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彦  何予敏  汪利群 《江西医药》2010,45(5):468-470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围产期妇女的口腔健康状况以及口腔保健知信行等相关因素。方法在江西省妇幼保健医院对237例南昌地区围产期妇女按不同文化程度分为两组,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和问卷调查。检查围产期妇女的龋失补数(DMFT)和牙龈指数(GI);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孕妇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儿童口腔发育的了解程度、儿童口腔护理知识等口腔保健知信行内容。结果孕妇患龋率为62.17%,龋均为3.64。龈炎患病率为68.36%。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结论孕妇的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口腔健康意识亟待提高。有必要将口腔保健纳入到围产期保健和母婴保健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人在孕前都会事无巨细地做好各项检查,但口腔检查往往被忽视。事实上,孕妇是牙病的高发人群。在孕期忽视口腔保健,可以引起新的口腔疾病或者使原有的口腔疾病加重,不仅影响母亲的正常进食和心情,也会危害胎儿的健康。下面我将针对妊娠期常见的口腔问题,给出科学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103例口腔科患者口腔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旭  蒙龙江  王燕 《贵州医药》2005,29(11):1042-1043
龋病、牙周病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一旦建立了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定期检查、及时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预防龋病和牙周病。本研究通过了解基层地区口腔疾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现状,为医疗工作人员今后对基层群众采取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964例孕妇口腔保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期口腔保健的重要性。方法对964名孕妇的患龋率、牙龈炎率,并结合孕妇的口腔保健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孕妇总患龋率44%,患牙龈率53.9%。经过治疗和洁牙处理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孕妇患龋率与牙龈发生率均增加,经过专业的口腔洁治和口腔保健,对妊娠期牙龈发炎有良好的效果。提示应加强孕妇口腔卫生宣传,做好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为制订今后口腔卫生工作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结合的方法抽取田林三中139名学生,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其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答题平均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19项内容,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中儿童开展系统的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增强中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应该进行有计划、有系统、长期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孙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340-34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患龋齿率也随之增长,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势在必行,本文从健康教育在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中的必要性及督促家长全面开展儿童口腔保健两方面阐述健康教育在儿童口腔保健中的应用,为改善儿童牙齿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妇女孕前口腔保健意识情况及行为。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口腔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初步了解罗湖区孕前妇女口腔保健意识及行为。结果166例孕前妇女完成了问卷调查,38%的孕妇认为孕前应进行口腔检查;22%的孕前妇女认为怀孕期间的口腔疾病会对胎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1.08%的孕前妇女认为怀孕期间的口腔疾病会对孩子出生后健康有影响;孕期口腔保健知识主要来源于医务人员、媒体及保健书籍,占74%;孕前妇女最主要的牙齿问题为牙石、探诊出血和需拔除阻生牙;高达48.19%的人从未做过口腔检查,62.05%的孕前妇女从未洗过牙;不看医生的三大主要原因:自认为不需要、就诊不方便、价格贵。结论通过调查,本地区妇女孕前口腔保健意识较差;需要加大普及孕前口腔保健知识的力度,提高育龄妇女的口腔保健意识,减少因口腔问题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从而提高本地区出生婴儿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口腔自我保健知识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口腔自我保健知识的水平对口腔疾病的影响关系密切 ,提高知识水平会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使口腔保健成为自觉行为。为了解大学生这特殊人群的口腔自我保健知识 ,我们于 1999年 10月对我省新入学的年龄在 18岁左右的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取得自我保健知识抽样调查资料 ,并对照18岁年龄组的全国水平 ,为今后在大学生中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及牙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新入学的大学生 ,年龄在 18岁左右。1.2 调查方法 :采用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1 ] ,以问卷式调查采取当场发卷 ,集中自填 ,不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牙病就诊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及口腔保健行为,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口腔保健知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口腔科就诊的5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学资料(性别、年龄、职业)、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口腔保健知识获取途径、口腔就医时机及口腔保健行为等.结果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女性患者优于男性患者,年轻患者优于老年患者,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和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数患者口腔保健意识较差,口腔保健知识获取途径多来自于电视或广播.结论 口腔科患者口腔保健知识及口腔保健行为较差,自主定期检查口腔的健康意识薄弱,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传,重点宣传预防口腔疾病方法,提高居民口腔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王军  李广文  吕波涛  齐志远  张燕  李刚 《中国当代医药》2012,(4):165+167-165,167
目的了解在我军人员中的口腔保健情况,为我军开展军人口腔疾病医疗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标准器材,并根据我军实际情况需要设定相关问卷调查项目,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对西北某部643名官兵进行口腔健康调查。获得数据采用FoxPro6.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部现役人员7.6%(49/643)官兵没有刷牙保健意识,63.8%(410/643)的官兵对我军目前的口腔保健有要求或意见。结论该部官兵口腔保健意识还不够,同时也长期存在我军基层官兵口腔保健服务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前来我科就诊的371例牙周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牙周病患者人群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个人口腔保健卫生行为的状况,为针对性的加强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采用统一制作的调查表格,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调查。治疗前后患者对口腔保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逐步形成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患者能够及时发现牙周组织的异常,能够促使患者寻求治疗和加强自我口腔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州市育龄妇女口腔健康状况及掌握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的情况,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00例已婚未育妇女进行口腔检查及口腔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海珠区育龄妇女口腔健康状况较差,400例已婚未育妇女中有172例患龋齿,占43% 且400例已婚未育妇女的口腔健康知识均比较贫乏.结论 应大力提倡育龄妇女关注妊娠期口腔保健及治疗的基本知识,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正>妊娠期女性作为特殊群体,其对相关身体检查的重视度较高,但对口腔保健易忽略,导致妊娠期口腔疾病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孕妇自身健康造成影响情况下,对胎儿的健康发育存在一定危害~([1])。而口腔念珠菌感染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为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患者临床特点为存在临床体征表现的口腔念珠菌病、缺乏临床症状表现的健康带菌者~([2])。基于此,本研究对妊娠期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口内牙周状况及菌株检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  相似文献   

14.
