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联合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德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PHN患儿160例, 根据随机分层法分为A、B、C、D四组, 各40例。入组患儿均积极纠正酸中毒, 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保暖、抗感染等措施, 并采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 A、B、C组分别给予0.5 mg/(kg·次)、1.0 mg/(kg·次)、2.0 mg/(kg·次)西地那非治疗, D组不给予西地那非治疗, 仅采用机械通气。检测四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动脉压力(SPAP)、体循环血压(SBP), 比较四组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D组[80.0%(32/40)、85.0%(34/40)、87.5%(35/40)比57.5%(23/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四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方法 选择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32例.动脉血氧饱和度0.84一0.94,左向右分流20例,双向分流10例,无分流2例.测肺动脉压65~120(82±14) mm Hg(1 mm Hg=0.133 kPa).所有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手术,术前给予吸氧、西地那非等治疗,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及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等手段,术后常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结果 32例手术顺利,术后肺动脉压下降20~40 mm Hg.30例治愈出院,2例术后早期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病死率为6.25%(2/32).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后再行手术根治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地那非不同剂量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排除需要吸入NO的患儿后对40例按不同剂量(0.25,0.5,1.0,2.0mg/kg)分组,每24h检测一次SPO2、PaO2、PaCO2、pH值、PAP,最后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西地那非可以改善肺功能,纠正缺氧,同时随着剂量的增加,疗效更明显,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升高。结论西地那非可有效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但需注意高剂量下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杭州美中宜和妇儿医院收治的60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仅给予高频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在高频通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肺动脉压和体循环收缩压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χ2=8.473,P<0.05,观察组患儿死亡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χ2=6.549, 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O2(67.4±6.7mmHg)及 SaO2(97.3±13.8%)明显高于对照组(60.3±9.3mmHg,90.7±13.5%),t值分别为4.78和5.43,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CO2(32.3±4.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43.7±4.6mmHg), t=5.12,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肺动脉压(27.5±2.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57.2±3.2mmHg),t=14.99,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住院费(14.2±2.4d,4.3±1.3d,7030±1310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8±3.2d,8.8±2.3d,7840±1430元),t值分别为7.83,14.92和8.76,均P<0.05。结论高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能够明显改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连续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CHD合并SPH患儿5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西地那非,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血气、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PAP)的下降程度,动脉血氧分压(Pa O2)、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氧合指数(OI)的上升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体动脉压(SAP)、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西地那非能有效降低高原地区CHD合并SPH患儿的PAP,改善患儿的心功能。对创造安全手术条件、降低手术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8):1269-127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在新生儿科确诊PPHN的46例患儿中,随机分为西地那非组0.6 mg/kg治疗14例,1.0 mg/kg治疗15例,2.0 mg/kg治疗17例3组。采用超声多普勒对肺动脉压力进行测量,并监测治疗前后脉搏氧饱和度及右上肢动脉血压变化,观察3组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力、动脉血氧分压、脉搏氧饱和度较治疗前都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动脉血压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随着西地那非剂量的增加,对降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有效率逐渐提高(P<0.05)。结论:西地那非是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随着剂量增加,降低肺动脉压力效果逐渐增加,显示存在一定剂量依从关系。  相似文献   

7.
