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视网膜脱离即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及色素上皮层脱离的治疗一般采用玻璃体切割及眼内填充术,而眼内填充术后患者被动体位的保持情况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延边大学医院在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间给10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了玻璃体切割及眼内填充术,术前及术后均给实施了体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者中男性为62例,女性为38例;年龄为18~72岁;术中使用C 3及F 8气体者为71例,使用硅油者为29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采用被动体位,出院时裂孔均已关闭,视网膜均复位.1·2体位护理视网膜脱离术前的体位护理原则为使裂…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发生分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病人常面临失明的危险。简单型视网膜脱离经用常规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而对复杂型视网膜脱离,则需要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封闭裂孔是视网膜手术成功的关键。2008年5月~2010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共收治视网膜脱离患者38例,通过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发生裂孔,液化的玻璃体经此裂孔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积存,引起的视网膜脱离。近年来部队官兵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逐年增多,我们对近11年来我部战士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视网膜脱离发病率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之间的分离。儿童视网膜脱离是很少见的,每100000人发病率为28% ̄69%,儿童视网膜脱离40%以上继发于外伤[1],由于儿童年幼意识不到疾病的危害性,病情往往被忽视,使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因此易形成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必须通过手术来达到理想的视网膜复位的效果。儿童患者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术后术眼疼痛,患者年幼又极易烦躁直接影响到视网膜的复位恢复,因此儿童视网膜脱离术后疼痛的护理极为重要。影响患者痛阈的因素很多,除年龄性别外还受个性特征及家长的关怀等因素影响。1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51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51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术前的心理护理、体位指导、饮食护理、术前训练、术后体位护理、防治并发症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及视力提高占97.81%,其中一例因护理不当导致术后视网膜脱离,经二次手术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结论正确、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改善术前视网膜条件、易化手术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视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图像特点。方法:对46例(48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对后极部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脱离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可清晰显示后极部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脱离形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36例38眼占总眼数的76.17%)、神经上皮层并色素上皮层脱离(8例8眼占总眼数的16.67%)、单纯色素上皮层脱离(2例2眼占总眼数的4.17%)3种表现。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常见的OCT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并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OCT检查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桂英  王雅静  白峰 《吉林医学》2007,28(16):1780-1781
视网膜由神经外胚叶发育而成,按胚胎发育来源分为二层,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内层为视网膜感觉层(神经上皮层),两层之间有潜在的腔隙。视网膜脱离(简称网脱)就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网脱,其体位和休息都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内容。几年来,我们重视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卧位与休息的护理研究,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脱离是由于高度近视、玻璃体混浊、眼底出血、玻璃体积血、眼外伤等引起的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表现为视力减退、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眼前固定黑影、闪光感等,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病,比较常见的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该病是一种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眼病,手术的成功与术前术后的护理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体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意义。方法: 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术后特定的体位护理。结果: 视网膜脱离体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围手术期体位护理能减少患者手术并发症,对提高手术患者视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儿童视网膜脱离术前、术后的体位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遵医行为,促进疗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6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体位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均能保持正确的体位,在休息和按照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下,患者对视力恢复满意,视网膜平伏,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各种手术体位的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健康教育对康复也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其能有效的坚持体位休息,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视网膜脱离(RD)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硅油填充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6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术患者随机分为体位护理组和随机护理组,对两组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体位护理组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硅油填充术后并发角膜水肿、高眼压、视网膜再脱离等并发症发生方面均低于随机护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位护理有助于减少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视网膜复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何华  谢玉蓉  高军  吴净  李美兰 《华夏医学》2015,28(1):144-145
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术给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提供了复明的机会,但术后患者需采取俯卧位(面部朝下)2~3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每天保持俯卧位12~16h,患者受到极大的煎熬[1]。因此,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的护理成为眼科护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笔者采用体位干预结合个性音乐疗法对12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强迫体位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按病因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脱离后的视网膜得不到脉络膜的血液供应,色素上皮层游离、萎缩,脱离部分无法正常工作,大脑接受从眼部传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导致视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现报道单眼轻微外伤后致完全性视网膜脱离1例.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按病因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脱离后的视网膜得不到脉络膜的血液供应,色素上皮层游离、萎缩、脱离,部分无法正常工作,大脑接受从眼部传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导致视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现报道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导致视网膜大面积脱离1例.  相似文献   

15.
姜萍  康凤莲 《农垦医学》1999,21(2):142-143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是一种致盲性眼病。视网膜脱离手术的目的是使脱离的视网膜永久性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或保留现功能。我科自1995年至今开展315例特殊类型机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9~56岁;视网膜脱离时间12天~15月;类型:I、无晶体视网膜脱离8例;均为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发生,手术方法采用巩膜外冷凝十硅胶环扎术或玻璃体腔内注气术;互、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5例,手术方法采用玻璃体腔内注气术;巨、黄斑裂孔合并其他裂孔性视网…  相似文献   

16.
章迎儿 《嘉兴医学》2002,18(3):174-175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病人术后体位的安置及护理。方法:对54例(55眼)视网膜脱离手术患根据病情及术式的不同安置相应的体位,给予精心的护理。结果:全组除1例术后出现环扎痛外,其余53例(54眼)视网膜均完全复位,治愈出院。结论:术后合理的体位安置及精心的护理对保护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及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后体位护理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48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随机分为体位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体位护理组通过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体位护理、基础护理等,24例患者视网膜复位均良好,发生角膜水肿、高眼压、视网膜再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P<0.05),其中10例患者视力恢复至0.05~1.00,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体位护理、体位依从性宣教、心理护理等,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周爱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958-1959
目的:实施对5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对5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体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前护理重点:与患者沟通,提供心理支持,讲解视网膜脱离的有关知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护理重点:特殊体位护理,生活护理,眼部护理等。结果:通过对5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整体护理,58例术后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结果: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分析并总结69例青少年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做好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使其安全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靑少年视网膜脱离手术复杂,需要患者配合适当体位.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适应性,配合治疗,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20.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春霞  张峻暄  王丽 《农垦医学》2010,32(6):555-557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5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切联合硅油填充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术后体位护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心理护理及预防并发症,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结论:视网膜脱离行玻切联合硅油填充手术复杂,术后需要较长时间俯卧位,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适应性,配合治疗,对确保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