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以往,从针刺对脑血管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大都是通过脑血流图的变化进行观察的,不但有结果不同的报告,而且对脑血流图方法本身尚存在不同的意见。80年代初,日本开发研制的超声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易玮  许能贵  靳瑞 《新中医》2001,33(10):75-76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2穴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凝团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采用氢气清除法测量缺血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为指标。结果:①缺血组在脑缺血1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后,rCBF均显著下降;②在缺血加电针组中,给予电针治疗10分钟后,rCBF迅速恢复,和缺血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和假手术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够迅速改善脑缺血后缺血区局部脑血流量,从而保护神经元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颖  王进 《中国中医急症》1997,6(6):246-247
本文报告采用头针结合体针配合电针疗法对3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CBF)治疗前后对比观察P<0.01,有显著变化。治疗前,33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CBF低于45ml/100g/min,22例低于40ml/100g/min,15例低于35ml/100g/min。治疗结果:33例患者中有16例CBF低于45ml/100g/min,8例低于40ml/100g/min,4例低于35ml/100g/min。具体数据经统计处理显示:针刺对本病患者CBF有良好调节作用,这种作用是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4.
眼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眼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张明波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沈阳110032)眼针疗法是彭静山教授创立的诊疗方法[1],对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治疗,疗效显著[2].脑血流量是反映大脑供血状况的直接的客观指标。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脑血流量较正常人...  相似文献   

5.
6.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猫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动物脑血流量、脑血管阻力的影响,来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原理。方法一、针刺穴化:曲池、阳陵泉,连续手捻20分钟,用平补平泻手法。二、实验性脑缺血动物的制备:1.动物与分组:实验用健康猫,体重2.0~3.5Kg,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头针运动区与体针配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结果: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液流变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而两者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影响与药物相同的。  相似文献   

8.
针刺百会穴对急性脑血肿大鼠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测急性脑血肿大鼠局部脑血流量的改变及头穴针刺后局部脑血流量和神经功能症状的变化。方法 应用L S-III型组织血流测定仪 ,选用临床上治疗脑出血常用的“百会”穴。结果 实验大鼠造模组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对比不同时刻局部脑血流量均明显下降 ( P<0 .0 1) ,而造模组与针刺组对比即刻局部脑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 ,而在 1h,4h局部脑血流量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另外造模组与针刺组对比神经功能症状在 1h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经相关分析可见 1h局部脑血流量与神经功能症状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 急性脑血肿大鼠局部脑血流量明显下降 ,经百会针刺后局部脑血流量的下降得到有效的改善 ,神经功能症状也得以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氧针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氧针组与单纯头针组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结果:氧针治疗组疗效及对血脂指标的改善优于单纯头针对照组,P<0.05。结论:氧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改善血脂指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血流量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实验以大鼠中度(50g-cm)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氢清除法测定脊髓血流量(SCBF),研究督脉针刺法对脊髓损伤后伤段SCBF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于致伤前、致伤后30min、1.5h、3h、6h、12h进行针刺治疗,可明显抑制伤后SCBF的下降趋势,尤其4h针刺组SCBF下降较对照组尤为缓慢(P<0.01)。提示:针刺能有效地抑制脊髓损伤后早期SCBF的下降幅度,改善脊髓微循环,从而减轻和延缓初期继发性损害的发生,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组穴针刺法对多发梗死性痴呆(MID)模型大鼠脑血流量(CBF)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8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栓子造模组(60只)。栓子造模组大鼠通过右侧颈外动脉缓慢注入栓子盐水溶液0.3ml造模,7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出MID模型大鼠,并将造模成功的30只MI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非穴组各10只。针刺组取膻中、中脘、气海、双侧足三里和血海进行针刺;非穴组取双侧胁下非穴处进行针刺;其余组采用相同的捉抓刺激。针刺21d后运用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测定仪检测各组大鼠注入麻醉剂10、30、50min后脑皮层的CBF。结果模型组大鼠麻醉后各时间点脑皮层CBF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和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后各时间点CBF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针刺组大鼠麻醉后各时间点CBF亦明显高于非穴组(P<0.01)。结论 MID模型大鼠脑皮层CBF降低,"益气调血,扶本培元"组穴针刺法可增加MID模型大鼠CBF,其可能是治疗V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针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流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述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研究取得了大量进展。脑血流图是早期研究采用的方法。彩色多普勒和单光子发射CT(SPECT)观察针刺研究结果更精确和直观。动物实验表明,针灸可降低脑血管的阻力和改善脑血管痉挛。临床研究表明,针炙确实可以增加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脑功能活动。神经系统调节是针灸产生效应的基础,今后应进一步紧密结合临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心血通注射液是以健康家兔心肌为原料提取的,含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包括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心房肽、腺苷及多种氨基酸等,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是目前发现最强的扩血管物质之一,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我院于1998年9月~1999年10月用该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0例并与维脑路通40例作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取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治疗组,采用性别、年龄相似的同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为63岁;脑供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具有益肾补气、活血化瘀作用中药复方对脑血流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中药复方由人参、当归、三七、水蛭、红花、黄芪、川芎、丹参、淫羊藿、枸杞子、熟地、山茱萸、益智仁、何首乌组成。给正常纯种 SD 大鼠灌饲中药每天1次,共3天,然后测定脑血流量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的中药均能增加大鼠脑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验用中药能增加 SD 大鼠脑血流量,这一作用与方中多种活血化瘀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电针对狗脑血流量及脑软膜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电磁流量计和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观察了电针足三里和曲池穴对正常狗脑血流量和脑软膜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1分钟及停针后20、30、60和90分时脑血流量均显著增加,脑血管阻力下降,表现为即时效应和后继效应。同时脑软膜微循环血流量在电针1、5和10分及停针后30分时均显著增加。结果提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机理之一可通过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从而加快缺血脑组织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脑通口服液抗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用超声血流计观察心脑通口服液对家兔脑血流和脑血管阻力的影响;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XNT对家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 心脑通口服液对家兔脑血流量有一定的增加作用,对脑血管阻力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对家兔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心脑通口服液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脑血流量改善程度的时效关系,确定针刺治疗脑出血介入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针刺介入时间分别为发病24 h、72 h、1星期和2星期。各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测量脑血流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治疗4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相应的动脉指数)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差值与治疗2组、治疗3组和治疗4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差值与治疗3组和治疗4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差值与治疗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介入时间越早,对脑血流量改善程度越显著,提示在脑出血早期即应给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肯定的疗效。了不同的穴位来进行研究,并且都有很突出的疗效。各医家从不同的中医针灸理论出发,选用了不同的穴位来进行研究,并且都有很突出的疗效。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各种不同取穴方案,从头针到体针,再到各种不同的特殊针法等,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从中可以了解到近年来各医家所研究的不同取穴方案以及各穴法的疗效。旨在能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最有效的取穴方案,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元损伤具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许多研究已证实,针刺的分子生物学调节机制包括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抗自由基损伤及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节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酶(NOS)、阻抑细胞内钙的超载、拮抗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对cGMP和cAMP信使的调节、调节能量代谢等方面均有显著的变化。本文就其进展进行综述及回顾。  相似文献   

20.
寿星宝对脑供血不足模型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寿星宝对脑血流量的影响。采用结扎一侧颈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模型,利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血流量。结果显示结扎后脑血流量明显降低,应用寿星宝血流量明显提高,作用强度与灯盏花素相似,但是对正常组无明显影响。提示寿星宝能明显提高脑供血不足模型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