黄慧 《药物与人》2014,(6):36-36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hy 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又称持续胎儿循环。其病理生理改变是由各种病因导致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从而导致心脏卵圆孔、动脉导管水平血液右向左分流,从而临床表现紫绀、呼吸急促、全身缺氧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常频呼吸机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1年5月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43例,随机分为西地那非组20例和单纯呼吸机组23例,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和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单纯呼吸机组总有效率为63.0%,无效9例,其中气胸4例,放弃5例;西地那非组总有效率为85.0%,无效3例,其中气胸1例,放弃2例。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PAMP逐渐下降,SaO2和PaO2逐渐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在西地那非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西地那非对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效果明显,可以降低PAMP,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小儿先天性心脏手术后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方法]总结2005年11月~2008年11月间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手术后量度肺动脉高压共16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重度肺动脉高压.16例先天性心脏瘸患儿术前均给予5~7 d的间断吸氧,口服卡托普利以及应用强心利尿.术前1 d停用洋地黄类药物,行心内畸形矫治术.所有病例术后均给予持续镇静和镇痛,保持适度的过度通气,维持轻度呼碱状态,同时积极纠正各种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给予多巴胺,米力农,强心治疗,前列腺素E1维持肺血管扩张.经上述处理无效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增加前列腺素E1用量,肺动脉压仍无明显下降,肺氧合功能无进一步改善,即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每6 h 1次.观察患者肺动脉压、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吸氧浓度的变化. [结果]服用西地那非1 h以后,16例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渐上升,肺动脉压开始下降,体循环血压稳定或稍增高.1~2 d后,吸氧浓度渐降低,肺动脉压基本稳定,无进一步上升,肺氧合功能改善,并顺利撤商呼吸机.16例患者顺利出院.[结论]西地那非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严重肺动脉高压具有应用方便、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性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选择临床缓解期的COPD合并PH患者19例,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 mg,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1 d及治疗第2、4、6个月末,行6 min步行距离(6MWD)试验及Swan-Ganz导管检查,主要观察治疗后各时间段6MWD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比治疗前1d改善情况.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第2、4、6个月末时6MWD分别为(188±17)m、(225±20)m、(231±21)m.与治疗前1 d[(179±17)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4,6个月末mPAP分别为(33±5)mm Hg(1mm Hg=0.133 kPa)、(32±5)mmHg,与治疗前1 d[(40±8) 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MWD和mPAP均以治疗第4个月末改善最显著.结论 辛伐他汀对COPD性PH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PPHN患儿66例(PPHN组)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7d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同时检测动脉血气和右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再同时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P、ET-1和vWF水平。各指标与除外心肺相关疾病的非PPHN患儿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PHN组治疗前PASP、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及血浆ANP、ET-1、vWF水平[(66.5±13.4)mmHg(1mm Hg=0.133kPa)、0.726±0.531、(46.3±7.2)mmHg、(59.2±7.4)mmHg、(272.6±20.3)ng/L、(221.3±24.3)ng/L、(142.5±20.3)%]与对照组[(25.0±6.2)mmHg、0.896±0.767、(88.3±7.6)mmHg、(41.1±6.1)mmHg、(68.4±7.9)ng/L、(39.8±6.5)ng/L、(95.3±1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N组治疗3d后各指标[(48.3±3.2)himHg、0.841±0.416、(73.6±9.3)mmHg、(50.5±7.2)InmHg、(102.6±20.3)ng/L、(79.6±15.2)ng/L、(103.6±14.1)%]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各指标[(25.2±3.6)mmHg、0.882±0.724、(85.4±7.4)mmHg、(40.2±6.4)mmHg、(64.4±3.6)ng/L、(37.3±5.4)ng/L、(92.9±11.7)%]均较治疗3d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及治疗3、7d后ANP、ET-1、vWF与PASP、PaCO2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1),ANP、ET-1、vWF与SpO2、PaO2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1)。以心脏超声监测PASP为标准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NP、ET-1、vWF评价西地那非疗效的灵敏度分别为82.2%、86.4%、85.1%,特异度分别为83.4%、87.6%、84.7%。结论ANP、ET-1、vWF可能在西地那非有效治疗PPHN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适时检测PPHN新生儿血浆ANP、ET-1、vwF水平可客观评价西地那非对PPHN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社区门诊高血压诊疗和路径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高血压社区门诊诊疗和慢病管理的新途径,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慢病管理水平。方法: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2010)为基础,应用信息化手段以路径形式制定高血压社区门诊的诊疗规范。同时在路径中纳入高血压慢病规范化管理的内容,使高血压社区门诊和慢病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结果:路径实施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优化了服务流程,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了高血压慢病管理质量和效率。结论:社区门诊实施高血压诊疗和路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对有效开展高血压慢性病防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痰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52例稳定期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A组)、60例单纯稳定期COPD患者(B组)以及50例健康查体者(C组)痰液中VEGF水平.并对其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进行检测.