、(35.33±4.21)、(15.31±2.21)、(107.35±6.2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82±3.11)、(26.31±2.77)、(28.03±4.60)、(11.31±2.50)、(85.33±5.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55.38±6.96)、(62.78±7.11)分]均较干预前[(41.74±6.64)、(41.69±6.58)分]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对改善临床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学科间协作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住院的126例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61例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65例采用学科间协作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SGRQ量表评价生存质量的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变化量的影响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47.11±10.08)、(66.27±17.75)、(57.72±10.21)分与(37.85±12.69)、(56.62±20.16)、(51.14±14.49)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居住情况患者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严重程度患者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居住情况对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均P0.05)。结论对COPD患者采用学科间协作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年龄、病情及家人陪伴情况成为影响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社区管理模式对提高农村社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率、依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探索房颤患者的社区管理有效模式。方法于2014年6-10月在杭州市余杭区随机选择2个农村社区,随机分为社区管理组与对照组,共入选房颤患者412例,社区管理组204例,对照组208例。社区管理组采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的社区医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延用既往就诊时医生制定的诊疗措施及随访模式。随访期2年,比较两组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率、依从性和安全性。31名社区医生在研究实施前和研究实施后半年,以试题答卷的形式共进行2次社区医生房颤综合防治知识水平测试,记录社区医生测试分数。采用SPSS 18.0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前,社区管理组与对照组的抗凝治疗率分别为4.90%和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管理组的抗凝治疗率(27.45%)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抗凝治疗率(5.29%)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管理组的抗凝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管理组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定期监测率(94.64%)和INR达标率(98.21%)均优于对照组(45.45%和3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管理组的出血率(8.93%)低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社区管理组和对照组的医生测试分数[(66.56±2.48)、(65.47±1.66)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管理组和对照组的社区医生测试分数[(94.25±1.70)、(74.47±2.18)分]均较干预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社区管理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的社区医生管理模式可提高农村社区房颤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率、INR达标率、药物治疗依从性,减少出血并发症,提高社区医生房颤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院外延续性护理在多发跖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多发跖骨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参与院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VAS评分、卧床时间、使用外固定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3.0±0.2)分]低于干预前[(5.1±0.3)分]及干预后对照组[(4.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8.1±0.3)分]优于干预前[(20.1±1.2)分]及干预后对照组[(11.9±0.5)分](均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使用外固定时间[(6.1±1.0)、(26.1±3.0)d]短于对照组[(8.3±1.5)、(32.8±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多发跖骨骨折患者实施家属参与院外延续护理,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卧床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康 《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4):33-34
目的观察手足部按摩对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与整体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将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生活指导、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等方法进行综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手足部穴位按摩。两组均干预5个月后观察24 h的血压监测及整体降压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情况[(2.59±0.91)、(1.40±0.91)kP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84.0%,观察组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手足部按摩疗法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的1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社会护理干预。针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等指标进行对比。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3.4±4.2)、(81.2±3.4)mm Hg(1 mm Hg=0.133 k Pa),与护理前的(162.3±11.2)、(98.7±6.8)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142.3±5.7)、(92.6±3.7)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日常生活、社会活动评分分别为(26.34±5.37)、(26.86±4.76)、(25.68±6.64)、(26.38±6.76)分,均优于干预前的(14.65±2.39)、(10.23±1.33)、(14.67±2.85)、(19.13±2.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0.14±3.56)、(21.33±4.33)、(20.22±6.42)、(21.26±4.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依从率和总依从率分别为84.44%、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57.78%、8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戒烟、戒酒、定期测血压、低盐低脂饮食、遵医服药、适量运动方面遵医率分别为40.00%、50.00%、97.78%、84.44%、98.89%、85.56%,均高于对照组的16.67%、34.44%、83.33%、71.11%、83.33%、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干预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并促进血压稳定,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遵医行为,整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