卢林  卢莉  周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236-2237
目的 调查与分析城镇孕妇口腔卫生状况和对口腔卫生的认知度,指导孕期妇女的口腔保健.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到该院作孕期检查的426例孕妇的口腔卫生状况和问卷调查其对口腔卫生行为认知的资料.结果 孕妇患龋率64.8%,软垢及牙石发生率分别为73.5%和60.3%,牙龈炎发生率63.6%,牙周炎发生率7.74%.结论 孕妇口腔健康状况较差,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认知欠缺,应加强对城镇孕妇口腔卫生保健的指导并予以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正>口腔健康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口腔健康的重要保障。由于部队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往往会导致其忽视口腔保健,甚至延误口腔疾病的诊治,使口腔疾病成为部队人员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2]。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为部队疗养员提供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和疾病预防诊疗服务,提高部队官兵口腔保健意识,降低口腔疾病发病风险,笔者对2014年入所在院疗养的500名疗养员口腔健康意识及行为进行相关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肇芳  张梅 《河北医药》2007,29(3):276-276
怀孕时,孕妇由于生理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常会对口腔卫生和牙健康的疏忽,而容易发生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牙病.所以说怀孕前、怀孕期进行口腔保健及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口腔卫生是健康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多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口腔保健教育,因此,造成文化程度很高的人群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却相对不足,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甚至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1])。女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是做好未来家庭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实现孕育健康下一代的关键,进行女大学生口腔保健调查可以指导群体防治、增强全社会对口腔保健的关注。矫正个体和群体的不健康认知,以提高妇女人群口腔健康保健行为,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未来家庭口腔预防保健素质~([2])。本研究旨在了解山西省医学与非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与知识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全程健康指导对佩戴可摘局部义齿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影响,探索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的途径。方法 2016年1月到3月期间,将280例在北京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并佩戴可摘局部义齿的老年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31例,对照组149例,共同参与口腔保健问卷调查。对实验组老年人提供全程健康指导,对照组不做特殊保健干预。1年后再次填写同样的问卷调查。观察两组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口腔健康行为、义齿相关的口腔保健的改善情况。结果全程健康指导后,实验组老年人大部分口腔保健知识、口腔健康行为及义齿相关的口腔保健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刷牙时间、牙线及牙间隙刷的使用,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指导能让老年人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是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保健行为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1573名来我科体检的老年人群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口腔保健行为调查。结果83.7%以上老年人患有各种不同的口腔疾患,主要有牙周炎、龋齿、牙松动等。口腔保健方面:只有5.5%老年人每天刷牙3次,56.1%的老年人仍使用横刷的方法。结论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较差,口腔保健知识掌握率较低,应加强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的宣教力度,提高老年人口腔疾病的就诊率。除了广泛传播口腔保健知识,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状况的老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如糖尿病老年人群,其口腔疾病发生率更高,更需要进行特别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孕前口腔保健对孕期的影响,以更好地避免孕期的口腔问题。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准备妊娠女性共3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的孕前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指导基础上加强孕前口腔保健,跟踪随访两组女性,统计在孕期发生口腔问题。结果实验组女性在孕期的龈炎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女性在妊娠期发生的口腔炎症低于对照组女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女性妊娠前给予孕前的口腔保健可以有效地降低孕妇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孕妇妊娠期间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