结果 A、B、C三组VEGF水平分别为(4.30±0.93)、(2.64±0.57)、( 1.48±0.32)μg/L,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12,P<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分别为(48.68±10.53)%、(67.56±14.61)%、( 101.60±21.97)%,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83,P<0.01);PASP分别为(55.02±11.90)、(23.50±5.08)、(16.16±3.49)mm Hg(1 mm Hg =0.133 kPa),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87,P<0.01);而各组之间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59、3.167,P>0.05).VEGF水平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0.562,P<0.05),VEGF水平与PASP呈显著正相关(r=0.783,P<0.05),而VEGF水平与PaO2、PaCO2无相关性(r=-0.318、0.275,P> 0.05).结论 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痰液中存在VEGF的高表达,VEGF水平与肺功能、PASP显著相关,VEGF在COPD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5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用降血压和降血糖药治疗两个疗程,每个疗程1周。降血糖药是双胍类、磺脲类、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胰岛素类,降血压药是钙离子拮抗剂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药,在用药过程中,降血糖药和降血压药根据患者情况单独选用一种或联合用药。结果 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对于高血压的有效率是91.07%,对于高血糖的有效率是92.86%,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有不良反应如药物性皮疹、头痛、腹痛等症状,症状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占30.36%(17/56)。结论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降血糖和降血压药并酌情选择单用或联合使用,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和血压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动脉波形分析心输出量法(APCO)及肺动脉导管法(PAC)监测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心指数(CI)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45例,术中均同时采用APCO及PAC监测.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于硬膜外给药前即刻(T1)、硬膜外给药后5 min(T2)、硬膜外给药后10 min(T3)、胎儿娩出前即刻(T4)、胎儿娩出后2 min(T5)、胎儿娩出后5 min(T6)记录CI.APCO及PAC监测的CI(分别为A-CI和P-CI)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 各时点P-CI均高于A-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T2~T4、T6时A-CI和P-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5时A-CI[(4.5±1.1) L/(min ·m2)比(4.2±0.8)L/(min ·m2)]和P-CI [(6.2±1.5) L/(min ·m2)比(5.4±1.2)L/(min&#183;m2)]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T6时两种方法监测的CI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1,0.955,0.945,0.892,0.960,0.913;P< 0.05).Bland-Atlman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监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差.结论 APCO与PAC监测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围手术期CI的一致性较差,但在监测CI变化趋势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肺动脉高压(PH)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MHD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00例,按是否发生PH分为PH组(41例)、无PH组(59例),比较两组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管通路方式(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透析充分性指标(KT/V)及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素(PTH)等生化指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PH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为(46.72±9.26)mm Hg(1 mm Hg=0.133 kPa),无PH组PASP为(32.06±6.14) 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组中动静脉内瘘占95.1%(39/41)、Hb (78.27±4.53) g/L、PTH(863.16±146.91) ng/L、右室横径(32.43±4.32)mm、右房横径(38.67±7.13) mm、右房长径(57.23±7.26)mm、左室射血分数(56.38±11.43)%,无PH组中分别为79.7%(47/59)、(82.67±5.32) g/L、(725.68±137.14) ng/L、(21.64±3.65) mm、(34.17±6.28) mm、(46.18±6.20)mm、(64.37±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H、Hb、右房横径、左室射血分数、血管通路方式是PH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血PTH、Hb、右房横径、左室射血分数、血管通路方式是MHD患者PH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纠正有助于PH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7.
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西地那非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治疗效果。方法诊断PPHN新生儿34例,17例接受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17例接受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肺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心输出量、心率、血压、经皮血氧,治疗前后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及氧合指数(OI)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及治疗6、12、24和48h,HFOV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组肺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7.1±8.3)、(26.5±9.7)、(28.6±5.4)、(31.5±5.1)和(31.7±3.8)cm/s,01分另n为(36.4±17.5)、(23.9±7.5)、(17.9±8.2)、(13.3±2.8)和(10.2±4.1),Pa02/Fi02值分别为(56.8±5.7)、(175.3士7.6)、(210.5±9.7)、(250.3±8.2)和(310.7±10.8);HFOV组肺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7.5±8.1)、(21.1±7.3)、(22.5±6.9)、(23.3±5.8)和(24.1±3.3)cm/s,01分别为(34.3±16.5)、(31.5±11.6)、(28.6±7.5)、(19.5±6.1)和(16.8±7.8),Pa02/E02值分别为(60.2±6.8)、(113.2±19.7)、(153.6±12.6)、(191.3±9.4)和(265.3±8.5);两组上述3项指标治疗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心输出量、心率和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FOV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组的肺动脉血流速度、Pa02、Pa02/EO:值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HFOV组,而0I低于单纯HFOV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OV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PPHN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